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战略网络的企业竞争优势研究

基于战略网络的企业竞争优势研究

来源:刀刀网
2010年第l0期 改革与战略 REF0RMAT10N&STRATEGY NO.10,2010 第26卷(总第206期) (Cumulatively,NO.206) 基于战略网络的企业竞争优势研究 阮亚杰,李金玉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 100124) [摘要】文章从竞争战略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三个视角探讨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问题,并指出这些理论多 从某一个理论讨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问题,忽视了其发展的多学科交叉、多理论整合的趋向。战略网络作为一种企业网络形 式,代表了网络合作竞争战略观,体现了企业网络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对以_k--种理论的批判、整合,能从资源和能力因素、 结构因素、关系因素和认知因素四个维度全面、系统地解释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问题。 [关键词】战略网络;企业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2—736X(201 0)1 0—0052—04 On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Enterprises Based on Strategic Network RuanYajie,Li Jinyu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 00 1 24) Abstract: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enterprises through competitive strategic theory,resource—based theory and social network theory.The source of enterprise competitive advantage coitles from not only one of these three theories,but an integration of them.Strategic network which describes the source of enterprise competitive advantage from combination advantage, relationship advantage,structure advantage and cognitive advantage reflects cooperative—competitive strategic concept and integration of the three theories. Key words:strategic network;enterprise competitive advantage 引言 优势的概念,之后运用于企业战略管理 并成为此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研究的 其它节点通过协议或契约联结在一起 的、以相互信任和长期合作作为基础 的、不断进化和优化的一个自组织和他 组织的复杂关系网络系统。战略网络是 内容和形式都深化了的复杂企业网络, 体现了企业网络未来发展的方向。所以 当今管理理论受到两个根本性力量 的驱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技术发 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 角度不同和企业竞争局面的复杂特点, 这一概念目前还没有得到非常统一和明 确的定义,通常是指在消费者眼中企业 在正面与竞争对手相区别的能力。 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优势产业, 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网络经济应运 而生。企业的发展既要适应全球化的经 了解在战略网络中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问题对构建战略网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 济发展和日益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消费需 求,同时也要适应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所导致的分工深化和市场竞争加剧的社 会需求,企业满足消费者和社会需求是 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前提条件。因此, 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仅源于自身的资源 及能力,企业还必须嵌入社会网络以提 升竞争优势。 Chamberlin(1939)首次提出竞争 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米源于产业集群。 