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1设计原始资料
1.1具体题目
(1) 运行方式如下
最大方式: F 厂2 台发电机2 台变压器运行;A 厂2 台发电机2 台变压器运行。 最小方式:F 厂1 台发电机1 台变压器运行;A 厂1 台发电机1 台变压器运行。
系统图中线路处所标的kVA 负荷为线路最大负荷。负荷自启动系数为1.5,线路电抗为0.4Ω/kM,线路阻抗角62°(此角度供选取方向继电器使用)。简化:在计算线路阻抗和短路电流时可忽略线路电阻。.
(2)SB=100MVA,阻抗图和短路电流均使用标幺值计算,取小数点后3 位有效位。二相短路近似为三相短路电流的0.866倍。可靠系数和灵敏度系数取书本要求范围之下限。
G变635kM5E变438kM31 80000kVA14%10.5kV14000kVA20000kVA10.5kVA厂7D变35kV35kVF厂23kM 215000kVA8% 2100MW\"Xd0.1833cos0.85215000kVA8%212000kVAX0.1426 0.85cos10.5kV
完成三段(方向)电流保护设计。
1.2要完成的任务
完成的是对保护7,保护2和保护1进行三段电流保护的整定设计。
2.设计课题的内容
2.1设计规程
对35KV线路的三段过电流保护的整定应满足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的要求,不能兼顾时,应在保证基本的灵敏度系数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取舍。
1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2.2阻抗计算
取基准值SB=100MVA,UN=37KV, IBBS3U1.560KA,
B2UUBTN=37KV, ULN=37KV, XBS13.69。
B(1)发电机参数的计算: 发电机电抗的标幺值:
X*X''d(%)SBGS N 式中:X''d(%)—发电机次暂态电抗;
UN —发电机额定电压; SB—基准容量100MVA; SN—发电机额定容量; 由题中所给量,可由以下公式计算:
X*BGXSdS N(2)变压器参数计算: 变压器电抗的标幺值:
X*Uk(%)SBTS N 式中:Uk(%)—变压器短路电压百分值; UN —发电机额定电压; SB—基准容量100MVA; SN—发电机额定容量; (3)线路阻抗计算:
2
1)2)3)(
( (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Xl*xL 式中: x—线路电抗0.4Ω/km; L—线路长度; Uav.n—平均额定电压;
SB 2Uav.n(4) A、G两个电厂电抗的标幺值计算公式为 XAXd*SB SN XC(5)对于A系统:
* XA.max*SB SdSBSd.min
X*A.minSB Sd.max2.3计算结果
A,F两个发电厂电抗的标幺值的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A、F两个发电厂电抗的标幺值 A F 最大电抗 最小电抗 0.092 0.078 0.594 0.192 四台变压器电抗的标幺值的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变压器电抗的标幺值
变压器 编号 T1 T2 T3
额定容量 S N (kVA) 2×15000 80000 2×15000 短路电压百分数U k(%) 8 14 8 3
电抗的 标幺值 0.533 0.175 0.533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输电线路电抗的标幺值的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输电线路电抗的标幺值
线路编号 E—D G—E F—D 平均额定电压(kV) 线路长度(kM) 10.5 10.5 10.5 38 35 3 电抗的标幺值 1.110 1.023 0.087 2.2.1主保护配置
主保护配置为电流速断保护I段和限时电流速断保护II段。 (1)
电流速断保护公式为
IⅠKⅠI (1)
set.1relk.max
Ik.maxⅠ (2) EZs.minz1l式中,Krel是可靠系数,一般取为1.2~1.3;本题中取1.2;Ik.max是下级线路出口处的最大短路电流,E是系统等效电源的相电动势,z1是线路单位长度的正序阻抗,l是本线路的长度,Zs.min是保护安装处到系统等效电源之间的最小阻抗。 (2)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公式为
