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下)试题库
1、选择题 1.1
1.1.1由固体KBr制备HBr气体,应选择的酸是()。 A、H 2SO
4B、HAc C、HNO 3D、H 3PO 4
1.1.2、卤素单质氧化性最强的是()。 A、F 2B、Cl 2C、Br 2D、I 2
1.1.3、下列物质还原性最强的是()。 A、HF B、HCl C、HBr D、HI 1.1.4、制备F
2实际所采用的方法是()。 A、电解HF B、电解CaF
1 / 59
2C、电解KHF 2D、电解NH 4F
1.1.5、下列各对试剂混合后能产生氯气的是()。 A、NaCl与浓H 2SO 4
C、NaCl与浓HNO 3B、CaCl 2与MnO 2 D、KMnO 4与浓HCl
1.1.6、氢氟酸最好贮存在()。
A、塑料瓶中B、无色玻璃瓶中C、金属容器中D、棕色玻璃瓶中 1.1.7、卤素单质中,与水不发生歧化反应的是()。 A、F 2B、Cl 2C、Br 2D、I 2
2 / 59
1.1.8、实验室制备氯气常用的方法是()。 A、KMnO
4与稀盐酸反应B、MnO 2与稀盐酸反应 可编辑 C、MnO 2与浓盐酸共热 1.2D、KMnO 4与稀盐酸反应
1.2.1、下列物质中,键长最长的是()。 A、HF B、HCl C、HBr D、HI 1.2.2、在热碱溶液中,Cl 2的歧化产物为()。 A、Cl-和ClO-B、Cl-和ClO 2-C、Cl-和ClO 3-D、Cl-和ClO 4-
1.2.3、实验室中制取少量HBr所采用的方法是()。 A、红磷与溴混合后滴加水
C、红磷与水混合后滴加溴B、KBr固体与浓硫酸作用 D、溴在水中歧化反应
3 / 59
1.2.4、下列物质分子为直线型的是()。 A、OF 2B、SCl 2C、O 3D、ICl 2-
1.2.5、下列哪种分子的几何构型为三角形()。 A、ClF 3B、BF 3C、NH 3D、PCl 3
1.2.6、常温下F
2分子间存在的主要作用力为()。 A、诱导力B、色散力C、氢键D、取向力
1.2.7、实验室使用的氯水必须随时配制,因为放置时氯气会()。 A、沉淀B、溶解C、与水反应D、与氧反应 1.2.8、下列物质中能形成氢键的是()。 A、HF 1.3 可编辑
4 / 59
B、HCl C、HBr D、HI 1.3.1、Na 2S、Na 2SO 4、Na 2SO 3、Na 2S 2O
3四种溶液,加入盐酸后有刺激性气体和黄色沉淀产生的物质是()。 A、Na 2S 2O 3B、Na 2SO 4C、Na 2SO 3D、Na 2S
1.3.2、甲醇和水分子间的作用力为()。
A、取向力B、色散力和诱导力C、氢键D、以上四种
5 / 59
1.3.3、高层大气中的臭氧保护层保护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所起作用是()。
A、消毒B、漂白C、保温D、吸收紫外线 1.3.4、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是()。 A、SO 2B、H 2S C、H 2D、CO 2
1.3.5、下列那种物质俗称保险粉()。 A、Na 2S 2O 3B、Na 2SO 3C、Na 2S 2O 4D、Na 2S 2O
6 / 59
7
1.3.6、下列那种物质俗称大苏打()。 A、Na 2S 2O 3B、Na 2SO 3C、Na 2S 2O 4D、Na 2S 2O 7
1.3.7、常温下最稳定的晶体硫的分子式为()。 A、S 2B、S 4C、S 6D、S 8
1.3.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7 / 59
A、H 2O
2分子构型为直线型B、H 2O 2是弱酸 D、H 2O
2是极性分子 C、H 2O
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1.4 1.4.1、O
2的顺磁性是因为()。 可编辑
A、分子中有双键
C、非极性分子B、分子中有未成对电子 D、双原子分子
1.4.2、下列物质熔化时,需要破坏的不是离子键或共价键的是()。 A、SO 2B、CaF
8 / 59
2C、B D、Si 1.4.3、关于CO 2和SO
2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它们都会被燃着的镁还原
B、它们可分别由碳与浓碳酸、硫与浓硫酸加热制得 C、它们的水溶液都含有游离分子
D、它们与NaOH溶液反应后,经过酸化又可得到原来的气体 1.4.4、下列氧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A、As 4O 10B、N 2O 5C、SO 3D、Cl 2O 7
