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城固县发展绿色稻米产业的思考

对城固县发展绿色稻米产业的思考

来源:刀刀网
《基层农技推广》2016年第12期

Primary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2016,Vol.4,No.12

经验交流

http://jcnj.cbpt.cnki.net

对城固县发展绿色稻米产业的思考

1*

许起荣

1

严明强

1

吴有庆

1

王华

2

魏军华

(1陕西省城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陕西省城固县种子管理站,陕西城固723200;

*

联系人E-mail:chgnjzhx2006@163.com)

摘要:发展绿色稻米产业是保障城乡居民健康的需要、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文章分析了陕西省城固县发展绿色稻米生产的有利条件和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思路,为指导全县水稻生产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关键词:绿色;稻米;陕西城固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大力发展绿色稻米生产,不仅能满足人们吃饱、吃好、营养、安全要求,而且对推动陕西省城固县稻米生产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促进稻米生产提质增效,提高市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1.1

有利条件

自然环境条件优越

城固位于汉中盆地中部,北居秦岭,南依巴山,属北亚热带至暖温带过渡区,气候温暧湿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全县平均海拔806.6m,平均气温14.2℃,年日平均气温﹥10℃积温﹥5000℃,无霜期241天,年均降水量811.8mm左右,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称,是优质籼稻最佳适生区。特别是水稻灌浆结实期日平均气温23~24℃,日均太阳辐射量大于16MJ/m2,相对湿度为80.67%,三项指标均达到了一级籼型优质大米生产的气候条件[1]。海拔800m以下的平川丘陵水稻种植区土壤、大气、江河湖塘等灌溉水源洁净无污染,水质普遍良好,是绿色稻米乃至有机稻生产的绝佳产地。1.2

土壤肥力较好

据土壤普查,县域内耕地质地以重壤、中壤为主,耕层深厚,理化性质较好,土壤肥力中等偏上,有机质平均含量1.99%,最高5.37%,有机质含量比较丰富的土壤占38.24%,中等程度占27%,有效氮、磷、钾含量多为中等或中下等,微量元素齐全,pH值6.72,达到了绿色稻米应具备的土壤条件,有利于绿色稻米生产[2]。1.3

优质品种栽培面积大

近年来,先后筛选引进了一批米质达到国颁二级

及以上品种,其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均适宜本地生产。特别是国审一级优质稻黄华占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标志着城固县水稻产业已由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向质量效益并重发展。全县优质品种面积占80%以上,同一品种在当地种植由于水稻生长期间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消耗少、营养积累多、灌浆速度慢,品质产量明显优于南方诸稻区,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1.4

集成配套技术较为完善

近年来,通过推广陕南“优质稻无公害生产技术示范”、“优质稻增产节本增效示范工程”、“陕南水稻、油菜生产一体化技术示范与推广”、水稻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项目的实施,水稻规范化栽培技术明显提高,稻米品质从根本上得以改善,水稻单产、总产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适宜本地区的水稻高产集成技术。1.5

发展绿色稻米符合当前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食用大米的质量和安全越来越重视,要求越来越高,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生产绿色稻米自然而然为人们所关注。人们对绿色、健康和优质食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发展绿色稻米生产不仅使人们吃上安全健康的大米,还可促进全县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减少土壤面源污染,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2

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城固县通过积极选育推广优良品种,现

-81-

经验交流

http://jcnj.cbpt.cnki.net

有大米加工企业14家,水稻专业合作社8个,发展家庭农场58个、100亩以上种粮大户18户。特别是城固县鑫农水稻专业合作社已在全县12个乡镇设立50多个服务网点,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绿色稻米基地5000亩,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防病、统一贮藏、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全力打造优质大米产业链和产销基地,积极开发有机大米打入国际市场,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全县水稻产业发展总体形势看,还存在以下问题:2.1

品种多乱杂,骨干品种不突出

种子市场放开后,加快了品种更新步伐,但水稻品种品目繁多。据统计,全县水稻品种多达100多个,各品种种植面积小,骨干品种不突出,在生产中易造成多乱杂,农户易盲目购种,缺乏区域性生产布局和与泰国米相比的高档水稻良种。2.2

稻米加工转化能力低,产业化发展速度慢城固县现有规模稻米加工企业6家,年加工能力4.26万t,稻米加工企业缺乏单独收储及高档加工配套设施,规模小,品质杂乱,大米品牌难以聚合,市场占有率低,竞争力不强,开发系列品牌稻米和发展绿色稻米步伐慢。2.3

企业与农户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

企业没有自己固定的生产基地,订单生产没有真正形成优质优价,丰产不丰收,卖不出好价钱,龙头企业带动力弱,产业化水平低。2.4

农村劳动力缺乏,技术落实不规范

发展绿色稻米生产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支撑和特定的生产方式,种植者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但近年来,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在家种田多数是老弱妇幼,文化程度和认知水平有限,关键技术措施落不实,耕作管理跟不上,还存在单纯追求产量,忽视品质和资源的保护利用。3

发展对策

抓好绿色稻米产业发展要按照“建基地抓源头、扶龙头促加工、创品牌拓市场[3]”的工作思路,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把稻米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四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绿色稻米理念、机制和方式上不断探索创新,建立“企业+基地+市场”的绿色稻米产业化经营模式。3.1

突出骨干品种,优化区域布局

按照市场需求和城固自然生态环境,筛选一批米质优、丰产性好、抗性好、适应性强的中高档优质-82-

《基层农技推广》2016年第12期

Primary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2016,Vol.4,No.12

米品种作为骨干品种。并按照生态区域实行统一规划布局,统一供种,集中连片种植,每个片区主推品种控制在1~2个,制定绿色稻米生产技术标准,加大培训宣传力度,认真落实好配套技术,提高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水平。3.2

建设绿色稻米基地,提高稻米品质

各大米加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要紧紧依靠村级组织、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建立绿色稻米基地,从种到收严格按技术规程要求开展标准化生产,做好标准化基地农业投入品、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环境保护等制度化管理工作。按照环保农业、生态农业发展要求,重点推广水稻绿色栽培、有机栽培等技术,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施用,建立生产投入品登记制度,实行订单生产。由企业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加速精品有机稻米的研究开发。3.3

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发展

实践证明,推进稻米产业化经营,最重要的是培育一批具有开拓能力强、深度加工好、能带动基地生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为此,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加工企业的整合力度,从和资金上予以扶持,改进稻米加工设备,扩大仓储设施,提高加工工艺和加工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宣传力度,整合优势资源,打造高端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3.4

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系,保证绿色稻米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县级农业主管部门要建立检验、检测、跟踪制度,加强农业投入品和产出品的质量检测,开展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测,对照国家统一标准,检查农药残留和砷、汞、铅等重金属的含量等指标,凡是超过国家标准的,一律被视为不合格产品,禁止冠以绿色稻米的标签上市流通。同时,协助稻米加工企业开展绿色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参考文献:

[1]王宏锦.汉中绿色水稻优质高产栽培集成技术[J].汉中

科技,2011(2):1-3.

[2]刘建华,李晓宏.城固县耕地地力评价与测土配方施肥

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5):81.

[3]胡波,.沭阳县绿色稻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

代农业科技,2012(17):320-3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