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信息科技基础知识(掌握概念) 1. 信息与信息技术
(1) 什么是信息:信息既是对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反映,又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表征。
(2) 信息处理:采集、存储、传递、加工和显示数据的技术称为信息处理。
(3) 信息数字化:任何一种信息均可用二进制数0和1来表示。用二进制数来表示模拟量,称为数字化。
(4) 二进:在计算机内部处理的信息都是二进制形式的。 (5) 二进数与十进制数的转换:8421法。
(6) 信息编码与ASCII码:除了数值外,英文字母、数字、符号、汉字、声音、图形等其他数据在计算机内也都必须按一定的编码规则用二进制数来表示。目前常用的一种编码规则是ASCII码。 (7) 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主要工具。
(8) 因特网的作用:在通信技术数字化上最成功的是遍布全球的因特网。任何一个因特网上的用户,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访问连在网上是计算机、收发电子邮件、下载所需的文件,同世界各地人们自由地通信和交换信息。
2.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由五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 处理器::运算器和控制器的合称。
(3) 运算器:计算机数据处理的核心部件,主要由执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以及存放运算数据和中间结果的寄存器组组成。 (4) 控制器:计算机的指挥中心,它对所要操作的每一条指令进行分析,然后向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发出控制信号,指挥计算机自动地、协调地工作。
(5) 内存储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信息、运算数据,都要先将指令、数据存进计算机的内存储器中,才能有控制器取出来加以执行,进行处理和运算。内存储器有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相对于磁盘存储器等外存储器内存的存取速度非常快。
(6) RAM:既能读又能写;断电后信息丢失;存放大量的数据以及程序。RAM读写速度的快慢和容量的大小是衡量计算机系统的重要指标。
(7) ROM:只能读不能写;断电后信息保留;主要存放启动计算机的程序以及计算机的管理监控程序等。
(8) 存储器的容量: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9) 外存储器:存储容量大、存储数据可移动、单位存储容量价格低等特点。但存取速度较慢。由软磁盘、硬磁盘、磁带、光盘等组成。 (10) 软盘及软盘驱动器:3。5英寸1。44MB
驱动器由盘片驱动系统、磁头定位系统、数据读写系统和状态检测系统组成。
(11) 硬盘驱动器:容量和转速是硬盘存储器的主要指标。 硬盘的容量以兆字节(MB)或千兆字节(GB)为单位。
硬盘的转速是指硬盘盘片煤分钟转动的速度。
(12) 光盘(CD-ROM):利用激光的高精度来达到读取高密度信息的目的。光盘具有存储容量大(0MB),成本低、可靠性高、易于保存等优点。
(13) 多种输入设备:鼠标、键盘、扫描仪。 (14) 多种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 (15) 显示器的尺寸及分辩率。
(16) 多种打印机: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 (17) 计算机的其他外部设备:扫描仪、数字照相机。 3. 微型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1) 指令:指挥计算机进行操作的命令。
(2) 程序:针对某一实际需要而编写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 (3) 软件:程序连同有关文档资料(关于程序的设计、功能、使用说明等)。
(4)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5) 计算机语言:
机器语言:一台计算机的所有机器指令的集合称为机器语言。 能被计算机直接执行速度快;不同类型的计算机机器语言不相同; 机器语言不易记忆。
汇编语言:机器语言的符号化。不同类型的计算机汇编语言不同;计算机不能直接执行;必须先将用汇编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能够执行的目标程序,完成这个任务的软件是汇编程序。
高级语言:接近人类的自然语言。通用性强;计算机不能直接执行;必须先将用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能够执行的目标程序。 (6) 应用软件:针对某一实际应用目的而编制的软件。
常用的应用软件有:文字处理软件、数据处理软件、管理软件辅助教育软件、辅助设计软件和其它应用软件。
(7) 系统软件:用来支持应用软件的正常运行,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提高计算机资源的使用效率。
常用的系统软件有:操作系统、编译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 4. 软件设计基础
(1) 软件设计的基本方法:需求分析;设计算法;编写程序;上机调试。
(2) 算法:对某一特定问题的有限个求解步骤,称为解决该问题的算法。
(3) 算法的描述:自然语言;流程图。
(4) 流程图:图形符号的意义(起止框、输入输出框、处理框、判别框、带箭头的流线和连接框)
(5) 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 (6) 顺序结构:若干个步骤要求顺序执行。
(7) 分支结构:经过判断以后,在两种可能的操作步骤中选择其中的一种执行。
(8) 循环结构:在一定的条件下要重复执行某个或某几个操作步骤。 (9) 结构化程序设计
5. 计算机的使用与安全 (1) 计算机的正确使用: 正确的开机关机步骤;
不要随意更改Windows的设置;
不要移动或删除系统原有的文件夹或文件; 严禁格式化硬盘;
(2)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计算机病毒是一个非存在的可执行程序;具有破坏性传染性和潜伏性。 (3) 计算机病毒的检测和预防:
在单机状态下,使用带病毒的软盘上的程序是感染病毒的唯一途径。 对单机用户要做到:不要使用来历不明的软盘上的程序;尽可能使用最新版本的查毒和消毒软件进行事先的检查或消毒; 对保存在计算机硬盘上的重要的数据,定期进行备份。
对网络用户要做到:严格控制网络用户的使用权限;对网络网络服务器上的重要
文件的属性加以控制;使用网络防毒软件。 (4) 软件应用的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