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单位拖欠奖金可以直接提起仲裁进行维权。用人单位拖欠奖金属于因劳动报酬产生的争议,劳动仲裁委员会依法受理。劳动者也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一、离职了公司拖欠工资怎么办?
离职后公司拖欠工资你可以去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该老板或者向公司所在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单位发放拖欠工资,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提起诉。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适用本法。
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
二、怎么才算拖欠工资
超过三十天就算是拖欠工资。用人单位要在自然月结束的三十天内结算工资,如果用人单位因为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暂时没办法按时给劳动者发工资,和本单位工会协商一致的,可以延期在一个月内给劳动者发工资。告知劳动者延期支付工资的时间,还要让主管部门备案。
一、拖欠工资解决办法如下:
1、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拨打12333投诉直接拨打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公共服务电话12333,向该平台告知相关工作情况;
3、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劳动监察大队在收到投诉后,会指派相关人员前来核实处理;
4、申请劳动仲裁对于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用人单位逾期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直接向申请强制执行;
5、对仲裁裁决不服向提起诉讼追索劳动报酬的仲裁案件,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提起诉讼。一审审理后,劳动者对判决结果不服,可以向上级提起上诉。对于生效的判决,用人单位逾期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向申请强制执行。
二、拖欠员工工资的后果如下:
1、用人单位依法要承担民事责任。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赔偿。用人单位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2、用人的单位无故拖欠职工工资,劳动者可以举报到劳动行政部门,将要承担行政责任,劳动行政部门应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责令按相当于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总和的一至五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
三、工资被扣怎么办
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是不可以扣工资的,对于兼职行为虽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也适用于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劳动者存在违约的行为,或者违反相关工作纪律的情况,可以由用人单位进行处罚,但不能直接扣工资。
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根据《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 “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用人单位按相当于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总和的一至五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
如用人单位克扣或无故拖欠员工的工资,员工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如用人单位仍不肯支付,员工可以向有关的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并支付经济补偿及赔偿金。当然员工也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由劳动仲裁委员会判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经济补偿、赔偿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
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