1.4.5、关于S元素的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质硫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B、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 C 、S的配位数可达6D、在CS 2和CO
9 / 59
2中C=S键能大于C=O
1.4.6、SnS在哪种溶液中溶解()。 A、Na
2S B、NaOH C、Na 2S 2D、(NH 4) 2S
1.4.7、少量H 2O 2与H
2S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A、H 2SO 4B、H 2SO 3C、H 2S 2O 3D、S
1.4.8、下列关于硫代硫酸钠的性质正确的是()。
10 / 59
A、在酸中不分解B、在溶液中可氧化为非金属单质 可编辑
C、与碘反应得SO 42-
1.5D、可以作配合剂
1.5.1、液氨气化时需要克服的作用力是()。 A、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B、氢键、色散力 D、氢键、诱导力、色散力 C、氢键、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1.5.2、下列各物质键角最小的是()。 A、NO 2+B、NO 2C NO 2-D、NO
1.5.3、下列关于铵盐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铵盐与钾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接近B、多数铵盐易溶于水 C、铵盐在水中完全电离D、铵盐受热不易分解 1.5.4、关于HNO 2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强酸B、它在水溶液中不能产生HNO 3及NOC、它不稳定可分解为NO
11 / 59
2、NO D、它既不能被氧化也不能被还原
1.5.5、下列各物质遇水后能放出气体,并有沉淀生成的是()。 A、SnCl 2B、Bi(NO) 3C、Mg 2N 3D、(NH 4) 2SO 4
1.5.6、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A、N 2H 4B、NH 2OH C、NH 3D、HN 3
1.5.7、下列物质受热分解易得到金属单质的是()。 A、Hg(NO 3) 2B、Cu(NO
12 / 59
3) 2C、KNO 3D、Mg(NO 3) 2
1.5.8、下列物质受热分解易得到NO 2的是()。 可编辑 A、NaNO 3
1.6B、Cu(NO 3) 2C、KNO 3D、Ca(NO 3) 2
1.6.1、亚磷酸是()。
A、三元酸B、二元酸C、一元酸D、两性氢氧化物 1.6.2、下列物质中由的小分子构成的是()。 A、白磷B、石英C、大理石D、钠汞齐 1.6.3、下列结构中,属于sp3d2杂化的是()。
13 / 59
A、PCl 3B、[PCl 4]+C、PCl 5D、[PCl 6]-
1.6.4、下列物质中,分子构型为三角双锥的是()。A、PCl 4+B、PCl 5C、PCl 6-D、PCl 3
1.6.5、下列物质中,最不稳定的是()。A、P 2O 5B、As 2O 5C、Sb 2O 5D、Bi 2O 5
14 / 59
1.6.6、下列物质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A、P 2O 5B、As 2O 5C、Sb 2O 5D、Bi 2O 5
1.6.7、下列物质中,还原性最强的是()。 A、SbH 3B、AsH 3C、PH 3D、NH 3
1.6.8、下列物质酸性最强的是()。 A、As 2O 3 1.7
15 / 59
1.7.1、在CaCl 2溶液中通入CO
2气体至饱和,观察到的现象是()。 可编辑 B、As 2O 5C、Sb 2O 3D、Sb 2O 5
A、生成沉淀
C、无沉淀B、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溶解 D、生成浑浊液
1.7.2、石墨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力()。 A、金属键B、共价键C、分子间力D、离子键 1.7.3、关于CO
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非极性分子
C、它在水中全部生成碳酸B、它能溶于水 D、它的固体称为干冰
16 / 59
1.7.4、关于CO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中性分子B、它易溶于水C、它具有还原性D、它有毒 1.7.5、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CO 2B、H 2O C、NO 2D、SO 2
