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市场背景分析

市场背景分析

来源:刀刀网


二、市场背景分析

(一)目标市场:

随着新进入者的不断加入,市场日渐成熟,洗护发市场产品及市场结构正在重整,市场的新一轮分化整合即将到来。市场发展方向:虽然洗发水市场过去五年增长较缓,但它的发展仍十分强劲。有研究表明,仍有许多中国人在使用标准浴皂洗头。从洗发水市场现阶段状况看,中国的洗发水市场相对稳定。从长远看,洗发水的发展依赖于中国未来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可预见的未来,中国洗发水市场将面临来自营销环境与企业自身更为深远的挑战。

(A)洗发水市场的成熟与价格竞争的压力自 1997 年开始,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历时最长的经济低潮。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预测,洗护发用品、美发用品在较长时期内仍将是供过于求商品。在公司与国内企业的合力开垦下,洗发水市场主要功能的细分已经完成,产品同质化日趋显著。过剩经济的来临与产品同质化,使得消费者对价格更加敏感,消费者心态日益趋于保守谨慎。其中,根据索福瑞调查表明,2000 年中所有品牌的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飘柔下跌 13%,夏士莲下跌 8.1%,舒蕾下跌 3.3%,其中,济南、南京、武汉、沈阳的价格下跌更为显著。

(B)品牌激增,竞争加剧中国洗发水市场的主要功能细分基本完成,竞争品牌纷纷进行产品延伸入侵主要领导品牌的功能定位。东洋之花、三九日化、南风、纳爱斯、美晨等大型日化用品公司挟强大品牌优势与完善的销售网络进入。新进入者在进入方式上多利用原有渠道资源和代理商网络及客情关系“搭便车”,以扩大品牌消费群体,迅速进入终端渠道,直接与消费者见面。品牌不断激增,使得业者建立品牌和维持品牌地位的任务变得越来越难,可利用的营销资源越来越难取得。另一方面,中低档洗发水(200ml装零售价 10

元以下)市场尚缺领导品牌,而这一市场随国民经济增长和消费者的成熟正日益扩大。并正在成为日后改变中国洗发水市场格局的契机所在。现有行业领导品牌忙于中高档市场的争夺,无暇顾此,留下的空白正是众多中低档品牌极力争夺的生存空间。

(C)消费者对品牌差异感觉的下降通过调查发现,在洗发水领域的一些主要品牌正在逐步失去它们的市场份额,而消费者购买的品牌总数却在一直增长,事实证明消费者对品牌差异的感觉正在下降。品牌转换已成为洗发水市场消费者的基本购买行为。据 IMI 调查,有 40%~50%的消费者在将来 6 个月更换洗发水品牌的考虑。而品牌的转换将会在一个消费者心目中业已存在的品牌清单内进行,能否进入这个清单也便是品牌或沟通的价值所在。

(D)专业洗护发市场发展迅速在国外,成功的美发师可以销售洗发水产品占产品销售额的20%,而在国内却只有不到1%的份额。 威娜(中国)2000 年开始再次生产洗、护分开的专业洗发水品牌,在美发店通过美发师向顾客销售,并将“发廊柜台销售”的要领引进中国市场,希望它能使美发师从技术和外卖上均得到更大的收益。巴黎欧莱雅专业美发品部推出“专业美发之专家洗护系列”,指出大众洗护发产品在国内有很强的市场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专业美发产品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专业品牌与大众产品相比更加注重品牌的形象,有品牌的形象才有信任感。随着专业美发师群体的扩大,技术水平的提高,令消费者更多的信赖,所以欧莱雅、威娜等企业认为专业市场的扩展是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之一。

(E)产品功能的虚拟化与复合化对价格相近、功能相同的同质化商品而言,概念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索芙特负 离子洗发露的推出使得“直发”概念成为 2001 年市场中一个新的竞争焦点。其成功来自于其一贯擅长的市场细分和概念营销。宝洁公司 2001 年新推出的黄色包装的全新飘柔多效护理洗发露,预示着在洗护发产品新的功能概念未出现前,功能概念正由单一化发展到复合化。概念与概念间的有效组合也将创

