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时,你会发觉学习原来如此简单! 八年级下物理基础知识
姓 名:__________
第七章 力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 )。
2、力( )脱离物体而孤立存在。但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产生力的作用,比如:磁体吸引铁钉。 3、力的作用是( )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 ),受力物体同时也是( )。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 ),还可以改变( )。 5、力的三要素有( )、( )、( )。
6、力用字母( )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简称( ),用符号( )表示。
7、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 ),箭头的方向表示(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 )。
8、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 ),实验室中常用( )测量力的大小。 9、在一定范围(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 )越大,它的( )就越长。 10、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 )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符号用( )表示。 1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用公式( )表示,g=( ),它表示( )。
12、重力的方向是( ),重力的作用点叫做( )。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 )。 1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体表面上发生( )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之间会产生阻碍( )的力,这个力叫做( )。
1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它与( )和( )有关。 15、静摩擦力是一个可以( )的力,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就是物体相对滑动时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第八章 力与运动
1、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的时候,总保持( )或 (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1
2、物体有保持自身原有的( )或( )的性质叫做惯性。 3、惯性与物体的( )有关,( )越大,惯性越大,它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4、惯性现象分析步骤:一是明确物体原有状态(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二是明确现在物理做什么运动;三是根据惯性,判断物体将会做什么样的运动。
5、如果一个力对物体的作用与几个力同时对物体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 )。进行受力分析时,我们可以用合力取代那几个力。
6、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如果方向相同,合力大小等于( ),如果方向相反,合力大小等于( )。
7、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包括( )状态和( )状态。
8、二力平衡的条件有( )、( )、( )、( )。 9、力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0、物体受力分析步骤:首先确定研究对象,一标( ),二找弹力(弹力包括拉力、支持力或压力、浮力等)、三看摩擦。
第九章 压强
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系,还与( )有关。
2、物理学中,把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叫做( ),或者物理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也可叫做压强。压强用符号( )表示。
3、压强计算公式( ),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1Pa=( )。
4、在P=F/S公式中,保持压力F不变,增大受力面积S,可以( ),减小受力面积S,可以( );若保持受力面积S不变,增大压力F,可以( ),减小压力F,可以( )。 5、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 )。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 6、连通器的特点:连通器里的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里的液面总是( )。 7、船闸工作原理:见教材。
8、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了( ),( )精确地算出了大气压强的 值。1个标准大气压就是( )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根据公式P=ρgh=13.6kg/m3×9.8N/kg×0.76m=( )Pa。
2
9、大气压强与空气的疏密有关系,海拔越高,气压( ),液体的沸点( )。
第十章 流体的力现象
1、大量实验发现,对于流动液体和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流速小的地方压强( )。 2、一切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 )。 3、浮力的方向( )。
4、浮力的测量: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实际重力,然后再将其浸入液体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两次测量值之差就是浮力的大小,用公式表示是( )。
5、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系,还与液体的( )有关系。 6、阿基米德原里的内容:( ),用公表示就是( )。
7、物体的沉浮:①、当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时,F浮=G排=G物, V排<V物 ρ物<ρ
液
②、当物体处于悬浮状态时,F浮=G排=G物, V排=V物 ρ物=ρ液 ③、当物体处于下沉状态时,F浮=G排<G物, V排=V物 ρ物>ρ液 8、潜水艇是根据改变( )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 9、浮力的计算方法有四种:①、F浮=G实-G视 ②、F浮= F向上-F下向
③、F浮=G排(阿基米德原理) ④、F浮=G排=G物(物体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时)
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
1、只要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 )转动的坚实物体都可以看做是杠杆。
2、当动力和阻力对杠杆的( )时,杠杆将处于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叫杠杆平衡。 3、支点概念:( )。
4、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作用方向的直线叫做( ),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叫做( )。力臂由( )和( )共同决定,包含力的两个要素。 5、杠杆平衡的条件( ),用公式表示:( )。 6、省力杠杆特点:动力臂( )阻力臂,平衡时动力( ) 阻力,省力杠杆费距离。费力杠杆特点:动力臂( )阻力臂,平衡时动力( )阻力,费力杠杆省距。
3
7、定滑轮特点: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不省力,但能( )。动滑轮特点:相当于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 )倍的杠杆,能省力一半,但不能( )。
8、物理学规定:如果物体( )且沿力的方向( ),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9、功等于( )与( )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 ),简称,符号是( ),也可用( )表示。
1J=( )。
10、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 ),它是反映物体( )的物理量。功率用( )表示,根据比值法可知: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利用公式计算,时间单位用( ),所以功率的单位为( ),用符号( )表示,也可叫做( ),简称( )。 11、功的原理是:( )。
12、物理学中把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 ),用公式表示( )。 13、轮组的机械效率根据公式,η=(W有/W总)×100%, 其中W有=( ), W总=( )
其中:S=n×h, n表示( ),所以η=(G/F·n)×100% 14、轮轴公式:( ) ,斜面公式:( )
第十二章 机械能
1、物体由于( )叫动能,动能与物体的( )和( )有关。相同质量的物体,运动速度快的动能大;同一运动速度的物体,质量大的动能大。
2、物体由于( )叫重力势能。重力势能与( )和( )有关。 3、物体由于( )叫弹性势能。 4、动能和势能统称为( )。
5、在一定条件下,动能与重力势能可以( )。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可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