河南城建学院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 程 名 称: 路基路面工程设计 题 目: 沥青路面设计 专 业: 交通工程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李惠霞、尹振羽、张会远 设 计 教 室: 10号楼B503 开 始 时 间: 2013 年 12 月 23 日 完 成 时 间: 2013 年 12 月 27 日
课程设计成绩:
学习态度及平时技术水平与实际能成绩(30) 力(20) 创新(5) 说明书撰写质量(45) 总 分(100) 等级
学习参考好帮手
WORD格式整理版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学习参考好帮手
WORD格式整理版
目 录
1. 设计任务书 ........................................................... 1 1.1初始条件 ............................................................ 1 1.2主要任务 ............................................................ 1 2. 设计方案的拟定及说明 ................................................. 2 2.1土基回弹模量 ........................................................ 2 2.2当量轴载换算公式 .................................................... 2 2.3设计方案拟定 ........................................................ 3 2.4设计方案说明 ........................................................ 4 3.拟定面层及基层参数计算 ................................................ 6 3.1拟定柔性面层当量标准轴换算 .......................................... 6 3.2拟定半刚性基层当量轴载换算 .......................................... 6 4. 路面弯沉值计算 ....................................................... 8 4.1路面设计弯沉值计算 .................................................. 8 4.2拟定路面弯沉值计算 .................................................. 8 5. 拟定路面及基层各层层底拉应力计算 .................................... 10 5.1层底拉应力计算公式 ................................................. 10 5.2拟定方案各参数 ..................................................... 11 5.3新建路面面层结构厚度计算及验算 ..................................... 12 5.4路基结构厚度计算及验算 ............................................. 15 6.设计小结 ............................................................. 19 参考文献 ................................................................ 20
学习参考好帮手
WORD格式整理版
1.设计任务书
1.1初始条件
河南某地区(II4区)某新建双向4车道一级公路,拟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土为高液限粘土,地下水位为-1m,路基填土高度1. 0m,为中湿状态。预计通车初年的交通量如下:
表1—1
车型 黄河JN150 CA10B 1000 长征CZ160 380 上海小汽车 SH130 桑塔纳2000 220 200 交通量(辆/d)
820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7.1%,沿线可开采碎石、砂砾,并有粉煤灰、石灰、水泥等材料供应。
1.2主要任务
(1)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
(2)确定土基的回弹模量; (3)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4)根据设计弯沉值计算路面厚度(采用沥青路面设计专用程序,输入设计弯沉值及设计参数汇总表的设计参数后,对需进行厚度计算的结构层进行厚度计算,并进行各层底拉应力验算)。
学习参考好帮手
WORD格式整理版
2.设计方案的拟定及说明
2.1土基回弹模量
设计路段路基处于中湿状态,路基土为粘质土,土基的稠度为1. 05,根据室内实验法确定土基回弹模量设计值为39MPa。
2.2当量轴载换算公式
1).当以弯沉值和沥青层的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
NC1C2ni(i1kpi4.35) PN ——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日); ; ni——各种被换算车辆的作用次数(次/日); P——标准轴载(kN)
; Pi——各种被换算车型的轴载(kN)
C1——轴数系数;
C2——轮组系数,双轮组为1,单轮组为6.4,四轮组0.38。当轴间距大于3m时,按单独的一个轴计算,此时轴系数为1;当轴间距小于3m时,双轴或多轴系数按下式计算:
C11+12(m-1)
式中:m——轴数
2). 当以半刚性材料结构层的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按下式完成当量轴载换算:
NC1C2ni(''i1Kpi8)p
