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6954234 U(45)授权公告日 2018.02.02
(21)申请号 201720743617.1(22)申请日 2017.06.23
(73)专利权人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
公司
地址 266111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
镇锦宏东路88号(72)发明人 邢丽 乃国彦 李丰 李宏
陶桂东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责任公司 11223
代理人 曲艳(51)Int.Cl.
B61D 27/00(2006.01)B60H 3/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风道过滤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道过滤装置,固定在
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所风道本体上,包括滤网、
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相互扣合固定连接,所述滤网固定在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中间,在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上均设置有向所述滤网方向凸出的多个第一支撑条及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扣合后第一支撑条及第二支撑条将所述滤网夹持在中间。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解决了高速动车组新风风道滤网拆卸更换的问题,并达到提高客室内空气质量,方便检修,易于拆装更换,节省成本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6954234 UCN 206954234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风道过滤装置,固定在风道本体上,包括滤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相互扣合固定连接,所述滤网固定在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中间,在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上均设置有向所述滤网方向凸出的多个第一支撑条及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扣合后第一支撑条及第二支撑条将所述滤网夹持在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为无纺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通过折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条及多个第二支撑条均为U形条,且相互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条及第二支撑条错位设置,将所述滤网被夹持后形成百褶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风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框架或第二框架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风道本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与风道本体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板与风道本体之间设置有防脱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装置包括设置在安装板上的至少一个弹簧销及对应设置在风道本体上的销孔,所述弹簧销插入销孔内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抽拉把手。
2
CN 206954234 U
说 明 书风道过滤装置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安装在高速动车组新风风道入口处的风道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原高速动车组端部新风风道滤网通过其框架上的滤网安装板与风道本体间采用螺栓紧固连接,受空间,滤网与框架是焊接于一体的结构,原滤网滤芯材质为不锈钢金属丝,清洁过程中钢丝刷易将金属丝破坏,影响空气过滤效果。列车运营中,为保证客室空气质量,风道滤网需经常拆卸清洗,雾霾天或是柳絮较多的时节清洁或更换更为频繁,如若检修过程滤网发生变形或明显堵塞情况,则需更换整个风道滤网,存在费用较高,耗时长,且备品不易存放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拆装更换的风道过滤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0005]一种风道过滤装置,固定在风道本体上,包括滤网,还包括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相互扣合固定连接,所述滤网固定在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中间,在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上均设置有向所述滤网方向凸出的多个第一支撑条及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扣合后第一支撑条及第二支撑条将所述滤网夹持在中间。
[0006]进一步,所述滤网为无纺布。[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通过折页连接。[0008]进一步,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条及多个第二支撑条均为U形条,且相互平行设置。[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条及第二支撑条错位设置,将所述滤网被夹持后形成百褶形状。
[0010]进一步,在所述第一框架或第二框架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风道本体固定连接。[0011]进一步,所述安装板与风道本体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0012]进一步,在所述安装板与风道本体之间设置有防脱装置。[0013]进一步,所述防脱装置包括设置在安装板上的至少一个弹簧销及对应设置在风道本体上的销孔,所述弹簧销插入销孔内固定。[0014]进一步,在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抽拉把手。[0015]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风道过滤装置,通过两组相互扣合的框架和支撑条将滤网夹持固定,再整体与风道本体固定连接,不但整体结构简单,还解决了高速动车组新风风道滤网拆卸更换的问题,并达到提高客室内空气质量,方便检修,易于拆装更换,
3
CN 206954234 U
说 明 书
2/3页
节省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框架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框架闭合后的结构示意图。[0019]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框架1,第二框架2,滤网3,第一支撑条4,第二支撑条5,安装板6,弹簧销7,抽拉把手8。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002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风道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框架1、第二框架2和滤网3,滤网3固定在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的中间,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为不锈钢框架,滤网3优选采用无纺布。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相互扣合后再通过插销或弹簧销(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的形状与风道本体(图中未示出)的断面形状相匹配。
[0022]在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上均设置有向中间的滤网3方向凸出的多个第一支撑条4及第二支撑条5,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扣合后第一支撑条4及第二支撑条5将滤网3夹持在中间。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支撑条4及第二支撑条5均为U形的不锈钢圆柱条,且相互错位平行设置,将滤网3被夹持后形成百褶形状。不但增加了滤网3的过滤面积,提高了过滤效率,而且滤网3仅通过两排第一支撑条4及第二支撑条5即实现固定,不再需要其它的固定结构,使滤网3的拆装更换更加简单方便。为了使拆装更加方便,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之间通过折页(图中未示出)连接,第一框架1相对于第二框架2可以翻转。[0023]为了方便与风道本体之间的固定连接,在第一框架1或第二框架2的一侧(折页的相对侧)固定有安装板6,本实施例中,安装板6焊接固定在第二框架2上,安装板6上设置有四个安装孔,在风道本体上对应设置有连接座(图中未示出),在过滤装置安装在风道内时,将安装板6与风道本体上的连接座之间通过四个螺钉固定连接,即完成过滤装置的安装,如要更换滤网3时,只要拧开四个螺钉即可将过滤装置从风道本体中抽出。为了方便操作,在安装板6上设置有两个抽拉把手8。[0024]本实施例中,在安装板6与风道本体之间还设置有防脱装置,防脱装置包括设置在安装板6上的至少一个弹簧销7及对应设置在风道本体上的销孔(图中未示出),优选在安装板6上对称设置两个弹簧销7,弹簧销7插入销孔内固定。在车辆长期运行过程中,如果固定过滤装置的螺钉松动,两上弹簧销7依然可以将过滤装置固定在风道本体上,不会影响空气过滤的效果,也不会影响行车安全。[0025]当需要更换滤网3时,拧开安装板6上的四个螺钉将过滤装置从风道本体中抽出,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之间的插销或弹簧销后即可直接更换无纺布滤网3。该过滤装置不但结构紧凑,连接可靠,而且操作便捷,省时省力,且空气过滤效果良好,还能有效降低动车组运营维护费用。[0026]如上所述,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
4
CN 206954234 U
说 明 书
3/3页
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5
CN 206954234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6
CN 206954234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