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涟水抗日民主大印诞生记

涟水抗日民主大印诞生记

来源:刀刀网
涟水抗日民主大印诞生记

1940年8月,八路军主力在黄克诚的率领下东进到苏北后,形势面貌一新,的区乡政权土崩瓦解。为更好地领导民众抗日,党组织决定筹备建立涟水县抗日民主政权,县府组成人员研究就绪,并拟定于8月下旬在卧佛寺召开成立大会。但行使政令的重要象征——大印,尚未有着落。没有大印怎能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争取民众的信任?县逃到涟水东乡,县府铜铸大印也被带走了,现在又岂能拱手交出?所以刻大印是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一个重要工作和前题,为此党的负责人唐棣华、王雨络研究决定,因陋就简,找人制做木质大印。大约是8月20日的午饭后,唐棣华、王雨络给我一张小纸条的便函,要我去南边某地找小学教师李云鹤刻制大印。

我是1939年秋参加抗日武装淮河大队的,洪码战斗后因病离队休养,此时身体刚好,组织上分配我当交通员,负责与住在六塘河西秦圩的八路军联系工作,因这事急,即交待我火速办理。在卧佛寺接受任务后,我就骑车向南找寻,破旧的自行车速度很慢,地址也不熟悉,只能边走边打听,东寻西找,直到夜幕降临才摸到李先生住的庄子。在庄子中间我见一中年人饭后散步,一询问正是李云鹤老师,我如释重负,连忙递上唐棣华写给他的便条。他看了便条,一刻也没耽搁,立即着手刻印。他后院里堆有一大堆枸骨树根,这是雕刻印章的专用干材。他挑了一根比较粗的树根回到屋里制作,这屋是住房兼作教室。他先用小锯将树木锯成块子,然后斧砍刀削,熟练地将其铲平,再用刻刀在木头上胸有成竹地雕刻起来。我陪伴着他,看他凝神贯注、有条不紊地操作。他的治印手艺很娴熟,刻刀在木头上没有任何迟疑。拂晓时分,这枚篆体县府大印终于完成。之后,李先生用少许红印色在纸上试印一下,印呈正方形,字体、规格与原县府大印看不出什么区别,他的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笑容。在他家吃了早饭后,我揣着他用纸裹好的大印回县。行至岔庙南边的王庄天色已晚,因一夜未睡我感到很累,就在外祖父家休息一宿。外祖父是老塾师,他看到罕见的县府大印很高兴,欢欣

鼓舞地说:“有党领导,掌大印,抗日有望了。”

几天后,涟水抗日民主政权在三区卧佛寺宣告成立。民主人士薛华甫任,王雨络任县秘书(党内任涟水县委)。由此涟水的抗日斗争在全县范围内蓬勃发展,如火如荼。

今年的8月,是涟水县抗日民主政权成立70周年纪念日,同时也苏北抗日根据地建立70周年。在此之际,我以此文作为我对涟水建政史的纪念之情。时光流逝,李云鹤同志后调外地工作,多年前曾在报刊中见到他的名字,现不知所终。而他家所在的村庄、住址我也模糊记不清了。往事如烟,但在家乡的这段如火如荼的光辉岁月已深深镌刻在我的脑海中,让我永远难忘。 (左明述 王继华整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