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圆水准器轴是圆水准器内壁圆弧零点的( B )。 A.切线 B.法线 C.水平线 D.曲线 2.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B )。
A.仪器校正不完善 B.物像与十字丝面未重合 C.十字丝分划板位置不正确 D.目镜呈像错误
3. 水准测量时,为了消除i角误差对一测站高差值的影响,可将水准仪安置在( B )处。 A.靠近前尺 B.前、后视距相等
C.靠近后尺 D.无所谓
4. 水准测量中,调整微倾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 B )。 A.竖轴竖直 B.视准轴水平
C.十字丝中横丝水平
D.十字丝中竖丝竖直
5. 水准仪的视准轴是指( C )的连线。
A.物镜光心与目镜光心 B.目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 C.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 D.物镜光心与调焦透镜中心 6. 水准仪的圆水准器轴与水准管轴的几何关系为( A )。
A.互相垂直 B.互相平行 C.相交60° D.相交120°
7. 从观察窗中看到符合水准气泡影像错动较大时,需转动( A )使符合水准气泡影像符合。
A.微倾螺旋 B.微动螺旋 C.三个脚螺旋 D.物镜对光螺旋 8. 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 A )。
A.看清十字丝 B.看清远处目标 C.消除视差 D.看清近处目标 9. 消除视差的方法是( C )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清晰。
A.转动物镜对光螺旋 B.转动目镜对光螺旋 C.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 D.让眼睛休息一下 10. 普通水准尺的最小分划为1cm,估读水准尺毫米位的误差属于( A )。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错误 D.中误差 11. 转动三个脚螺旋使水准仪的圆水准气泡居中目的是( B )。 A.使视准轴平行于管水准轴 B.使视准轴水平 C.使仪器竖轴平行于圆水准轴 D.使仪器竖轴处于铅垂位置 12. DS3微倾水准仪的水准管分划值为( A )。
A.20″/2mm B.10″/2mm C.8′/2mm D.20′/2mm
13. DS3微倾水准仪的圆水准器分划值为( C )。
A.20″/2mm B.10″/2mm C.8′/2mm D.20′/2mm 14. 自动安平水准仪的特点是( D )使视线水平。
A.用安平补偿器代替照准部 B.用安平补偿器代替圆水准器 C.用安平补偿器代替脚螺旋 D.用安平补偿器代替管水准器
15. 测量竖直角时,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其目的之一是可以消除( D )误差的影响。 A.对中 B.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C.整平 D.竖盘指标差 16. 经纬仪中视准轴检验和校正的目的是( A )。
A.使视准轴垂直于横轴 B.使横轴垂直于竖轴 C.使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 D.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
17. 在经纬仪照准部的水准管检校过程中,大致整平后使水准管平行于一对脚螺旋,把气泡居中,当照准部旋转180°后,气泡偏离零点,说明( C )。
A.水准管轴不平行于横轴 B.仪器竖轴不垂直于横轴 C.水准管轴不垂直于仪器竖轴 D.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 18. 当经纬仪的望远镜上下转动时,竖直度盘( A )。
A.与望远镜一起转动 B.与望远镜相对转动 C.不动 D.有时一起转动有时相对转动
19. 当经纬仪竖轴与目标点在同一竖面时,不同高度的水平度盘读数( A )。
A.相等 B.不相等 C.有时不相等 D.有时相等
20. 用回测法观测水平角,测完上半测回后,发现水准管气泡偏离2格多,在此情况下应( D )。
A.继续观测下半测回 B.整平后观测下半测回 C.继续观测或整平后观测下半测回 D.整平后全部重测
21. 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其目的是为了消除( C )误差对测角的影响。
