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

浅谈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

来源:刀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7年2月 基建优化 Feb.2oo7 第28卷第1期 OPTIMIZATION OF CAPITAL CONSTRUCTION VoI.28 No.1 浅谈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 蔺陶 1俊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盐城224001) 摘要:如何建好新校区,影响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搞好总体规划设计至关重要。它是学校未来的蓝图,是整个工程施工 的基础,更是新校区建设成功的前提和关键。笔者认为,搞好新校区总体规划要注意“三个环节”、把握“六个要点”。 关键词: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717(2007)O1—0O64—02 Discussing Shallowly the Overall Plan Design of the New School Area UN Jun (Yancheng Textile TechnologyInstitute,Yancheng 224001) Abstract:There aIe man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onstruction ofthe new school area.But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 design the o- veraU pln awel1.It will be he tschool future blueprint and hte foundation ofthe entire pmject construction.Especially,it will be the successful premise and the key ofthe new school area construction.While designing the overall plan ofthe new school area.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se:‘‘three links’’and“six main points”. Key words:new school area;overall pln;desian g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学校布局调整的加快,教 育基建项目不断增多,投资越来越大,新校区建设是其中最大 的亮点。如何建好新校区,影响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搞好总体 规划设计至关重要。它是学校未来的蓝图,是整个工程施工的 基础,更是新校区建设成功的前提和关键。我院由盐城纺织工 业学校和盐城轻工业学校于2004年合并组建,是省属专科层次 定具体详细又有针对性的设计任务书,同时以招标的形式引进 竞争机制,让知名设计院参与。我们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 计研究院、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 研究院、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江苏省教育建筑设计研究院 等5家设计单位参加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经过教职工评议 和专家评审,先确定两个候选方案。候选方案经设计单位修改 普通高校。为了抢抓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经省、省教育 厅批准,新征土地近600亩,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要求 筹建新校区,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亿元。总体 规划设计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标编制,该规划以 其前瞻的眼光构思、合理的功能布局、清晰的道路流线、丰富的 单体建筑、鲜明的景观绿化,赢得了全院教职员工和各方专家 完善后,再报省教育厅领导及有关部门综合评议,最终确定实 施方案。 2 多方征求意见,高标准优化规划设计 在总体规划设计过程中,建设单位绝不是“无所作为”,更 领导的好评,为顺利建成现代化、园林式、生态型的新校园奠定 了基础。笔者认为,搞好新校区总体规划要注意“三个环节”、 把握“六个要点”。 不能“袖手旁观”,一定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充分发挥组织作 用,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结合实际归纳整理后供设计单位进 一步优化。建设单位没有明确具体的设计意见,完全依赖设计 单位是很难搞出精品来的。