1.7.6、下列物质溶解度最大的是()。 A、Na 2CO 3B、NaHCO 3C、CaCO 3D、Ca(HCO 3) 2
1.7.7、下列物质不能水解的是()。 A、CCl 4B、CaC 2C、Al 4C
17 / 59
3D、Be 2C 4 1.7.8、CO
32-中存在的离域π键是()。 A、II 23 1.8
1.8.1关于硼的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硼烷分子中有三中心二电子键B、乙硼烷中的B原子采取sp2杂化可编辑
B、II 34C、II 46D、II 58
C、硼酸是三元弱酸D 、BX 3是缺电子化合物,能形成二聚体 1.8.2关于硼砂不正确的描述是()。
A、它是最常用的硼酸盐B、它在熔融状态下能溶解一些金属氧化物 C、它的化学式为Na 2B
18 / 59
4O 5(OH) 4.8H
2O D、它不能酸反应
1.8.3、对于甲硅烷与甲烷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硅烷易水解B、甲烷不易水解
C、甲硅烷的沸点高于甲烷D、甲硅烷的沸点低于甲烷 1.8.4、分子筛是()。 A、碱土金属硅酸盐
C、碱土金属碳酸盐B、碱土金属铝酸盐 D、铝硅酸盐
1.8.5、下列物质能水解并能放出H 2的是()。 A、B 2H 6B、N 2H 4C、NH 3D、PH 3
1.8.6、下列化学式中代表金刚砂的是()。
19 / 59
A、Al 2O 3B、CaC 2C、SiO 2D、SiC
1.8.7、下列物质中存在氢键的是()。 A、甲烷B、甲硅烷C、乙硼烷D、硼酸 1.8.8、下列化合物熔点最低的是()。 A、BCl 3 1.9
1.9.1、同一浓度的Na 2S、NaCl、Na 2HPO 4、NaH 2PO
4溶液,按pH增大的顺可编辑 B、CCl 4C、SiCl 4D、SiBr 4
20 / 59
序排列的是()。 A、Na 2S 4 22 / 59 1.9.3、下列含氧酸中,三元酸是()。 A、H 3PO 4B、H 3PO 3C、H 3PO 2D、H 3BO 3 1.9.4、下列物质中,熔点由低到高排列的顺序应该是()。A、NH 3 2D、PH 3 1.9.6、下列含氧酸中,酸性最弱的是()。 A、氯酸B、碳酸C、碲酸D、亚磷酸 1.9.7、有关非金属元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最高氧化态氧化物都显酸性B、最高氧化态氯化物都易水解 C、单质都不导电D、单质都不能与碱反应 可编辑 1.9.8、下列四种酸分子,哪一种接近四面体结构()。 A、H 2SO 24 / 59 3 1.10 1.10.1、比较配合物稳定性的大小,正确的是()。 A、[Fe(CN) 6]3–<[Fe(H 2O) 6]3+B、[Fe(CN) 6]3–>[Fe(H 2O) 6]3+C、[Ag(CN) 2]–= [Ag(NH 3) 2]+D、[Ag(CN) 2]–<[Ag(NH 3) 2]+ 1.10.2、下列哪种离子的磁性最强()。 A、Ni2+B、V2+C、Ti3+D、Mn2+ B、H 3PO 4C、H 25 / 59 2CO 3D、HNO 3 1.10.3、在配合物[Pt(NH 3) 6][PtCl 4]中。两个中心离子的氧化态是()。 A、都是+8B、都是+6C、都是+4D、都是+2 1.10.4、配离子[Cu(NH 3) 2]+的磁矩为()。 A、3.88B、2.83C、5.0D、0 1.10.5、下列那种物质是顺磁性的()。 A、[Zn(NH3) 4]2+B、[Co(NH 3) 6]3+C、[TiF 4]D、[Cr(NH 3) 6]3+ 1.10.6、下列描述配合物的配位数与空间构型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26 / 59 A、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2的配合物均为直线型 B、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均为平面四方形 C、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均为四面体 D、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均为立方体 1.10.7、配离子[Ni(CN) 4]2-的磁矩为零,它的空间构型为()。 可编辑 A、正四面体B、平面正方形C、三角双锥D、四方锥形 1.10.8、以dsp2杂化成键的配离子[MX 2Y 2]中可能具有的几何异构体的数目是()。 