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来源:刀刀网
目 录:………………………………………………………………1 题目一:大比例尺地形地籍测图技术方案设计……………………2 题目二:隧道监控量测技术方案设计………………………………3 题目三:某航道水下地形测量技术方案设计………………………4 题目四:某城市地下管线测量方案设计大纲………………………5 题目五:某测区1:10000航测外业技术设计………………………7 题目六:某水利枢纽控制网技术设计方案…………………………9 题目七:大比例尺数字地形测量精度分析…………………………10 题目八:某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方案设计……………………………11 题目九:某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方案设计……………………………12 题目十:某高速公路某合同段测量方案设计………………………14 题目十一:某高层建筑变形观测技术方案设计……………………15 题目十二:某测区GPS网技术设计…………………………………16 题目十三:某矿区近井网测量技术设计……………………………17 题目十四:变形监测设计……………………………………………19 题目十五:测量平差程序设计(导线网或三角网)………………20 题目十六:某矿井下导线精度分析…………………………………21 题目十七:某测区一体化数字测图技术方案设计…………………23 题目十八:某矿井大型贯通测量方案设计…………………………23 题目十九:某大桥施工测量方案设计………………………………23 题目二十:某大桥变形观测技术方案设计…………………………23

1

题目一:大比例尺地形地籍测图技术方案设计

一、题目:大比例尺地形地籍测图技术方案设计(项目不相同,则名称不同;可单独为地形测图设计,也可为地籍测图设计;题目和以下的设计要求仅供参考,不必局限于此,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增减) 二、要求:

1、设计的基本要求:

(1)、针对城镇、乡村、工矿区、公路、铁路、水利、土建等工程用地范围内的地形或地籍测图任务。

(2)、设计书中的内容应来自于工程实际,在实习过程中应搜集足够的图纸资料,严禁凭空杜撰或抄袭他人的设计书。

(3)、设计书应条理清楚、图文并茂,并能用文字和图表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设计书整洁清晰。

(4)、毕业设计书的封面格式应采用测量教研室的统一格式。字数在3000字以上。 2、大比例尺地形测图或地籍测图方案设计内容要求(供参考):

(1)、任务概述:说明测图任务的来源、 测区范围、地理位置、行政隶属、成图比例尺、任务量和大比例尺地形图或地籍图的主要用途等。

(2)、技术依据:大比例尺地形图或地籍图测图所采用的规程、规范、技术规定和合同文件等技术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3)、测区自然地理概况:说明测区海拔高程、相对高差、地形类别、困难类别和居民地、道路、水系、植被等要素的分布与主要特征;说明气候、风雨季节及生活条件等情况

(4)、已有测量资料的分析、评价和利用:说明已有测量资料的作业单位、施测时间、采用的技术依据和选用的基准,分析已有测量资料的精度情况,并作出评价和指出利用的可能性。

(5)、大比例尺测图测量方案:

a、测图规格和成图精度:说明投影方式、平面和高程基准、成图的平面和高程精度。 b、成图方法、图幅分幅方式、等高距。

c、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的布设方案及有关的技术规定。

d、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的施测方法、仪器工具、人员组织、技术要求、限差规定和精度估算等。

2

e、具体的测图方法、仪器工具、人员组织、测站上的作业方法、测站的作业技术要求、限差规定等。

g、根据测图方法和特点,提出对地形要素和地籍要素的表达要求,综合取舍的原则;原图的拼接、整饰、检查等要求。

(6)、 上交成果资料的要求:控制测量、点之记、碎部测量、分幅图、铅笔图、薄膜图、图历表等图纸资料要求。

指导老师:冯大福、罗强、邓军

题目二:隧道监控量测技术方案设计

一、题目:隧道监控量测技术方案设计(可以是公路隧道、铁路隧道或其它隧道工程,项目不相同,则名称不同;题目和以下的设计要求仅供参考,不必局限于此,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增减) 二、要求:

1、设计的基本要求:

(1)、针对隧道工程的围岩和支护进行的监控量测任务。

(2)、设计书中的内容应来自于工程实际,在实习过程中应搜集足够的图纸资料,严禁凭空杜撰或抄袭他人的设计书。

(3)、设计书应条理清楚、图文并茂,并能用文字和图表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设计书整洁清晰。

(4)、毕业设计书的封面格式应采用测量教研室的统一格式。字数在3000字以上。 2、监控量测技术方案设计内容要求(供参考):

(1)、任务概述:说明测图任务的来源、 用途、工程范围、内容与特点、工作量等 (2)、工程概况:说明隧道规格、设计标准、里程桩号、平曲线和竖曲线、开挖方式、初期支护方式、二次衬砌方式、上覆岩层情况以及测区的地理位置、行政隶属、海拔高程、交通、气候及困难类别等。

