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智能配网运维一体化建设

浅谈智能配网运维一体化建设

来源:刀刀网
LOW CARBON WORLD 2017/12

低碳技术

浅谈智能配网运维一体化建设

祝炎新(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梧州供电局,广西梧州市543002)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电力事业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电力企业对智能配网运维一体化不断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电力系统运行质 量,使电力企业经济效益逐渐增长。本文将对智能配网运维一体化建设进行分析,为相关配网运维人员提供参考。【关键词】智能配网;配电设备;运维一体化;研究【中图分类号】

TM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066(2017)36-0133-02

电力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 用,为确保配电设备正常供电,电力企业应对配网设备定期维 护与检修,通过智能配网运维一体化管理来降低维修工作,提 升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笔者分别从:配网设备运维一体化研 究、智能配网运维一体化建设要点、促进智能配网运维一体化 建设的有效对策,三个方面来阐述。

电网内所有工作实施合理分配,逐步构成检查维修、调节、电 网运作等方面的一体化,提升对电网进行运维的成效,节省人 力,确保电网可以平穗且安全地运砖。将配电设备业务与运维 技能结合在一起对管理人员岗位要求相对较高,为确保配电 设备的有效运行,管理人员技能应达到一定标准,确保配电运 维业务的穗定发展。

电力企业应对配电运维技能及业务加以融合,在设备管 理中还应根据实际特点来开展,对安全管理制度加以完善,对 设备运维管理目标进行确定,帮助管理人员掌握更多先进的 技术,实现运维合一。

值得注意的是,设备运维管理应从低电压向高电压主机 发展,通过实践来总结经验,循序渐进地实现运维一体化。在 实际管理中,管理人员应对检修工作有效协调,落实设备检修 维护全过程,电力企业应对专业人才加以培养,提升配电设备 运维一体化水平。智能配网运维一体化作用图如图1。

1配网设备运维一体化研究

国家原来对电网进行运维监管使用的是专门的维修工作 者定期检查这一方法,这种方法会导致工作内容增加,且变电 运维工作者要耗费较长时间才可以结束对电网进行维修,运 维成效不高;再有,部分运维工作者缺乏责任意识,在对电网 进行运维期间会敷衍了事,即使电网出现问题,也不会立即使 用合理的方式来加以处理,一旦出现严重故障,就会对电网产 生不利影响。因此,相关工作者就应在对电网进行运维期间对 变电运维实施一体化这一操作,借助这种一体化运作方式对

表5

b

200180180160160140110

表6

长细比20406080100120140

DL/T5154压杆稳定强度折减系数

rmNDL/T5154-2002

1412141012108

18161616161412

0.30.8490.9770.8020.9580.9190.942

于小规格角钢,影响较大;

DL/T 5154-2002与美国规范

ASCE10-97的公式基本一致,《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2)

在对最小宽厚比的计算,

2003)在限定宽厚比时,引入了长细比的因素;美国规范将宽 厚比对轴心受压构件的影响在件强度折减未考虑长细比影响;

Cc控制范围内;DL/T

中构

DL/T5154-2002中8丄2压杆穗定强度折减系数 的计算方式,对于超过最小宽厚比的Q420、Q460高强度钢折

(3)

按照

减较大,且强度越大,折减越多,这对高强角钢推广使用不利;

DL/T5154与EN50341院2001压稳折减系数对比

DL/T5154-2002

mN准*mN准

0.9470.8420.6880.5080.3680.2720.208

0.30.30.30.30.30.30.3

0.8460.7520.6140.4540.3290.2430.186

EN

字0.6760.6810.6910.6310.4510.3210.237

DL/T5154-2003 与 EN 50341:2001 中压杆整体穗定计

算思路一致,按照DL/T标准计算所得结果偏于保守;

(5) DL/T5154-2003中轴心受压构件的穗定系数准按照我 国《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取值,对Q420、Q460高强钢

(4)

未做明确规定。

参考文献

[1] 《钢结构设计规范》([3]

GB 50017-2003) [S].

[2]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DL/T5154-2002)[S].

ANSI/ASCE 10-97 Design of Latticed Steel Transmission Structures

J

定基本一致,但是具体数字上有一定的差别。对于长细比小于 90的构件,按照按照

EN标准计算其整体穗定折减系数变化较小,

[].

[4] 施刚.高强度角钢轴心受压构件稳定设计方法研究[].工业建筑, 2009 年,39(6).

[5] 《钢结构设计规范》(

S

DL/T标准计算,折减系数变化较大。在长细比大于100

以后,DL/T标准计算的整体穗定折减系数迅速折减。从计算

GB 50017-2003)[S].

M

[6] 《钢结构设计手册》编委会.钢结构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出版社.