国内外对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已有大量 研究,但对于在战略网络中的节点企业 竞争优势研究较少。战略网络最早由雅 里诺(1988)提出,近20年来,这种 新型组织形态引起学者的广泛研究。本 实际参考价值。 本文首先从竞争战略理论、资源 基础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三个视角探 讨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问题。战略 网络作为一种企业网络形式,代表了 文认为:从系统观的角度出发,战略网 络就是为了共同的远景,以战略中心企 业为核心节点(核心企业),与网络的 网络合作竞争战略观,体现了企业网 络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对以上三种理 论的批判、整合,能从资源和能力因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项目编号:081(/005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 70639002),部委项目(项目编号:98011790200701)资助。 [作者简介】阮亚杰(1989一),男,北京人,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金融管理;李金玉(1976一), 女,辽宁抚顺人,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战略管理与决策支持。 囡改轴残呜 素、结构因素、关系因素和认知因素 四个维度全面、系统地解释企业竞争 优势的来源问题。 研究企业网络竞争优势的视角 优势的解释还是外生的,未能彻底从企 提出嵌入性的概念后,使新社会经济学 的研究兴起。格兰诺维特(1973, 1985)的“强联结优势理论”、“弱联结 业内在结构分析出发揭示企业的战略 问题。 (二)资源基础理论 一的力量理论”,林南的社会资源理论, 布迪厄(1985)、科尔曼(1988)为代 、20世纪90年代,战略理论研究开 始形成两个相对而又互为补充的流 派: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目前,资源 基础理论是这两个流派的一系列具有密 表的“社会资本理论”和伯特(1992) 为代表的“结构空洞理论”等都是社会 网络分析中的代表性理论。 格兰诺维特(1985)认为,嵌入性 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研究主要从竞 争战略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社会网络 理论三个视角展开,它们能从某一侧面 切关系联系的理论集合体,最早的论述 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查 理斯・巴比吉(1833)、阿尔弗雷德・马 解释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问题,但不能 比较系统地解释这个问题。波特的竞争 有两种:一是关系性嵌入,即经济行动 者是嵌入于其所在的关系网络中并受其 战略理论从产业结构视角揭示了这个问 题,但缺乏对企业内部环境的考虑。资 源基础理论从企业内部揭示了这个问 题,但企业缺乏持续的竞争优势。而这 两种理论的思想源于原子主义,缺少社 会化的过程。社会网络理论从社会网络 阐述问题,从而弥补了二者的不足。因 此,需要整合三种理论来解释企业竞争 优势的来源问题。 (一)竞争战略理论 20世纪70年代迈克尔・波特从产业 组织理论的视角,提出以产业结构分析 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波特认为,竞 争是企业成败的核心所在,企业盈利能 力取决于其选择何种竞争战略,而竞争 战略的选择要解决产业选择问题和竞争 地位问题。他通过产业结构分析来选择 有吸引力的产业,利用成本领先地位和 产品差异来确定竞争优势。波特认为竞 争优势归根结底产生于一个企业为其客 户创造的价值,这一价值超过了该企业 制造它的成本,而用于制定、实施竞争 战略和寻求加强竞争优势的基本丁具就 是开发有吸引力的价值链,并讨论了企 业如何通过其对价值链的影响来影响竞 争优势。 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缺乏对企业内 部环境的考虑。波特在《竞争优势》一 书中认识到这一缺陷,他从企业的内在 结构 发,提出以价值链为基础的战略 分析模型,试图弥补原有理论的不足。 但价值链分析法存在对主要方面(如特 定技术和生产方面)重视不足的局限 性。此外,波特的产业结构分析方法也 显不足。产业结构分析集中说明了企业 优势“是什么”,反而忽略了企业“为 什么”能不断创新的竞争优势的问题。 总之,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对企业竞争 歇尔、潘罗斯、理查德森(1973)、纳 影响和决定的,行动者可以直接通过网 尔逊与温特(1982)、里普曼与卢曼特 络中节点间的相互联系带来获取信息; (1982)、沃纳菲特(1984)、德姆塞茨 二是结构性嵌入,指在更大层面上,行 (1988)、普哈拉和哈默(1990)、兰格 动者所构成的关系网络是嵌入于由其构 路斯 (Langlois, 1992)、 福斯 成的社会结构之中,并受到来自社会结 (1993)、提斯、皮萨诺与苏安(1990) 构的文化、价值因素的影响和决定。企 和哈默与贺尼(1994)等从不同视角对 业经济行为的关系嵌入性特征,要求企 资源基础理论进行了研究。