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初三学生考试焦虑的案例报告
摘要: 求助者是一名初三男生 ,中考前两个月的一次模拟考试,成
绩大降,因此产生了焦虑自卑心理和考试恐惧,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
生活。咨询师运用了认知疗法,改变了求助者原有的认知模式,增强
了其自信心,缓解并克服了考试焦虑情绪,同时提高了求助者的心理
健康水平,使其个人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在中考复习后期的模拟考 试和中考中,发挥了正常水平,最终考入了重点高中。
关键词 初三男生 考试焦虑 认知疗法
一、一般资料
李某 ,男,15 岁,汉族,初三学生,父亲早已过世,母亲为下岗
工人,家庭困难。本人无重大身体疾病,生长发育正常,做事认真负
责,学习刻苦,在班级担任学习委员。家庭成员无精神病史。
求助者 SAS 心理测试结果:标准分 62,显示中度焦虑
二、主诉及个人陈述
1、主诉:考试紧张,焦虑不安,吃饭不香,睡眠质量差,注意 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2、个人陈述:自己学习成绩在班里一般是前五名,最差也没掉
出过前十名。平日没有感觉到有太大的学习压力,情绪也无巨大波动,
在中考前两个月的一次模拟考试开始前,开始意识到中考日益临近,
决定命运的时刻很快就要到来,带着这种心情参加了第一次大型模拟
考试,由于对考试看得太重,考试紧张,考试开始一段时间脑子一片
空白。结果这次考试几门课考得相当差,成绩出来后更让自己感到吃
惊,竟然下降到二十几名。自己很沮丧,家长、老师和同学对自己也
产生了怀疑,于是心情更加沉重,感到压抑和紧张,甚至产生了对考
试的恐惧心理。整天为了学习考试问题冥思苦想,怕考试成绩继续下
滑,越想越害怕,越来越担心,担心考不上重点高中,辜负家长和老
师的期望。睡眠也受到了影响,连做梦都梦见考试从而半夜醒来久久 难以入睡。课堂上注意力集中不起来,经常感到心神不宁。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1、咨询师观察到:李某衣着朴素,神情稍有紧张,情绪低落,
低头讲话,谈吐正常,对自己症状清楚,要求尽快摆脱目前恶劣的心 境。
2、家长反映:因家庭困难,对其希望特别大,要求他一定要考
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进而改变命运。他也很能学,非常刻苦。上学
时学习一直很优秀,很有上进心。初三下学期发现他情绪低落,心情 不好,经常上火,食欲减退。
3、老师反映:该生平日学习刻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因为平
时排在他后面的同学进步很快,他担心自己被别的同学超过,学习更
加刻苦。但近来心情烦躁,学习效率下降。尤其是这次模拟考试成绩
突降,他的情绪开始一落千丈。他把考试成绩看得很重,认为考的不
好就会让同学瞧不起,让老师、家长失望,考不上重点高中就是失败, 以后就无路可走。
四、评估与诊断
1、根据求助者的临床资料,咨询师认为,李某智力水平正常,
学习、考试压力大,情绪低落,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家庭无精神
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本人对症状自知,主动寻求帮助。根据病与
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
主动求治,心理冲突没有变形,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 症状,故排除有重性精神疾病。
2、李某目前的心理行为问题是由明显的现实原因引起,表现出
焦虑、烦躁、考试恐惧、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记忆力减退、
睡眠障碍等症状。从严重程度上看,反应强度不是太大,并且也只局
限在学习和考试范围内,没有影响逻辑思维,无回避和泛化形象,没
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情上看,只是近期发生,病程短,
未超过 2 个月,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综合分析收集到的所有资料,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考试焦虑 3、鉴别诊断
与焦虑症相鉴别: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和发作性恐怖为主要
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
情况而难以应付的一种不愉快情绪,带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
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求助者虽有焦虑表现但没有表现出这些主 要症状,故排除焦虑症。
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初始反应程度强烈,反应
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 个月。而该求助者心
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时间也短,故 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4、原因分析:
生物原因:求助者正处在青春期,神经兴奋性较强,容易因环境
作用而激动。体质虚弱,疲劳过度,对即将来临的考试容易产生较强 的情绪波动,产生过度的焦虑。
社会原因:当前的应试教育导致学校过分追求升学率,大搞
题海战术,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严重影响到教师和家长
的教育方式,影响到学生对待学习和考试的心理。家长对孩子的过高
期望,加大了孩子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助长了对考试焦虑情绪。
心理原因:求助者对考试性质的认识程度以及对自身应付能力的
估价程度,直接影响到考试的焦虑水平。如果求助者把考试与自己的
前途命运相联,其焦虑水平必然升高。另外,对个人能力的估价低于 对考试难度的估价时,也会加重焦虑程度。
五、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的评估和诊断,根据咨询目标的七项原则,同求助者协 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近期目标(具体目标):
调整认知,改变错误的认知观念,树立自信心,改善睡眠状况, 减缓或克服考试焦虑状态,增强应试技能,提高考试成绩。
2、长远目标(最终目标):
