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脑中频疗法2、干扰电疗法3、超短波疗法4、特定电磁波疗法(TDP)5、牵引疗法6、紫外线疗法 第一节 物理治疗操作规程
一、 物 理 治 疗 操 作 规 程 总 则
1、严格掌握各物理治疗项目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2、接待病人,首先检查机器是否良好,输出是否正常,并开机预热。 3、嘱病人取合适体位,并交待注意事项。
4、各物理治疗项目具体操作详见各项目操作方法。
5、治疗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岗,巡视并询问病人,解释正常反应与异常反应。异常反应立即处理或停止治疗。
6、治疗结束后,整理好机器与治疗床,作好下一位病人治疗准备。 二、物 理 治 疗 操 作 常 规 ㈠ 干扰电疗法 【适应症】
1.软组织损伤 干扰电疗对软组织扭挫伤、挤压伤、慢性劳损、肌纤维织炎、腱鞘炎伤病,有较好的止痛、消肿、加速损伤修复的作用。
2.骨关节疾病 用干扰电流治疗关节扭伤,肩周炎、退行性骨关节病、滑囊炎、骨膜钙化等关节疾病,可以达到止痛、消肿、恢复关节活动度的效果。
3.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炎、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带状疱疹等
1
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 文件编号 页 码 生效日期 BY2H-KF-00 2/15 2013-04-01 16康复医学科管理手册 物理治疗 4.骨折 国内学者对骨折延迟愈合的患者在不撤除外固定和金属内固定的情况下进行干扰电疗,加速了骨折的愈合。国外常用干扰电流治疗骨折后骨不连、假性关节病、骨折后骨萎缩等。 【禁忌症】
出血倾向、恶性肿瘤、活动性结核、植入心脏起搏器者。
【操作】
1.固定法 最常使用。治疗时电极的位置固定不动。干扰电疗法多使用普通电极,有铅板、铜片电极和硅胶电极。必须同时用4个电极。电极的放置分为并置法和对置法。对病灶表浅的部位,可用并置法,而对深部病灶,尽量用对置法。治疗小病变部位时,用四联电极,将电极的中心正对病灶。干扰电疗的两组电极必须交叉放置,并尽量使两路电流在病灶处交叉。
2.运动法 必须使用特殊的手套电极。治疗时移动电极的位置,或改变电极与皮肤接触面的大小,或改变电极对局部的压力。运动法主要用两个手套电极治疗。治疗时,术者的双手分别插入两个手套电极的固定带下,双手下压,使整个电极与患者皮肤充分接触,并在治疗区内移动。术者可以通过改变双手压力的大小以及电极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面积来调节电流的刺激强度。痛点治疗时,术者以手套电极的指尖部分分别放在痛点两侧,相距2~3cm。用差频50Hz,患者自己调节电流强度到引起疼痛为止,持续30~60s。如止痛效果不明显,可在几分钟后重复刺激1或2次。
3.抽吸法 抽吸法治疗需能产生负压的仪器和吸盘式电极。使用抽吸式电极,通过
2
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 文件编号 页 码 生效日期 BY2H-KF-00 3/15 2013-04-01 16康复医学科管理手册 物理治疗 负压将电极固定于身体上,因此兼有负压按摩的作用。将吸附电极置于治疗部位的皮肤上,使病灶处于4个电极的中心。先开负压,调节负压强度和抽吸频率,电极吸附在皮肤上。然后再开通干扰电流。
4.电流强度 干扰电疗的电流强度一般在0~50mA左右。可根据患者的感觉、有无肌肉收缩及病情需要来确定。