A、2 1.11 1.11.1根据离子极化理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熔点SnCl 2>SnCl 4B、沸点SbCl 5>SbCl 3 D、溶解度NaCl>CuCl B、3C、4D、0 27 / 59 C、液体导电性PbCl 2>PbCl 4 1.11.2、加热AlCl 3.6H 2O的晶体可得()。 A、无水AlCl 3B、Al 2O 3和HCl C、Al 2O 3和Cl 2D、Al和Cl 2 1.1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SnCl 2比PbCl 2更易溶于水B、SnCl 2比PbCl 2更易水解 C、HgCl 28 / 59 2可将SnCl 2氧化,但不能将PbCl 2氧化 D、SnCl 2与PbCl 2都是常用的还原剂 1.1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Sn(OH) 2、Sn(OH) 4酸性依次增强B、Sn(OH) 2、Pb(OH) 2碱性依次增强C、Sn(OH) 2、Pb(OH) 2均显两性D、Pb(OH) 2只显碱性,Sn(OH) 4只显酸性 1.11.5、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A、H 2SnO 3B、Ge(OH) 4C、Sn(OH) 29 / 59 2 可编辑D、Ge(OH) 2 1.11.6、下列氧化物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A、Al 2O 3B、GeO 2C、PbO 2D、SnO 2 1.11.7、为防止SnCl 2溶液被氧化,应采取的措施是()。 A、在溶液中加入锡B、将溶液密封C、加入Sn4+盐D、加入盐酸 1.11.8、铅制容器可以用来贮存稀盐酸,是由于()。 A、铅不与稀盐酸反应B、铅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C、反应产物覆盖在铅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D、铅表面生成了配合物 1.12 1.1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F的熔点高于CaO的 C、NaF的熔点等于CaO的B、CaO的熔点高于NaF的 D、不能确定 30 / 59 1.12.2、与碱土金属相比,碱金属表现出()。 A、较大的硬度B、较高的熔点 C、较小的离子半径D、较低的电离能 1.12.3、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A、Na B、Rb C、Cs D、K 1.12.4、判断溶液中反应Li++ e = Li进行程度的定量判据是()。 A、电离势B、电子亲合势C、标准电极电势D、电负性 1.12.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碱土金属比相应的碱金属的金属键弱 可编辑 B、碱土金属比相应的碱金属的价电子数多 C、碱土金属比相应的碱金属的内聚力大 D、碱土金属比相应的碱金属的熔、沸点高 1.12.6、下列几种金属标准电极电势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Li>Na>Cs B、Na>Cs>Li C、Cs>Na>Li D、Li>Cs>Na 1.12.7、金属锂应保存在()中。 A、汽油B、煤油C、干燥空气D、液体石蜡 1.12.8、下列各组金属在空气中燃烧主要生成超氧化物的是()。 A、Li,Na,K 1.13 1.13.1、实验室中熔化苛性钠,选用下列哪种坩埚()。 31 / 59 A、石英坩埚B、瓷坩埚C、玻璃坩埚D、镍坩埚 B、Na,K,Rb C、K,Rb,Cs D、Li,Rb,Cs 1.13.2、下列碱金属碳酸盐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A、Li 2CO 3B、Na 2CO 3C、Rb 2CO 3D、Cs 2CO 3 1.13.3、由MgCl 2.6H 2O制备无水MgCl 2,应采取()。 A、加热脱水B、用CaCl 2脱水 C、用浓硫酸脱水D、在HCl气流中加热脱水 1.13.4、下列关于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难溶于水B、碱性由铍到钡依次递增 32 / 59 C、均为强碱D、固体中有的为白色,有的不为白色 可编辑 1.13.5、下列无机材料中,具有压电效应的是()。 A、BaCO 3B、BaSO 4C、BaTiO 3D、BaCrO 4 1.13.6、下列单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V B、Cr C、W D、Mn 1.13.7、下列单质中,硬度最高的是()。 