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上图书馆 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跋涉 鲜活 共鸣 魅力 B.搜寻 纠葛 精华 陌生 C.阅览 钟情 优雅 消磨 D.画相 帐幕 竞争 稀罕 2.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专家提醒,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__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 ②最近一段时间国际油价持续走低,由于价格属性的变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的走势还很难 。
③长期以来,人们把图书馆当成“知识宝库”,当成“知识殿堂”,似乎对图书馆崇敬有加。一些人从不进图书馆,恐怕同这种心态不无关系,图书馆 “宝库”“殿堂”, “知识公园”。
A.引发 琢磨 不应是 / 而应是 B.产生 捉摸 不应是 / 而应是 C.引发 捉摸 不仅是 / 而且是 D.产生 琢磨 不仅是 / 而且是
3.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用一句话概括新闻要点。(不超过20字)
人民网杭州2012年2月28日电,眼下,在网络图书馆看电子书、查文献资料早已不稀奇,但你是否尝试过上网络图书馆观看免费的影视节目?现在,登陆浙江网络图书馆(http://www.zjelib.cn/)就可以。今天下午,浙江图书馆正式宣布开通浙江网络图书馆影视频道,8000多部(集)6000多小时的视频节目,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开通影视频道,是开辟了一块公益的、纯粹的,汇聚文化、汇聚经典及地方特色的影视文化空间。”浙江图书馆副馆长刘晓清说。这是自2009年5月底浙江网络图书馆开通以来,浙江图书馆面向基层群众,推出的又一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新闻要点:
4.下面这封邀请函的正文中有五处用语不当,请指出其中四处并加以改正。 尊敬的张晨刚先生:
第七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将于2009年10月12日至15日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作为大会组委会,我①荣幸地邀请您参加这次会议。
②如您所知,第七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将③汇聚图书馆馆员、研究人员及专家学者,共同就④与大会主题——“城市发展与图书馆服务”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展开讨论。我们⑤诚挚
地邀请您在本次论坛会议上⑥发表您的见解以抛砖引玉,并与⑦来自世界各地的同事就当今图书馆界的重要问题进行探讨。
随函⑧惠赠大会日程安排,⑨恳请您务必在2009年8月12日之前提交您的论文题目。请允许我再次感谢您为第七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取得成功所做的努力,我们⑩热切地期待您的到来。
大会组委会 刘立新
2009年6月1日
序号: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表是三省图书馆少年儿童分馆2013年在架图书的使用情况,请根据表格信息,在下面的评论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内容,使前后语意连贯、表达得体。 在架图书量 损坏图书量 据不完全统计,广图亲子阅读馆2013年在架的5万图书将近8000册受到损害,湖图少年儿童馆的图书损坏率达10%,安图少儿阅览室的图书损坏率更是高达22%,可见,(1) _____________ 。孩子天生好动,在书本上乱涂乱画是天性使然,但(2) _____________ 。要将孩子的天性与社会准则接轨,父母 的后天教育不可缺少。若是在家里调皮捣蛋,家长可以自行应对,但(3) _____________ 。