(3)、技术依据:监控量测所采用的规程、规范、技术规定和合同文件等技术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4)、监测的项目、仪器及要求:测量断面间距、测点布置、水平收敛值测量、拱顶下

3

沉测量、地表下沉测量、锚杆拉拔试验及其它监测项目的施工监测方法、人员组织、仪器工具、监测周期、观测要求及限差等。

(5)、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数学模型、理论依据、计算公式、表格、成果分析、计算要求、围岩和支护的稳定程度判断等。

(6)、监测成果如何为隧道施工提供依据,如何指导隧道施工,以及审核、上报的程序等。

(7)、隧道施工完成后监控量测成果资料的整理要求。

指导老师 :冯大福、焦亨余

题目三:某航道水下地形测量技术方案设计

一、应收集的资料 1、测量任务书; 2、测量技术设计书; 3、相关测量规范(规程); 4、测量过程的相关数据、图件; 5、仪器设备的相关技术资料。 二、某航道水下地形测量技术方案设计 1、工程概况

介绍测区的基本情况:气候、交通、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地形起伏等情况。2、航道水下地形测量的技术依据 3、作业计划 4、外业施测:

(1)测深线、测深点的布设

介绍使用的仪器设备,技术依据,测深线、测深点的布设方案等情况。 (2)水位观测

介绍水位观测的方式、周期、技术依据及方案设计情况。 (3) 深点的定位

介绍测深点的定位原理、方法、技术依据、采用的仪器设备及方案设计情况。

4

5、内业处理

介绍内业处理的方法、使用的仪器设备(或软件)及其处理过程。 6、技术总结 一、 设计要求

1、设计字数需达到5000字以上; 2、设计中需附有的图件:

(1) 测深线、测深点布置图(A1幅面); (2) 水下地形测量过程流程图(A1幅面); (3) 水下地形图一幅(A1幅面)。 (4)

指导老师:赵和鸣、罗强、焦亨余

题目四:某城市地下管线测量方案设计大纲

一、工程概况

对上级下达的工程任务书仔细研究,了解工程的概况(工程地点、地理位置、工程目的、工程内容等)以及该工程对测量方案的要求等。设计书中简单反映。 二、测区概况

撰写测量作业目的、任务范围、测区概况(自然、地理、交通等条件)等。 三、测区已有资料的分析和利用

测区已有测量成果:控制点的坐标系,高程系,坐标和高程及精度、来源、投影带、投影面、平差情况等;已有地形图、地下管线图、各单位的竣工图等;实地踏勘中原有控制点的保存情况 四、坐标系统的选择

坐标系及投影方式和投影面、高程系的选择 五、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1、水平控制网布设方案:

根据测区范围、测区内的情况、仪器情况选择布网方案和网的精度等级:可采用分级布网(首级网和加密网),首级网和加密网可为GPS网、三角网、精密导线网等;也可采用一级布网方式。布网中要考虑控制点的精度等级和密度要满

5

足管线测量的要求。

图上设计。

对所布设的控制网进行精度估算,评价其可行性。 2、高程控制网布设方案

根据测区范围、测区内的情况、仪器情况选择布网方案和网的精度等级:可采用分级布网(首级网和加密网),首级网和加密网可为GPS高程网、三角高程网、水准网等;也可采用一级布网方式。布网中要考虑控制点的精度等级和密度要满足管线测量的要求。

图上设计。

对所布设的控制网进行精度估算,评价其可行性。 也可使高程控制点与平面控制点重合。 3、图根控制网布设

一般采用加密导线方式。注意图根点最好沿着地下管线的走向布设。 六、管线测量方案

1、主要测定管线的特征点,包括管线走向上的转折点、管线的管径变换点、窨井、阀门等。测量方法与地形图测绘的地形特征点测量的方法相同。

2、主要记录的数据包括特征点的坐标,该点的管顶或管底高程,该点的性质(下水管道、上水管道、电缆、通信电缆、煤气管道等)。测量过程中同步绘制草图(草图与记录点号保持一致)

3、根据测量数据绘制管网图,检查,整饰与清绘

注意:管线测量方法与地形图碎部测量方法和程序一样,不同的是所选取的特征点的内容不一样。 七、技术依据及作业方法

1、作业依据:如《城市测量规范》等,所采用的地图图式 1、控制网觇标、中心标石、水准标石的类型及规格 2、仪器选择及检验要求

3、控制网的观测方法及限差、概算与平差 4、碎部测量的观测方法及要求 八、工作量及工作进度

6

1、控制网测量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 2、碎部测量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 九、经费预算