5.治疗时间和疗程 治疗中可选用1或2种或更多的差频,每种差频作用5~10min,总治疗时间20~30min。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一般6~12次为一疗程,慢性病可多至20次。
【注意事项】
注意皮肤刺激反应和皮肤烧灼。
㈠ 电脑中频疗法 【适应症】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疤痕、粘连、扭挫伤、注射后硬结、慢性盆腔炎、带状疱疹、声带小结、废用性肌萎缩、颞颌关节紊乱、胃下垂、便秘、网球肘、肌腱炎、面瘫、周围神经损伤、肌筋膜炎等。 【禁忌症】
带有心脏起搏器者、孕妇腹部及腰骶部、心脏部位、恶性肿瘤、结核病灶、急性化脓性炎症病灶部、出血部位、血栓性静脉炎、破伤风、治疗部位有较大金属异物等。 【操作】
3
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 文件编号 页 码 生效日期 BY2H-KF-00 4/15 2013-04-01 16康复医学科管理手册 物理治疗 1、 选择适宜的硅胶电极,衬以湿垫布,置于治疗部位。对置或并置,肢体可以环形,颅脑区不能用对置法,心前区禁用。用沙袋或绑带固定好。
2、 3、
根据病情选择相应处方。
开始治疗,按下“启动”(或开始)键,然后按动强度调节键,边调节边询问病人,一直至耐受限。由于人体对电流开始比较时比较敏感,过几分钟后,可做适当调节,使输出电流增大些。若病人难以忍受,则把电流输出调小些。
4、 治疗完毕,机器自动停止电流输出,并发出提示音,这时可取下电极,再关闭电源。
5、 6、
中途停止可按“停止”键,治疗停止。
每次治疗20分钟,每日1次,必要时上、下午各1次,一般10-20次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在中频治疗中不能切断电源或移动电极,以免电击。 ㈡ 超短波疗法
【适应症】超短波作用于机体组织,除温热作用外,还有非热效应,具有消炎,镇痛和促进组织愈合的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炎症,肌肉关节疼痛等。
【禁忌症】心脏植有起搏器,有出血倾向,妊振早期,治疗部位有金属异物,早期恶性肿瘤等。 【操作】
1、小功率超短波用于面部,趾,指等小部位,大功率超短波适用于躯干,肢体等大部位。 2、开启电源预热1~2分钟,调节输出至治疗所需剂量。 3、治疗剂量分为无热量,微热量和温热量。
4
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 文件编号 页 码 生效日期 BY2H-KF-00 5/15 2013-04-01 16康复医学科管理手册 物理治疗 4、治疗中工作人员应经常询问患者,如有不适如头晕,心慌,应停止治疗。 5、治疗完毕,将输出调至预热挡,准备下位患者治疗。 【注意事项】治疗急性炎症时,应严格无热量,短时间治疗。 1、导线勿打圈和交叉,通过患者身体时用毛巾隔开。 2、注意极板有无破裂,接头处金属是否裸露。
3、感觉不良者,骨突出部位,皮肤出汗及电极下潮湿时,均易发生烫伤。 4、机器在治疗中和治疗5分钟内不能移动,夏季注意机器散热。 ㈢ 微波疗法 【适应症】
扭挫伤、肌肉劳损、血肿、肩周炎、术后浸润、术后粘连、慢性溃疡、前列腺炎、肺炎、支气管炎、心绞痛、盆腔炎、神经根痛、急性化脓性感染等。 【禁忌症】
活动性结核、出血倾向、妊娠、安置起搏器者、以及局部有金属异物者。 【操作】 1、
患者取适当体位,治疗头、颈、肩部的病人应戴防护眼镜,裸露治疗部位或穿单衣治疗。选好辐射器,并安装于电缆接头于支架上,连接必须紧密牢靠。
2、
治疗区域及附近不应有金属物品,否则易引起灼伤。睾丸与眼睛部位、骨骺未闭合者做好防护。
3、
根据不同辐射器要求,将辐射器按要求的距离(5-10cm)或紧密接触对准治疗部位,接通电源,数分钟后治疗机内自行接通高压,按所需要的治疗时间在仪器上
5