6.根据下面文字特点,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
读书,对于有钱的人是一种风雅;读书,对于有闲的人是一种消遣;读书,_____________。读书,能使燥热的变得宁静;读书,能使枯寂的心变得湿润;读书,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上图书馆 王佐良
①在什么地方看见西蒙·德·波伏娃说了一句话:她真正钟情的是法国国立图书馆。
②这地方我去过,在巴黎里胥力欧大街,是一所华美的房子。光这建筑,且不讲其中藏的几百万册书,也使人爱它。
③于是我想起了上图书馆之乐。
④在这方面,我是有愉快的回忆的。我在武昌上中学,一个大院子里有三所学校:文华中学,华中大
广州图书馆亲子阅读馆 5万 8000 湖南省图书馆少年儿童分馆 3万 3000 安徽省图书馆少儿阅览室 4万 9000 学,文华图书科学校。这三所学校是有血亲关系的,这且不表。只说文华图书馆,叫做“公书林”,这里有丰富的中英文藏书,而且全部开放,连我们中学生也可以进去随便阅览。我在文华中学学到了许多东西,至今都怀念我那时的中外老师,但给我知识最多的却是这个“公书林”。“公书林”的房子也宽敞舒服,而且环境幽雅,至今我都记得馆外的一片绿色和馆内的幽静整洁。我在那里翻阅了许多英文小说,当时我的英文程度很有限,多数原著是我看不懂的,但是仅仅摸着那些书,看看它们的封面、目录和插图之类也使我高兴。当时《中学生》杂志正在介绍斯蒂文生的小说《宝岛》,我读得有趣,对作者的其他小说也产生了好奇心,果然在“公书林”里找到了书架上一排斯蒂文生的书拿下来翻了几本,虽然只记得了它们的书名,那个下午却是消磨得很愉快的。
⑤“公书林”还帮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即看英文杂志。我就是在它的期刊室里第一次接触到一些美国杂志的,如《星期六晚邮刊》《全国地理》《美丽的屋子》等,当然也主要是翻着图画看看,这样也就部分地满足了我对外间世界的好奇心,也从旁学到了一些英文。
⑥后来我上大学进了清华。清华给我的教益极多,这当中它的图书馆又是我的一大恩师。它比“公书林”更神气:文艺复兴式的红色外表,大理石的门厅,玻璃地板的书库,软木地板的阅览室——当时新建的第三阅览室好像有一个足球场那么长,其中各种精美的书刊闪着光,宽长的书桌上两端各立一个铜制的高台灯,它们在一个十九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就是在这个“指定参考书阅览室”里,我和我的同学好友们读了柏拉图《对话》的英译本、西洋哲学史、古罗马史、希腊悲剧、英国十六七世纪诗剧等等,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灿烂!
⑦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七七事变一起,清华图书馆的灯全灭了。
⑧此后若干年,我发现自己坐在英国牛津大学的包德林图书馆里。一间名叫“亨福莱公爵室”的古籍阅览室是我常去之地,那里天花板上有彩画,四壁还有过去名人画像,也是华美的建筑,然而照明相当差。当时还有一些古本是用链子锁在书架上的,把它们拉下来摊在桌上看也看得吃力。在这里,中古僧侣修习的遗风犹存,那种一灯如豆一心苦读的空气却与我当时的心情合拍:国内正在进行大战,我的家已无音讯,虽然在做着功课,心里却是很不平静的。只在最后的两个月里论文已经做完,口试也已通过,北平也了,我在等船的间隙里在包德林图书馆纵情自由阅读,初夏的阳光给了馆内更多光亮,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
⑨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我还去过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这就是过去马克思常去的地方。这个大厅也是建筑华美,气象万千、那高耸的大圆顶总使我想起一段台词:“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⑩也许是牵强附会吧,但这也说明独拥书城自吟啸固是一乐,上图书馆也有其奇趣。 7.第1段引用西蒙·德波伏娃的话有什么用意?
8.第7段说“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真实的世界”指什么? 9.第9段引用莎士比亚的台词有什么作用?
