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在法律上会面临的风险有:
1.借款人身份风险,在于借款人身份是否真实,是否有假借他人身份的事实;
2.借款用途风险;
3.借款利息风险;
4.借款履行风险;
5.诉讼时效风险。
民间借贷中存在的风险有哪些?
民间借贷存在的风险包括:
(一)债务人信用的风险。
(二)借款用途的风险。
(三)损失利息的风险。
(四)担保风险与防范。
民间借贷的常见法律风险及防范
民间借贷的常见法律风险是:
1.借款人不明的法律风险;
2.借贷用途的法律风险;
3.借款利息的法律风险;
4.借条内容不规范、不明确的法律风险。
防范措施有:
1.要借款人出具书面借条,而且要借款人本人当面书写、签字;
2.借条当中应清楚、明确的写明借款人真实的身份证号;
3.在借条中就借款的合法用途作明确写明;
4.双方在借条中作合法、公道的利息约定。
民间借贷需要承担哪些风险
要承担下列风险:
1.借款人为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进行民间借贷,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仍然提供借款的,民间借贷合同无效,涉嫌犯罪的还可能受到刑事制裁。
2.违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民间借贷合同无效,不受法律保护。
3.受欺诈、胁迫签订的民间借款合同可依法撤销。受欺诈、胁迫一方应及时行使撤销权,超过法定期限未行使的,撤销权消灭,受胁迫、欺诈一方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民间借贷风险风险防范怎么做
预防民间借贷风险,可以采取下列几种方式:
1、借款用途要正当,借贷关系要合法。
2、订立书面协议,注意妥善保存。
3、提前还款要说清,支付利息要约定,利率高低要有度。
4、借款利息不得在本金中扣除。
企业间借贷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企业间借贷的法律风险有:
(一)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因违背相关法律规定,有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二)企业获得金融机构贷款以后转贷的,有可能触犯法律关于高额转贷的禁止性规定,被认定为无效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三)企业与公民之间以借贷为名,进行非法集资或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的行为无效。
(四)无效企业借贷行为的法律后果。
1、对借贷本金应予归还出借人;
2、对借款利息予以收缴并处以相应罚款。迟延归还本金的,借款人应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
3、出借人有可能丧失担保利益。 该内容由 曲兴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