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艺术
作者:张清青
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1期
重庆市永川区望城路小学校 张清青
【摘 要】小学语文是人生认知世界的起点,教学方法不仅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是利用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课外知识与信息、教师具有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和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以取得最佳效果。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把学生培养成有素质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艺术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也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和前提。低年级孩子理解力差,注意力易分散,擅长记忆形象、具体的实物。因此,在教学中注重教学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课堂教学反映在组织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向市场管理那样,“放而不乱,管而不死”。放下老师架子,以平等态度对待学生,讲究课堂民主,不搞一言堂。我们有些老师,往往习惯于传统教育师道尊严,习惯于用训斥的口吻而不是用“导游”口吻,对于“俯身侧耳以听”,训斥后“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的学生,表示欣赏。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个体,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只有让学生处于一个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心情地“自由表达”与“自由参与”。我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把全班同学分成了六个学习小组并由学生推选小组长。在需要时,就让各组长带领自主、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只要学生积极参与,无论对错,我都会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从不直接批评训斥学生,正因如此,班上的学生从来不害怕回答问题。放开学生思路,让其思路畅开而不凝滞,联想滔滔而不漫流,这里有三个方面的问题。至于“管”,一要管住自己,不随心所欲,不损害学生自尊心;二管课堂纪律,不能听之任之,让学生任意喧哗吵闹;三管学生视听,有的学生上课,身在教室,神却游乎江河之上,教师应以最快的方式,凝聚学生的目视、耳听、心思。
二、语文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妙趣横生
教师应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才能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教师在授课中还可以根据教学进程、根据学生情绪、反应随机应变地穿插一些生动幽默的话语,这样便可以调节教学节奏,轻松课堂气氛,也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对于初入学的学生来说,他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是儿歌和手势。手势可以帮助他们形象直观地理解所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他们强化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例如孩子们在学习汉语拼音时,他们对声母“b”和“d”“p”和“q”混淆不清,我们就可以编出儿歌并配以手势来帮助孩子们记忆:老师举起左手,竖起大拇指,弯曲其余四个手指说“左手b”,紧接着变换手势:竖起左手食指并弯曲一二骨节,其余四个指头也弯曲并说:“和p”,完整的话就是“左手b和p”。老师以同样的方法教学生记忆“d”和“q”:举起右手,竖起大拇指,弯曲其余四个手指说“右手d”,紧接着变换手势:竖起右手食指并弯曲一二骨节,其余四个指头也弯曲并说“和q”,完整的话就是“右手d和q”。再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课文《秋天的图画》时,我就让孩子们站起来一边朗读课文一边做动作,这样学生就能在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
三、教学语言应富于鼓励性
我们经常会听到出自教师之口的这样一些话:“笨蛋,连这个也不会吗?”“你为什么还没完成作业,昨晚上到哪儿疯去了?就知道玩!一点出息也没有!”这些话实在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我们可以这样说:“这个问题还需要老师再讲一遍吗?”“老师希望你能按时完成作业。”“我相信你会努力的。”“老师觉得你只要认真完成作业,就是最棒的。”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造就了他们对故事的喜闻乐见。如将学习中的一些或抽象、或单一、或枯燥的内容赋予感情色彩浓的故事情境中,无疑,学生的参与会主动的多。例如,教学“比尾巴”时,课始,用动物王国发来的邀请函,创设一个童话故事中比赛的情境,引出课题“比尾巴”。而后用了解比赛内容——认识比赛选手,宣布比赛项目,公布比赛结果几个环节贯穿整堂课的始终,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到这个童话故事中来,充当比赛中的评委、主持人。忘掉自己,将自己化为童话本身,尽情地体验参与其中的快乐。细读感悟环节中,变单纯的问句指导为有趣的报项目,变枯燥的问答为有趣的冠军入座……以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学习语言,接受教育,掌握知识,在师生、生生、生本多向互动中努力让语文课活起来。
四、关爱每一个孩子,爱具魔力
只有爱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鼓励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才能让每个孩子都喜欢上语文课。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既要爱优生,也要爱差生。对聪明勤奋的倾注满腔热情,对迟钝、调皮的耐心培育,引导后进生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不要动不动就训斥乃至辱骂,应该用爱心去教育、感化孩子,帮他们重树信心,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鼓励其不断进步,获得成功的愉悦。这学期,我新学生薛发允,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往,胆怯、反映迟钝、目光呆滞,老师不重视他,同学孤立他,说他是白痴,家长放弃他,说任其发展,不报希望,在学校混大年龄就是了。因此,他很自卑。小小年纪就独来独往,或静坐于自己的位子上发呆。我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他,帮助他,我也经常找他说话,了解他的家庭,了解他学习上的困惑,鼓励他与人沟通,与同学们一起游戏,经常给他开小灶,辅导其学习,只要他有丁点进步,我及时表扬,还经常在同学们面前夸夸他,在黑板左上角的表扬栏内写上他的名字。慢慢地,他脸上有了笑容,慢慢地,他有了自信。
“用满怀感激的心灵叩门,再沉重的铁门也会开放。”他与同学们走在了一起!学习稳步上升。我高兴,我自豪感!我在想,如果没有我的关爱,如果没有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他会是现在自信而活泼的孩子吗?的确,一次次与他促膝谈心,一次一次“骗”他入套,一回回厚着脸皮联系他父母,虽也艰难,不过看到孩子一天天在变化,一天天在进步,值!孩子不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了吗?孩子的父母终于露出了笑脸,从他们真诚的眼神中读出了对我的感激。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和痛苦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吗?况且孩子的自信、勤奋,也在悄然影响着班里其他孩子。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我深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没有渊薄的学识,没有超人的智慧,没有让人羡慕的口才,我有的只是一颗理解人,关心人的善心。我知道:没有爱的教育不算成功的教育。在我的班里,同学们能处处感受爱,正如春风细雨般在孩子们的心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是爱的力量!爱具魔力!
小学低段的教学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多一点耐心和细心,巧妙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主学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岳小金.《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