仪器、设备、材料、工资等经费的预算 十、上交资料清单

1、控制测量资料:起算数据、坐标系、高程系、控制测量原始资料、解算资料和结果

2、碎部测量资料:碎部测量原始资料、成果资料(主要是管网图等) 附:

收集资料:该整体工程设计书、旧地图、旧管网图、已有的控制资料、控制网设计图(自己设计的)

指导老师:邓军、李玲、朱红侠

题目五:某测区1:10000航测外业技术设计大纲

一、工程概况

对上级下达的工程任务书仔细研究,了解工程的概况(工程地点、地理位置、工程目的、工程内容等)以及该工程对测量方案的要求等。设计书中简单反映。 二、测区概况

撰写测量作业目的、任务范围、测区概况(自然、地理、交通等条件)等。 三、测区已有资料的分析和利用

测区已有测量成果:控制点的坐标系,高程系,坐标和高程及精度、来源、投影带、投影面、平差情况等;已有地形图等;实地踏勘中原有控制点的保存情况。

为了本项目而进行的航空摄影资料(航片、索引图、摄影比例尺等) 四、坐标系统的选择

坐标系及投影方式和投影面、高程系的选择 五、像片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目前的自动空中三角测量加密控制点的技术比较成熟,一般采用稀疏布点。

7

1)选择航带网布点或者区域网布点。图上选定平面和高程控制点位的大致位置之后。精度估算。

根据测区范围、测区内的情况、仪器情况选择布网方式和精度等级:可为GPS网、三角网、精密导线网、水准网等,布网中要考虑控制点的精度等级和密度要满足管线测量的要求。

2)结合航片到实地落实点位,埋石造标。

3)然后对照实地在航片上标定控制点:刺点中要注意精确性 六、像片调绘方案: 1、准备调绘像片 2、室内判绘: 3、野外调绘: 4、地物补测: 5、调绘片的制作: 七、技术依据及作业方法

1、作业依据:如《城市测量规范》等,所采用的地图图式 3)控制网觇标、中心标石、水准标石的类型及规格 4)仪器选择及检验要求

5)控制网的观测方法及限差、概算与平差 6)调绘方法及要求 八、工作量及工作进度

1、控制网测量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 2、像片调绘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 九、经费预算

仪器、设备、材料、工资等经费的预算 十、上交资料清单

1、控制测量资料:起算数据、坐标系、高程系、控制测量原始资料、解算资料和结果

2、调绘资料:控制网设计图,调绘片 附:

8

收集资料:该整体工程设计书、测区旧地图、已有的控制资料、控制网设计图(自己设计的)、刺点图

指导老师:李玲、朱红侠、邓军

题目六:某水利枢纽控制网技术设计方案大纲

一、工程概况

对上级下达的工程任务书仔细研究,了解工程的概况(工程地点、地理位置、工程目的、工程内容等)以及该工程对测量方案的要求等。设计书中简单反映。 二、测区概况

撰写测量作业目的、任务范围、测区概况(自然、地理、交通等条件)等。 三、测区已有资料的分析和利用

测区已有测量成果:控制点的坐标系,高程系,坐标和高程及精度、来源、投影带、投影面、平差情况等;已有地形图等;实地踏勘中原有控制点的保存情况

四、坐标系统的选择

坐标系及投影方式和投影面、高程系的选择 五、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1、水平控制网布设方案:

根据测区范围、测区内的情况、仪器情况选择布网方案和精度等级:可采用分级布网(首级网和加密网),首级网和加密网可为GPS网、三角网、精密导线网等;也可采用一级布网方式。布网中要考虑控制点的精度等级和密度要满足坝区施工测量的要求。

图上设计:水利枢纽控制网的布设特点是上游点位稀疏,下游点位比较密集。设计的控制网中最好能将坝轴线包含在控制网内,若坝轴线为包括在控制网内,则要将坝轴线与控制网中的控制点进行联测。首级网的点位最好布设在远离施工区域、稳定而不易被施工因素破坏的地方。

对所布设的控制网进行精度估算,评价其可行性。 3、高程控制网布设方案

9

根据测区范围、测区内的情况、仪器情况选择布网方案和精度等级:可采用分级布网(首级网和加密网),首级网和加密网可为GPS高程网、三角高程网、水准网等;也可采用一级布网方式。布网中要考虑控制点的精度等级和密度要满足坝区高程放样的要求。