式中:
C1——轴数系数
C2——轮组系数,双轮组为1.0,单轮组为18.5,四轮组0.09。
轴间距划分同式(),对于轴间距小于3m的双轴及多轴的轴数系数按下式计算:
''C11+2(m-1)
学习参考好帮手
' WORD格式整理版
式中:m——轴数
3). 设计年限内累计当量标准轴载数Ne:
Net1+r-1×365rN1·
Ne——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通过量的累计标准当量轴次(次);
t——设计年限(年);
N1——路面营运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次/日); r——设计年限内交通量平均增长率(%);
——与车道数有关的车辆横向分布系数,简称车道系数,见下表2-1:
表2-1
车道特征 双向单车道 双向两车道 双向四车道 双向六车道 双向八车道
2.3设计方案拟定
车道系数 1.00 0.60~0.70 0.40~0.50 0.30~0.40 0.25~0.35 根据本地区的路用材料,结合已有工程经验与典型结构,拟定了二个结构组合方案。按计算法确定方案一的路面厚度;按验算法验算方案二的结构厚度。根据结构层的最小施工厚度、材料、交通量以及施工机具功能等因素,初步确定路面结构组合与各层厚度如下:
方案一: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20cm水泥稳定碎石+20cm水泥稳定砂砾+15cm石灰粉煤灰垫层,以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为设计层。
学习参考好帮手
WORD格式整理版
方案二: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7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20cm水泥稳定碎石+?cm水泥稳定砂砾+20cm级配砾石垫层,以水泥稳定砂砾为设计层。
2.4设计方案说明 各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年限:
表2-2
公路等级及其功能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设计年限 15 12 8 6 标准轴载BZZ-100各项参数:
表2-3
标准轴载名称 标准轴载P(KN) 轮胎接地压强P(Mpa) BZZ-100 100 0.70 标准轴载名称 单轮当量圆直径d(mm) 两轮中心距(cm) BZZ-100 21.30 1.5d
沥青路面交通等级:
学习参考好帮手
WORD格式整理版
表2-4
交通等级 BZZ—100累计标准 各种货车交通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轻交通 中等交通 <3106 <600 600~1500 3106~12107 重交通 12107~25107 1500~3000 特重交通 >25107 >3000
路面结构在设计年限内承担交通荷载的繁重程度以交通等来划分。我国沥青路面按承担荷载的轻重来划分为轻交通,中等交通,重交通和特重交通四级。
方案一和方案二在交通量为中等时,通过面层、基层的厚度设计,计算使其满足弯沉值及层底拉应力的要求,再验算是否符合标准。
方案一: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20cm水泥稳定碎石+20cm水泥稳定砂砾+15cm石灰粉煤灰垫层,以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为设计层,设计面层的下面层的厚度,计算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标准轴次,弯沉值以及计算机计算层底拉应力。
学习参考好帮手
WORD格式整理版
3.拟定面层及基层参数计算
3.1拟定柔性面层当量标准轴换算 由公式NC1C2ni(i1Kpi4.35)得: P494.35×820=235.69 100101.604.35 N1后1×820=878.62 110060.854.351000=115.22 N2后1110045.24.35×380=76.88 N3前1×6.4×10083.74.35380=385.50 N3后2.21100 N1前1×6.4×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N1=1691.91 双向四车道,则取车道系数η=0.45 累计当量轴次计算公式:Net1+r-1×365 ·N·r1则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Ne=704106,属于中等交通。
3.2拟定半刚性基层当量轴载换算
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计算:各级轴载(轴载小于50KN的不计) 由公式NC1C2ni(''i1Kpi8)p
计算可得:
101.608820=931.03 10060.8581000=18.80 N2后11100 N1后11 学习参考好帮手
WORD格式整理版
N3后3183.71008×380=274.61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1224.44 则用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的累计当量轴次为:
t1+r-1×3656=50910,属于中等交通。
Ne
r 学习参考好帮手
WORD格式整理版
4.路面弯沉值计算
4.1路面设计弯沉值计算
该结构为柔性面层,沥青路面的公路等级系数为1.0,面层类型系数为1.0,基层类型系数为1.0,由路面设计弯沉值计算公式:
ld600Ne 式中:
ld——设计弯沉值(0.01mm);
-0.2AcAsAB
Ne——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累计当量标准轴载通行次数;
Ac——公路等级系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为1.0,二级公路为1.1,三四级公路为1.2;
As——面层类型系数,沥青混凝土面层为1.0,热拌沥青碎石、冷拌沥青碎石、上拌下贯或贯入式路面、沥青表面处治为1.1;
