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假释的程序和要求

假释的程序和要求

来源:刀刀网

本文讲述了刑法中假释的条件。假释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由于特殊情况,必须由最高人民核准后才能进行假释;第二种情况是罪犯被判处有期徒刑并且已执行一半以上的刑期,或者被判处无期徒刑并且已执行13年以上的刑期。假释需要罪犯在假释后认真遵守监规,具有悔改表现,并且假释后不会再次犯罪,同时不危害所居住的社区。但罪犯为累犯等依法不得假释的犯罪分子除外。

法律分析

在刑法中,假释的条件有两种:第一种情况是由于特殊情况,必须由最高人民核准后才能进行假释;第二种情况是罪犯被判处有期徒刑并且已执行一半以上的刑期,或者被判处无期徒刑并且已执行13年以上的刑期。如果罪犯在假释后能够认真遵守监规,具有悔改表现,并且假释后不会再次犯罪,对其所居住的社区也不会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有权机关就可以依法进行假释。但罪犯为累犯等依法不得假释的犯罪分子除外。

拓展延伸

假释的核准与执行

假释的核准与执行是刑罚执行领域中重要的一环。假释是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罪犯,在符合一定条件下提前释放,接受社会改造的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假释的核准和执行需要遵守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等。

假释的核准程序包括机关的审核、人民的批准和人民的核准。机关对罪犯的假释申请进行审核,确认罪犯符合假释条件后,制作假释申请书,连同相关材料一并移送人民。人民对假释申请进行审查,认为符合假释条件,可以向人民提出批准假释的建议。人民在收到人民的建议后,对假释申请进行审核,确认假释申请符合法律规定的,可以作出假释决定,并予以公布。

假释的执行程序包括被假释人员的交付和社区矫正。被假释人员需要在判决指定的时间内到执行机关报到,并接受社区矫正,参加劳动和教育等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改造。执行机关对被假释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假释人员违反假释规定的行为。

假释的核准和执行是保障罪犯改造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需要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假释工作的公正、公平和公开。

结语

假释是刑罚执行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但并非所有罪犯都有资格获得假释。根据刑法规定,假释的条件有两种,一是特殊情况,必须由最高人民核准后才能进行假释;二是罪犯已执行一半以上的刑期或者已执行13年以上的刑期。同时,罪犯在假释后必须认真遵守监规,具有悔改表现,并且假释后不会再次犯罪,对其所居住的社区也不会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有权机关才可以依法进行假释。但累犯等依法不得假释的犯罪分子除外。因此,在符合假释条件的情况下,罪犯可以通过假释获得提前释放,但必须经过特定的程序和核准。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八十一条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