图上设计。

对所布设的控制网进行精度估算,评价其可行性。 也可使高程控制点与平面控制点重合。 六、技术依据及作业方法

1、作业依据:如《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等

2、控制网觇标、中心标石、水准标石的类型及规格:水利工程中工程控制点一般制作强制对中墩 5、仪器选择及检验要求

6、控制网的观测方法及限差、概算与平差 七、工作量及工作进度

1、控制网测量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 八、经费预算

仪器、设备、材料、工资等经费的预算 九、上交资料清单

控制测量资料:起算数据、坐标系、高程系、控制测量原始资料、解算资料和结果等 附:

收集资料:该整体工程设计书、测区地图、已有的控制资料、控制网设计图(自己设计的)

指导老师:贺英魁、李玲、邓军

题目七:大比例尺数字地形测量精度分析

一、应收集的资料 1、测量任务书

10

2、测绘单位的测绘技术设计书

3、《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

4、测量任务书中要求执行的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及其他有关的规范(规程) 5、相关仪器设备的技术规格和检测资料 6、测绘过程的相关数据、图形资料 二、大比例尺数字地形测量精度分析提纲 1、工程概况

介绍测区状况,作业模式,采用的仪器设备等基本情况。 2、外业施测过程对测绘地形的影响 (1)控制测量的精度分析

介绍控制测量的作业方法、作业过程、作业依据及其精度分析过程。 (2)野外数据采集的精度分析

介绍野外数据采集的方法、采用的作业模式、作业依据及精度分析过程。3、内业处理过程对数字地图的精度影响 (1) 碎部点展绘的精度分析 (2) 图纸扫描的精度分析 (3) 图幅定向的精度分析 (4) 图像细化的精度分析 (5) 矢量化的精度分析 4、数字地形图综合精度分析 5、技术总结 三、设计要求:

1、设计字数需达到5000字以上; 2、设计中需附有的图件: (1) 测区控制网图(A1幅面) (2) 精度分析流程图(A1幅面) (3) 测区标准地形图一幅(A1幅面)

指导老师:罗强、邓军、冯大福、朱红侠

11

题目八:某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方案设计

一、应收集的资料 1、贯通测量任务书

2、向贯通设计和施工部门了解有关贯通工程的设计部署、工程限差要求和贯通相遇点的位置情况,并检核设计部门提供的图纸资料。

3、测量任务书中要求执行的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及其他有关的规范(规程) 4、相关仪器设备的技术规格和检测资料 5、相关的测量规范。 《新建铁路测量规范》 《公路工程测量技术规范》

二、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方案设计提纲 1、工程概况

介绍隧道所在地的地质、水文、气象等概况;工程所处的地理状况,隧道的名称、长度、施工方法等;开工、竣工日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 2、地面控制网的选择、布设情况。

3、洞内导线点的位置、坐标、高程等设计情况。 4、初步选择测量方法。

5、按初步选择测量方法进行贯通误差预计,估算出各项测量误差引起的贯通相遇点在贯通重要方向上的误差。通过误差预计,可以获得贯通的总预计误差大小,根据限差要求,修改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 6、贯通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的最终确定。 7、组织安排;

8、质量和安全保障措施。 9、技术总结; 10、经费预算。 三、设计书要求:

1、设计字数需达到5000字以上; 2、设计中需附有的图件:

12

(4) 地面控制网图(A1幅面)

(5) 贯通测量设计图,比例尺不小于1:2000。

指导老师:焦亨余、赵和鸣、冯大福、贺英魁

题目九:某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方案设计

一、应收集的资料 1、测量任务书;

2、1/500~1/1000大比例尺地形图; 3、高层建筑房屋设计平面图; 4、施工总平面图、房屋桩基施工图; 5、施工总进度安排;

6、测量任务书中要求执行的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及其他有关的规范(规程) 7、相关仪器设备的技术规格和检测资料 8、相关的测量规范。

二、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方案设计提纲 1、工程概况

介绍建筑物所在地的地质、水文、气象等概况;工程所处的地理状况,建筑物的名称、施工方法等;开工、竣工日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 2、选择的长短主轴线的位置和主轴点坐标。

3、房屋矩形控制网的各基础轴线或柱列轴线的位置和坐标; 4、房屋矩形控制网的放样方法和精度要求; 5、计算和平差方法;

6、施工水准网的布置和测量等级; 7、柱列轴线的投测方法和操作步骤; 8、高程传递的方法和操作步骤; 9、组织安排;

10、质量和安全保障措施。 11、技术总结;

13

12、经费预算。 三、设计书要求:

1、设计字数需达到5000字以上; 2、设计中需附有的图件:

(6) 房屋矩形控制网图(A3幅面) (7) 房屋柱列轴线设计平面图(A3幅面); (8) 轴线定位示意图(A4幅面)

