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盗窃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界定是什么

盗窃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界定是什么

来源:刀刀网

本案件属于《刑法》分则第六章妨害司法罪中的第二节,主要侵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主观方面必须是一种明知,明知的内容包括明知该物品可能是犯罪所得和犯罪所得收益,且行为人应当认定其主观上是明知。客观方面包括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

法律分析

一、客体

本案件属于《刑法》分则第六章妨害司法罪中的第二节,因此,从一般客体来看,该罪行的犯罪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二、主观

要求必须是一种明知,对于本罪的明知有两个方面必须注意,一是明知的内容。应该是明知该物品可能是犯罪所得和犯罪所得收益,只要行为人知道该物品可能是犯罪所得时,就应当认定其主观上是明知。

三、客观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规定,本罪客观方面包括“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窝藏,是指为犯罪分子提供藏匿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处所,有隐匿、保管的主观故意。转移,是指将犯罪分子搬动、运输其犯罪所得及其收益。

四、主体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盗窃罪

一、客体要件

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拓展延伸

盗窃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两种不同的犯罪行为。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而提供资金账户、协助转换财产或者协助资金转移等行为。这两种行为在主观方面、构成要件以及处罚上都有所不同。

在主观方面,盗窃罪是故意犯罪,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过失犯罪。

在构成要件方面,盗窃罪要求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要求行为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收益,并且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

在刑罚方面,盗窃罪的最高刑罚是死刑,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最高刑罚是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综上所述,盗窃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在主观、构成要件和刑罚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行为人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触犯哪种罪名,以避免自身法律风险。

结语

本案件属于《刑法》分则第六章妨害司法罪中的第二节,犯罪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主观方面必须是一种明知,明知的内容包括明知该物品可能是犯罪所得和犯罪所得收益,只要行为人知道该物品可能是犯罪所得时,就应当认定其主观上是明知。客观方面包括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最高人民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7-05-09) 第四条 实施本解释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第一款或者第三款规定的行为,事前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的犯罪分子通谋的,以盗窃罪、抢劫罪、诈骗罪、抢夺罪的共犯论处。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11-22) 第四条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四)项规定的“抢劫数额巨大”的认定标准,参照各地确定的盗窃罪数额巨大的认定标准执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