A.对中 B.照准 C.目标偏离中心 D.整平 22. 钢尺的尺长误差对距离测量产生的影响属于( B )。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D.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23. 水准仪的( D )和仪器竖轴平行。
A.十字丝横丝 B.视准轴 C.水准管轴 D.圆水准器轴
24. 在用脚螺旋进行水准仪粗略整平时,气泡的移动方向与( A )的移动方向相同。
A.左手拇指 B.右手拇指 C.左手食指 25. 水准仪圆水准器检验和校正的目的是( A )。
A.使圆水准器平行于竖轴
B.使圆水准器垂直于竖轴
D.右手食指
C.使圆水准器平行于水准管轴 D.使圆水准器垂直于水准管轴 26. 测设建筑物总体位置和高程的图纸依据是( A )。
A.建筑总平面图 B.建筑平面图 C.基础平面图 D.基础剖面图 27. 在进行建筑物细部轴线测设时,所用的图纸依据是( B )。
A.建筑总平面图 B.建筑平面图 C.基础平面图 D.基础剖面图 28. 在进行沉降观测时,水准基点一般不少于( C )个。
A.1 B.2 C.3 D.4
29. 在进行沉降观测时,在水准基点距离观测点不宜大于( A )m。
A.100 B.150 C.200 D.250 30. 在冰冻地区,水准基点应埋设在冰冻线以下( C )。
A.0.1m B.0.3m C.0.5m D.1m 31. 建筑物沉降观测常用的方法是( A )。
A.水准测量 B.角度测量 C.距离测量 D.坐标测量 32. 极坐标法测设点位是根据( A )来测设的。
A.一个角度,一个距离 B.两个角度 C.两个距离 D.两个坐标差
33. 在工程施工测量中,把图纸上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的工作称为( C )。
A.监测 B.变形观测 C.施工放样 D.测定 34. 距离交会法测设点位是根据( C )来测设的。
A.一个角度,一个距离 B.两个角度 C.两个距离 D.两个坐标差
35. 在水准测量成果整理时,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为反号( D )成正比例进行分配。 A.与测站数 B.与高差的大小 C.与距离 D.与距离或测站数 36. 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为( C )。
A.fh = h往-h返 B.fh =∑h C.fh =∑h-(H终-H始) D.fh = H终-H始
37. 在进行高差闭合差调整时,某一测段按测站数计算每站高差改正数的公式为( C )。
A.Vi= fh /N(N为测站数) B.Vi= fh /S(S为测段距离) C.Vi=-fh /N(N为测站数) D.Vi= fh /S(S为测段距离)
38. 下面四个小组丈量距离的结果,只有( B )组测量的相对误差不低于1/5000的要求。 A.100m±0.025m B.200m±0.04m C.150m±0.04m D.250m±0.06m
39. 已知A点的高程HA为51.811米,A尺的尺读数a为1.451米,B尺的尺读数b为1.011米,那么B点的高程是( C )米。
A.53.262 B.52.822 C.52.251 D.51.371
40. 经纬仪在盘左位置时将望远镜置平,使其竖盘读数为90°,望远镜物镜端抬高时读数减少,其盘左的竖直角公式( A )。 A.α左=90°-L
B.α左=L-90°
C.α左=180°-L D.α左=L-180°
41. 某直线段AB的坐标方位角为230°,其两端间坐标增量的正负号为( B )。
A.Δx>0, Δy>0
B.Δx<0,Δy<0
C.Δx>0,Δy<0 D.Δx<0,Δy>0
42. 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00m,其往返较差为+4mm,其相对误差为( A )。
A.1/25000 B.10/25000
C.1/2500
D.1/250
43. 已知水准A点的高程为82.523m,该点水准尺的读数为1.132m,欲测设B点的高程为
81.500m,B点水准尺的读数应是( C )。 A、0.109m B、1.455m
C、2.155m D、1.155m
44. 要在AB方向上测设一条坡度为-5%的坡度线,已知A点的高程为32.365m,A、B两点的水平距离为100m,则B点的高程是( D )m。
A.32.865
B.31.865
C.37.365
D.27.365
45. 已知A、B两点的坐标为A(100.00,100.00),B(80.00,150.00),待测设点P的坐标为(130.00,140.00),则AP边的边长( D )m。
A.50.99 B.80
C.70. D.50
46. 导线测量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 A )。
