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应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应用

来源:刀刀网
2019年02月 小学教育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应用

刘国斌 朱进丽

(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厂店小学 河北沧州 061800)

摘 要:近年来我们倾听“三疑三探”、感受“三疑三探”、走近“三疑三探”,我们在学习中思考着,在思考中兴奋着,因为我们看到了真正的“教师与学生共成长”的教育的春天,我们学习着、实践着,也在不停的反思着,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三疑三探”的认识。

关键词:三疑三探 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 模式 教学

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基础学科的教学,学生在这个时期的学习可以为后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重视数学教学是关乎学生后续发展的大问题。教学现状是小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因素,教师还不能完全把握学生的真实学习起点,了解不够充分,对教材文本中一些重难点掌握得不够,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还是不科学。教师担心完全放手交给学生自学,担心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还是会占用一定的时间重复,以求心理安慰;为了保证顺利“走完”教案的教学流程,教师总是喜欢请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过于追求正确答案,乐于重复正确答案,没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保证相异构想的暴露和解决;由于教学经验的缺乏,对学生的生成资源预设不充分,对学生的资源不能及时引导回应,致使学生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对于课堂上采用的情境创设、自主探究、小组交流这些教学形式的价值取向不清楚,不明白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价值体现

只有学会提问,才能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优势毋庸置疑:

1.“三疑三探”有利于解决中小学生创新能力不强问题; 2.“三疑三探”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了学生;

3.“三疑三探”模式克服了课堂教学的随意性,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4.“三疑三探”模式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

前面的老师都已阐述的很详细了,在此我不再累赘了,我只想举两个课堂教学的实例:

例一:一节40分钟的小学数学课,课前老师备课很充分,逐句讲解,并且凭借讲解的生动细致,使学生很快明白了课本内容;并凭借讲解的精彩吸引了学生,一节课下来,有的学生都能熟背课堂上讲的教学内容。这节课,按传统的评价方法,是很成功,很高效的!

例二:还是那节40分钟的小学数学课,课前老师就要求学生完成三疑三探自主学习五步导学案,学案上的任务能完成的完成,不能完成的留到课上。在上课的时候,教师直接先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梳理问题。接着出示本课学习目标,然后出示自探提示让学生自探。经过思考后进入第二步解疑合探,先小组对自探提示逐一进行讨论交流,教师深入学生中,与学生交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全班讨论交流。解决不了的,质疑再探,由师生共同解决。最后就本课内容进行拓展训练,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掌握情况。

例一中,老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是旁听者。老师是参与这项活动的绝对优胜者,他把他的理解用合理的、甚至是巧妙地方法

展示给了学生,学生完全按他的思路看似轻松的、快速的掌握了起来。可是,学生除了能记下一部分老师的展示之外,学生自己又增长了哪些本领呢?如果碰到老师课堂讲解之外的问题该怎么办呢?

再看例二,是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进行的。课堂是沿着学生的思路走的,学生哪些该完成,哪些该求助于老师,老师是在帮忙的。即使这样的课看上去有点散,有点不够语文的美感,但是仔细想想,学生去查资料收集、理解、质疑、探究、解决、总结,这些能力的提高,不正是教学的目的吗?

所以,例1、例2两堂课,哪个才是真正的高效,就显而易见了!

“三疑三探”教学,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只是参与者。“三疑三探”课堂是崇尚自然的课堂,就是常态课,就是生命课。再借用三疑三探教学中的一句话,是不是一堂好课,看看学生是否参与了学习,参与的人是多还是少,参与的环节是多还是少。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三疑三探”下的高效课堂就是这样灵动,每一个学生都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每一个参与者都感受到高效课堂的魅力;“三疑三探”下的教学就是这样鲜活,每一个学生都充分感受到了学科求知的乐趣。

三、“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要活学活用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只是一个教学概念,没有具体的方式方法。目前,“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还只是一个“毛坯”和“框架”,还有许多需要广大教师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所以我们教师在实践“三疑三探”时产生了许多问题,这个也是情理之中的。我们教师在实行“三疑三探”教学的时候,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且还要掌握一个度,我们要根据课堂实际的内容,还有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活学活用。不能被“三疑三探”模式所束缚。

总之无论任何教学模式,最终的目的就是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记忆最多的内容、实施“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我们要转换传统的观念,在学习中尝试,在收获中改进,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达到双赢,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学习到知识,教师也能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汪耀文.“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以“圆”一单元教学为例[J].甘肃教育,2018(20):124.

[2]李爱丽.“三疑三探”成就师生幸福[J].成才之路,2013(28):27.

[3]杨丽.问题教学中的三疑三探模式[J].文学教育(下),2009(07):70.

新教育时代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