指导老师:赵和鸣、焦亨余、朱红侠

题目十:某高速公路某合同段测量方案设计

一、应收集的资料 1、测量任务书; 2、该合同段施工设计图; 3、该合同段已有控制点资料; 4、高速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5、相关仪器设备的技术规格和检测资料 6、相关的测量规范。 7、施工组织方案设计。 二、高速公路技术方案设计提纲 1、工程概况

介绍建筑物所在地的地质、水文、气象等概况;工程所处的地理状况,建筑物的名称、施工方法等;开工、竣工日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

2、该合同段中工程的类型、数量、位置等,以及按施工组织设计,各工程的施工时间安排、衔接情况等; 3、该合同段曲线类型及设计资料;

4、施工控制网布设位置及类型,测量方法、等级;

5、施工测量的方法、时间的先后顺序;包括不同的工程、同一工程的不同部位,各自采用的不同的方法等;如路基与桥梁的放样方法、桥梁基础与墩身的放样方

14

法等等; 6、组织安排;

7、质量和安全保障措施。 8、技术总结; 9、经费预算。 三、设计书要求:

1、设计字数需达到5000字以上; 2、设计中需附有的图件:

(9) 该合同段设计平面图(A3幅面,可接长) (10)施工控制网平面图(A3幅面)。

指导老师:焦亨余、冯大福、赵和鸣

题目十一:某高层建筑变形观测技术方案设计

一、应收集的资料 1、测量任务书;

2、1/500~1/1000大比例尺地形图; 3、高层建筑房屋设计平面图;

4、测量任务书中要求执行的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及其他有关的规范(规程) 5、相关仪器设备的技术规格和检测资料 6、相关的测量规范。

二、高层建筑变形观测技术方案设计提纲 1、工程概况

介绍建筑物所在地的地质、水文、气象等概况;工程所处的地理状况,建筑物的名称、施工方法等;开工、竣工日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

2、变形观测基准点的布置;布置分为垂直位移基准点和水平位移基准点; 3、高层建筑观测点的布置;布置分为垂直位移观测点和水平位移观测点; 4、变形观测实施测量的方法,观测的频率; 5、观测的资料整理和分析;

15

6、绘制各种沉陷关系曲线图和水平位移关系曲线图; 7、组织安排;

8、质量和安全保障措施。 9、技术总结; 10、经费预算。 三、设计书要求:

1、设计字数需达到5000字以上; 2、设计中需附有的图件:

(11)观测基准点布置图(A3幅面) (12)观测点位置平面图(A3幅面); (13)各种沉陷关系曲线图(A4幅面); (14)各种水平位移关系图(A4或A3幅面)。

指导老师:焦亨余、赵和鸣、邓军

题目十二:某测区GPS网技术设计

题纲: 一、测区概况

包括行政隶属、地埋位置与测区范围、地形、交通、气候、物资供应。 二、任务目的及要求

包括下达建网任务的单位,工程类型、规模,工程对控制网的精度要求。三、设计依据 四、精度设计 确定控制网的精度等级 五、基准设计

确定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已知点精度及选用方案。 六、图形设计

在1:10000~1:50000比例尺地形图上确定控制网图形并说明选点要求。七、实地选点与标石埋设

选点要求与标石埋设规格,点之记格式,遮挡图样式。

16

八、仪器选择与检验 1、仪器选择 2、仪器检验 1)、检验项目 2)、检验要求 九、观测方法 1、网的连接方式

2、作业计划的内容、方法与要求 3、天线高量取要求 4、时段长度与观测要求 十、计算

1、所使用的平差软件仓库 2、计算内容、步骤及限差要求 十一、上交资料精单 十二、经费预算 收集资料与设计要求 一、收集资料 1、测区概况 2、已知点资料

包括成果表、作业单位、作业时间、精度等级与精度分析、标石保存情况3、1:10000~1:50000比例尺地形图 4、作业单位的仪器设备与技术人员情况 5、挪用仪器、设备、设施、材料的市场价格 二、设计要求

