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科技信息 。电力与能源o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8年第1O期 单相接地电流的危害及补偿方法 白鹤田 王智勇 曹春强许留印 (鹤煤集团五矿机电二队 河南鹤壁458000) 【摘要】分析了矿井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矿井电网对地电容情况下),接地电容电流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介绍了2种接地电容电 流的补偿类型。 【关键词】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矿井高压电网;补偿方法 在矿井中,供电线路以电缆线为主,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和巷道延 伸,供电网络不断扩大延伸,电缆长度随之加长,对地分布电容越来越 大,矿井高压电网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也在不断增加。据相关资料统计, 在煤矿电网故障中,高压电网的单相接地约占电气故障的60%(其中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超过20A的故障约占70%)。当煤矿井下供电电网 发生单相故障接地时,在接地处极易引起电弧接地过电压(约为正常 情况下的3.5倍),很可能击穿电缆的绝缘薄弱处,造成两相接地短路 或直接短路,严重时导致瓦斯、煤尘爆炸,甚至是雷管爆炸。为确保矿 井安全,减少因单相接地引起的瓦斯、煤尘爆炸的危害性,《煤矿安全 规程》第四百五十七条规定:矿井高压电网,必须采取措施单相接 地电容电流不超过20A;地面变电所和井下变电所的高压馈电线 上,必须装设有选择性的单相接地保护装置。 1l_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危害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高压电网中,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危害主要体 现在4个方面。 图2在人为中性点与地之间接入一电抗线圈 2.2补偿类型 2.2.1固定补偿系统 (1)弧光接地过电压危害。当电容电流过大时,接地点电弧不能熄 灭,出现间隙性电弧接地时,产生弧光接地电压,这种过电压可达相电 固定补偿系统是早期采用人工调匝式固定补偿的消弧线圈,其工 压的3-5倍或更高,它遍布于整个电网中,并且持续时间长,可过几小 作方式是:将消弧线圈整定在过补偿状态,其过补偿程度职决于电网 时,它不仅击穿电网中的绝缘薄弱环节,而且对整个电网绝缘都有很 正常稳态运行时不使中心点位移电压超过相电压的15%,之所以采 大危害。如造成接地短路、直接短路、火灾等事故。 用过补偿是为了避免电网切除部分线路时发生危险的串联谐振过电 (2)造成接地电热破坏及接地网电压升高。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过 压。因为如果整定在欠补偿状态,切除线路将造成电容电流减小,可能 大,使接地电热效应增大,对电气设备造成热破坏,该电流流人接地网 出现全补偿或接近全补偿的情况,可见固定补偿方式很难适应变动比 后,由于接地电阻的原因,使整个接地网电压升高,危害人身安全。 较频繁的电网,这种系统已逐渐不再使用。 (3)交流杂散电流危害。电容电流流地后,在大地中形成杂散 2.2.2跟踪电网电容电流自动调谐装置 电流产生火花,引燃瓦斯、煤尘爆炸,引爆雷管,并且腐蚀水管、风管 这种装置分为随动式补偿系统和动态补偿系统。 等。 (1)随动式补偿系统(预调式消弧线圈)。随动式补偿系统的工作方 (4)接地电弧引起瓦斯煤尘爆炸,危及从身和矿井安全。 2.接地电容电流的补偿方法及补偿类型 2.1补偿方法 式是:自动跟踪电容电流的变化,随时调整消弧线圈,使其保持在谐振 点上,在消弧线圈中串联一电阻(为了避免出现过高的串联谐振过电 压),增加电网阻尼率,将谐振过电压在允许范围内,当电网发生 (1)在变压器中性点与地之间接人一个电抗线圈(即消弧线圈)。工 接地故障后.控制系统将电阻短接掉,达到最佳补偿效果。该系统的消 作原理是当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利用电感线圈中所产生的电感 弧线圈不能带高压调整。随动式补偿系统只能将稳态谐振过电压 性电流对电网的电容性电流进行补偿,使接地电流减小,同时也使得 在允许范围内,不能解决暂时态过电压的问题,同时,由于电阻的功率 接地电弧两端的恢复电压速度降低,达到熄灭电弧的目的。当发生单 ,在发生接地故障时必须迅速切除,这无疑给电网增加了一个不 相接地故障时,其电流回路如图1所示。 安全因素。这种补偿系统有气隙式、调匝式。 (2)动态补偿系统。动态补偿系统的工作方式:在电网正常运行 时,调整消弧线圈远离谐振点,彻底避免串联谐振过电压及各种谐振 C 过电压产生的可能性,当电网发生单相接地后,瞬间调整消弧线圈至 最佳状态,使接地电弧自动熄灭。这种系统要求消弧线圈能带高压电 快速调整,从根本上避免了串联谐振产生的可能性。动态补偿方法采 B 用避开谐振点的方法,根本不让串联谐振出现,即在电网正常运行时, 将消弧线圈调整到远离谐振点的状态,实时检测电网电容电流的大 UA f A 小,当电网发生单相接地后,瞬间调整消弧线圈实施最佳补偿,解决了 补偿系统串联谐振过电压与最佳补偿之间相互矛盾的问题。这类补偿 目前多采用偏磁式补偿系统,它采用微机控制,动作迅速,只需几毫 l -R0 ct cB . r^{rB rc XL , 1. I = 0 【] [ I t J 秒,判断准确率高。鹱 作者简介:白鹤田,男,河南鹤壁人,助理I程师,200 ̄.年毕业于焦作矿业 学院,长期从事机电I程管理I作。 王智勇,男,河南鹤壁人,技术员,2004年毕业于河南理I大学,从事机电 I程管理I作 },i| 1 ’ i 、i 、 , 、 IL icl、 / 图1 在变压器中性点与地之间接入一电抗线圈 曹春强,男,河南鹤壁人,技术员,2004年毕业于河南理I大学,从事机电 I程管理I作 许留印,男,河南鹤壁人,高级I程师,1995年毕业于焦作矿业学院,长期 (2)在人为中性点与地之间接入一电抗线圈。工作原理与在变压 从事机电I程管理I作。 器中性点与地之间接人一电抗线圈的补偿方法相同,当发生单相接地 在人为中性点与地之间接人一电抗线圈时,其电流回路如图2所示。 [责任编辑:田瑞鑫]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