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技能人才·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高职园林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孙 薇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8)
摘 要:制约创新创业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创新
创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了高职园林专业如何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园林;人才培养模式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此背景下,构建高职教育创新创业体系、全面提升高职教育现代化水平,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研究的重要任务。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国家创新蓝皮书:中国创新发展报告(2014)》指出,制约中国创新的瓶颈是高端创新型人才不足,究其原因,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是问题根源。2018年的工作报告50余次提到了科技与创新,凸显了我国以科技创新驱动国家全局发展的决心。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就业者,也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业者。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需求脱节。创新创业能力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即同时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我国的高职教育,存在理论课程多、操作课程少,知识课程多、方法课程少等问题,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考核评价等方面缺乏特色与创新,学难以致用成为教育发展的瓶颈。(二)师资力量薄弱。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使生师比提高过快,教师数量严重不足;高校还存在职称结构、专兼教师比例、教师专业与教学专业不匹配等问题,不能适应创新人才培养;高校教师多缺少企业实战经验,一些高校虽然也聘请了企业专家上课,但大多采用讲座形式,部分企业人员缺乏教学经验,有时也难以保证教学效果。
(三)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扩招使很多高职院校以降低分数、放低标准为代价,致使学生整体素质下降;大学生群体缺乏实践经验与创新精神,存在眼高手低现象,无法胜任岗位需求;职业定位不清晰,影响了就业的准备、态度、行为及结果;就业机会有限,高学历人才抢占低学历市场,导致人才高消费及知识的相对失业。
(四)校企人才供求错位。企业对人才需求变化的速度高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适应变化的速度,几年前的热门专业,几年后可能成为滞销专业;招聘企业对经验的要求,增加了就业的难度;多数企业缺什么人找什么人,缺少人力资源规划,使得人才培养缺少导向;性别和地域歧视依然存在,公平就业任重道远。
(五)创新创业教育薄弱。定位存在偏差:对创新创业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课程体系不完善:双创教育往往不是学校主流教育,基本属于就业指导、职业规划,没有形成的课程体系;创业成功率低:创业艰难,加之缺少资金和社会经验、抗压力弱,中国大学生每年创业成功率据统计不足3%。
三、高职园林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对策
(一)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南京交通职业技术
学院在“双创”和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大背景下,对创新创业工作十分重视。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普及和开展双创教育;将双创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创新型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创建校企共建的校园创客空间,打造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梦想。
(二)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根据人才需求,构建基于园林设计、施工、养护全过程,知识融于项目的全课程体系,使学生在专业领域获得多方向发展、创新、就业与创业的能力。除常规课程外,还加入房屋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等建筑工程专业课程,增强了面向相关专业就业与创业的能力。2018年起,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创新思维开发、科学创新研究、创客实践,并利用三个学期分别开设卓越人才培养训练选修课程,对有特殊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因材施教。
(三)以技能为切入点,加强创新实践。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关键,课程建设遵循“因材施教、精简课内、加强实践、注重应用”的原则,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每个学期开设1~2门专业实训课程,第五学期全部为以周为单位的分类培养实训模块:技能人才培养模块、专业水平卓越人才培养模块、创新创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块。三个模块根据学生学业水平,双向选择,因材施教。
(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将创新创业融于社会实践。创建“3+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能力渐进”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3+3”即三学年能力渐进的课程学习+三次工学结合实习实践(两次暑期实践+一次毕业实习)。构建了“校内项目化教学+顶岗实习+社会实践训练”多层合一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校企合作、创新创业的良好机制。
(五)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团队建设规划、多渠道培养、学历提高与技能培养并重等举措,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注重培养青年教师实践经验,定期派遣教师到园林企业实践锻炼。同时,坚持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聘请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作为兼职教师定期给学生上课。
四、结束语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源头是教育,高职教育需要引发一场由创新创业教育推动的改革,加强建设更加多元和包容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升人才质量和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参考文献
[1] 茹立军,李文有.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
育模式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5):161-162.[2] 吴俊,吴蓝岚.新形势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难点及应对
策略[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8(1):55-58.
【课题名称】 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基于创业创新导向的高职园林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交教研
1602-107。【作者简介】 孙薇(1972—),女,硕士,研究方向:园林教学与研究。
发明与创新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