ⅡI (3) IⅡset.2KrelIset.1式中,Krel是可靠系数,一般取1.1~1.2;本题中取1.1;Iset.2是本线路Ⅱ段保护的整定值,Iset.1是下级线路的Ⅰ段保护整定值。 2.2.2后备保护配置
后备保护配置为限时过电流保护Ⅲ段,则保护装置的启动电流即为
IIIIIIⅡⅠIIIsetIIIKrelKssIL.maxKre (4)
式中,Krel是可靠系数,一般采用1.15~1.25,本题中取1.15;Kss是自启动系数,数值大于1,由网络具体接线和负荷性质确定,本题中要求取1.5;Kre是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一般采用0.85~0.95,本题中取0.85;IL.max是线路上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
3保护的配合及整定计算
4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3.1保护7的Ⅰ段整定计算
*由A电源供电,最大运行方式:Xmin.10.0780.5330.611
2* 最小运行方式:Xmax.10.0920.5330.625
I*k.D.maxE***Xmin.1XT111.1339
0.3450.533由公式(1)得
**Iset.4KrelIk.D.max1.21.1391.367
(1)动作时间
第I段实际动作时间为保护装置本身的固有时间。
It4=0(s)
(2)长度校验
按在最小运行方式下两相短路进行校验,电流速断保护的最小保护范围长度要求大于被保护线路全长的15%至20%。计算式最小保护范围为:
** Iset.4Ik.D.min3E ***2Xmax.1XTXLmin解得Lmin=1.86km<15%LCD,校验不合格
因为保护7的下一级没有安装保护设备,故不能与下一级保护配合整定。 (3)解决方案
①采用其他保护方式,如距离保护, 3.2保护7的(Ⅲ段)后备保护的整定
*(1)动作电流 IL.maxSN3UNIB200003351560.40.211
I
(2)动作时间 动作时限比下级线路的速断保护高出一个时间阶梯。
t4III=0.5(s)
III*set.4IIIKrelKSS*1.151.5IL.max0.2110.415Kre0.85
(3)灵敏度校验
*Ik.D.minE3310.748(A)**2Xmax.1XT20.6250.533
5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KIIIsen*Ik.D.minIIIIset.4*0.7481.8030.415
由计算得知保护7的Ⅲ段保护满足近后备保护灵敏度的要求。3.2 保护2的Ⅰ段保护的整定
*0.1920.1750.0870.455 最大运行方式:Xmin.2
*最小运行方式:Xmax.20.5940.1750.0870.856
由于未给出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因此,用将线路延长计算所得的电流值代替最大负荷电流对其进行整定。所以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为:
*IK.B.maxE*Xmin.212.198A0.455
(1)动作电流
*II*Iset.5KrelIK.B.max1.22.1982.
(2)动作时间
第Ⅰ段实际动作时间为保护装置本身的固有时间。
t5I0s
(3)长度校验
按在最小运行方式下两相短路进行校验,电流速断保护的最小保护范围长度要求大于被保护线路全长的15%至20%。计算式最小保护范围为
I*IsetI.5K.B.min*解得Lmin=6.47km>20%LDF,3.2.1保护2的Ⅱ段保护的整定
E3**2Xmax.2X1Lmin 保护校验合格。
保护2的Ⅱ段保护是由下一级的保护4的I段配合 (1)保护2的I段
Ι动作电流(Iset)大于在最大运行方式下母线B上三相短路的最大短路电流,由
公式1计算式得
*IK.A.maxE***Xmin.2XDFXT211.4140.4450.1750.087
(6) 动作时间:
动作时限比下级线路的速断保护高出一个时间阶梯
6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t5II*IK(7)灵敏度校验:.B.min 3E310.918 **2Xmax.2XDF20.8560.087Ⅱsen.5=0.5s
K*IK.B.minIset.5*0.9180.3481.22.