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 文件编号 页 码 生效日期 BY2H-KF-00 6/15 2013-04-01 16康复医学科管理手册 物理治疗 定好时间,再按医嘱要求调节输出量。
4、
治疗中要询问病人,有无过热的感觉,注意瓦特表指针是否在规定的剂量上,遇有异常及时纠正。
5、 6、 7、
治疗完毕,机器自动停止电流输出,发出提示音,关闭电源,移开辐射器。 每次治疗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20次为1个疗程。 工作人员不要停留在微波直接辐射区,有条件时应建立铜网屏蔽室。
【注意事项】。
1、局部感觉迟钝或血循环严重障碍者应用时应注意观察反应情况。 2、辐射器与同轴电缆的接触必须严密,同轴电缆应避免潮湿或弯折。
3、微波治疗机之吹风机如发生障碍,应停止使用。未接上辐射器时,不能开机器, 以免损坏磁控管。
㈣ 特定电磁波(TDP)疗法 【适应症】
风湿性肌炎、非特异性关节炎、关节痛、扭挫伤、腰肌劳损、周围神经痛、冻伤、骨折后遗症、滑囊炎、术后粘连。 【禁忌症】
恶性肿瘤、重症动脉硬化、有出血倾向、高热、化脓性疾患。 【操作】 1、
治疗前对初诊患者必须告诉在治疗中应有的感觉,局部温度感觉障碍者一般不做TDP治疗。
6
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 文件编号 页 码 生效日期 BY2H-KF-00 7/15 2013-04-01 16康复医学科管理手册 物理治疗 2、 辐射头一般固定在患部斜上方或旁侧外的20-60cm,根据患者感觉或皮肤温度调整距离,一般以舒适热感为宜。
3、 4、 5、
治疗中应随时询问病人感觉,观察局部反应,有汗液擦干,必要时重调整距离。 面部照射需保护眼睛,以免眼睛发生干涩。
每次治疗时间20-50分钟,每日1-2次,10-20次为1疗程。
【注意事项】
1、皮肤感觉障碍,循环障碍,瘢痕或植皮的患者及老人治疗时要经常询问,观察反应,以免烫伤。
2、治疗时,患者大能随意移动患部,以防碰触灯具,引起烫伤。 3、治疗中患者如诉有头晕,疲乏无力等不适时,应停止治疗。 紫外线疗法 【适应症】
局部照射适用于疖、痈、蜂窝组织炎、丹毒、乳腺炎、淋巴结炎、静脉炎、手部感染等软组织急性化脓性炎症、伤口感染、伤口愈合迟缓、皮下瘀血、急性关节炎、急性神经痛、肺炎、支气管哮喘等。
体腔照射适用于口、咽、鼻、外耳道、阴道、直肠、窦道等腔道急性感染、溃疡。 全身照射适用于佝偻病、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过敏症、疖病、免疫功能低下、玫瑰糠疹、银屑病等。
光敏治疗适用于银屑病、白癜风等。
7
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 文件编号 页 码 生效日期 BY2H-KF-00 8/15 2013-04-01 16康复医学科管理手册 物理治疗 【禁忌症】
恶性肿瘤、心肺肝肾功能衰竭、出血倾向、活动性结核、急性湿疹、红斑狼疮、日光性皮炎、血卟啉病、色素沉着性干皮症、皮肤癌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光过敏症、应用光过敏药物(光敏治疗时除外)、放疗、化疗后一年内。
【操作】
1.最小红斑量(MED,即生物剂量)测定
(1)接通紫外线灯电源,拨启动开关,高压汞灯需5~10min后方能工作稳定,低压汞灯需3min后稳定。
(2)在被测者的下腹两侧、大腿内侧、上臂内侧选正常皮肤区作被测定区。 (3)患者平卧,暴露被测定区。操作者将生物剂量测定器覆盖其上,固定好,患者身体其他部位均予盖严。
(4)移动紫外线灯,使灯管中心垂直对准测定部位,高压汞灯灯距为50cm;低压汞灯几乎接近测定器,或距离1~2cm。
(5)抽动测定器盖板,每隔一定时间(高压汞灯管5s,旧灯管l0s或原来MED之半;低压汞灯ls)露出一个小孔,直至6个孔都照完,将灯移开。