因此,资源 业必须有意识第获取和保持企业网络中 基础理论有着多个分支,未能形成系统 的关系优势。他还将关系强度划分成强 的理论体系,但其共同之处是:与企业 弱关系两类,网络的强弱关系通过影响 外部条件相比,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企业 网络内知识共享和传递过程,进而影响 占据市场竞争优势具有决定作用;企业 网络竞争优势。 内部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揭示企 伯特(1992)发展了格兰诺维特的 业获得超额收益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 结构嵌入,将网络本身作为一种资本进 关键性概念。 行研究,提出了结构洞理论。他将结构 资源基础理论学派也面临了一系列 洞定义为:“非冗余联系之间的分割”。 的理论困境。有人认为,关键性资源与 认为社会网络中的某个或某些个体与有 核心能力近乎成为竞争优势的同义词, 些个体发生直接联系,但与其他搁置不 而且资源、能力的思想也变成了“事后 发生直接联系,这种无直接联系的现 追溯”(威廉姆森,1997)。很多人(陈 象,从网络整体看好像网络结构中 现 传明,2002;蒂斯,1997)指出,核心 了洞穴,因为称为“结构洞”。行动者 能力的独特性也是企业自身难以改变 所在的网络及其自身在网络中的位置是 的,从而具有刚性。因为,由于核心能 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力形成的路径依赖性、长期性和模糊性 布迪厄(1980)最早对社会资本 等特征,核心能力也会表现出僵化,企 进行相对系统的分析。他认为,资本是 业还不具有一种改变能力的动态能力。 一种积累的劳动,个人或者团体通过占 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和资源基础理 有资本,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而社 论都遭到学术界的一些批评,因为它们 会资本是资本的三种基本形态之一(经 与战略的原子主义有直接的联系。摆脱 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是真 企业战略原子主义的困境就是要将战略 实或虚拟资源的总和,是一种通过对 的视角切换到整体化的、高嵌人性和网 “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 络化的企业网络。 际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随后科尔曼、 (三)社会网络理论 普特南、格兰诺维特、福山等人分别从 社会网络分析是新经济社会学中分 网络组织、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互惠 析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一种研究方 信任以及合作行动等方面对社会资本进 法。主要代表人物有哈里森・怀特、格 行了界定和理论完善。如普特南 兰诺维特和林南、伯特等。怀特(1970) (1992)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 建立“新经济社会学”,而格兰诺维特 特征,如网络、规范和信任,它们有助 改j}声致岛囝 于人们为了共同的利益进行协调与合 作。格兰诺维特(1992)认为,社会资 本是一种有价值的资产,它来源于参与 都会影响企业的行为和绩效。战略网络 的战略特性,即构建战略网络的战略目 标(或愿景)的实现,需要网络节点间 三、通过战略网络构建企业持续竞 争优势 者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福山(1995)则 认为社会资本是群体成员之间共享的非 的关系的长期信任和合作的文化氛围和 相似的文化背景,正体现了企业网络未 来发展的方向。 (二)战略网络的战略观 根据战略网络的定义,战略网络中 节点的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所具体的资 源、能力和知识及形成的长期信任关 系、知识共享与创新能力和共同的价值 观和规范(主要表现为共同远景),能 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组合优势、关系优 势、结构优势和认知优势。 正式的价值观念、规范,能促进彼此间 合作。企业社会资本按照其关系网络嵌 入性可以分为关系性嵌人、结构性嵌入 和认知性嵌入三种。 二、战略网络的战略观 根据战略网络的定义,战略网络不 仅代表一种适应网络经济要求的、具有 自组织和他组织的新型网络组织,它还 代表了一种新的网络合作竞争战略观。 (一)组合优势——资源、能力和 这一战略观要求网络内部以合作的态 战略网络结合了动态联盟和产业集 度,通过资源、能力和知识共享的方式 群等企业网络的优点,它的出现正体现 来创造网络竞争优势,而在网络外部与 了企业网络未来发展的方向。战略网络 其他战略网络则是一种动态的网络竞争 所代表的网络合作竞争战略观,正是对 关系。战略网络的思想核心是网络中的 以上三种理论的批判与整合。 各个节点(特别是核心节点)为了共同 (一)企业网络的类型及发展趋势 的远景,将自己的资源、能力和知识集 最近2O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信 中于体现自身核心能力的优势活动中, 息化有了进一步发展,相继出现并发展 通过网络创造更大价值,而将其它活动 }=};多种企业网络形式,如虚拟企业、供 交由网络其它节点,发挥协同效应,实 应链、外包或下包、战略联盟、产业集 现共同发展。