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课堂测试题

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课堂测试题

来源:刀刀网


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课堂测试题

一、通假字

1.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②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 .

通“勿”,解释:不要。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斑”,解释:花白。 通“途”,解释:道路。

通“敛”,解释:收敛;积蓄。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二、一词多义

王:1、然而不王者(称王 wàng;名作动) wáng;名词)

食:1、谷不可胜食也(吃;动词) 物;名词)

时:1、不违农时(季节;名词) 时机;名词)

以:1、请以战喻(用;介词) 借;介词)

3、以时入山林(按照;介词)

2、梁惠王曰(君王

2、狗彘食人食(食

2、无失其时(机会、

2、可以无饥矣(凭

4、申之以孝悌之义

(把;介词)

于: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比;介词) 2、寡人之于国也(对; 介词)

3、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在;介词)

~ 1 ~

之:1、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无义)

2、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性;无义)

3、五亩之宅(结构助词;的)

义(代词;百姓)

4、申之以孝悌之

然:1、河内凶亦然(代词;这样) 的样子)

2、填然鼓之(…

3、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连词 然而、但是)

则:1、则移其民于河东(顺接连词;就、那么)

2、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转接连词;却)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填然鼓之 衣:穿

3、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统一天下 4、树之以桑 罪:归罪、归咎 (二)动作名

1.请以战喻(战争)

鼓:打鼓 2、七十者衣帛食肉

王:为王、称王、

树:种植 5、王无罪岁

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 . (三)形容词作动词

1、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

~ 2 ~

(四)使动用法

1、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使…迁移)

. .

四、文言句式

1.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判断句) 悌之义(状语后置句)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状语后置句) (宾语前置句)

5.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宾语前置句) 兵而走(省略句)

7.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省略句) 《寡人之于国也》语段阅读

2.申之以孝

4.未之有也

6.弃甲曳

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完全相同的一 组(

例:养生丧死无憾

A.然而不王者

无罪岁

B.王

C.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2.选出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请以战喻

B.以五十步笑百步

D.申之以孝悌之义

C.斧斤以时入山林

3.选出“之”字相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 3 ~

①寡人之于国也

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③树之以

⑤王道之始也 之

⑧未之有也 政

A.①④⑥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

⑥填然鼓

⑦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⑨察邻国之

⑩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②③⑦

D.⑤⑨⑩

C.③④

4.选出对下列各句中加点介词“于”字意说正确的一项( ①寡人之于国也 东

②则移其民于河

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⑤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C. ①⑤相同

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A.②④相同

B. ②③⑤相同

D. ①②③④⑤各不相同

5.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能归类在一起的一项( ①是亦走也 王道之始也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 也

A.①②③⑥ ⑤⑦

D.③⑥⑦

⑥未之有

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②④⑥

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④树之以桑

) ③

C.②④

6.选出与“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 4 ~

A.时不我待 衷一是

B.兵不血刃

D.自愧弗如

C.莫

CCCDCA

1.请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数罟不入洿池

数:

(2)谨庠序之

谨:

斯:

(3)斯天下之民至焉

2.下面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D.申之以孝悌之义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3.下面各句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与例句不相同的是 例句: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道海安,如皋,凡三

. D.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百里

C.去今之墓而葬焉

4.下面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B.非我也,岁也 D.五亩之宅,树之以

C.夫晋,何厌之有

5. 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河内凶 凶:年成不好,饥荒。

B.数罟不入洿池

洿:

池塘。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通“捡”,捡起来。

~ 5 ~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开仓赈济。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请以战喻

斧斤以时入山林

. B.弃甲曳兵而走

吾尝

终日而思矣

C.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 斯天下之民至焉

7. 下列对《寡人之于国也》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中孟子在对话开始之际,一上来就针对梁惠王的错误观点直

接进行反驳,语言犀利,不留任何余地,从而占据对话的主动

性。[来源:学§科§网]

B.孟子的文章善用排比句式,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同时也

增强了论辩的效果。

C.孟子善于设喻,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把抽象道理形象化,

使说理显得生动化。

D.文中末段仁政理想图景与虐民情形的对比,形成极大的反

差,对比之下,突出了仁政前景的美好,也突出了仁政治国的

必要性。

~ 6 ~

~ 7 ~

1.(1)数:细密 (2)谨:严格遵从(3)斯:那么

2. D(A、

“斑”;B、“途”;C、“敛”) 3. D(例句为名词活用为动词,D

为名词作状语,像流星一样。)4. C(宾语前置句,其余依次是定语 后置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5. C(检:约束。)6.答案:B(均 表修饰。A 介词,用/介词,按照 C 表判断语气/句中表停顿,舒缓 语气

D 代词,前置宾语/助词,的)

7.A(“一上来就针对梁惠王的错误观点直接进行反驳,语言犀利” 有误,孟子善于揣摩对方心理,欲擒故纵,采用迂回方式,因势利导。)

~ 8 ~

~ 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