1、设计必须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2、设计必须正确无误

3、文字与标点符号使用正确,语句通顺,逻辑严谨,层次分明。 4、插图、附图、插表应当齐全

包括控制网图、标石埋设图、点之记格式、手簿格式、遮挡图样式等。

17

5、字数应在5000~15000之间 6、必须打印 7、不得抄袭

指导老师:李玲、贺英魁、邓军

题目十三:某矿区近井网测量技术设计

题纲: 一、矿区概况

包括行政隶属、矿区地理位置与范围、地形、交通、气候、物资供应。 二、煤田地质与采矿概况

包括地层、构造、煤层产状、储量、埋藏深度,各矿开拓方式、年产量、服务年限、生产运输系统。 三、起算数据的分析与利用 四、设计依据 五、图形设计

1、测量方案选择(GPS、导线、三角网) 2、确定首级网精度等级 3、控制网图形设计

在1:10000~1:50000比例尺地形图上确定控制网图形并说明选点要求 4、精度要求(GPS、导线无此项) 5、图形统计

最大边长、最小边长、平均边长、边数、最大角度、最小角度。 六、实地选点与标石埋设

选点要求与标石埋设规格,点之记格式,遮挡图样式。 七、仪器选择与检验 1、仪器选择

2、仪器检验项目及要求 八、观测方法

18

1、边长测量

1)、安置仪器、量取仪器和镜高的要求 2)、归心方法及要求 3)、观测方法及测回数 4)、观测限差 2、角度测量 1)、观测方法 2)、测回数 3)、限差 九、计算

1、所使用的平差软件 2、计算内容、步骤及限差要求 十、上交资料清单 十一、经费预算 收集资料与设计要求 一、收集资料 1、测区概况 2、已知点资料

包括成果表、作业单位、作业时间、精度等级与精度分析、标石保存情况3、1:10000~1:50000比例尺地形图 4、作业单位的仪器设备与技术人员情况 5、所用仪器、设备、设施、材料的市场价格 二、设计要求

1、设计必须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2、设计必须正确无误

3、文字与标石符号使用正确,语句通顺,逻辑严谨,层次分明。 4、插图、附图、插表应当齐全

包括控制网图、标石埋设图、点之记格式、手簿格式、遮挡图样式等。 5、字数应在5000~15000之间

19

6、必须打印 7、不得抄袭

指导老师:贺英魁、冯大福、李玲、朱红侠

题目十四:变形监测设计提纲

一、概况 1、任务来源

2、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3、工程概况

二、作业的技术依据和使用的仪器工具 1、技术依据

如:(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T8—97 (2)《城市测量规范》 CJJ8—99 (3)《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2、仪器工具 (1)X X 全站仪 (2)X X 水准仪 三、观测方法 (一)、沉降观测

1、高程控制的方案设计(要附设计图) 2、沉降观测的观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二)、水平位移观测

1、平面控制测量的观测方案设计(要附设计图) 2、水平位移观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四、变形监测精度分析(要经过精度分析后,给出结论) 五、提交的成果资料

指导老师:焦亨余、赵和鸣、冯大福、朱红侠

20

题目十五:测量平差程序设计(导线网或三角网)

该设计参考以下内容进行(要求叙述详细完整): 一、 测量平差程序设计概述

二、 导线网(或三角网)平差方法的确定

采用条件平差法、间接平差法或者其它的方法进行平差。 三、 程序的功能和特点:

总的功能和特点介绍及介绍清楚每一程序段的功能。 四、 程序编制思路

自己编制出此程序的总体思路及过程。 五、 变量名称及含义

对于程序中使用的每一个变量都要给出其所代表的含义。变量名称及含义与测量上常用符号所代表的含义要基本符合。 六、 程序框图

该项内容包括整个导线网平差的结构框图,也可以加上每一程序段的程序框图。

七、 若用VB编程,必须有设计界面。 八、 程序清单

即完整的程序代码。 九、 程序使用说明及实例

阐述如何使用本程序并给出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 十、 结论 十一、 参考文献 十二、 提交技术资料

毕业设计说明书一份,程序框图一张(A1图纸打印)。

毕业答辩时最好能做软件演示。

十三、 毕业设计说明书书写要求

1、 2、

封面(设计名称、时间、班级、姓名等) 摘要(最好中英文对照)

21

3、 4、

目录(做到通过目录页码可以找到对应的内容) 全文

指导老师:朱红侠、李玲、罗强

题目十六:某矿井下导线精度分析

该设计参考以下内容进行(要求叙述详细完整): 一、 测区概况

简单介绍该测区的基本情况。 二、 井下导线的特点和布设

井下导线的等级、导线的类型、导线布设的一般技术规则和注意事项等给予介绍。

三、 井下导线测量的精度分析 1、

收集和分析资料

收集、分析矿区已有的资料。 2、 3、

图上设计(确定导线类型、形状) 井下测水平角的误差

为了满足不同采矿工程的技术要求,井下测角必须具有一定的精度。为此,应对测角时可能产生的各种误差如仪器误差、测角方法误差、仪器对中误差、觇标对中误差等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消除各种误差的影响,以保证测角所必要的精度。 4、

井下测量垂直角的误差

(1) 测垂直角的误差

(2) 测井下导线边垂直角的必要精度的确定 5、

井下钢尺量边的误差(或光电测距仪测边的误差)

