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评价标准
本节根据本章第一节提出的单位管理评价标准模式,讨论人力资源管理过程评价标准和人力资源管理结果评价标准。
一、人力资源管理过程评价标准
人力资源管理过程评价标准的基本思路与营销管理过程评价标准相同,不同这处是管理概念结构和管理指南中的管理要素,所以,我们仅讨论这两个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结构
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结构是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结构体系。从人力资源管理学的发展来看,有多种人力资源管理学说。本书综合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学说,按一定的逻辑结构,构建一个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结构。本书的逻辑顺序是:
(1)什么是人力资源?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人力资源本质论。
(2)如何获得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构成了人力资源配置论。
(3)如何开发人力资源?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构成了人力资源开。
(4)如何使用人力资源?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构成了人力资源使用论。
(5)人力资源使用效用怎样?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人力资源业绩评价论。
(6)如何给人力资源支付报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人力资源报酬论。
下面,我们分别讨论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结构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1、人力资源本质论
人力资源本质论的任务解决什么是人力资源及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它的主要内容如下:
(1)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人力资本;
(2)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3)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单位优化原理、能级对应原理、单位动力原理、反馈控制原理、弹性冗余原理、互补增值原理、利益相容原理、竞争强化原理。
2、人力资源配置论
人力资源配置论的任务是解决如何获得所需要人力资源的问题,它的主要内容如下:
(1)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战略、需求预测、供给预测、供需预测平衡、生产率与成本分析、制定行动计划、建立预算和监控机制;
(2)人力资源招聘录用:招聘计划、人员素质测评、录用、岗前引导、劳动合同;
(3)人力资源调配:晋升、降级、平行调动、辞职、辞退。
3、人力资源开
人力资源开的任务是解决如何开发人力资源的问题的回答,它的主要内容如下:
(1)职业生涯管理:个人差异与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开发;
(2)人力资源开发计划;
(3)在岗开发;
(4)离岗开发;
(5)员工技术职称管理。
4、人力资源使用论
人力资源使用论的任务是解决如何使用人力资源的问题,它的主要内容如下:
(1)岗位设计:岗位设计的方法、职务说明书、岗位规范;
(2)岗位评价:岗位评价的内容和程序、岗位评价指标体系、岗位评价标准、岗位评价方法、岗位分类;
(3)劳动定额:劳动定额的原则、劳动定额的程序、劳动定额方法、时间研究、动作
研究;
(4)劳动定员:劳动定员的原则、劳动定员的程序、劳动定员的方法。
5、人力资源业绩评价论
人力资源业绩评价论解决人力资源使用效用怎样的问题,它的主要内容如下:
(1)人力资源业绩评价标准;
(2)人力资源业绩评价方法;
(3)人力资源业绩评价结果的使用:业绩改进、职位调动、业绩报酬。
6、人力资源报酬论
人力资源报酬论解决如何给人力资源支付报酬的问题,它的内容如下
(1)员工工资:工资决定、工资职能、工资原则、工资构成、工资水平、工资制度、工资形式;
(2)员工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3)员工福利。
(二)人力资源管理指南中的管理要素
人力资源管理要素是人力资源管理指南中的重要内容,它是根据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结构来确定的。根据本书所提出的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结构,我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要素包括以下38个项目: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整体管理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与其它单位管理的关系;
★人力资源战略;
★需求预测;
★供给预测;
★供需预测平衡;
★生产率与成本分析;
★行动计划;
★预算和监控机制;
★招聘计划;
★人员素质测评;
★员工录用;
★岗前引导;
★劳动合同;
★员工晋升;
★员工降级;
★员工平行调动;
★员工辞职;
★员工辞退;
★职业生涯设计;
★职业生涯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计划;
★在岗开发;
★离岗开发;
★员工技术职称管理;
★岗位设计的方法;
★职务说明书与岗位规范;
★岗位评价的内容和程序;
★岗位评价指标体系;
★岗位评价标准;
★岗位评价方法;
★岗位分类;
★劳动定额的程序;
★劳动定额方法;
★劳动定员的原则;
★劳动定员的程序;
★劳动定员的方法;
★人力资源业绩评价标准;
★人力资源业绩评价方法;
★人力资源业绩评价结果与业绩改进;
★人力资源业绩评价结果与职位调动;
★人力资源业绩评价结果与业绩报酬;
★工资原则;
★工资水平;
★工资制度;
★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
★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
★员工福利。
二、人力资源管理结果评价标准
人力资源管理结果评价标准的思路与营销管理结果评价标准相同,不同这处是评价指标体系,所以,我们这里仅讨论这个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结果指标体系要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来确定,这些指标要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呈正相关关系。同时,根据每个指标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
一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是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和士气的保障,这一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子功能:
★发现功能:找到需要的人力资源;
★配置功能:将人力资源放到恰当的位置;
★开发功能: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
★评价功能:对员工业绩作出科学的评价;
★付酬功能:公平合理地给员工支付各种报酬。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上述功能,人力资源管理结果评价指标体系如下:
(1)人力资源保障率=(A-B)÷A
A表示本期需要的人力资源数
B表示本期无法满足的人力资源数
(2)员工富余率=(C-D)÷C
C表示现有人员数
D表示富余人员数
(3)员工流动率=本期人员流动数量÷员工平均数量
(4)员工晋升率=本期获得晋升的员工数÷员工平均数量
(5)数量化业绩评价率=已实现数量化业绩评价的岗位数÷员工平均数量
(6)付酬比例=员工报酬总额÷企业增值总额
(7)付酬公平率={∑(员工绩效系数之比÷员工报酬之比)}÷进行绩酬比较的员工总数
上述7个指标中,前4个指标表示人力资源发现、配置和开发的效率和质量,第5个指标表示员工业绩评价的效率和质量,第6和第7个指标表示报酬管理的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