(6)成人照射后6~8h观察测定结果,小儿照射后4~6h观察测定结果,以测定部位皮肤出现最弱红斑的照射时间为该成人(或小儿)对该灯在该测量距离的1个MED,若在照射后24h观察结果,则以最弱红斑的前一孔的照射时间为1个MED。
(7)如果照射后6个孔均未出现红斑或全部出现红斑,则应更换部位,重新测定,酌
8
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 文件编号 页 码 生效日期 BY2H-KF-00 9/15 2013-04-01 16康复医学科管理手册 物理治疗 情增加或减少每一孔的照射时间。
(8)确定某一灯管的平均生物剂量时,应在1~2d内以同等条件,按以上操作程序对20名健康男女青壮年进行测定,求其平均数即可。灯管使用期间,应每隔3~6个月再重新测定一次该灯管的平均生物剂量。更换新灯管时需重新测定。 2紫外线剂量分级
紫外线照射后的剂量按受照射区皮肤的红斑反应进行分级,通常采用五级法: 0级红斑(亚红斑量):1个MED以下,皮肤无红斑反应。
Ⅰ级红斑(弱红斑量):1~3个MED,皮肤有微弱的红斑反应,界限可辨,约24h后消退。
Ⅱ级红斑(红斑量):4~7个MED,皮肤有鲜红色红斑,稍肿,轻度灼痛,2~3d后消退,伴轻度色素沉着。
Ⅲ级红斑(强红斑量):8~12个MED,皮肤有暗红色红斑、水肿、灼痛,4~5d后消退,伴色素沉着。
Ⅳ级红斑(超红斑量):10个MED以上,皮肤有暗红色红斑、水肿、出现水疱、剧烈灼痛,5~7d后消退,伴明显色素沉着。
机体对紫外线的敏感度受年龄、性别、生理状况、身体不同部位、既往接触阳光、疾病、药物、食物、其他物理因子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体差异较大。在人体的各部位对紫外线的敏感度不同,背、胸、腹、大腿内侧、上臂内侧最敏感,颈、面次之,肢体更次之,其中屈侧比伸侧敏感,腕踝手背足背不敏感,手掌、足底最不敏感。因此,各部位出现同等程度红斑所需要的照射剂量也有很大差异。
9
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 文件编号 页 码 生效日期 BY2H-KF-00 10/15 2013-04-01 16康复医学科管理手册 物理治疗 3.局部照射法
(1)接通紫外线灯电源,启动,高压汞灯5~10min后稳定,低压汞灯3min后稳定。 (2)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用治疗巾或洞巾界定照射野范围,使之边界整齐,非照射部位用布巾盖严。
(3)照射伤口创面时,应先将伤口的坏死组织、脓性分泌物清除处理。照射范围应包括伤口周围1~2cm正常组织。
(4)使用高压汞灯时移动灯头,使灯管距离照射野皮肤50cm。使用低压汞灯时操作者手持灯头,使灯管接近照射野皮肤,距离1~2cm。
(5)按治疗所要求的红斑等级MED数计算照射时间,以秒表掌握照射时间。治疗仪附有定时器可预设治疗时间后,按动手动开关后开始治疗,自动倒计时。 (6)照射完毕,将灯移开,从患者身上取下治疗巾。
(7)每次治疗可照射几个野,红斑量照射时每天照射的总面积在成人不宜超过800cm2。照射部位多、总面积大时,可分次交替照射。亚红斑量照射不受面积。 (8)红斑量照射一般1次/2d,急重炎症、疼痛,也可1次/d。
(9)下一次照射时应按前一次照射范围进行照射,不得超过原照射野的边缘。 (10)一部位连续进行紫外线照射,剂量应予增加。红斑量照射时增加的剂量根据上一次照射后红斑的强度而定,以达到治疗要求的红斑强度为度。3~5次为一疗程。 (11)常规分区照射外,还有几种特殊照射法:
①中心重叠照射法:在严重的表浅炎症或坏死组织多的伤口可采用此法,在中心部位用强红斑量或超红斑量照射,病灶周围5~l0cm范围内用红斑量或弱红斑量照射。
10