我们不仅充分听取教职工和本地 1 诚邀名院参与,高起点做好规划设计 做好规划设计,必须立足高起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拟 收稿日期:2006—10—18 专家的意见,还聘请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的知名 教授和设计师来校指导。在评议过程中不求面面俱到,而是根 据被征求对象的特殊性把握其关键。如教职工了解学院需求 作者简介:蔺俊(1969一),男,江苏盐城人,讲师,硕士生,新校区建设办副主任,研究方向:高校管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o07 No.1 蔺俊:浅谈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 65 情况,评议突出实用性;专家熟悉设计规范要求,评议突出合理 性;领导掌握学院发展趋势,评议突出前瞻性。 化生态环境组织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浑然交融的生态空间, 以生态化的校园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全球主体,考虑学校作为百 年大计的动态发展过程,创造一个使用灵活、扩展方便的弹性 3反复比较修改,高品位完善规划设计 一生态型校园结构。 3.3功能分区要准 个好的规划设计总是在反复推敲中“谋”出来的。从邀 依据相对、方便实用的原则,我们将新校区分为校前 区、核心教学区、实训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开放共享区和预 标设计到确定实施方案,我院总体规划先后经过三轮较大的修 改,前后提出的修改意见达100多条。第一轮是在教职工和专 家评议后,两家候选设计单位认真研究,扬长避短进行修改;第 二轮是在确定中标方案后,根据省教育厅领导及有关部门评议 提出的意见作进一步优化;第三轮是在实施过程中,根据现场 及建设中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作更优的微调和完善。 3.1总体构思要新 首先,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和建筑风格, 规划必须强调对自然地貌的尊重与发展。我院新校区位于黄 海之滨的盐城南区,地下水位较浅,一条东干渠贯穿其中。我 们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形成中心生态湖,构成完整的循环活水, 创造水绿特色校园。其次,校园建筑布置要有序列。南入口礼 仪性广场作为校园与周边的连接,行政大楼和研发大楼作为前 景,形成校园的序曲。校区中心位置的滨水广场和生态湖,作 为教学区的核心,打造一个与水景、建筑相结合的现代园林式 广场,形成校园的高潮。一条景观绿轴把开放共享区与校园有 机结合到一起,绿轴上设有生态园林、活动中心和图文信息中 心,使其不仅仅成为景观绿轴,更是功能和活动的绿轴,营造出 生态、开放、轻松的环境,形成校园的尾声。第三,要利于对外 开放经营。新校区规划既要充分考虑以办学为核心,也要利于 经营,尽可能为学院创造商机。我院西北角地块,被东干渠自 然分割,形成开放共享区,由活动中心、标准泳池和网球场组 成。我们设置单独的出入口和停车场,方便对外经营。专家楼 设置在校区东南角,板式塔楼形成社区的接待中心,楼前有运 动休闲区,内置网球场和排球场,后面围合生态园林,形成后花 园,为专家楼的对外开放和自我增值提供了优质的硬件基础。 东大门两侧设置艺术设计中心和体育中心,形成学院的窗口形 象,同时也便于对外开放。 3.2规划原则要明 新校区总体规划应体现当今教育科技与建筑的发展趋势, 突出现代化、园林式、生态型。我院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的现 代化主要表现在:以信息时代特征为指导,以满足人的素质培 养和全面发展为中心,立足于高科技的教学手段、设施和方法。 加强教学中心区的集中布局,改善各系封闭的布置,最大 可能实现资源共享和学科交流,形成高效、便捷的智能型教学 环境。园林式主要表现在:以园为核心,以水为载体,以绿为衬 托,突出地域文化,结合江南建筑与园林的优秀文化传统和苏 北水乡的自然地貌风格,营造出园林、景观、绿化、建筑一体化 的整体校园环境。生态型主要表现在:以生态环境意识为指 导,使行为环境和形象环境有机结合,尊重自然生态优先,体现 科技与人文、人工与自然的交流、融合与共生。以多层次的绿 留发展区等。校前区由校园南礼仪入口、行政大楼和研发大楼 围合而成;核心教学区由公共教学组团和纺织、机电、化工、艺 术等专业教学组团构成;实训教学区设在校区的下风位置,避 免废气、废水对校园的影响,避免噪音对核心教学区的干扰;生 活区由宿舍一食堂一教学取得合理流线,同时与运动区紧密联 系,使用方便;运动区位于校内环路外围,既避免了对核心教学 区的影响,又有利于对外开放。预留发展区为学院未来进一步 建设提供了空间。 3.4交通布置要巧 新校区要充分体现“人车分流、步行优先”的设计要求,车 行、人行体系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考虑,实行分级规划。我院 以一条主环路为干道,将核心教学区与其他功能区恰当分开。 次干道多在生活区和开放共享区。主环路控制线为14 Ill,采用 10 Ill宽道路,两边各2 Il1人行道,两侧设乔木和绿化,形成林荫 大道。环路内实行交通管制,以行人、自行车为主,小路与庭院 道路自然连接,形成贯穿教学区和生活区的步行体系,最大程 度地实现人车分流。内部人行道形成完整的步道网络,只在紧 急的情况下允许消防车通行。机动车采用集中和部分分散相 结合的停车方式,在校园主入口以及对外功能为主的建筑周边 设置地下或地上停车场。自行车停放可分散布置在架空层下。 3.5单体建筑要优 在总体风格协调一致的前提下,要努力优化单体设计,形 成各自的特色。