A、Ti B、Cr C、V D、W 1.13.8、下列化合物中,不是黄颜色的是()。 A、BaCrO 4 1.14 1.14.1、在含有I-的酸性溶液中,加入含Fe3+的溶液时,产物是()。A、FeI 2B、FeI 3C、Fe(OH) 3D、Fe2+和I 33 / 59 2 B、Ag 2CrO 4C、PbCrO 4D、K 2CrO 4 1.14.2、下列化合物中与浓盐酸作用没有氯气放出的是()。 A、Pb 2O 3B、Fe 2O 3C、Co 2O 3D、Ni 2O 3 1.14.3、没有铁磁性的物质为()。 A、Fe B、Cu C、Co D、Ni 1.14.4、正常价化合物合金属于()。 A、互化物合金B、混合物合金C、固溶体合金D、取代固溶体合金 34 / 59 1.14.5、下列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还原能力最强的是()。 A、Co2+B、Ni2+C、Fe2+D、Mn2+ 1.14.6、下列物质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可编辑 A、Fe(OH) 3B、Co(OH) 3C、Ni(OH) 3D、MnO 2 1.14.7、下列新制出的沉淀在空气中放置,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 A、Mn(OH) 2B、Fe(OH) 2C、Co(OH) 2D、Ni(OH) 2 1.14.8、下列金属单质能与王水反应的是()。 A、Ru 1.15 1.15.1、下列物质溶解度最大的是()。 A、AgF B、AgCl C、AgBr D、AgI B、Os C、Ir D、Pt 35 / 59 1.15.2、AgNO 3溶液与NaH 2PO 4溶液混合后生成的沉淀是()。 A、Ag 2HPO 4B、AgH 2PO 4C、Ag 2O D、Ag 3PO 4 1.15.3、欲除去Cu(NO 3) 2溶液中少量的AgNO 3,最好加入()。 A、铜粉B、NaOH C、Na 2S D、NaHCO 3 1.15.4、向下列溶液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有碱式盐沉淀生成的是()。A、CuSO 36 / 59 4B、AgNO 3C、HgCl 2D、BaCl 2 1.15.5、向Hg(NO 3) 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是()。 A、Hg 2O B、HgO C、HgO和Hg D、Hg(OH) 2和Hg 1.15.6、在分析气体时可用于吸收CO的试剂为()。 A、PdCl 2B、CuCl C、AgCl D、Hg 2Cl 2 1.15.7、为除去铜粉中少量的氧化铜,应采取的操作是()。 A、浓盐酸洗B、KCN溶液洗C、稀洗 可编辑D、稀硫酸洗1.15.8、下列化合物中,溶于水产生沉淀的是()。 A、AgNO 3 2、推断题 37 / 59 2.1 2.1.1 在KI-淀粉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时,得到一蓝色溶液A,继续通入氯气时,可得无色溶液B。在溶液B中加入K 2SO 3溶液时,则又得到溶液A,若继续加入K 2SO 3溶液,又得到一无色溶液C。在此溶液中加入KIO 3溶液时,又出现溶液A。试指出A,B,C的主要成分,并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2.1.2 有一种盐A,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刺激性气体B产生,同时生成乳白色胶态溶液.此溶液加热后有黄色沉淀C析出.气体B能使KMnO 4溶液褪色。通氯气于A溶液中,氯气的黄绿色消失生成溶液D。D与可溶钡盐生成白色沉淀E。试确定A,B。C,D,E各为何物,写出有关反应式。 2.1.3 14mg 某灰黑色固体A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共热时能产生无色气体B 22.4ml (标准状态),A燃烧的产物为白色固体C,C与氢氟酸作用能产生一种无色气体D,D通入水中产生白色沉淀E及溶液F。E用适量的NaOH溶液处理可得溶液G。G中加入NH 4Cl溶液,E重新沉淀出来。溶液F加过量NaCl时,得一无B、Cu(NO 3) 2C、Hg(NO 38 / 59 3) 2D、Zn(NO 3) 2 可编辑 色晶体H。问该灰黑色物质是什么?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式。 2.1.4 白色固体A溶于水得无色溶液,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絮状沉淀B,继续滴加NaOH溶液时B溶解,得无色溶液C。