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 文件编号 页 码 生效日期 BY2H-KF-00 11/15 2013-04-01 16康复医学科管理手册 物理治疗 ②多孔照射法:需要大面积红斑量照射时,可采用多孔照射法。在面积为80cm×50cm的大治疗巾上纵横各开10排孔,每孔直径l.5cm,孔距2.5cm。每次照射均用红斑量,同一剂量重复2~3次,但照射孔不重叠,每次照射均改变孔巾的位置,照射1次/1~2d,9~12次为一疗程。
③节段照射法:照射与病患有关的躯体反射节段,如脊柱反射区、领区、乳腺区、上臂内侧区。
④穴位照射法:照射与病患有关的穴位,每次2~6个穴,每穴照射范围直径1~1.5cm,用弱红斑量或红斑量,隔日交替,每穴3~5次。 4.体腔照射法
(1)采用低压汞灯,根据治疗需要选用相应的体腔石英导子,用生理盐水将导子上的消毒液冲洗干净。旋松灯手柄上的固定螺母,将石英导子轻轻插入光导孔内,以触到灯管为准,拧紧螺母。
(2)患者取合适治疗的体位。
(3)在治疗仪上预设治疗时间,将石英导子伸入患者体腔内,接触或几乎接触治疗部位,按启动键,开始治疗,记时器倒计时。 (4)治疗完毕,将导子自患者体腔取出。
(5)旋松灯头上的螺母,取下导子,冲洗干净,用乙醇棉球擦拭,再浸泡在75%乙醇中消毒。
(6)治疗1次/1~2~3d,5~8次为一疗程。 5.全身照射法
11
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 文件编号 页 码 生效日期 BY2H-KF-00 12/15 2013-04-01 16康复医学科管理手册 物理治疗 (1)疗程开始前,必须先测患者本人MED。
(2)采用高压汞灯,接通电源,启动高压,预热10~15min。
(3)患者全身裸露,但需要戴墨镜、穿三角裤,女患者乳头以棉花遮盖保护。 (4)成人分前后上下四区照射,灯管中心在前上区为胸骨剑突,前下区为膝关节,后上区为下胸椎,后下区为腘窝。小儿分前后两区照射,灯管中心在前面以脐为中心,后面以腰为中心。
(5)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与体质,全身照射的剂量不同。成人体质较差者从1/8MED开始,以后每次增加1/8MED,到第22次达到2 3/4MED;体质中等者从1/4MED开始,以后每次增加1/4MED,到第18次达到4 1/2MED;体质较好者从1/2MED开始,以后每次增加1/2MED,到第10~15次达到5MED。1岁~10岁小儿按不同年龄分别从1/6MED、1/4MED开始,以后每次增加1/6MED、1/4MED,直到第18次分别达到2MED、3MED、4MED。全身照射均1次/2d。
(6)治疗过程中,皮肤上均不应出现红斑。如出现红斑则不应继续增加剂量,并暂停照射。
(7)全身照射后出现食欲不振、发烧或其他疾病时应停止照射。 (8)中断1~2次照射后,再恢复治疗则应重复上次剂量。 6.光敏治疗
(1)采用由24~48支40W黑光灯组成的光浴箱治疗。
(2)患者口服8-甲氧基补骨脂素(8-MOP),体重50kg以下服20mg,体重50kg以上服30mg,服药2h后测本人光毒量(MPD),MPD的测定方法与MED相同。
12
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 文件编号 页 码 生效日期 BY2H-KF-00 13/15 2013-04-01 16康复医学科管理手册 物理治疗 (3)全身照射时,患者口服8-MOP后2h或外用0.1%8-MOP后1/2h,全身裸露(戴墨镜、穿三角裤,女患者乳头盖棉花)进入黑光灯浴箱。
(4)局部治疗时患区外用0.1%8-MOP后1/2h进行局部照射。
(5)照射剂量从1/2MPD开始,每次增加1/2MPD,每5~10次增加1/2MPD,最后达3MPD,照射1次/1~2d,15~20次为一疗程。皮损消退后可1次2~3d,以原剂量再照射15~20次。
