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来源:刀刀网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0-83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活动、推导能力、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 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能够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教具准备:课件、平行四边形若干个。

学具准备:三角板一个、剪刀、文具。

设计理念:《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时建立在学生数、剪、拼、摆的操作活动之上的,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使学生在探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探索问题成功的体验。使学生在操作、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今天这节课小精灵明明将带我们去一个地方,和我们一起探讨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课本第79页的主题图,让学生在图中找一找学过的图形,发现有两个小朋友吵起来了。) 2、 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两个形状不同的花坛,一个长方形花坛,一个平行四边形花坛。男孩、女孩争论,男孩说:“我觉得平行四边形花坛大。”女孩反驳:“不对,应该是平行四边形花坛大。”就这样争论了起来。明明说:“停一停,不要争了,我们可以

请哥哥、姐姐们来给我们当裁判,看看我们谁说得对。”) (学生举手回答) 师:我们同学们也有不同的说法,那么到底谁说得对呢?我们有办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学生思考,应该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 3、 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 探索新知。

1、 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点击课件出示课本第80页方格图) (2)说明要求。

(3)学生完成数方格活动。 (4)汇报交流、观察发现。

(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相等,高与长方形的宽相等,它们的面积也是相等的。) 2、 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1) 猜想

(根据学生的猜想,教师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

师提问: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等于底乘高呢?(学生思考) 师:看来我们对这个平时四边形的公式能不能应用到所有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中去,还有怀疑,我们需要对这样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2) 验证

(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找一找、画一画、剪一剪,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会计算面积的图形。)

同时思考:1、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宽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有什么关系?

(展示学生不同的剪拼方法,让学生叙述自己的推导过程: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它的形状变了,面积不变,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3) 抽象出面积公式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进行如下板书: 长方形 的 面积= 长 X 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 X 高

(4) 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 3、 教学例题1:

(课件出示课本第81页的例题1)

平行四边形的花坛底是6m,高是4m,它的面积是多少?

提问:通过这道题,请大家想一想,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必须知道哪些

条件?(底和高)是不是随便一条底和高呢?(必须是对应底边上的高) 三、 巩固练习。 1、 口算题:

(1) 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是30cm,不同底边上的两条高是15cm和25cm,求平

行四边形的面积。

(2) 知道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底和高,分别是12dm和5dm,6dm和10dm,求平

行四边形的面积。 (3) 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8平方米,底是7米,求这个平时四边形的高

是多少? 2、 判断题:

(1) 下面是块近似平行四边形的菜地,王大爷:43X23,李大爷:43X20,请你

判断一下谁对谁错。 (2) 课本第83页的第5题。 3、 解决问题:

国庆节快到了,学校要在校门两旁用鲜花铺两个面积是12平方米的平行四边形花坛,请你帮学校设计一下。(要求底和高为整米数) 四、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我的这节课学生通过了讨论、交流、动手操作、猜测、验证等实践活动,学生对平时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掌握得较好,但课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对学生放手不够,总是让学生跟着我的思路走;问题的提出不够开放性,没有激起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课堂练习安排得过多,整节课有赶时间的味道;课堂练习的设计过于平淡,没有激起学生的挑战兴致。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作为例题讲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尽量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问题的设计要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争论才有效果,安排的内容要适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