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构建和谐教育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构建和谐教育

来源:刀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第8卷第4期 巢湖学院学报 No.4.,Vo1.8.2OO6 总第79期 Chaohu CoUege Journal General SerialNo.7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构建和谐教育 陈 秀 (安庆师范学院办公室,安徽安庆246000) 摘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构建和谐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重 要的作用和意义。而构建和谐教育,须从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和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现状 出发。重点从五个方面着力。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教育;意义;途径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868I2006)04—0013—0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 谐社会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教育的和 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 谐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教育在构建社会主 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 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l的目标。十六届 首先。构建和谐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的题中应有之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既 新概念,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将“构建社会主 包括经济基础,也包括上层建筑,既包括经济、政治、 义和谐社会的能力”闭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提出, 文化各个系统内部的和谐,也包括各个子系统之间 指出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 的和谐,而教育是上层建筑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子系 和谐相处的社会”嘲,这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统。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 其次,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内容是人与人之间 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 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是 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其中的主体。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核心内 一、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容和根本前提,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及其现实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迈向主义理 满足程度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和谐社会需要 想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 高素质的建设者,而培养造就健全的,有正确的 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不仅仅包括经济的繁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个体的人,正是教育的 荣.而且包括政治、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和 任务。和谐的教育为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 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的共同发达。构建社会主义和 和谐个体创造条件。从而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 收稿日期:2006—04-07 作者简介: ̄(1971一),女,安徽宿州人。安庆师范学院党办、院办(外事办)副主任,政工师。 l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智力支持和坚实的文化基础。 再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注重 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 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 结”[41。其中,社会公平与正义是和谐社会的灵 魂。要实现这几个方面的任务,必须有和谐的教 育作为重要支撑。因而,教育任重道远。 第四,我国的教育战线是一个很长的战线, 拥有一千多万教师、教育管理工作者和两亿多各 类受教育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个群体是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这个群 体的稳定和和谐,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起 着关键的作用。 可见,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 举足轻重的位置,落实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教育系统必须努力把构建 和谐教育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15]近几 年来,党、十分重视教育,坚持把教育 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事业无论是规模 还是质量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教育改革取得了 突破性进展,发展速度令国际社会惊叹。 但是,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教育面临的挑 战也十分突出,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亟待解 决,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目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特别 是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差距还很大。 教育与经济的不和谐、教育与社会的不和谐、教 育内部各个方面的不和谐,等等。不仅仅直接影 响教育事业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影 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科学发展观在 教育问题上的落实。因此。无论是从教育事业自 身发展的需要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都呼唤 我们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教育。 二、构建和谐教育的途径 笔者认为,从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和教育事 业改革和发展的现状出发,构建和谐教育须重点 从以下五方面着力: 第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加快教育事业 的发展,是构建和谐教育的根本保证。发展是硬 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因此,教育事 业面临的一切矛盾和问题,最终都必须用发展的 办法来解决。构建和谐教育的首要前提,是教育 事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不发展 14 和慢发展本身就构不成和谐,和谐需要发展。发 展确保和谐。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稳定的目 的也是为了发展。当今时代为教育的全面发展提 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 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巩固、深化、提高、 发展”八字方针,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 展,实现教育事业各方面突破性的进展。在十届 三次会议上,总理再次提出要切实把 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如何落实“优先 发展”的要求,任务十分艰巨。 第二、深化改革,实现教育内部各方面的和 谐,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内在要求。拥有十三亿人 口的中国教育,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教育,这个系 统能否和谐运转,是构建和谐教育首先必须研究 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 段,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 些深层次的矛盾和和问题日渐突出,成为教育系 统内部不和谐的音符。为此,必须认真分析教育 系统内部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的矛盾和问 题,从深化改革人手,从改革中寻找发展的动力, 为教育的全面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要按照教育 发展的内在规律,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在现阶段。重点是要做好“四个统筹”,即统筹教 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统筹各级 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 的协调发展;统筹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这“四个统筹”是一个互相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 统一体,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事业内部的具体 体现。实现了“四个统筹”。也就为最终实现和谐 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 教育与社会的和谐。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外在条 件。教育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它的健康发展。与经济社会其他领域有着千 丝万缕的联系,它既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同 时又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程。因此 协调好教育系统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使教育与社 会环境相互适应,努力实现教育与社会的和谐,是 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条件。这里包括两方面内涵。 一方面,教育要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和建立有 效的运行机制,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教育 自身的规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满足经济 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 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需要。另一方面,社会要适应教育的发展,为教育 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好与人 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全社会都要进一步强 民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各项工作。那么,在教育 化“科教兴国”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意识,支持 系统,切实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热点 教育,理解教育;要增加教育投入,健全教育 难点问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构建和 立法。完善教育,促进教育健康发展。唯有如 谐教育的当务之急。毫无疑问,随着社会的发展。 此,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教育已日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由于 第四、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加强 各种原因,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尽人意 学校德育工作,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重中之重。青 之处,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存在诸多不和谐的因 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把他们培养成 素,需要我们去正视。如贫困生问题、农村义务教 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 育问题、教育乱收费问题、教育问题、教育公 业的建设者和人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 平公正问题、校园安全问题及高校毕业生就业问 求。学校德育工作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的 题等,这些方面的工作都还没有做到令人民群众 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素质、正确的思 满意,有些方面的问题可以说还很严重。以至社 想观念和政治方向,相对于其他工作而言,德育 会上议论纷纷。为此,已经采取了很多有力 工作带有方向性和导向性,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灵 的措施,有的正在逐步得到解决。如农村义务教 魂。应该说,目前我们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状况 育问题,2004年继“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 主流是好的,德育工作的成效是显著的。但是由 之后,教育部叉启动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 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 程”,当年投入30亿。总理继去年提出为 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也 义务教育提供免费教科书后,叉在前不久刚刚开 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符,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学 幕的十届全国四次会议《工作报告》中 校德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 提出了“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免除学杂费的义务 个问题如果不引起重视,不仅影响我们教育目标 教育”、“今后五年国家财政新增义务教育经费累 的实现。而且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和谐社会的构 计将达2182亿元”,这些都是从未有过的,确是 建。因此。各级教育部门应该把加强学校德育工 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嘲。但是,还 作作为构建和谐教育的重中之重。20o4年。 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要彻底解决非一朝一夕之 、下发了两个文件,即《关于加强和改 功,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高度关注、高度重 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 视,特别是教育的公平公正问题,包括城乡之间、 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区域之间、不同阶层之间教育机会不均等,优质 还专门召开了工作会议,对学校德育工作如 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高校招生中存在的不公平 此重视是前所未有的。教育系统一定要紧密结合 等,已经直接影响稳定,关系社会进步,必须下大 实际,精心部署,狠抓落实,真正把德育工作放在 力气、花真功夫、有真动作。解决教育的公平公正 教育工作的首位,培养和造就一代社会主义新 问题。逐步消除教育系统的种种不和谐,让广大人 人,确保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 民群众放心,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是每一个教育 第五.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与人民群 工作者的责任,是构建和谐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众利益直接相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是构建和谐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构建 教育的关键所在。反复强调,要构建社会主 和谐教育,而教育的和谐将成为和谐社会的基石。 参考文献: [1】[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t-六大报告辅导读本》[z】.人民 出版社.2oo2.11. [2】[3】[4】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的决定:《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z】.2004.12. 『6】总理在十届全国四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tq.人民日报,2006—3—6. 责任编辑:宏彬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