往C中滴加盐酸溶液,又析出B,继续滴加盐酸B又溶解,得无色溶液D。往D中加入BaCl 2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E,E不溶于稀。指出A,B,C,D,E各是何种物质,并写出有关反应方程。 2.1.5 将无水硫酸铜溶于水得到溶液A。用过量的浓盐酸处理A得到溶液B。将SO 2通入B后用水稀释有沉淀C生成。将沉淀滤出并用蒸馏水洗净后溶于氨水得无色溶液D,D迅速转化为溶液E。如向溶液E中加入过量铜屑,则又生成D。A、B、C、D、E各为何种物质,写出相关方程。 2.1.6 向白色固体钾盐A中加入浓硫酸有紫黑色固体B和无色气体C生成,B微溶于水,但易溶于A的溶液得棕黄色溶液D,向D中加入NaOH溶液得无色溶液E。 将气体C通入Pb(NO 3) 39 / 59 2溶液得黑色沉淀F。若将C通入NaHSO 3溶液则有乳白色沉淀G析出。确定A,B,C,D,E,F,G各为何种物质。写出有关反应的方程式。 2.1.7 氯化物A为无色液体。将A加入水中加热后冷却有白色固体B生成。向A的水可编辑 溶液中通入H 2S有黄色沉淀C生成,C不溶于盐酸而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向B中加入稀盐酸和锌粉有气体D生成,D与银作用得黑色沉淀E和物质B。 请给出A,B,C,D,E所代表的物质,并写出有关方程。 2.1.8 将易溶于水的钠盐A与浓硫酸混合后微热得无色气体B。将B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有气体黄绿色C生成。将C通入另一钠盐D的水溶液中,溶液变黄、最后变为棕色,说明有E生成,向E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得无色溶液F,当酸化该溶液时又有E出现,请给出A,B,C,D,E,F的化学式,并写出有关方程。 3、写出配合物的结构或名称 3.1 3.1.1二硫代硫酸合银(I)酸钠 3.1.2四硫氰.二氨合铬(III)酸铵 3.1.3四氰合铂(II)酸六氨合铂(II) 3.1.4三氯化六氨合钴(III) 3.1.5六氯合铂(IV)酸 40 / 59 3.1.6一氯化二氯.一水.三氨合钴(III) 3.1.7二氯.二羟基.二氨合铂(IV) 3.1.8二氯化二乙二氨合铜(II) 3.2 可编辑 3.2.1四氯合镍(II)配离子 3.2.2三氯.一氨合铂(II)酸钾 3.2.3三氯化五氨.一水合钴(III) 3.2.4硫酸四氨合铜(II) 3.2.5三氯化六氨合钴(III) 3.2.6六硝基合钴(III)阴离子 3.2.7氢氧化二氨合银(I) 3.2.8六氯合锑(III)酸铵 3.3 3.3.1 [Co(NH 3) 6]Br 3 3.3.2 [Cu(NH 3) 4](NO 41 / 59 3) 2 3.3.3 [Ag(NH 3) 2]Cl 3.3.4 [Cr(NH 3) 4Cl 2]Cl.H 2O 3.3.5 H 4[Fe(CN) 6] 3.3.6 [Cr(H 2O) 4Br 2]Br.2H 2O 3.3.7 NH 4[Co(NH 3) 42 / 59 2(NO 2) 4] 3.3.8 K 3[Co(NO 2) 6] 3.4 3.4.1 [Co(En) 3]Cl 3 3.4.2 K 2[Pt(NH 3) 2(OH) 2Cl 2] 可编辑 3.4.3 [Pt(NH 3) 2(NO 43 / 59 2)Cl] 3.4.4 NH 4[Co(NH 3) 2(NO 2) 4] 3.4.5 [Fe(CO)(CN) 5]3- 3.4.6 [Co(En) 3]Br 3 3.4.7 [Ag(NH 3) 2](OH) 2 3.4.8 K 3[CoF 6] 3.5 3.5.1 K 44 / 59 4[Fe(CN) 6] 3.5.2 [Co(H 2O) 4Cl 2]Cl 3.5.3 Na 3[Fe(CN) 6] 3.5.4 [Cu(NH 3) 4](OH) 2 3.5.5 H 2[PtCl 6] 3.5.6 [Pt(NH 3) 2Cl 2] 3.5.7 [Cr(H 45 / 59 2O) 5Cl]Cl 2 3.5.8 [Ni(CN) 4]2- 4、计算 4.1 4.1.1、在1L含1.0×10-3 mol [Cu(NH 3) 4]2+和1.0 mol氨的溶液中加入1.0×10-3mol NaOH,有无2沉淀生成?已知[Cu(NH 3) 4]2+的K 稳=2.09×1013,可编辑 Cu(OH) 2的Ksp = 2.2×10-20 4.1.2、在1L含1.0×10-3 mol [Cu(NH 3) 4]2+和1.0 mol氨的溶液中加入1.0×10-3mol Na 2S,有无CuS沉淀生成?已知[Cu(NH 3) 46 / 59 Cu(OH) 4]2+的K 稳=2.09×1013,CuS的Ksp = 1.27×10-36 4.1.3、在298K时1 L 4 mol.L-1NH 3(aq)能否将0.15 mol AgCl完全溶解?