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细管理模式的供应链采购管理的应用
王超航
(荆东路,湖北 荆州 县 434302)
摘要:该文阐述了供应链管理的形成、思想,供应链采购的含义,及供应链采购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指出供应链采购和目前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关系,只有结合两者,精细管理和供应链采购才能双双实现高效。 关键词: 精细管理 供应链采购
1 供应链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思想 1.1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个工程中的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等连系成一个整体功能网链结构模式。供应链是由多个供应环构成的链条结构。供应链上各个企业按照供需关系连接在一起,互为供需。直接发生供需关系的两个企业都构成一个工序环,所有供需环按照一定顺序互相连接成一个供应链。实际上所谓供应链都是关于核心企业的供应链,一个供应链只有一个核心企业,这个核心企业决定了这个供应链的内容、结构 供应商的供应商
供应商 用户 a 供
A X
应b 核心企业
图1 供应链管理结构模式 1.2 供应链管理是在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长期刻意追求利益最大化和效益化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的。从最开始的追求一道工序一
个作业的利益最大化,到追求生产线的流程优化,搬运路线的最合理化,再到追求企业内部各部门业务协同的优化,直到认识企业和性质。供应链的内容一般取决于核心企业的主产品,供应链的结构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上游依次连上供应商和供应商的供应商,下游连上销售商和销售商的销售商这样一个具有层次的层次供需环的有序链接结构。在供应链企业间流通的实体都是物资,为了保障物资流通的通畅,需要信息的沟通、关系的协调,存在共同利益。实现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的共赢是供应链的目标。市场经济中,供应链需要有效率的运行起来,也需要依靠企业利益机制的驱动,这就需要实现各个企业的效益。
供应链结构模式如图所示:
用 户 商B c Y 间联系的重要性进而追求企业间紧密合作,即所谓供应链的整体效益和共赢.。供应链上任何一个企业的配合失误都会导致供应链的低效率,这就出现了针对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出现了供应链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
供应链管理的宗旨可以归为以下几条: (1)协调关系,疏通物流通道,保证物流高效运行
(2)沟通物流 (3)库存统一优化配置
(4)供应商管理库存 (5)供应商连续补充货物 (6)准时化技术 (7)随时的信息沟通 2 供应链采购实施
2.1供应链采购指供应链内部企业间的采购.供应链采购与传统的比较,供需关系没有变,采购概念没有变,但由于供应链企业是一种战略合作关系,采购环境是友好的,所以在操作和观念上有很大的区别。如表1示
表1 供应链采购与传统采购的比较
供应链采购 精细管理 传统采购 粗放管理 粗放笼统、高成本 基于需求的采购 基本属性 供应方主动、需求方无采购操作 合作友好 双方关系 利益共享 协调配好 信息关系 及时互通、友好共享 供货方小批量多频送货方式 次连续补充 供货方掌握库存 节省费用降低成本 库存关系 需求方无仓库、 发挥核心竞争力 零库存 工作高效 货检工作 免检 严格检查 工作低效 设仓库、高库存 库存风险 浪费的产生 动率 需求方掌握库存 固定或租赁成本增加 低信息成本 降低资金占用,提高资金流大批量少频次送货 大量占用资金,影响投资收益 高竞争力 管理成本降底, 核心业务突出 需求方主动、需求方全采购操作 关系敌对 责任自负 利益独享 沟通缺乏、信息保密 高信息成本 低竞争力 管理成本增高,管理不便, 采购成本增加 集约精细管理高效 基于库存的采购 管理复杂 2.2 供应链采购特点
供应链采购是一种基于需求的采购。遵循需要多少进多少,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进的合理原则。
供应链采购是一种合作性的供货方主动地采购方式。需求者的需求信息在合作关系下更易得到快速准确地传达和理解,供方也是链条上的利益分享者,这种机制促使供
货方积极及时地保质保量的满足客户需求。因才需求方无需采购操作,只要到时候付款就行。而传统采购方式必须依靠自己主动承担全部采购任务。这一过程包括调查评估采购商,调查产品、调查价格,合同谈判,联系进货的等,管理成本大大增加。在传统采购模式下,采购双方互相保密,各顾其利,在贸易谈判、合同订立等过程中互相坑害,
往往以次充好、低价高卖。双方必须时刻小心,多加提防,有时甚至是防不胜防。这样的采购在人力、时间、精力、费用上的成本很高。
由于现代通讯技术的的飞速发展,为供需环双方信息的沟通交流提供里宽阔的平台。当生产计划一经下达,采购部门既可指定采购计划,即可在第一时间与供应方取得联系,电话、传真、 移动通讯工具、互联网让这一切都变得容易。企业内部的信息化是供需双方信息化的前提,发送需求计划、进行数量质量控制,财务结算等都需要内部信息管理的支持。
3 结合精细管理实施供应链采购
施工企业精细管理要求施工管理和施工过程中每个工种、每道工序与成本核算挂钩,降低成本,提高材料使用效率,发挥资金效益,严格控制过程,监控企业运行,为判断和决策提供翔实有力的参考信息。精细化的实施要求在材料采购上降低采购成本,释放资金,减少人力资源管理成本进而使企业迈上集约型的发展轨道。
精细管理是针对企业内部所作的 提高效益提升竞争力有效尝试,它在要求内部各部门、各程序更细致、规范的同时,也应将眼光放到供应链整体。因为社会分工的日益细致化,一个企业不可能不与其他企业没有联系,相反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联系会越
内部精细管理系统 外部 资源 来越紧密。公路施工企业是将原材料增值生产成供社会使用的公路、高速公路。在供应链上任何一个环节的粗放都会影响其他企业的精细化实施效果,如果只将眼光放在内部而无视外部因素,精细化就无从谈起。在精细管理战略下,企业应该实现从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转变。
从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转变: 传统的采购是立足于企业内部,想方设法从企业内部挖掘效益,企业实现内部精细管理加强了这一模式的效用。但立足内部搞采购, 要去选择供应商、选择产品、选择价格、贸易谈判、选择进货方式、督促进货、货物检验,难度大工作量大。其实这些事不必要的。着眼于供应链,充分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利用供应商自己的作用来实现企业的采购任务。核心企业只要管理好供应商和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就能实现无采购操作的采购。供应商对产品负责,对供应的物资负责。
在实行成本精细核算的前提下,对供应链采购的核算目的已经不只是管理好自己内部的帐务,它还被要求为采购信息,如最优价格,最佳进货数量,最适合进货频次,以及生产、利润等的采购计划的制定等体提供支持。这是一个庞大的精细化管理系统,对内部的信息交流、专业人才。管理水平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供应链采购 图2 系统关系
内部精细化为供应链采购提供信息、成本、决策信息;供应链采购实施精细管理; 内部精细核算着眼于外部资源, 结合外部进行系统精细管理,真正实现高效精细管理;
外部资源为供应链采购的进行提供了捷径,供应链采购使供应链整体利益共赢; 4 结论
企业精细管理的实施加强了企业的信息传递,有利于正确的决策,提升了管理能力,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竞争力。在此前提下的供应链采购增强了精细管理的效果,精细管理也为供应链采购的实行奠定了技术基础。只有结合两者,精细管理和供应链采购才能双双实现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