AB——路面结构类型系数,刚性基层、半刚性基层 沥青路面为1.0,柔性基层沥青路面为1.6,。若基层由半刚性材料层与柔性材料层组合而成,则AB介于两者之间通过线性内插决定。 则: ld600Ne-0.2AcAsAB=25.6 (0.01mm)
故路面设计弯沉值为:25.6 (0.01mm)
4.2拟定路面弯沉值计算
计算路表弯沉值,由计算机计算路表弯沉值,公式为: ls10002pcF E1 cf(hEEEh1h2,,…n-1;2,3,…0) E1E2En-1式中:
F——弯沉综合修正系数,计算如下:
学习参考好帮手
WORD格式整理版
F1.63(lsE)0.38(0)0.36 2000p
ls——路表弯沉(0.01mm);
p、——标准车轴载轮胎接地压力(MPa)和当量圆半径(cm); F——弯沉综合修正系数; c——理论弯沉系数;
E0或En——路基回弹模量(MPa);
E1、E2、En-1——各结构层材料回弹模量(MPa); h1、h2、hn-1——各结构层的厚度(cm)。
学习参考好帮手
WORD格式整理版
5.拟定路面及基层各层层底拉应力计算
5.1层底拉应力计算公式 层底拉应力计算公式:mpm
式中:
―m理论最大拉应力系数,按下式计算: m=(――hEEEh1h2,,…n-1;2,3,…0) E1E2En-1由公式RspKs 沥青混凝土面层抗拉强度结构系数:Ks10.09Ne0.22∕Ac
Ne=704106 ,得Ks1=2.,则: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R1sp1Ks1=
sp10.09Ne0.22∕Ac=0.48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R2sp2Ks1=
sp20.09Ne0.22∕Ac=0.35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3
sp3Ks1=
sp30.09Ne0.22∕Ac=0.25
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抗拉强度结构系数:Ks20.35Ne0.11∕Ac
Ne=509106 ,得Ks2=1.91 水泥稳定碎石:4sp4Ks2=
sp40.35Ne0.11∕Ac=0.26
水泥稳定沙砾:5sp5Ks2=
sp50.35Ne0.11∕Ac=0.26
石灰粉煤灰:6sp6Ks2=
sp60.35Ne0.11∕Ac=0.1
学习参考好帮手
WORD格式整理版
5.2拟定方案各参数
拟定方案一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20cm水泥稳定碎石+20cm水泥稳定砂砾+15cm石灰粉煤灰垫层,以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为设计层,表5—1为各层劈裂强度,表5—2为设计层及各层材料模量和容许应力。
表5‐1
层位 1 2 3 4 5 6 结构层材料名称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水泥稳定碎石 水泥稳定砂砾 石灰粉煤灰 劈裂强度(MPa) 1.4 1.0 0.8 0.5 0.5 0.25
表5‐2
层位 1 2 3 4 5 6 7
结构层材料名称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石灰粉煤灰碎石 石灰土 石灰粉煤灰 土基 厚度(cm) 4 6 ? 20 20 15 抗压模量抗压模量(MPa)(20℃) (MPa)(15℃) 1400 1200 1000 1500 1300 750 39 2000 1800 1200 1500 1300 750 容许应力(MPa) 0.48 0.35 0.25 0.26 0.26 0.1
学习参考好帮手
WORD格式整理版
5.3新建路面面层结构厚度计算及验算
公路等级:一级公路 新建路面的层数: 6 标准轴载:BZZ-100
路面设计弯沉值:25.6 (0.01mm) 路面设计层层位:3 设计层最小厚度:6 (cm)
表5‐3
层位 1 2 3 4 5 6 7
结构层材料名称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石灰粉煤灰碎石 石灰土 石灰粉煤灰 土基 厚度(cm) 4 6 ? 20 20 15 抗压模量抗压模量(MPa)(20℃) (MPa)(15℃) 1400 1200 1000 1500 1300 750 39 2000 1800 1200 1500 1300 750 容许应力(MPa) 0.48 0.35 0.25 0.26 0.26 0.1 ld= 25.6 (0.01mm)
H( 3 )= 6 cm ls= 19.2 (0.01mm)
由于设计层厚度 H( 3 )=Hmin时,Ls<=Ld,故弯沉计算已满足要求。 按容许拉应力验算设计层厚度 :
H( 3 )= 6 cm(第1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3 )= 6 cm(第2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3 )= 6 cm(第3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3 )= 6 cm(第4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3 )= 6 cm(第5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3 )= 6 cm(第6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学习参考好帮手
WORD格式整理版
路面设计层厚度: H( 3 )= 6 cm(仅考虑弯沉)
H( 3 )= 6 c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验算路面防冻厚度: 路面最小防冻厚度:50 cm
