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双创环境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分析

双创环境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分析

来源:刀刀网
科教论坛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29卷第14期(总第442期)

双创环境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分析

李春苗,蒋 浪,蔡代平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 西安 712046)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现已成为知识社会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构成要素。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服务国家未来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对双创环境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改革意义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重点探讨了有效的改革方法,旨在完善高校育人体系,培养出更加优质的高水平人才。

[关键词]高校;双创;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7.38   [文献标识码]A根据《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的[20 10]3号文件《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事业发展,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响应号召,在双创环境背景下如何构建全方位、全程化、全员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质创新创业人才,就成为了高校重点研究课题。

培养由传统的单一学科向多元化学科方向转变。另外高校在培养学生双创能力时,还需加强顶层设计,以国家为指导方向,充分利用高校教学资源,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培养学生的动手创业能力、岗位培训、设置开放性课程等,全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2.3 健全高校教育教学体系

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打破传统教育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客观,丰富课程内容,建立品牌化、模块化课程体系,一方面采用微视频、慕课公开课等方式,创新传统教育教学模式,邀请名师讲解通识类的创新创业精品课程,面向低年级学生展开全面双创教育工作;另一方面,不断丰富课程内涵,将创新创业课程项目化、模块化和碎片化,为每位学生创设创业创新档案,建立学分认定和学识积累转换机制。比如,将成功企业家、知名科学家的讲座课程归为“小课程”,面向在校全体学生开课,学生可通过网上申请的形式现场参与,组织者在现场确认后可于学生网络档案中,标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当学生积累到预设学时标准后,即可申请参与创新创业学分认定,拓宽创新创业课程需要,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2.4 多元方式推动项目建设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为了不断提高授课水平,坚持实践育人发展方向,必须吸引社会资本,在利用自身经费支持各个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外,还需积极争取、企业等多元化社会资本参与其中,设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基金,培育优质创业项目。与此同时,高校还可在的支持下,开展“以赛代训”“以训促学”等竞技项目建设工作,在教育部重点支持的数学建模竞赛、节能减排竞赛、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创青春、挑战杯竞赛等赛事为依托,利用现代化互联网技术实现创新创业项目立项、检查、指导、结题、参赛选拔全程的精细化管控,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特质。

1 双创环境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意义

据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最新公布数据结果显示,截止到2017年,我国高校学生人数2695.8万,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795万,我国现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作为人才培养结构改革工作的关键要点,有助于提升毕业生质量,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应用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基础,因此只有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够不断提高高校学生核心竞争力,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2 双创环境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路径

2.1 转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

高校管理者和教学者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将创新创业意识融入到日常授课当中来,促使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成为“双创”浪潮中的创业者。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对象面向全体高校学生,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创新创业普及教育,积极营造“创客”教学文化,促使高校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团队中,参与各项“创客”活动内容。随着高新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环境的稳步发展,中国创客团队不断扩大,逐渐形成北京、上海、深圳创客生态圈,比如北京创客空间、深圳柴火创客空间、上海新车间等,目前90后已成为创客群体中的主力军。高校教育教学为了适应时代变化和发展潮流,必须努力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大胆开展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推动创客战略稳步实施,迎接创客时代的到来。2.2 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制订教学目标,完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推动“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经历程。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主要从双创教育入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综合素养。同时将创新创业教学与高等教育改革相连接,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国家战略性目标进行有机结合,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调整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学培养工作的普及性、特色性和有效性,不断完善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案。比如,根据高校不同专业类型,开设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联的跨专业跨学科课程,促使高校人才

3 总结

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教学部门,高校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健全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丰富课程内容,采用多元化方式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建设工作,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应用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会利.“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6(22).

[2] 胡玉翠.双创环境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06).

[收稿日期]2018-05-15

[基金项目]本文系校级教改课题“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编号:JG201730)。

-28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