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双创背景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双创背景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刀刀网
圆园19年7月总第244期第4期黑河学刊匀藻蚤澡藻允燥怎则灶葬造Jul.圆园19杂藻则蚤葬造晕燥援244晕燥援4双创背景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吴延洁

(福州理工学院,福建福州350506)揖摘

要铱市场营销专业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广泛的学科,它的人才培养涉及经济、管理、商贸、服务等各个领

域,这些人才也是当今创新创业的主要力量,正视当前这一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措施,对于国家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针对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考核方法、加强对于创新创业的扶持等,是教学改革的重点策略。

揖关键词铱双创背景;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揖中图分类号铱

G2.4

揖文献标识码铱

A

揖文章编号铱1009-3036(2019)04-0165-02

党把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了

国家的战略高度。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已经成为学生未来融入社会参与就业竞争的主要形式。因此,高校要统一认识,深化教学改革,以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需求,实现职业规划和人生价值,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一、目前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目前,高校工商、营销等一些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都是市场营销学,其学习目标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有效建立目前全球一体化经济市场中的营销思维,以发现企业在营销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协助决策阶层制定与实施相应的解决办法和营销策略。随着目前教学改革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进一步实施,各高校的市场营销学课程体系建设虽然都初见成效,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这一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一)专业特色明显缺乏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在我国的许多高校都在开设。这一专业课程的设置,其培养目标就是要为社会以及未来日趋激烈的经济市场培养更多的具备管理、经营、贸易以及相关行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管理人才。这虽然是一个应用性很广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但是各开设学校对其却缺乏准确的定位,因此课程功用设置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也各不相同。尽管一些高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也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但是一旦能够产生实效并且具有社会效应时,就会被其他高校所群起而效仿,这样就导致了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各高校的营销专业特色就不能够显现出来,这样的专业课程设置和学习环境对于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非常不利的。

(二)没有合理设置课程

许多高校在设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方面非常笼统,覆盖面又过大,表现出很明显的大而空现象。学生在这一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缺乏具体的专业学习针对性,凡是牵涉到经济类方面的什么都要接触什么都要学,但是又什么都没有学到,对哪一个行业的具体环节都不清楚,更别说精通了。感觉对所学过的都是水过地皮湿的了解,根本没有深入的理解与体验。再加上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使得学生们应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的条件非常有限,具体的实践操作则更是少之又少,这无疑与新课程标准改革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标明显相悖。

(三)形式主义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现阶段,许多高校也开始重视实践教学,也在积极实施案例教学、沙盘营销、校企联合等,但是在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上投入还严重不足,在各类硬件的更新换代以及软件系统的升级方面还严重滞后。而且对于学生的实习环节也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以及追踪服务,使得许多学生的实习活动表现为被商家的廉价利用,专业方面的应用锻炼

揖基金项目铱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新媒体下民办院校整合传播的路径研究”(JAS170752)。揖作者简介铱吴延洁(1983-),女,福建南平人,硕士,福州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窑165窑

根本无从谈及。而一些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则更多的表现为只是领着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对于企业的生产状况以及经营管理根本无法接触,岗位职业能力以及专业职业素质就不能够有效的提高。

(四)对学生的考核不科学现阶段,许多高校在对学生的考核过程中还是应用论文答辩和闭卷考试等形式,这样就存在着很明显的考核机制落后和不科学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新媒体和各种终端设备的应用,使得考试作弊和论文作假大量出现,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考核机制的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再者,这种平面化的考核形式很容易引导学生死记硬背基础理论知识,从而忽视了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的培养,这无疑与职业精神与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不符,更不利于国家创新创业战略的实施。再加上对学生职业能力考核最重要环节的实习报告,也仅仅依据指导教师的主观意愿,这其中掺杂了过多的人为因素,显然有失公允和难免片面。

二、双创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策略(一)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要改变传统的专业教学只注重对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为更注重对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且在基于这一理念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教学内容,要积极增设《市场营销策划》《创业基础》《电商平台建设》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从而促使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并且定期开设创新创业讲座,邀请学兄学姐以及社会参与创新创业人士到学校进行演讲,座谈他们的成功经验以及失败教训,给这些营销专业的同学更多的实践应用性启发与帮助。其次,要以创新意识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就现实社会中人们所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市场经济中的一些矛盾、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细节,以课堂情景剧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出来,并且引发学生广泛的交流与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首先,高校要积极创新学生实践教学模式,要积极构建基于学生能力培养为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市场营销立体实践教学体系。各学校要充分整合高校优质教学资源,采取有效措施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因素。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整合优势资源等具体措施,使大学生的四年学校教育成为环环相扣、紧密衔接、有机融合的并且有多方参与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职业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其次,各学校还要加大对校内实验室以及校外实训基地和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的建设,积极为学生创设更多的、便利的实训条件和实践应用机会,从而为学生搭建一个集实验、交流、提高于一体的平台。这就需要各高校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保障制度,以确保这些实践教学系统的正常高效运营。

窑166窑

(三)优化课程考核方法

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市场营销专业在创新创业背景下对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要改变以往的考试模式,创新基于能力评价的考核方法。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把平时的综合成绩和期末的考试成绩以同等的比值计入总成绩。期末考试也应该更多地倾向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与评价,要减少客观题的比例增加主观题的比例,通过增加论述题和案例分析来考查学生的思维方式、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等。在评价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鼓励学生求新求异的思想。对于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查还要增加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课外实践应用的环节,以及学生在参与共同项目时的沟通交际能力。根据合作贡献做出优、良、及格、差的等级划分,然后根据等级制定相应的分数计入总分。通过这些优化的考核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养成创新意识,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内驱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协作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扶持

首先,各学校要制定和完善学生创新创业的有关。要突破原有的课堂教学局限性,只要学生能够修完市场营销专业相关的课程学分,学校就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去创新创业。并且相应的改变原有的教师考评机制,把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成功率和数量都作为教师考核的指标项,以此激励教师积极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其次,各高校要积极联合企业和社会机构,通过设立创新基金来增强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扶持与服务。并且学校有义务积极的为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寻找对接渠道,提高创新成果的转化率和社会效应。再者,学校还要组织和选调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团队和项目进行定期的专门指导与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从而帮助这些学生创业成功。

三、结束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新格局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提出的国家振兴战略,对大学生多元化就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它也对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要认真审视市场营销专业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要把对人才培养的目标重点转移到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上来,不断的改革创新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奠定扎实的基础,提供科学的指导。

[1]袁媛,何叶荣.应用[参型高考校文市献场]

营销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高教学刊,2016,(20):52-53.

[2]赵政华,王乐,徐海江.创新创业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市场

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6,(06):

122-123.

[3]张

艳.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教

学改革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04):66-71.

阴编辑辕王洪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