造新的卖点。 随着市场发展与产品同质化,证明并非一种利益定位最佳,竞争加剧将导致双重甚至多重定位。

中国洗发水市场的容量巨大,据统计,至少全国 15-50 岁的 3.2 亿女性都是潜在的洗发露消费者。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洗护发用品人均消费量较低,9人均消费额不到 10 元人民币,仍有很大发展前景。Clairol 据公司调查,95%以上的美国人每周一般洗 5 次头发。西方发达国家人均洗发频率为每周 6.4 次,日本每周 5 次,每周 7 次,而中国即使在洗发频率相对较高的城镇地区,平均每人每周只有 2.5 次。而伦敦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1997 年欧洲洗护发品人均消费 21.5 美元。其中芬兰人均消费最高,达 27.8 美元;德国人以 26.1 美元位居第二;丹麦人居第三,为 25.8 美元;法国人的人均消费为 25.5 美元。仅以人均消费洗护发产品 20 元计算,中国的洗护发产品的市场容量就达 240 亿人民币。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洗发水的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洗发水是人们一种轻度关心的日化用品,在其购买程中非理性的成分占有绝对的优势,大多消费者不会在这方面动多大脑筋。

各年龄层次消费者所占比例其中以16-28岁年轻消费着所占比例最多达到了所有年龄层次的 65%,由于 40 岁以上的消费者对头发护理的认识逐渐降低,使用频率及使用量会逐年降低,所以这部分消费群体所占比例最少只有 7%。在洗发水消费市场中,女性由于外表及心理特点,洗发水的使用量及频率远远超过男性,在洗发水市场,男性购买者占到了 30%左右,而女性则占到了 70%。16-28岁年轻人这一群体有着共同的特征:追求时尚、心理、爱憧憬、消费心理从众和大致相似的审美情趣、消费习惯。

(二)消费偏好:

随着洗发水产品功能开发的不断深入,消费者对洗发水的选择要求也已经远远超越了以往仅限于清洁去污的目的,去屑、护理、美发、营养等功能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调查显示,有54%的消费者在选择洗发水时注意去头屑的功能,44.6%的消费者对洗发水的气味较为敏感,41.1%的消费者希望产品具有柔顺营养的功能,其余被消费者关注的功能为洗护合一、止痒、火局油功能、防止脱发、天然成分和防止头发分岔等功能。因为地理位置及气候原因,在洗发水的总体人均消费量上,南方要高于北方,例如在广州,每天都使用洗发水的人占到了32.5%,而在北京,这一比例仅为23.7%。

(三)购买模式:

由于假冒伪劣产品充斥着市场,消费者购买洗发水多选择大型超市,销点等有信誉的购物场所。平均每三个月购买一瓶。家庭洗发水年平均购买次数为 5 次(400ml)。根据最新调查资料显示,以海鸥为代表的国产传统品牌的消费者年龄偏大,学历和收入偏低,而飘柔、海飞丝等国际品牌则更为年轻一族欢迎,其收入和学历都偏高。值得注意的是,风影的消费群体在前士大品牌中显得最为年轻,而沙宣更受到年轻的高知白领青睐。

(四)信息渠道:

消费者了解洗发水的主要渠道有各种广告,超市促销,朋友介绍等,最早接触的媒体是电视、杂志等。最依赖的媒体还是电视。

(五)竞争状况:

由于洗发水企业多数采用品牌策略,因此,我们将洗发水品牌依据企业竞争实力可分为四大阵营。第一阵营为保洁,其拥有飘柔、海飞丝、潘婷和沙宣、伊卡璐,这些品牌有

着很好的市场渗透率和占 有率,强势品牌特征非常明显,占绝对优势。丝宝和联合利化位于第二阵营为别拥有舒蕾、风影、顺爽和夏士莲、力士等知名品牌,而之所以屈居第二,不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弱小,而是因为保洁的过于强大。第三阵营包括花王诗芬、清逸、奥妮、好迪、可蒙、 柏丽丝、海鸥、霸王、首乌、亮妆、芦荟、花香(FA) 、东洋之花。第四阵营为其余中小区域企业及新锐品牌。

针对修复秀发,使秀发坚韧这一功能,主打的同类型的品牌有保洁的潘婷、资生堂的丝蓓绮、欧莱雅、夏士莲、霸王等

随着人们对生活个性化的追求,相信木质、玻璃、纸质、金属等材料及更多形状、颜色、结构、规格的洗发水产品形式还将不断涌现。以及洗发水的其他附加功能,并希望能和自身性别、年龄、发质等个人条件的密切吻合,消费需求将进一步细分、个性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