战略网络的战略观是对波 群、战略网络等。现有的研究大多把与 特战略竞争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社会 成员企业的关系定义为动态联盟、产业 网络理论的批判与整合。波特的产业分 集群、企业集团和战略网络。动态联 析理论中的位势效应表明了产业内的盈 盟、产业集群和战略网络都具有较强的 利性差异,这种差异来自于外部条件, 灵活性和适应性,但动态联盟是指各个 而在资源基础理论学派看来则是来自于 企业利用不同企业知识资源而组成的超 企业间能力的差异。本文认为,要打破 越空问约束的、协调作战的、临时性的 产业的局限,在价值链内不同位置,比 组织体系,而产业集群更多具有地理接 如价值链高端和低端、网络内和网络 近性和关系接近性。而企业集团中企业 外、核心节点和非核心节点,存在着盈 问的关系是完全的控制关系,企业集团 利性的先天性差异,企业能力的不同决 本质上来说并不是网络组织,而只能说 定了企业进入价值链的不同位置,并加 是科层组织的延伸,缺乏一定的灵活性 深不同位置的盈利性差异。因此,波特 和适应性。通过已有对于企业联结方式 战略竞争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的观点之 的研究,我们发现,战略网络这一企业 间并非排斥关系,而是一种互补、统一 网络形式结合了这3种联结方式的优 的关系。同时,无论是核心能力还是价 点,能较好的适应外部环境,整个系统 值链,反映的主要是企业的生产属性, 具备稳定性的同时兼备了灵活性与适应 而企业除了生产属性,还具有规制属 性。既不同于企业集团对下属企业的完 性,规制同样决定着企业的资源配置效 全控制,也不同于动态联盟问的完全无 率,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针对企 约束,又打破了传统产业集群地理临近 业制度对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不可替代的 的。 重要作用,我们从战略网络的组织结构 在网络研究文献中,出现这样两个 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结构优化,只有 发展趋势:(1)经济学、战略理论、社 达到能带来竞争优势的效率高度,才能 会学等多学科在网络研究领域的融合; 体现对竞争优势的增量贡献。至此,本 (2)研究方法向社会学领域的偏移。企 文提出资源、能力和社会网络都是企业 业所在的网络是嵌入在一定的社会背景 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他们之间 之下的,广义地说,社会背景包括文 者之间虽有联系,但彼此不能完全 化、认知、制度和结构,任何一个因素 替代 ■口改革5残吗 知识的整合 在战略网络中,各节点企业的资源 和能力是异质性和互补的,正是这些互 补的资源、能力使网络获得关系租金, 同时,网络合作和彼此信任程度高于其 它合作形式,优势互补的功能得到保 证。网络内企业在某种程度上是 的,但网络参与者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及 资源关系使处于网络中的组织通过学 习、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途径在信 息、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获得或保 持竞争优势。 (二)关系优势——信任的建立 关系嵌入性对网络中企业的影响主 要体现在对其经济交易行为的信任、规 范与制约上。交易前,企业间的战略网 络关系可作为一种信息甄别机制,为企 业节省大量搜寻成本,长期交往中建立 起来的信任关系和互惠关系,可以规避 风险,节省企业的交易费用等。交易 中,企业间的战略网络关系可作为一种 第 方治理结构,关系嵌入性为其带来 了网络中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信 任,减少机会主义行为。科尔曼(1988) 指出,关系嵌入性在网络中能产生出第 三方信任, 从而形成信任扩散,带来社 会资本总量增加,同时产生网络不良信 誉的排除效应,所以通常有利于规范和 惩罚系统的建立,起的作用往往会超过 正式组织形式。 ( )结构优势——知识的共享和 创新 结构嵌入性对网络中企业的影响主 要体现在网络中的位置和网络关系的紧 密程度上。企业中任何知识创造过程、 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知识创造的主体能 否拥有关键性信息和知识。战略网络中 的核心节点作为结构洞中的桥,具有提 供信息交换和信息控制两方面的便利。 在创新过程中,核心企业总是会比其他 业在与其他组织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 经济出版社.2003.83—87, 的行动者更加及时地获取关键信息;在 彼此相互接受的语言、模式和价值观, 【3】许小虎,项保华.企业网络理论发 传递过程中,它可通过对信息与知识的 正是在共同的语言、符号、共同文化 展脉络与研究内容综述 科研管理, 筛选,使更有利创新活动的知识在网络 中,使沟通变得容易。相反,语言和符 2006,(1):114—120. 中传播,通过不断创新来保持网络竞争 号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人们对于 【4】邹宜斌.社会资本:理论与实证研究 优势。格兰诺维特所讲的强弱关系会影 社会网络的进入。 文献综述【l1.经济评论,2005,(6):120—125. 