原理来看,两本标准关于整体穗定的计算一致。

4结论

(1)由于对角钢翼缘自由长的定义区别,按照2003计算所得宽

收稿日期:2017-9-9

CE10-97所得计算值,宽厚比相对差值在10%以上,特别是对

GB50017-

厚比要大于按DL/T5154-2002及美国AS-

作者简介:张敏(1984-),男,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输电线 路设计工作。

133

低碳技术

LOW CARBON WORLD 2017/12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激发运维人员工作积极性,应将奖惩制 度应用其中,对传统配电设备运维理念加以改善,对运维管理 方式不断创新,促进实践工作效率水平,使配电设备运维管理 工作安全性全面提升。

3.3制订相应的运维管理标准

为确保配电设备一体化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电力企业 应对运维管理工作合理分工,并对其实施标准化管理,使配电 设备运行效率全面提升。另外管理人员还应对设备进行定期 维护,对各类资源加以整合,促进运维管理效率的提升。由于 运维管理工作强度相对较大,并伴随着极大的风险。电力企业

图1

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制定合理的业务流程,管理人员在实践 工作中应严格遵循业务流程实施操作,从而降低危险事故发 生率。

2智能配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要点

综上笔者对配电设备运维一体化进行了阐述,电力企业 在智能配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中,应遵循相关要点,实施运 维智能融合一体化、实施技能与业务融合一体化,详情如下。

3.4 °制定实施方案,合理分配工作

在对实施风险进行管控期间,要对配电运维操作组的最 高栽荷能力加以研究,配电运维操作组的最高栽荷能力有人 员分配、时间分配与工作总量等,所有小组的组长都要对小组 能够栽荷的能力、监管风险加以评测,再汇报至监管部门,由 这一部门合理安排各个小组的工作内容。由于配电运维实施 一体化期间,工作困难程度大、工作内容多,就要对工作量合 理实施分配,在对配电运维实施一体化相关的计划进行制定 时,要制定出各个阶段的计划,还要确定监管者的职责,以防 发生职责不明晰、计划不确定等问题,借助所有小组的明晰分 配及合理整合,所有小组的监管者调整工作,从而确保配电运 维实施一体化可以有效开展。

2.1实施运维职能融合一体化

在智能配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中,应促进运维职能融 合的一体化。所谓运维职能一体化是指对配电运行业务实施 统一管理,将有效的管理措施运用到班组工作中去。电力企业 在配电设备运维一体化管理当中,应定期开展职能培训,帮助 工作人员掌握专业的业务知识,通过实践操作促进其检修能 力,更好地承担配电运行维护职责。

2.2实施技能和业务融合一体化

为确保配电设备的有效运行,应充分提升运维管理人员 技能水平,确保相应业务的有效融合,促进配电运维业务的有 效发展。

在配电设备运维管理中电力企业应对安全管理制度加以 完善,对设备运维管理目标加以明确,使管理人员掌握更先进 的操作技能。

3.5优化监控工作的流程

当前,配网监控工作中实施准备一体化的模式,此监控操 作方面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而进一步优化具体监控工作中的 具体流程。①工作人员需要结合配网在运行方面的具体情况 而制定出规范化的运行流程,例如参照当前的运行流程,配电 站中的规章制度、执行标准制度等,都需要在一体化的工作模 式中不断进行修订自己完善,从而便于今后的工作中可以顺 利进行信息接入以及验收;②在自动化的工作环境下,现场实 施运维的工作人员需要加强相关技术的协同,并且可以进一 步细化其中的处理工作环节,能够将相关的设备监控工作纳 入标准化的工作中,有效消除配网维运中的工作风险。

3促进智能配网运维一体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快速,电网涵盖的范围越来越 大,提升电网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开展专业化管理模 式对强化电网配电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实际配电 运维风险控制中,针对运维风险要控制好,并提出相对应检修 措施,不断的强化电网配电运维质量以及效率。详情如下。

3.1贯彻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策略

就目前来智能配网配电一体化实施中还存在诸多不足, 为确保配电一体化建设质量,电力企业应将总体规划及分步 实施策略应用其中,如:异常事故处理、配电站巡逻、制动操 作,但仅仅落实上述工作还不能实现智能配网分布要求,电力 企业应应设立专门部门,主要负责设备检修及维护。

我国电力企业数量较多,且不同企业间存在一定差异。据 此电力企业在智能配网配电一体化中,应将智能配网实际情 况考虑其中,通过各部门间的沟通交流,将责任制有效落实。 对各个部门的权利及义务加以明确。

4结束语

综上笔者对配电设备运维一体化概述及建设要点进行了 阐述,为促进智能配网运维一体化建设,电力企业还应采取行 之有效的管理手段,激发运维管理人员工作热情,降低智能配 网配电运行中安全隐患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王强.智能配网背景下的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分析[].技术与市场, 2017,24(06):226+228.

[2] 彭召远.智能配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要点分析[].建材与装饰, 2016(52):209-210.

[3] 李笑波.基于智能配网的电力运行维护一体化[].科技与创新,2016(23):143+145.

[4] 周依能.智能配网背景下的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分析[].无线互联 科技,2015(24): 137-138.

j

J

3.2加强对运维人员专业培训

为促进智能配网运维一体化建设,还应对运维人员加强 培训管理。传统运维工作经验已难以适应当前的工作,为提高 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水平,电力企业应定期开展培训工作。针对 运行维护人员能力不足的情况,电力企业应加强对这些人员 的培训、管理,提高专业素养,强化建设队伍的综合技能水平, 可以通过对所有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对新员工进行专项培训 等方法,来提高一线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准,不断提高电力企业 检修维护人员的技能水平。

由于我国配电设备运维工作强度逐渐提升,对运维人员

J

J

收稿日期:2017-12-8

作者简介:祝炎新(1986-),男,汉族,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配网运维工作。

1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