(1)井下钢尺量边误差的来源、误差的积累、各种误差对量边影响的估算及容许值的确定方法等。

(2)测距误差的主要来源、误差的分析、测距仪实际精度的测定等。

22

6、 经纬仪支导线的误差(或平差后的经纬仪导线的误差,或陀螺定向—光电测距导线的误差)

根据矿井实际情况选择确定,判断导线终点及任意点的点位误差和边的方位角误差。

四、 结论 五、 参考文献 六、 提交技术资料

毕业设计说明书一份,图纸至少一张(A1图纸打印)。 七、 毕业设计说明书书写要求

1、封面(设计名称、时间、班级、姓名等) 2、摘要(最好中英文对照)

3、目录(做到通过目录页码可以找到对应的内容) 4、全文

指导老师:朱红侠、李玲、冯大福、邓军

题目十七:某测区数字内外业一体化测绘技术方案设计

一、应收集的资料 1、测量任务书; 2、测量技术设计书; 3、相关测量规范(规程); 4、测量过程的相关数据、图件; 5、仪器设备的相关技术资料; 6、相关软件的使用说明书

二、数字内外业一体化测绘技术方案设计提纲 1、工程概况

介绍测区的基本情况:气候、交通、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地形起伏等情况; 介绍工程概况:工程性质、工程目的、工程量等基本情况。

23

2、人员及仪器设备的组织

介绍人员的配备、组织与分工及仪器设备的配置等情况。 3、经费预算及劳动计划

介绍经费的开支预算及测绘的进度计划安排。 4、外业 4.1测区踏勘

介绍测区踏勘的内容、方法、要求等情况。 4.2控制测量 4.2.1控制方案设计

介绍已有控制资料的的情况,对已有控制资料的评价;

介绍控制方案设计的基本情况(至少两套方案),包括控制网方案设计的依据、控制网的布设形式、控制网的布设等级、方案的精度及方案的评价选优等。 4.2.2控制的观测

介绍观测的技术要求、仪器配备等;

介绍控制网的观测方法、观测依据及所能达到的精度。 4.2.3内业平差

介绍控制网内业平差的方法、所采用的平差软件及精度指标等基本情况。 4.3碎部测量

介绍碎步测量的技术依据、仪器配置、采用的模式、采用的软件及精度等情况。 5、内业

5.1数据传输与转换

介绍外业数据的存储格式、数据传输的软件、数据传输的方法及外业数据的转换方法等情况。

5.2数字地形图的自动生成

介绍数字地图的绘制所采用的软件、数字地形图的生成方法、过程等情况。 5.3数字地图的编辑

介绍数字地图的编辑方法、过程及精度等情况。 6、数字地图的成果输出

介绍数字地图的成果输出模式、方法。 7、技术总结

24

三、设计要求

1、设计字数需达到6000字以上; 2、设计中要求文字、图、表适当搭配; 3、设计中需附有的图件:

(1)数字一体化测绘的仪器设备配置图(A1幅面); (2)控制网方案设计图(A1幅面); (3)数字一体化测绘流程图(A1幅面)。

指导老师:邓军、罗强、冯大福

题目十八:某矿井大型贯通测量方案设计

一、题目:X矿XXX巷道贯通测量技术设计。 二、要求:

1、设计的基本要求:

(1)、主要针对矿山巷道的贯通工程。

(2)、设计书中的内容应来自于工程实际,严禁凭空杜撰或抄袭他人的设计书。

(3)、设计书应条理清楚,能用文字和图表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设计书整洁清晰。

2、贯通测量设计书可按照下列内容编写(供参考):

(1) 井巷贯通工程概况。包括:井巷贯通工程实施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巷道用途、掘进方式、支护方式、断面大小、预计竣工日期;贯通相遇点位置的确定等。并附比例尺不小于1:2000的井巷贯通工程图。

(2) 贯通测量方案的选定。包括:贯通测量的起始数据情况、地面的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GPS测量、导线测量、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矿井联系测量(几何定向、陀螺定向、导入高程)、井下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导线测量、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主要说明,导线测量、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等采用什么等级或技术规格,矿井联系测量采用什么方法等隧道中线和腰线的标定、贯通通知书的下达、贯通前的准备等。

25

(3) 贯通测量方法。包括:采用的仪器工具、施测方法、限差要求,工作组织等。

(4) 贯通测量误差预计。包括:绘制比例尺不小于1:2000的贯通测量设计平面图,在图上绘出与工程有关的巷道和井上下测量控制点;确定测量误差参数,并进行误差预计。预计误差采用中误差的两倍(或三倍),它应小于规定的允许偏差值。