已知[Ag(NH 3) 2]+的K 稳= 1.12×107,AgCl的Ksp = 1.77×10-10 4.1.4、100ml 1mol.L-1NH 3中能溶解固体AgCl(分子量为144)多少克?已知[Ag(NH 3) 2]+的K 稳= 1.12×107,AgCl的Ksp = 1.77×10-10 4.1.5、计算[Ag(NH 3) 2]++e-=Ag +2NH 3体系的标准电极电势。已知[Ag(NH 3) 2]+的K 稳= 1.12×107,Ag+/Ag的标准电极电势为0.80 V 4.1.6、在AgNO 3的氨水溶液中,若有一半Ag+离子形成了[Ag(NH 47 / 59 3) 2]+配离子,则此溶液中游离氨的平均浓度为多少?已知[Ag(NH 3) 2]+的K 稳= 1.12×107 4.1.7、在1 ml 0.04 mol.L-1 AgNO 3溶液中,加入1 ml 2 mol.L-1 NH 3,计算在平衡后溶液中的Ag+浓度。已知[Ag(NH 3) 2]+的K 稳= 1.12×107 4.1.8、等体积混合0.3 mol.L-1 NH 3、0.3 mol.L-1 NaCN和0.03mol.L-1AgNO 3溶液,试求: (1)[Ag(NH 3) 2]++ 2CN-= [Ag(CN) 2]-+ 2NH 3的平衡常数; (2)平衡时[Ag(NH 3) 48 / 59 2]+的浓度。 已知[Ag(NH 3) 2]+的K 稳= 1.12×107;[Ag(CN) 2]-的K 稳= 1.29×1021 可编辑 5、完成化学方程式 5.1 5.1.1Fe(OH) 2+ O 2+ H 2O = 5.1.2Co 2O 3+ HCl = 5.1.3Ni + CO = 5.1.4Ni(OH) 2+ Cl 2+ NaOH = 49 / 59 5.1.5Cr 2O 72-+ Fe2++ H+= 5.1.6Cr3++ MnO 4-+ H 2O = 5.1.7MnO 4-+ Mn2++ H 2O = 5.1.8Pb2++ Cr 2O 72-+ H 2O = 5.2 5.2.1Cu + H 2SO 4(浓) = 5.2.2Zn + O 2+ CO 2+ H 2O = 50 / 59 5.2.3Zn + NaOH(过量) + H 2O = 5.2.4AgCl + Na 2S 2O 3(过量) = 5.2.5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一层铜锈 5.2.6硫酸铜与碘化钾溶液相互作用 5.2.7汞和氯化汞一起研磨 5.2.8氢氧化铜溶于浓氨水 5.3 可编辑 5.3.1过氧化钠与CO 2反应 5.3.2锂受热分解 5.3.3PbS溶于浓盐酸 5.3.4SnS + S 22-= 5.3.5Sn(OH) 2+ NaOH = 5.3.6Al 51 / 59 2O 3与氢氧化钠一起加热熔融 5.3.7PbO 2+ HCl = 5.3.8煅烧NaHCO 3 5.4 5.4.1乙硼烷水解 5.4.2SiO 2与熔融Na 2CO 3反应 5.4.3SiCl 4水解 5.4.4碳化铝水解 5.4.5碳化钙水解 5.4.6AsS 43-+ H+= 5.4.7NO 2-+ I-+ H+= 5.4.8古氏试砷法原理 52 / 59 5.5 5.5.1PCl 5与过量的水反应 5.5.2AgNO 3受热分解 可编辑 5.5.3铜与稀反应5.5.4碳与浓反应5.5.5NH 3还原CuO 5.5.6Al 2Se 3+ 6H 2O = 5.5.7Na 2S 2O 3+ HCl = 5.5.8H 2S + Br 2= 53 / 59 6、简答题 6.1 6.1.1、Co(III)盐没有Co(II)盐稳定,而它们与NH 3形成的配离子的稳定性恰好相反,为什么? 6.1.2、干燥剂硅胶在无水时呈蓝色,吸水后变为粉红色,为什么? 6.1.3、曝光过的底片须经过大苏打溶液处理才能显影,简要说明这一过程。 6.1.4、锂的标准电极电势比钠低,为什么金属锂与水作用时没有钠剧烈? 6.1.5、向汞溶液中不断滴加KI溶液会有什么现象?并写出相关方程。 6.1.6、粗AgNO 3中含有杂质Cu(NO 3) 2,如何除去? 6.1.7、Ca(OH) 2、Sr(OH) 2、Ba(OH) 2的热稳定性顺序如何?并解释原因。 6.1.8、由NaCl电解制取金属钠,为何要加入CaCl 2? 6.2 6.2.1、比较AlF 54 / 59 3、AlCl 3、AlBr 3、AlI 3熔、沸点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可编辑 6.2.2、为什么I 2难溶于水,却易溶于KI的水溶液? 6.2.3、为什么稀硫酸的氧化性很弱,而浓硫酸的氧化性很强? 6.2.4、简要说明乙硼烷的分子结构。 6.2.5、为什么白磷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6.2.6、简要说明马氏试砷法。 