验算结果表明 ,路面总厚度满足防冻要求。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 cm ---------------------------------------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 cm ---------------------------------------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6 cm --------------------------------------- 水泥稳定碎石 20 cm --------------------------------------- 水泥稳定砂砾 20 cm --------------------------------------- 石灰粉煤灰 15 cm --------------------------------------- 土基
学习参考好帮手
WORD格式整理版
竣工验收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计算: 公路等级: 一级公路 新建路面的层数: 6 标准轴载:BZZ-100
表5‐4
层位 1 2 3 4 5 6 7
结构层材料名称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水泥稳定碎石 水泥稳定砂砾 石灰粉煤灰 土基 厚度(cm) 4 6 7 20 20 15 抗压模量抗压模量(MPa)(20℃) (MPa)(15℃) 1400 1200 1000 1500 1300 750 39 2000 1800 1200 1500 1300 750 计算信息 计算应力 计算应力 计算应力 计算应力 计算应力 计算应力 满足设计要求的弯沉值:
表5‐5
第1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第2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第3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第4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第5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第6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18.9(0.01mm) ls=20.5(0.01mm) ls=23.0(0.01mm) ls=26.2(0.01mm) ls=51.7(0.01mm) ls=166.4(0.01mm)
学习参考好帮手
WORD格式整理版
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99.5 (0.01mm)(根据“基层施工规范”第88页式) LS= 238.9 (0.01mm)(根据“测试规程”第56页公式) 路面设计层厚度:
H( 3 )= 6 cm(仅考虑弯沉)
H( 3 )= 6 c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验算路面防冻厚度: 路面最小防冻厚度:50 cm
验算结果表明,路面总厚度满足防冻要求。
5.4路基结构厚度计算及验算
新建路面结构厚度计算 公路等级:一级公路 新建路面的层数:6 标准轴载:BZZ-100
路面设计弯沉值:25.6 (0.01mm) 路面设计层层位:5 设计层最小厚度:20 (cm)
表5‐6
层位 1 2 3 4 5 6 7 结构层材料名称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水泥稳定碎石 水泥稳定砂砾 石灰粉煤灰 土基 厚度(cm) 4 7 8 20 ? 20 抗压模量抗压模量容许应力(MPa)(20℃) (MPa)(15℃) (MPa) 1400 1200 1000 1500 1300 750 39 2000 1800 1200 1500 1300 750 0.48 0.35 0.25 0.26 0.26 0.1
学习参考好帮手
WORD格式整理版
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ld= 25.6 (0.01mm)
H( 5 )= 20 cm ls= 17.2 (0.01mm)
由于设计层厚度 H( 5 )=Hmin时,ls <=ld ,故弯沉计算已满足要求。 H( 5 )= 20 cm(仅考虑弯沉) 按容许拉应力验算设计层厚度:
H( 5 )= 20 c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5 )= 20 c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5 )= 20 cm(第 3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5 )= 20 cm(第 4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5 )= 20 cm(第 5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5 )= 20 cm(第 6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H( 3 )= 6 cm(仅考虑弯沉)
H( 3 )= 6 c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验算路面防冻厚度:
路面最小防冻厚度:50 cm
验算结果表明,路面总厚度满足防冻要求。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以及设计人员对路面厚度进一步的修改,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 cm
---------------------------------------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7 cm
---------------------------------------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8 cm
