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课程《经济学基础》试卷4及答案

大学课程《经济学基础》试卷4及答案

来源:刀刀网


《经济学基础》试卷4

一 二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导致其替代商品的需求曲线( )。

A.向左方移动 B.向右方移动 C.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当某消费者的收入上升20%,其对某商品的需求量上升5%,则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 )。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 等于0

3.某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为10元,某人在购买第1到第5单位的该商品时分别愿意支付的价格为18、16、14、11、9,如果购买4单位商品,该消费者在消费该商品中所获得消费者剩余为( )。 A.18 B.19 C.68 D.50 4.总产量曲线的斜率是( )。

A.总产量 B.平均产量 C.边际产量 D.以上都不是 5.在从原点出发的射线与TC曲线的相切的产量上,必有( )。

A.AC值最小 B.AC=MC C.MC曲线处于上升段 D.A、B、C

6.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某行业的厂商的商品价格等于平均成本,那么( )。 A.新的厂商要进入这个行业 B.原有厂商退出这个行业

C.既没有厂商进入也没有厂商退出这个行业 D.既有厂商进入也有厂商退出这个行业

7.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已知某厂商的产量是500单位,总收益是500元,总成本是800元,总不变成本是200元,边际成本是l元,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他应该( )。

A.增加产量 B.停止生产 C.减少产量 D.以上任一措施都采取 8.库茨涅茨的“三方等价原则”中的三方不包括( )。 A.国民生产 B.国民收入 C.国民储蓄 D.国民支出 9.假设第1年即基年有当期美元产出为$500,如果第8年价格缩减指数翻了一倍而实际产出增加了50%,则第8年的当期美元产出等于( )。

A.$2000 B.$1500 C.$1000 D.$750 10.若平均消费倾向为一常数,则消费函数将是( )。

A.在纵轴上有一正截距的直线 B.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C.一条相对于横轴上凸的曲线

第 1 页 共 9 页

题号 得分 三

D.一条相对于横轴下凹的曲线

11.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供应量减少会引起收人( )。

A.增加,利率下降 B.增加,利率上升 C.减少,利率上升 D.减少,利率下降 12.能够使总需求曲线右移的是( )。

A.实际货币供给的增加 B.价格水平的下降 C.税收的增加 D.支出的增加

13.某人由于刚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是属于(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14.下列哪一种情况与经济周期的关系最为密切( )。

A.失业 B.赤字 C.利率 D.货币供给

15.假定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均衡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根据IS-LM模型,如果不让利率上升,应该( )。

A.增加投资 B.在增加投资的同时增加货币供给 C.减少货币供给量 D.在减少投资的同时减少货币供给 16.当总效用以递减的速率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是( )。

A.为正值,且不断增加 B.为正值,但不断减少 C.为负值,且不断减少 D.为负值,但不断增加 17.生产的第二阶段始于( )止于( )。

A.APL=0,MPL=0 B.APL=MPL,MPL=0 C.APL=MPL,MPL<0 D.APL>0,MPL=0 18.一个垄断厂商降低价格必然( )。

A.增加边际收益 B. 增加总收益 C.减少边际收益 D. 减少总收益 19.GNP与NNP之间的差别是( )。

A.间接税 B.折旧 C.直接税 D.净出口 20.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是因为( )。

A.总供给中单个产品的供给弹性都为零 B.总供给中单个产品的供给曲线都垂直 C.宏观生产函数是稳定的 D.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

得分: 二、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如果一条线性需求曲线与一条非线性需求曲线相切,则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价格点弹性相同。( )

2.预算线的斜率决定于消费者的收入与商品价格。( )

3.如果一个厂商的生产是处于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则其LAC曲线一定是处于水平状态。( )

第 2 页 共 9 页

4.当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每个企业的利润都为零。( ) 5.当垄断竞争行业处于均衡状态时,价格等于最低平均成本。( ) 6.三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I=S+(T-G)。( )

7.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产出条件为I=S,它是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 )

8.IS和LM曲线的交点是充分就业时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 9.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需求管理只在一定范围内有效。( )

10.中医学有“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利用财政和货币进行总需求管理亦需如此。( )

得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均衡价格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边际技术替代率

4.国民生产总值(GNP)

5.乘数

6.节约的悖论 四、问答题(第1、2、3、4小题每题5分,第5、6小题每题7分,得分: 共34分)

第 3 页 共 9 页

1.论述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及影响需求的过程。

2.试析无差异曲线总是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的原因。

3.简述AVC、AC与MC曲线之间的关系。

4.试述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主要内容。

5、什么是自动稳定器?哪些财政能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是如何起作用的?

6、在两部门经济中影响IS曲线和LM曲线移动的因素有哪些?