我院主校门设计摒弃一贯的设计手法,借助虚 空的景观造园概念,将校门的传达室等构造物纳入景观设计范 畴,运用折板、体块等造型相互穿插,虚实对比;用水池、校门牌 匾、乔木树列等景观要素增强校前广场的序列感。新校区标志 性建筑——图文信息中心设计再次引进竞争机制,邀请3家知 名设计单位专项设计,终于设计出寓意“智慧之门”的富有个性 特色的经典之作。运动场馆设计既不能一味追求高档次,又不 能过于简单。我院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注重造型与色彩的选 择与搭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鲜红的塑胶,翠绿的人造草,月 牙形的看台,飘逸的幕结构,多功能的风雨操场,不仅满足了学 生强身健体的需要,还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3.6景观绿化要精 景观的造型和园林化的设计是新校区规划的另一个重点。 应倡导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尊重自然的理念,采用现代风格的 景观空间形态为主旋律,结合地形、水面及小空间的特征,穿插 传统风格的造景手法,因地制宜地布置绿化和小品,创造亲切、 和谐、协调的大学校园环境。我们在手法上,借鉴传统的造园 (下转第68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基建优化 第28卷 系统,还可根据自然地形设分区排水系统,尽量减小进 入填埋区的降雨量,从而减少渗滤液水量。自然地形 可分区的垃圾填埋场,垃圾的填埋可按自然汇水区分 本很高。生物法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以 及厌氧好氧组合生物处理。生物法在初期(2~5年) 渗滤液处理中效果较好,COD、BOD去除率可达80% 一区进行,先按自然汇水区分期修建渗滤液导渗系统,在 暂不填埋垃圾的区域仍可按原自然排洪途径排除雨 水,必要时可修建分流设施或穿过部分填埋区的雨水 90%,但渗滤液水质、水量不稳定,会影响生物法的 效果,且对于后期高浓度的渗滤液即使去除率在90% 以上仍不能达到排放标准。 对于老化渗滤液,由于生物处理基本无效,必须采 用以物化为主的深度处理技术,如深度氧化法、膜处理 技术等。 由于垃圾渗滤液水质变化大,且没有规律,因此对 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不能仅考虑某种工艺方法对渗 滤液的处理效果,更重要的是考虑该工艺方法对水质 水量的灵活适用性,所以较多的是采用生化与物化组 合的方法。 此外,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具有建设和运行成本低、 输水管。这样可减少填埋场前期导渗排洪工程费用, 当一个区填埋完毕,并在覆土面修建了表面排水沟以 后则渗入该区水量可大大减少,进而可减少渗滤液总 量和水处理费用。 4.3渗滤液的处理 垃圾渗滤液是否处理达标排放是衡量一个填埋场 是否为卫生填埋场的重要指标之一。GB16889—1997 中对生活垃圾渗滤液排放限值如下表: 生活垃圾渗滤液排放限值 设备简单、易于维护等优点。有研究表明:用人工湿地 处理老化渗滤液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对于有地方建 立湿地的填埋场可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GB16889—1997,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s]. [2] CJJ17—2004,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s]. 表中的三级标准只能排人城市下水道,排人地面 [3] 张兰英,等,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及去除[J]. 中国环境科学,1998,18(2). 水体的渗滤液出水按一级和二级标准执行。 常规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包括物理化学处理和生物 处理。物理化学处理有混凝沉淀、砂过滤、化学氧化还 原、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膜过滤等多种方法。物化 [4] 张祥丹,等.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介绍[J].给水排 水,2000,26(10). [5] 陈长太.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与水污染问题探讨[J].小城 镇建设,2002,(7). 处理可以大幅度去除渗滤液中的污染物质,不受水质、 水量变化的影响,效果稳定,但单独使用物化法处理成 (上接第65页) 方法,营造景观生态带,环绕生态带的各个功能区 皆与之形成对景呼应;借鉴园林的空间尺度,以小尺度 融合一体。在布景上,我们重点安排“一心、两园、三 的院落构成校园机理;借鉴园林的多层次布景手法,通 过建筑外廊、空中休息平台、屋顶花园、庭院、滨水步道 构建多层次景观空间。在层次上,我们将全校定位为 一轴、八景”,即一个中心生态湖,东园与西园,礼仪轴、 科技轴、生态轴以及八个富有特色的景点。 [参考文献] 个生态园,分四个空间层次结构。一是曲水流畅的 [1]何镜堂,吴宙航,蒋涛.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 景观生态带,二是组团之间的院空间,三是组团内 部以建筑围合的园,四是建筑中的设景,使建筑与园林 总体规划设计方案[z].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