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工贸易增值因素的研究
本文建立了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低成本人力资源供应、人力资源禀赋、运输成本、地区技术研发能力、规模经济和外商直接投资共七个解释变量在内的模型,并用实证检验测试了这些变量对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
标签: 加工贸易 增值因素 模型
一、我国加工贸易增值因素模型的建立及数据分析
本文采用1996年~2005年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加工贸易增值因素进行检验,以找出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为提高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和措施制订提供依据。假设及变量的选择:
在建立回归模型的过程中,选择经济发展水平、低成本人力资源的供应、人力资源禀赋、运输成本、地区技术研发能力、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经济因素七个解释变量。
1.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讲,经济水平与贸易发展情况成正比关系。2.低成本人力资源的供应。我国加工贸易大比例由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所驱动,加工贸易生产制造大多属于技术含量较低环节,即使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也多以制造链条中的组装环节为主。3.人力资源禀赋。培养人才上具有良好能力的地区通常会为加工贸易的增值提供坚实的后盾。在本文中,人力资源禀赋状况用高中入学比率来衡量。4.运输成本。我国加工贸易的附加值低,很大程度上受到运输成本的牵制,运输成本越高,增值率降低。鉴于贸易运输以海运为主,在此用货物水运的运输距离和运输能力来衡量我国加工贸易的运输成本。5.地区技术研发能力。加工贸易要走出低附加值的困境,就应当向价值链的上游和下游拓展。国家授予国内居民的专利数占国家授予的全部专利数的比例越高表示技术强度越高,越能提高加工贸易增值的潜力。6.规模经济因素。我国加工贸易基本呈现“大进大出”的贸易模式,企业内部规模经济会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加工贸易企业的增值能力。7.外商直接投资。我国加工贸易额的绝大部分是由外资企业创造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较大。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该实证检验选取我国全国数据作为样本。数据选取1996年~2005年的横截面数据。其中变量的数据分别来源于以下资料:加工贸易增值率是根据历年海关统计年鉴计算所得;国内生产总值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制造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高中入学比率、国家授予国内居民的专利数占授予的全部专利数的比例、实际利用外资额、我国主要贸易国平均国内生产总值,以及货物水运平均运距均经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直接或整理所得。该实证分析采用EViews5 软件。
三、模型建立及实证检验
在诸多增值因素中将上述选择的七个因素作为自变量,各地区加工贸易增值率作为因变量,建立以下模型:
dPAVt(t年加工贸易增值率(单位:%))=β0+β1GDPt(t年国内生产总值(亿美元))+β2WAGEt(t年制造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元))+β3SECt(t年高中入学比率)+β4TRANSt(t年货物水运的平均运距除以沿海码头万吨级泊位数的商(公里))+β5PPRt(t年国家授予国内居民的专利数占国家授予的全部专利数的比例(个))+β6 SIZEt(t年我国主要贸易国平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β7 FDIt(t年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美元))+ε…
其中:t表示1996年到2005年;ε为残差项。
首先根据所选数据,应用计量经济学中的最小二乘法(OLS) 对所有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
R2=0.999728 ;修正后的R2=0.998777 ;F 统计量=1050.692(P-值为0.000951)
从结果中可以看到:将七个变量全部引入模型,所得估计方程的判定系数为0.999728,修正后的判定系数为0.998777,F统计量的值为1050.692,对应的P-值为0.000951,在5% 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F 检验,表明模型整体上是显著的。七个变量的P-值都通过了检验,并且七个自变量的符号都与上面的假设相符,因此加工贸易增值率与七个变量的关系可表示为:
dPAVt=-0.727549 +0.001006GDPt-0.001067WAGEt+1.592232SECt
-0.4070TRANSt+0.00000225PPRt+ 0.007685SIZEt+0.003531FDIt
四、结论
1.加工贸易增值率与国内生产总值成正相关,说明经济发展程度会影响加工贸易的增值状况,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增值率越能够得到有力的经济支撑。2.加工贸易增值率与制造业工人的平均工资呈负相关,可见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发展与劳动力成本存在反向关系。3.加工贸易增值率与高中入学比例呈正相关,说明我国加工贸易对一定文化程度的资源需求较大。4.运输成本,即交易成本反向影响加工贸易增值率的提高,说明运输距离阻碍增值率的上升,而运输能力则利于增值率提高。5.加工贸易增值率与授予专利比例呈正比,可见较强的研发和技术消化吸收能力为加工贸易向上下游产业链的扩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6.加工贸易增值率与主要贸易国的经济规模成正相关。这说明我国加工贸易额的增加,带来了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7.加工贸易增值率與外商直接投资额呈正比关系,说明外来投资的增加。8.有利于加工贸易利润的提高。我国加工贸易中半数以上由外资企业创造,这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大部分加工贸易企业的组织、管理形式对增值率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邵祥林:加工贸易[ 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2]何振红:我国加工贸易快步转型升级[N].经济日报,2007-03-24
[3]各省统计局网站: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