由计算可得保护2处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不满足要求。 3.2.2保护2的后备保护的整定 (1)动作电流:
保护2的Ⅲ段电流整定值为
14000*ILEDmax0.143371560.4
IIIKrelKSS*1.151.5IIIIset.5ILEDmax0.140.246Kre0.85 (2)动作时间:
IIIt52.5s(3)灵敏度校验 算式为:
1.近后备校验
*IK.B.minIIIIset.5*
① 当保护2作为近后备保护时,按本线路末端两相短路时的电流进行校验,
Ksen.5.近0.9183.7321.30.246
由计算得知保护5的III段保护满足近后备保护灵敏度的要求。
② 当保护5作为远后备保护时,按相邻线路末端两相短路时的短路电流进行校验,计算式为:
2.远后备校验
*IK.A.min*
E3310.7746***2Xmax20.8560.1750.087XX.2TDF
Ksen.5.远.73.3保护1的整定计算
*IK0.775A.min.III3.151.20.246Iset.5
*由上述可得:最小运行方式Xmax.30.1830.5331.111.0232.849
7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最大运行方式 Xmin.30.0760.5331.111.0232.742
3.3.1保护1的Ⅰ段的整定计算 (1)动作电流:
Ι动作电流(Iset)大于在最大运行方式下母线F上三相短路的最大短路电流,由
公式1计算式得
* IK.F.maxE**Xmin.310.3652.742
(2)动作时间:
II*Iset.10KrelIK.F.max1.20.3650.438
*第I段实际动作时间为保护装置本身的固有时间。
It100s
(2)长度校验:
按在最小运行方式下两相短路进行校验,电流速断保护的最小保护范围长度
(2)要求大于被保护线路全长的15%至20%。计算式最小保护范围为
I*Iset.10
E3**2Xmax.3X1Lmin
解得 Lmin44.778m3.3.2保护1的Ⅱ段整定
与保护2的Ⅰ段配合 保护2的Ⅰ段电流整定值为:
*IK.T4.max
保护1的电流速断保护符合保护要求。
E** (3)动作时间:
***Xmin.3XBFXT410.3820.3060.0882.222
II*Iset.2KrelIK.T4.max1.20.3820.459
动作时限比下级线路的速断保护高出一个时间阶梯
*I0.384K.F.min0.8481.2II*0.453Iset.1
IIt100.5s
IIKsen.1(4)灵敏度校验:
可见由于运行方式变化太大,保护1处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不能满足要求。
8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3.3.3保护1的Ⅲ段整定计算
*ILBF.max800003371560.40.74
IIII*set.10IIIKrelKSS*1.151.5ILBF.max0.741.38Kre0.85动作时间:
IIIt102s4原理接线图
电流继电器1、2构成电流保护Ⅰ段;电流继电器4、5和时间继电器3构成
电流保护Ⅱ段;电流继电器7、8和时间继电器9构成电流保护Ⅲ段。出口执行继电器TQ属于时间继电器,电流继电器3接在两个电流互感器的中性线上,最终出口采用星型接法。如下图所示:
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原理接线图
4.1展开接线图
在展开接线图中将由直流屏引出直流操作电源+WC、-WC供电。如下图所
示:
9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wc-wcKAaIKAbIKAcIKSIKCO电流速断保护KTIIKAaIIKAbIIKAcIIKAaIIIKAbIIIKAcIII限时电流速断保护KTIII过电流保护KTIIKSIIKSIIIQFYRKTIIIKCO跳闸回路
直流回路展开图
5结论
它的保护范围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较大,不可能保护线路的全长;为了保护线路全长,通常采用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与相邻线路的速断保护相配合,其保护范围包扩本线路的全部和相邻线路的一部分,其时限比相邻线路的速断保护大△t;电流速断保护和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可构成线路的主保护。过流保护是按躲开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的一种保护装置,可作为本线路和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定时限过流保护的动作时限比相邻线路的动作时限均大至少一个△t。以上三种保护组合在一起,构成阶段式电流保护。第I段的整定值,是按大于被保护线路末端最大的短路电流的原则来整定。保护范围受系统运行方式、故障类型影响大。第I段保护范围通常比较小,为线路全长的15%至50%。所以第I段保护通常不能单独使用,要有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配合。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即第II段,目的是为了弥补第I段保护的缺陷。只有降低整定值,保护范围才能延长,保护范围不可避免地延伸到了相邻下一线路,需要与相邻下一线路的保护相配合,整定值大于相邻下一线路第I段的定值。为保证选择性,通常要延时,为了缩短延时时间,
10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要求保护范围不能延伸太长,不能超出下一线路第I段的保护范围,时限级差一般为0.5秒。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即第III段。保护范围较大,通常作为本线路的近后备保护以及作为相邻下一线路的远后备保护。整定值是按大于最大的负荷电流来确定。即在最大负荷电流作用下不能起动,且在装置动作以后故障切除后在最大负荷电流作用下能可靠返回,动作延时按阶梯形时限配合原则来确定。
11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参考文献
[1]刘学军.继电保护原理.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2]于永源,杨绮雯.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版) [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3]张保会,尹项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二版) [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12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附录 A
图1 系统等效阻抗图
图2 系统电流速断保护等效模型图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