响知识的获取、存储、交流、共享和传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战略 【5】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 递过程。强关系可以减少隐性知识传递 网络的互补性关系利于资源、能力和知 版社.2005.3. 的交易成本,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利于 识的整合,关系性嵌入促进了组织问信 【6】戴维・贝赞可,戴维・德雷诺夫,马 知识的创造。弱关系在传播中充当着沟 任关系的建立,结构性嵌入使企业获得 克・尚利.公司战略经济学『M].北京:北京 通不同群体间的信息桥,突破了内部强 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而认知性嵌入形成 大学出版社,1999.373. 关系网络的束缚,实现了跨界社会团体 共同的价值观和规范,促进了组织间沟 【7】克里斯第安・克努森.企业能力理 的交流与联系,获得异质信息,提高网 通。无论企业社会关系是以结构的、关 论的历史回顾【A].尼古莱・J・福斯、克里 络的创新能力,弱关系网络比强关系网 系的还是以认知的社会关系形式出现, 斯第安・克努森.企业zr ̄g:面向企业能力 络更有利于网络探索知识创造过程。在 他们都是嵌入企业网络中的资源的产出 理论【M1.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战略网络中,核心节点与它直接相连的 结果,是一种能为企业所控制、有利于 1998.21. 节点间构成的主要是强关系,而战略网 企业实现目标的价值创造。 【8]Burr S.R.SO-ucamal Holes[M]. 络中非核心节点问及节点与战略网络外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的组织建立的关系更多是弱关系,因 四、结论 Press。l992. 而,战略网络具有强弱关系的组合,因 【9]Granovertter M.The Strength of 而在知识运用和知识探索的创新过程中 本文通过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问 Weak Tie[J】.American JournalofSociol- 都具有优势。 题的理论梳理,提出战略网络为关系网 ogy,1973. (四)认知优势——价值观的形成 络中的企业提供了持续的组合优势、关 【10]Nahapiet J,Ghoshal S.Social 认知性嵌入是指行动者在网络中长 系优势、结构优势和认知优势。 capital,intellectualcapitalandthe organi- 期合作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规范,可 zational advantage[J】.Academy ofMan— 促进双方信任关系的发展。人们在某种 [参考文献] agementReview,,l998.(2):242—26. 程度上拥有共同的语言会提高他们接近 【1]程德俊.网络组织的适用条件及 他人并获取信息的能力。相反,如果他 其绩效分析Ⅲ.科研管理,2005,(6):80—86. 【责任编辑:梁小楠】 们的语言和规范不相同则了他们的 【2]肖海林.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基 交流也就阻碍他们获得资源的机会。企 础、生产机制与管理框架【M].中国财政 [上接第23页] 自然无情报复的教训。他指出:“短距 这样才有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可能。 注和谈话(上卷),北京:中华人民共 离的开荒,有条件的地方都可以这样 和国国史学会1998年版第33页。 做。但是必须注意水土保持工作,绝不 注释 ⑤赖章盛、刘坤《生态文明与现代 可以因为开荒造成下游地区的水灾。” ①②⑧ ⑥ ⑩ ⑩⑩⑩④@④④ 生产力的生态化转型》,载于《求实》 “在垦荒的时候,必须同保持水土的规 《文集(第7卷)》,北 2009年第10期第55至57页。 划相结合,避免水土流失的危险。” 所 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8、 ③《建国以来文稿 谓保持水土的规划,主要就是保护森林 228、241、25至26、221、23、24、 (第11册)》,北京:文献出版社 资源,搞绿化。他说:“森林是很宝贵的 241、24、215至216、55至56、372 1996年版第499页。 资源。” 所以,要“绿化荒山和村庄。 228、153、383页。 ⑩③《文集(第6 我看特别是北方的荒山应当绿化,也完 ⑤⑩③③ ̄-t泽东著作专题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 全可以绿化。……南方的许多地方也还 摘编(上)》,北京:文献出版社 466、475页。 要绿化。南北各地在多少年以内,我们 2003年版第988、964、969、970页。 ③《建国以来文稿 能够看到绿化就好。这件事情对农业, ⑦⑧⑧⑧⑩固⑧⑩《文 (第6册)》,北京:文献出版社 对工业,对各方面都有利。”。在 集(第8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992年版第4页。 这里强调的是,人类在向自然索取的同 第130,117,121.73,80,120,236、72页。 时,要注意保护自然,维持生态平衡, ⑩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 【责任编辑:王政武】 5残呜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