第 4 页 共 9 页

五、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 (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 Q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2.假定国内生产总值是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000,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5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亿美元)。

试计算:(l)储蓄;(2)投资;(3)购买。

第 5 页 共 9 页

得分:

3.某厂商使用生产要素K、L生产产品X,在短期中资本K是固定不变的,其短期生产函数为QX=-L3+24L2+240L,设为周产量,每人每周工作40小时,工作每小时12美元。 (1)计算该厂商在第一、二和三阶段上的L值; (2)厂商短期生产的最低产品价格是多少。

第 6 页 共 9 页

《经济学基础》试卷答案4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2.B 3.B 4.C 5.D 6.C 7.B 8.C 9.B 10.B

11.C 12. D 13.A 14.A 15. B 16.B 17.B 18.C 19.B 20.D .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对2. 错3. 对4. 对5. 错6. 对7. 对8. 错9. 错10.对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 均衡价格:在西方经济学中,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叫做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3、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定义公式为:

MRTSLK=-⊿K/⊿L。式中⊿K和⊿L分别为资本投入量的变化量和劳动投入量的变化量。 4、国民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国的国民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物品和服务的总价值。国民生产总值采用“国民原则”核算,即凡是本国国民,他们所生产的最终物品和服务,不管生产场所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记入本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

5、乘数:乘数是指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说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自发总需求之间的比率。只有在社会上的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乘数才能发挥作用。乘数的作用是双重的。

6、节约的悖论:“节约悖论”是凯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种理论,也称为“节俭悖论”。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但根据储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的理论,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是恶的;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是好的,这种矛盾被称为”节约悖论”。节约的悖论是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它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是存在的,是短期的。长期中或当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在,节约的悖论是不存在的。

第 7 页 共 9 页

四、问答题(共34分)

1.影响因素有(1)商品本身的销售价格(2)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3)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与公平程度(4)对未来的预期(5)消费者偏好(6)人口数量与结构(7)(8)突发事件。

2、在一般情况下,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原点的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边际替代率为负值,凸向原点是因为边际替代率递减。

3、(1)MC与SAC曲线相交于SAC曲线的最低点;交点左侧,……;交点右侧,……。

(2)MC与AVC曲线相交于AVC曲线的最低点;交点左侧,……;交点右侧,……。 4、两部门经济运行模型中,总需求是由消费和投资两部分构成的。消费可以分为不取决于收入的自发消费和随着收入变动而变动的引致消费,以a代表自发消费,b代表边际消费倾向,则消费函数可以写为C=a+bY。而投资I在这里假设是外生变量,是定值。所以总需求AD=C+I= a+bY+I。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条件是总供给(国民收入)与总需求相等,即Y=AD= a+bY+I,所以均衡的国民收入Y=(a+I)/(1-b)

5、某些财政由于本身的特点,即使在支出和税率保持不变的时候,财政制度本身也会具有自动的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作用,因而被称之为“自动稳定器”。具有自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包括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各种转移支付和维持农产品价格的。在经济萧条的时候,所得税自动减少,转移支付自动增加,按照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自动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具有维持总需求,抑制衰退进一步加剧。在经济繁荣时,所得税自动增加,转移支付自动减少,减少农产品收购并抛售农产品,抑制农民收入增加,从而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

6、IS曲线移动:自发性消费(a)增加、自发性投资(I0)增加、支出(G)增加、转移支付(TR0)增加、税收(TX0)减少均会导致IS曲线向右平移;

自发性消费(a)减少、自发性投资(I0)减少、支出(G)减少、转移支付(TR0)增加、税收(TX0)减少均会导致IS曲线向左平移。

LM曲线的推导过程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变动对LM曲线的影响当决定LM曲线的因素发生变动时,LM曲线的位置会发生变动。首先,如果货币的需求增加,既定的收入条件下市场均衡利息率升高,从而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反之,当货币的需求减少时,既定收入下的市场均衡利息率下降,从而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其次,如果货币的供给增加,既定收入对应的市场均衡利息率下降,从而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当货币的供给减少时,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LM曲线的位置,取决于货币投机需求、交易性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如果由于经济的变动使这些因素发生变化,那么,LM曲线的位置就会移动。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变动会引起LM曲线向相反方向移动,即投机性货币需求增加,投机性货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会引起LM曲线向左移动;反之,投机性货币需求减少,货币投机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会引起LM曲线向右移动。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变动会引起LM曲线同方向移动,即交易性货币需求增加,交易性货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会引起LM曲线向左移动;反之,交易性货币需求减少,货币交易性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会引起LM曲线向右移动。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会引起LM曲线同方向移动,即货币供给量增加,货币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会引起LM曲线向右移动;反之,货币供给量减少,

第 8 页 共 9 页

货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会引起LM曲线向左移动。 五、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 (1)联立 QD=50-5P和QS=-10+5P方程组,得出均衡价格PE=6, 均衡数量QE=20;

(2)联立 QD=60-5p和QS=-10+5P方程组,得出均衡价格PE=7, 均衡数量QE=25; (3)联立 QD=50-5p和QS=-5+5p方程组,得出均衡价格PE=5.5, 均衡数量QE=22.5; 2、(1)由YD=C+S知S=YD—C=4000—3500=500

(2)YD=GDP—T得T=GDP—YD=5000—4000=1000 BS=T—G—TR得G=T—BS=1000+200=1200

由GDP=Y=C+I+G+EX得I=GDP—C—G—EX=5000—3500—1200+100=400 3、(1)第一阶段:L=0至L=12;第二阶段:L=12至L=20;第三阶段:L=20以后 (2)短期生产的最低产品价格为短期平均可变成本的最低点 AVC=VC/Q=480L/(-L2+24L+240) 当L=12时,AVCmin=1.25

即短期生产的最低产品价格为1.25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