10.文中主要记述了几个图书馆?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记述这几个图书馆的?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
走进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迎面而来的仿佛是一个科幻感十足的“未来世界”——一座长方体建筑被一个椭圆形的开口直接穿过。建筑内部,一个巨大的球形报告厅占据了大厅的位置,如同“天眼”凝视外界。环视四周,围绕报告厅逐级上升的阶梯与高挑的空间创造出丰富层次感,带来如同海浪起伏般的景观效果……近日,几张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的照片在网上迅速“爆红”,吸引了来自世界的目光。
“这座图书馆别具一格之处在于它用现代建筑理念和方法创造了一个科技感和美感十足的巨型中厅,让读者拥有极大的阅读、交流以及想象的空间。”滨海新区宣传部副、文化广播电视局介绍,“我始终认为,图书馆并非一个简单的陈列空间。它以丰富多样的、多载体形式的、经过精心挑选的、长期积累的文献信息为基础,是知识与信息的集散地,也是人类文化的传播地。它囊括中外,兼及古今,能够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体育艺术素养进行全方位的熏陶。它们或历史悠久庄严肃穆,或年轻灵动充满生机,不应该都长着相似的面孔。”
(摘编自2017年12月21日《光明日报》陈建强等《用书籍涵养一座城市的品格》)
材料二:
有学者做调研显示:我国城镇居民超过60%的人从来没有去过图书馆,城镇居民中有接近40%的中小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没有去过图书馆,有超过20%的居民不知道本地公共图书馆,仅有4%的中小城市有图书馆的道路标识。国家图书馆研究院2014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国民公共图书馆利用率很低:2013年我国公民图书馆持证率只有2.5%,公共图书馆人均到馆0.36次。
(摘编自2017年第1期《图书馆工作》柴林红《探究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书香社会”的对策》) 材料三:
2010—2013年江西各级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及购书经费统计表
省级馆 购书专项财政拨款经费/万/万元 元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1780.1 2004.1 3102.0 4462.9 300.0 500.0 500.0 700.0 2692.0 3863.7 56.6 5656.1 /万元 元 1.0 377.0 467.0 544.6 5253.4 5329.4 7433.5 8628.7 财政拨款经费/万/万元 元 453.2 575.3 8.2 803.9 9725.5 11197.2 16182.1 18747.7 市级馆 购书专项财政拨款经费/万/万元 元 1394.2 1452.3 1651.2 2048.5 县级馆 购书专项财政拨款经费/万合计 购书专项年份
注:本表数据根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1—2014年)统计得出。 材料四:
在河南许昌市鹿鸣湖畔的一座钢构玻璃房内,一名年轻女孩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书,手边放着刚从超市提回来的购物袋。她说,这里环境好,隔着玻璃就能看到湖,而且借阅方便,离家也近,哪怕是买菜的间隙,她都会进来坐一坐。
这座玻璃房便是今年9月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并被当地人津津乐道的“24小时智慧阅读空间”。它是融智慧图书馆、便民志愿服务站为一体的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许昌在人流密集、交通便利的路段共建成了12座这样的玻璃房。
随意走进一间50平方米左右的玻璃房,通透宽敞,布置整齐。大书架上,各类图书琳琅满目。阅览桌椅旁摆放着自助机、电子图书借阅机、自助借还书机等。此外,玻璃房内还设有应急小药箱、针线包、雨伞架等便民服务设施。
当阅读逐渐实现“零门槛”,氤氟的书香将成为城市最有朝气的文化标签。这些“家门口的图书馆”,如今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阅读,藏于图书馆的书变成了市民的手边书和案头书。
(摘编自2017年11月10日新华社记者史林静《“家门口的图书馆”构筑24小时智慧阅读空间》) 11.下列对材料二、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据显示我国国民公共图书馆利用率很低,超过半数的城镇居民从未去过图书馆。
B.在的支持下,2010年至2013年江西各级公共图书馆的财政拨款及购书经费均逐年增加。 C.2010年至2013年间,江西省加大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县级馆的拨款均高于市级馆,更高于省级馆。
D.虽然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大幅度提高,但仍有超半数的居民从来没有去过,甚至有人不知道图书馆的位置。
1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共图书馆应该以丰富多样的文献信息为基础,成为知识与信息的集散地、人类文化的传播地。 B.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因为创造了一个科技感和美感十足的巨型中厅,而在网上迅速“爆红”。 C.许昌、天津的公共图书馆或年轻灵动充满生机,或历史悠久庄严肃穆,虽然面孔不同,但都很受欢迎。
D.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许昌的“智慧阅读空间”,都实现了阅读的“零门槛”,成为城市的文化标签。
13.你认为,要建设“书香社会”需要做哪些努力?请根据上述材料加以概括。
14.材料一着重介绍了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的建筑结构和风格,并交代这是这座图书馆能够吸引世界目光的主要原因,对此,滨海新区宣传部副、文化广播电视局也说:“图书馆并非一个简单的陈列空间……不应该都长着相似的面孔。”你赞同他的说法吗?在课文《上图书馆》中是否有类似的表达?试举一例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