6.2.7、HClO、HClO 2、HClO 3、HClO 4的氧化性强弱顺序如何?并说明原因。 6.2.8、金刚石和石墨同为碳的同素异形体,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试从结构方面加以说明。 7、合成 7.1 7.1.1、简述从海水中提取溴的过程,并写出相应的方程式。 7.1.2、以食盐为原料制备KClO 55 / 59 3. 7.1.3、简述氨氧化法制。 7.1.4、以石英砂为原料制取高纯单晶硅。 7.1.5、以铝矾土为原料,电解法制铝。 7.1.6、以食盐为原料,采用侯德榜制碱法制取碳酸钠。 7.1.7、以乙基蒽醌为原料合成过氧化氢。 7.1.8、以钛铁矿为原料冶炼金属钛。 8、实验 可编辑 8.1 8.1.1、为什么在点燃氢气前必须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如何检验? 8.1.2、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要不要先把容量瓶干燥?用容量瓶稀释溶液时,能否用量筒取浓溶液?配制100cm3溶液时为什么要先用少量水把固体溶解,而不能用100 cm3水把固体溶解? 8.1.3、实验室如何保存H 2O 2溶液,为防止其分解常加入什么物质做稳定剂? 8.1.4、酸度、加热对盐类水解有何影响?怎样配制FeCl 3溶液? 8.1.5、滴定管和移液管为何要用所盛溶液洗2~3次?锥形瓶是否也应用所盛溶液洗? 8.1.6、实验室中如何配制铋溶液? 56 / 59 8.1.7、下列情况对滴定结果有何影响? (1)滴定完后,尖嘴内留有液滴; (2)滴定完后,尖嘴内有气泡; (3)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壁的上部溅有碱(酸)液。 8.1.8、实验室如何配制SnCl 2溶液? 8.2 8.2.1、试用简单方法将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分别鉴定出来: (1)金属钾和金属钠; (2)大苏打和小苏打; (3)纯碱、烧碱和泡花碱; 可编辑 (4)元明粉和保险粉。 8.2.2、金属钠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把生成物均溶于水得到的产物是否相同,如何鉴别?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8.2.3、有一种白色固体混合物,其中含有KCl、MgSO 4、BaCl 2、CaCO 3中的几种,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判断混合物中有哪几种化合物? (1)混合物溶于水,得透明澄清液; (2)对溶液作焰色反应,通过钴玻璃观察到紫色; 57 / 59 (3)向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胶状沉淀。 8.2.4、有三种白色固体,可能是NaCl、NaBr、NaI,试用简单方法加以鉴别。 8.2.5、有白色的钠盐晶体A和B。(1)A和B都溶于水。A的水溶液是中性,B的水溶液是碱性。(2)A溶液与FeCl 3溶液作用,溶液变棕色浑浊。(3)A溶液与AgNO 3溶液作用,有黄色沉淀析出。(4)晶体B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刺激性气体生成,此气体同冷NaOH溶液作用,可得到含B的溶液。(5)向A溶液中开始滴加B溶液时,溶液变成棕红色。若继续滴加过量B溶液,溶液又变成无色。 问A和B为何物?写出有关反应式。 8.2.6、有一白色固体,可能是KI、CaI 2、KIO 3、BaCl 2中的一种或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试根据以下实验现象判断是什么物质?写出反应式。 (1)将白色固体溶于水得无色溶液。 (2)向此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 2SO 4后溶液变黄色,并有白色沉淀,遇淀粉立即变蓝。 可编辑 (3)向蓝色溶液中加入NaOH至碱性后,蓝色消失而白色沉淀依然存在。 58 / 59 8.2.7、有一固体试剂,可能是次氯酸盐、氯酸盐或高氯酸盐,用什么方法加以鉴别? 8.2.8、(1)少量Na 2S 2O 3溶液和AgNO 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随即变成棕色,最后变成黑色。写出反应的方程式。(2)写出过量Na 2S 2O 3溶液和AgNO 3溶液反应的方程式。 可编辑 59 / 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