(6)每次照射后避光4h ,以防发生白内障。
1.紫外线治疗室应保持空气流通,室温应保持在24℃左右。
2.治疗前应检查治疗仪是否能正常工作,灯管有否破裂、污垢,灯光安装是否牢固,支臂是否稳妥。
3.使用高压汞灯给患者治疗时,操作者应戴护目镜、穿长袖工作服、戴手套。 4.任何人都不能直视已起辉的紫外线灯及石英导子输出端,以免发生电光性眼炎。 5.每个患者的疗程中均应采用同一个灯管。 6.患者的非照射区必须以布巾盖严,予以保护。
7.应告诉患者红斑量以上剂量照射后皮肤上会出现红斑,体表照射后不要擦洗局部或洗澡,也不要用冷热治疗或外用药物刺激。口腔内照射后不要立即喝热水、吃酸性食物。
8.紫外线照射与其它物理因子治疗相配合应用时,应注意安排先后顺序。如紫外线与超短波、红外线等能产生温热效应的治疗相配合时,一般应先行温热治疗,后照射紫外线。
13
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 文件编号 页 码 生效日期 BY2H-KF-00 14/15 2013-04-01 16康复医学科管理手册 物理治疗 9.紫外线照射疗程中不要用光敏药物、吃光敏食物。对使用光敏剂的患者应先测定用光敏剂后本人的生物剂量,再开始治疗,以防紫外线过量。 10.如发现紫外线照射过量,应立即用红外线等热疗局部处理。 11.经常用95%乙醇或乙醚擦拭灯管上的污垢,不要用手触摸灯管。
12.使用水冷式灯管时,点灯前应先使水充满于灯管外的夹层,水中不得有任何杂质和气泡。为了避免水垢沉积于灯管壁,必须保持水流循环不息。有条件时采用蒸馏水,并经常换水。
13.治疗巾、洞巾应经常清洗、消毒,有条件时固定专人专用。
㈤ 牵引疗法 【适应症】
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颈、腰椎退行性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小关节紊乱等。 【禁忌症】
恶性肿瘤、结核、骨折、脊髓压迫症、突出的椎间盘碎裂、急性损伤、严重的骨质疏松、颈椎病术后、腰椎感染、腹疝、动脉瘤、严重痔疮、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未控制的高血压)、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心肺功能障碍、孕妇等。 【操作】
1、检查传感器,电机及电源线连接是否良好。牵引绳是否在滑轮槽内。活动床 板是否固定好,整理好牵引带。
2、打开电源预热1分钟。按下回退键,使电机丝杆回退到工作初始状态。
14
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 文件编号 页 码 生效日期 BY2H-KF-00 15/15 2013-04-01 16康复医学科管理手册 物理治疗 3、根据病人治疗情况,选择绑扎带或其他固定方法,收紧牵引带。松开活动床板固定。 4、初步设定牵引力。牵引力设置:颈部4-6公斤起,一般不超过9公斤;腰部一般牵引力为体重之1/2为上限。根据疗程、体重、疾病以及身体状况酌加减。 5、选择治疗方法:连续或间歇。
6、如时间需要修订,安设定键分别设定时间。
7、按启动键,牵引开始,计时及自动控制系统开始工作,进入治疗状态。
8、在牵引治疗中:1)、可随时调整牵引力或时间。2)、需停止治疗后才可重新调整牵引力或时间。
9、治疗时间到蜂鸣器提示,电机自动回退,到位停止后,活动床板固定,松开绑扎带,扶病人起床 【注意事项】
1、牵引中有头晕、或其他不适等不良反应时应中止牵引,平卧休息。 2、颈椎牵引时有牙痛者,在上下齿间咬上一块小纱布。
3、与其他物理治疗并用,如超短波,温热疗法等,应在牵引前进行,以使肌肉弛缓。 4、为保持腰前弯姿势,在小腿下放一个支撑物,比如枕头或垫子。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