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和发展,完善其人格,帮助求助者学会自我 心理,构建合理认知模式,促进潜能的最大发挥。
六、咨询方案:
1、主要的咨询方法: 认知疗法。
2、咨询原理: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件事的
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
来发生事件的预期。认知是行为和情感的基础,错误的认知和观念是
导致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根源,而一旦对这种观念和认知过程加以纠正, 就可以改变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
认知治疗就是通过改变求助者关于自身的错误的思维方式和观
念,并教会求助者一些适应环境的技能,以帮助他们改善不良的情绪
行为,达到排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因此,治疗 的着眼点是探寻并纠正导出行为和情绪的观念的认知过程。
3、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略)
3、 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 1 小时;
咨询收费:学生免费。
七、咨询过程:
咨询分为三个阶段:
1、评估诊断与咨询关系的建立阶段。
2、心理帮助阶段。
3、结束与巩固阶段。
具体过程:
第一次咨询:
时间:2008 年 4 月 15 日
1 目的:(1)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咨询关系;
(3)探寻改变意愿
(4)进行咨询分析;
(5)确定急需解决的问题。
2 方法:摄入性谈话、心理测验、放松训练。
过程:(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了解求助者成长 过程,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和规则。
(2)与本人交谈收集临床资料,正确使用参入性技术探寻心理 矛盾及改变意愿,让其充分渲泄内心的焦虑和冲突。
(3)双方共同确定咨询目标,纠正对疾病的不合理认知。
(4)反馈测验结果,结合问题做出初步分析,让求助者了解问
题的成因:一是客观上紧张的复习氛围,繁多的拉练考试;二是主观
上对复习方法和考试方式的不适应,过分看重模拟考试的成绩,对模
拟考试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内心不合理认知和观念的产生,从 而导致焦虑症状的出现。
(5)学会放松训练。
(6)布置家庭作业
①合理分配时间,减缓学习节奏。
②每天抽出半小时活动时间,加强体育锻炼,采用放松训练,缓 解焦虑情绪。
③思考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行为并做出回答。
第二次咨询:2008-4-22
1、目的:
(1)加强咨询关系;
(2)确定问题:提问及自我审查技术。
(3)检验表层错误观念。
1、方法: 谈话法 认知疗法:
3、过程:
(1)反馈家庭作业:通过体育锻炼和放松训练,睡眠质量提高, 焦虑情绪得到缓解,食欲增加。
(2)巩固咨询关系,让求助者说出自己的认识和观念。
(3)采用认知疗法帮助求助者认识症状的产生发展过程,使求 助者识别不合理的认知和观念。
求助者不合理的认知观念有:考好了,证明知识掌握好了; 考 不好,证明能力差;考不好,中考也不会好,一切都完了
4、布置家庭作业:
(1)继续进行体育锻炼和放松训练。
(2)合理自我分析,思考自己的认知观念和行为是否合理,把 不合理的地方写在本子上,并写出想法合理的地方。
(3)从成长过程中自我剖析对目前心理问题产生负面影响的事 件。
第三次咨询:2008-4-29
1、目的:(1)分析求助者心理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核心错误 观念。
(2)提高自我情绪和行为的能力。
2、方法:谈话法、认知行为疗法
3、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放松训练效果很好,自我观察和分析,找
出了平日里负向消极的自我认知观念,明白了现实生活事件使他产生 了心理冲突,从而导致了他的不良情绪和行为。
(2)继续运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帮助求助者认识他的核
心错误观念:“模拟考试是三年学识水平的体现,是自己能力的真实
反映,是中考的缩影”。运用灾变祛除技术帮助求助者认识到他对考
试失利不良后果的可能性估计过高,过分夸大灾难后果,从而去除他 对自己学习水平、能力、未来、中考的过分担忧。
3、布置家庭作业:
(1)记录此次咨询对自己认知转变的启示,并分析这种观念转变对 改变情绪的作用。
(2)不断巩固新观念,运用“正强化”技术,将自己以往成绩
优异的考试和生活中快乐的事情、自已的优点和长处写来来,正面积 极的评价自己,以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能力。
(3)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和自我放松练习,考试时进行积极的自 我暗示,消除紧张心理。
第四次咨询:2008-5-6
1、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结束咨询;
(3)树立积极地自我意识。
1、方法:认知疗法、心理测验
3、过程:
(1)反馈作业。症状基本消失,求助者自我感觉心理状态比较 稳定。
(2)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现实问题,培养自我能力。
(3)做 SAS 心理测验,标准分为 34。
(4)基本结束咨询,做好咨询的回顾和总结,以求助者的进步
给予反馈和强化,帮助求助者用新的认知和行为模式面对紧张的中考 复习,增强自我能力,促进心身健康。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自我评估:
焦虑情绪得到控制,考试不再紧张,水平发挥正常,睡眠质量改 善,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提高。
2、老师、同学评价:
上课注意力集中,学习状态很好,情绪稳定,睡眠改善,模拟考 试达到了原先水平,恢复了以前的学习状态。
3、咨询师评估:
目前求助者状态稳定,精神面貌大有改观,焦虑情绪得到控制, 考试恐惧心理消失。
4、心理测验结果:
使用 SAS 量表对求助者的焦虑情绪进行了测量,标准分为 34,说 明求助者焦虑情绪已经消除,心理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据悉,该求助者李某在六月份的中考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被一 重点高中 XX 一中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