(5) 贯通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包括:导线通过倾斜巷道时是否加经纬仪竖轴的倾斜改正问题、导线边长归化到投影水准面的改正问题、导线边长投影到高斯克吕格平面的改正问题、贯通前的准备、贯通后的连测、贯通偏差的调整等。

3、选择贯通测量方案及误差预计的一般方法 1) 了解情况,收集资料,初步确定贯通测量方案

在接受贯通测量任务之后,首先应向贯通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部门了解有关工程的设计部署,工程要求限差和贯通可能的相遇地点等情况,并检查验算有关设计图纸的几何关系,确保施工设计图准确无误。其次应收集与贯通测量有关的测量资料,抄录必要的测量起始数据,了解其测量方法和达到的精度;并在图上绘出与工程有关的一切巷道和井上下测量的控制点、导线点、水准点等,为测量设计做好准备工作。然后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可能的测量方案。一开始可能会有几个方案,例如地面上采用GPS、测角网、测边网,还是导线?平面联系测量采用两井定向、一井定向,还是陀螺定向?如采用陀螺定向,则在井下导线中加测多少条陀螺定向边,加测在什么位置等等。经过对几种方案的对比,根据误差大小、技术条件、工作量或成本大小、作业环境好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结全以往的实际经验,初步确定一个较优的贯通测量方案。 2) 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

测量方案初步确定后,选用什么仪器和哪种测量方法,规定多大的限差,采取哪些措施,都要逐一确定下来。这个选择是和误差预计相配合进行的,常常是有反复的过程。通常是根据本矿现有的仪器和常用的测量方法,凭以往的经验先确定其中一种,然后经过误差预计,才能确定最后的测量方法。对于大型重要贯

26

通,有必要时也可以考虑向上级和兄弟单位求援,借用或租用先进的仪器,或由矿务局出面组织几个矿的测量人员分别进行测量,并把最终成果互相对比检核,以期更有把握。

3) 根据所选择的测量仪器和方法,确定各种误差参数。选择误差预计的参数可按以下先后顺序选择:(1)、采用本矿平时积累和分析得到的实际数据;(2)、比照同类条件的其他矿井的资料;(3)、采用有关测量规程中提供的数据;(4)、采用理式来估算各项误差参数。上述四种方法可以结合使用,并相互对比,从而确定出最理想的误差参数。

依据初步选定的贯通测量方案和各项误差对数,就可估算出各项测量误差引起的贯通相遇点在贯通重要方向上的误差。通过误差预计,不但能求出贯通的总预计误差的大小,而且还可以知道哪些测量环节是主要误差来源,以便在修改测量方案与测量方法时有所侧重,并在将来实测过程中给予充分注意。

4) 贯通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的最终确定

将估算所得的贯通预计误差与设计要求的容许偏差进行比较,若预计误差小于容许偏差值,则初步确定的测量方案与测量方法是可行的。当然预计误差值过小也是不合适的。若预计误差超过了容许偏差,则必须调整测量方案或修改测量方法,再重新进行估算。通过逐渐趋近的方法,直到符合要求为止。针对某些特殊的贯通工程,在确有困难的情况下,可以向总工程师和设计部门提出,在施工中采取某些特殊技术措施或改变贯通相遇点位置。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测量方案最优,测量方法合理、预计误差小于容许偏差的原则,把测量方案与方法最终确定下来,编写出完整详细的贯通测量设计书,并以此指导贯通工程的施工。

指导老师: 冯大福、贺英魁、赵和鸣、焦亨余

题目十九:某大桥施工测量方案设计

一、应收集的资料 1、测量任务书;

27

2、该大桥施工设计图; 3、该大桥已有控制点资料; 4、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5、相关仪器设备的技术规格和检测资料 6、相关的测量规范。 7、施工组织方案设计。 二、 大桥技术方案设计提纲 1、工程概况

介绍建筑物所在地的地质、水文、气象等概况;工程所处的地理状况,大桥的名称、长度、施工方法等;开工、竣工日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

2、该大桥中各墩、桩的类型、数量、位置等,以及按施工组织设计,各墩、桩的施工时间安排、衔接情况等; 3、该大桥所处的曲线类型及设计资料; 4、施工控制网的选择、布设位置情况;

5、按桥梁验收标准计算桥轴线的精度要求,进而确定控制网的精度等级。 6、确定桥梁的放样方法,如桥梁基础、墩身和梁体的放样方法等等; 7、组织安排;

8、质量和安全保障措施。 9、技术总结; 10、经费预算。 三、 设计书要求:

1、设计字数需达到8000字以上; 2、设计中需附有的图件:

(15)该桥梁的设计平面图、立面图(A3幅面,可接长) (16)施工控制网平面图(A3幅面)。

指导老师:赵和鸣、焦亨余、冯大福

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