--------------------------------------- 水泥稳定碎石 20 cm --------------------------------------- 水泥稳定砂砾 20 cm --------------------------------------- 石灰粉煤灰 20 cm --------------------------------------- 土基
学习参考好帮手
WORD格式整理版
竣工验收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计算: 公路等级:一级公路 新建路面的层数:6 标准轴载:BZZ-100
表5—7 层位 1 2 3 4 5 6 7 结构层材料名称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水泥稳定碎石 水泥石灰稳定砂砾 石灰粉煤灰 土基 厚度(cm) 4 7 8 20 25 20 39 抗压模量抗压模量(MPa)(20℃) (MPa)(15℃) 1400 1200 1000 1500 1300 750 2000 1800 1200 1500 1300 750 计算信息 计算应力 计算应力 计算应力 计算应力 计算应力 计算应力
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表5—8
第1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第2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第3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第4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第5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第6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15.8(0.01mm) LS=16.9(0.01mm) LS=18.8(0.01mm) LS=21.3(0.01mm) LS=37.1(0.01mm) LS=120.5(0.01mm)
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99.5 (0.01mm)(根据“基层施工规范”第88页公式)
LS= 238.9 (0.01mm)(根据“测试规程”第56页公式
学习参考好帮手
WORD格式整理版
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第1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1 )=-0.168 (MPa) 第2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2 )=0 .003 (MPa) 第3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3 )=-0.027 (MPa) 第4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4 )= 0.023 (MPa) 第5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5 )= 0.056 (MPa)
第6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6 )= 0.052 (MPa) 路面设计层厚度:
H( 5 )= 20 cm(仅考虑弯沉)
H( 5 )= 20 c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验算路面防冻厚度: 路面最小防冻厚度:50 cm
验算结果表明,路面总厚度满足防冻要求。
经过比较之后第一种方案比较符合实际要求,更接近实际情况,成本相对比较低,所以采用第一种方案作为设计路基路面的方案。
学习参考好帮手
WORD格式整理版
6.设计小结
在经过道路勘测课程设计之后,我们又开始进行路基路面工程的课程设计,对于路基路面的设计并不是十分的陌生了,各个专业课之间的知识都是相互贯通的,以前课程实习所学到的方法和技巧都可以用到。
路基路面工程是我们所学的专业课程之一,不管以后是继续深造或是工作对我们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经过这一周的实习,不仅仅加深了我们在课上所学到内容,而且也能检验我们的基本动手能力,比如如何能够操作Hpds2003A这个软件和如何精准快速的查阅表格。
在课程设计中我选的是关于沥青路面的设计,深入了解了关于沥青的设计之后才发现,对沥青路面的设计并不是原来想象的这么简单,不仅仅包括材料的选择和调查,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以及基层材料配合比设计,各项参数的测试与选定,路面结构层厚度验算以及路面结构方案的比选等等。在选择完集料后开始用设计软件进行设计,由于对软件不是很熟悉,总是出现各种问题,不是有个数据忘记输入就是路面层的厚度有问题,总是要改好几遍才能符合要求。在经过许多次这种情况后,设计软件也就能灵活运用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对课本所学到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这次课程设计让我明白,在设计中要严格遵守规范要求,不仅满足设计路面行车安全,而且设计合理性,经济性,美观性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发现错误时要及时改正,避免在造成更大的危害。
学习参考好帮手
WORD格式整理版
参考文献
[1] 邓学钧 路基路面工程(第三版)[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 JTG D50-200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5] 公路路基设计手册[S].
学习参考好帮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