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月”考试题
姓名: 得分: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5题,每题2分)
1、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 √ )
2、2002年国家卫生部会同劳动保障部重新颁布的法定职业病目录有10类105种。( √ ) 3、中暑不属于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 × )
4、职业性体检分三种:就业前体检、就业后定期体检、离岗体检。 ( √ ) 5、生产性毒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三条途径进入人体。 ( √ )
6、凡患有心脏病、癫痫病、血压高病、严重贫血病、深度近视,精神病等可以从事登高作业。( × )
7、任何电气设施在未经检查证明无电以前,应一律视为有电。 ( √ )
8、黄磷误食应立即用2%硫酸铜洗胃,或用1:5000高锰酸钾洗胃。洗胃及导泻应谨慎,防止胃穿孔或出血。就医。 ( √ )
9、眼睛接触NaOH应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 10、安全生产工作原则:管理生产必须管安全。 ( √ )
11、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是构成烧燃的三个要素,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燃烧便不能发生。 ( √ )
12、当有毒气体大量外泄时,无关人员逃离路线为:与风向垂直方向。 ( √ ) 13、在坠落高度基准面3米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 × ) 14、安全监督“六查”是指:查思想;查制度;查措施;查隐患;查整改;查效果。 ( √ ) 15、酸碱物质烧伤,应采取的现场急救方法:用大量清水冲洗20分钟以上。 ( √ )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 1、职业病有哪四个特点? ( ABCD )
A、病因明确,其病因就是职业病危害因素,是人为的,如果这些因素得到消除或控制,就可以防止或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B、所接触的危害因素(病因)通常是可以检测的,只有接触量超过一定限度,才能使人得职业病。
C、在接触同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中,常常有一定人数发病,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 D、大部分的职业病目前无特效药或治疗方法,早期发现,较易恢复,发现越晚,疗效越差。 2、职业病是人为的疾病,在劳动过程中有几方面原因容易得职业病? ( ABC ) A、用人单位设立或提供的(劳动)作业场所不符合职业卫生要求,产生了职业病危害因素。 B、用人单位或劳动者设置(使用)的作业方式不合理,不健康。 C、劳动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或行为,不懂得个人防护和自我健康保护。 D、劳动者生病原因引起的。
3、个人防护用品包括: ( ABCDE )
A、防护帽 B、防护服 C、防护眼睛和面罩 D、呼吸防护器 E、防噪声用具和皮肤防护用品
4、操作工六严格:( ABCDEF )
A、严格进行交。 B、严格进行巡回检查。 C、严格控制工艺指标。 D、严格执行操作票。 E、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F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定。 5、机械设备在运转中操作者必须遵守下列事项:( ABCDE )
A、不得戴手套操作; B、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C、不得用手去模运转的皮带及齿轮; D、不得用手去模旋转的加工件表面 ; E、不得直接用卡尺量运动的工件。 6、“三同时”: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引进的工程项目,其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ABC )
A、同时设计 B、同时施工 C、同时投产使用
7、黄磷在空气中的自燃点通常为:30度。黄磷着火时使用的灭火剂为( ABC ) A、水(雾状) B、泡沫灭火剂 C、干砂 D、酸碱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
8、我公司入厂三级安全教育指:( ABC ) A、公司级 B、车间级 C、班组级。
9、从事对双目有伤害的作业要求配戴的防护用具为:( AB ) A、护目镜 B、防护面罩 C、口罩
10、以下几种火灾不宜用水扑救: ( ABCD ) A、遇水燃烧物,如金属钾、钠、碳化钙等
B、比水轻(密度低于水),且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如醇类,酮类、脂类、油类等 C、与水反应生成有毒或腐蚀性气体的物品,如磷化铝、磷化锌等 D、未切断电源的电气,高温设备。 四、填空题。(共25空,每空题2分)
1、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 接触粉尘 )、( 放射性物质 )和其他有毒、有害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化学性眼灼伤预后好坏关键在于急救处理是否及时。急救措施之一立即彻底冲洗,酸性物质灼伤用( 2.5%碳酸氢钠溶液 )、碱性物质灼伤用( 3%硼酸溶液 )或用清水冲洗。
3、化工安全生产的特点:(易燃易爆 )、(有毒有害 )、(酸碱腐蚀性强 )、(高温高压 )(深冷负压)、(生产连续性强 )。
4、生产过程中要做到的“三不伤害”指:( 不伤害自己 )、( 不伤害他人 )、( 不被他人伤害 )。
5、安全绳的正确配戴方法为:( 高挂低用 )。
6、《安全生产法》于( 2002年11月1日 )正式颁布实施。
7、7S是指整理、( 整顿 )、清扫、( 清洁 ) 、素养、( 安全 )、( 节约 )。 8、火灾中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比如:(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9、“三违”现象:(违章指挥 )、(违章操作 )、(违反劳动纪律 )。 10、安全色中红色表示(禁止 )、(停止 )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