A.反号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C.反号按边数平均分配
B.反号按角度大小比例分配
D.反号按边长比例分配
47. 测量某段距离,往测为110.450m,返测为110.468m,则相对误差为( A )。
A.1/6136 B.1.63‰ C.0.000163 D.1/5136
48. 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高程为16.84m,B点高程为21.17m,AB的距离为279.5m,则直线AB的坡度为( B )。
A.-6.8% B.1.5% C.608% D.-1.5% 49. 以下布设形式不属于单一水准路线的是( D )。
A.附合水准路线 B.闭合水准路线
C.支水准路线 D.水准网
50. 附合导线坐标计算和闭合导线坐标计算的不同点是( A )。
A.角度闭合差 B.坐标方位角的计算 C.坐标增量的计算 D.高差闭合差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二个或三个正确答案) 1. 水准仪的望远镜由( ABD )组成。
A.物镜 B.目镜 C.脚螺旋 D.十字丝分划板 2. 水准仪的主要轴线有( ACD )。
A.视准轴 B.横轴 C.圆水准轴 D.仪器竖轴 3. 水准仪各轴线满足的几何条件有( ABC )。
A.水准管轴∥视准轴 B.圆水准器轴∥竖轴 C.十字丝横丝⊥竖轴 D.视准轴⊥竖轴 4. 经纬仪的主要轴线有( ACD )。
A.视准轴 B.水准管轴 C.横轴 D.竖轴 5. 经纬仪各轴线满足的几何条件有( ABC )。
A.水准管轴⊥竖轴 B.视准轴⊥横轴 C.横轴⊥竖轴 D.十字丝横丝⊥竖轴 6. 水准仪的基本操作程序包括( BCD )。
A.对中 B.粗略整平 C.照准和调焦 D.精确整平和读数 7. 经纬仪的使用主要包括( ABD )。
A.安置经纬仪 B.照准目标 C. 粗略整平 D.配置读盘和读数 8. DJ6经纬仪的构成有( ACD )。
A.照准部 B.水准器 C.基座 D.水平度盘 9. 下列与经纬仪横轴垂直的轴线有( AB )。
A.竖轴 B.视准轴 C.十字丝横丝 D.读数指标水准管轴 10. 水准测量施测时,通过前后视距相等可以消除或减弱( ACD )。
A.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的误差 B.水准尺零点误差 C.大气折光产生的误差 D.地球曲率产生的误差 11. 设计图纸是施工测量的主要依据,与施工放样有关的图纸主要有( ABC )。
A.建筑总平面图 B.建筑平面图 C.基础平面图 D.地形图 12. 建筑物定位的方法有( ABC )。
A.根据与原有建筑的关系定位 B.根据建筑方格网定位 C.根据建筑红线定位 D.根据水准点定位
13. 为了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在施测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固定的( ABD )。
A.观测人员 B.水准仪和水准尺 C.时间 D.路线和测站 14. 下列关于建筑基线说法正确的有( BCD )。
A.建筑基线就是建筑红线 B.建筑基线应平行于主要建筑物轴线 C.建筑基线用于施工现场控制测量 D.建筑基点应至少两个以上 15. 测设平面点位的方法有( BCD )。
A.沉降观测法 B.极坐标法 C.角度交会法 D.距离交会法 16. 测设的三项基本工作是( ABC )。
A.测设已知水平角 B.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C.测设已知高程 D.测设已知坐标 17. 单一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包括( ABC )。
A.附合水准路线 B.闭合水准路线
C.支水准路线 D.水准网
18. A、B两点进行水准测量,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往、返测高差为hAB=+0.006m,hBA=—0.012m,已知A点高程HA=60.226m,则( AC )。
A.往、返测高差闭合差为—0.006m B.往、返测高差闭合差为0.018m C.B点高程为60.235m D.B点高程为60.220m 19. 导线的布设形式包括( ABC )。 A.附合导线 B.闭合导线 20.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 ABC )。
A.踏勘选点 B.测角 C.量边 D.方位角计算
C.支导线
D.导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