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判刑2个月,看守所进行法制、道德和劳动教育,统一作息与劳动时间。看守所可组织适当劳动,严格管理劳动收入。醉驾行为对个人和公共安全有极大危害。醉酒驾驶机动车将被吊销驾驶证,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照;醉酒驾驶营运车辆则是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照。
法律分析
醉驾判2个月看守所会对人犯进行法制、道德以及必要的形势和劳动教育。有统一的作息和劳动时间:按时起床;按时睡觉;按时就餐。
在保证安全和不影响刑事诉讼活动的前提下,看守所可以组织人犯进行适当的劳动。人犯的劳动收入的支出,要建立帐目,严格手续。醉驾是指在醉酒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行为,醉驾行为人因醉酒在驾驶过程中通常会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以至于对驾驶行为失去合理的判断力和控制力,因此,醉驾行为对自身及公共安全危害极大。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1、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2、醉酒驾驶机动车的;3、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4、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拓展延伸
酒驾罚款后的生活调整
酒驾罚款后的生活调整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变和调整。首先,需要认识到酒驾行为的严重性,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对此深感愧疚和懊悔。其次,要主动接受相关法律教育和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以增强对酒驾的警觉性和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此外,要积极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避免酗酒和参与可能导致酒驾的场合。同时,与家人、朋友和社会各界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接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共同构建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环境。最重要的是,要以责任心和自律精神,以身作则,永远远离酒驾行为,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
结语
醉驾判2个月看守所,法制、道德、劳动教育全方位。统一作息、劳动时间,按时起床、睡觉、就餐。看守所可组织适当劳动,严格账目手续。醉驾丧失判断力和控制力,对个人及公共安全危害极大。醉酒驾驶机动车,处拘役并罚金。酒醒前约束,吊销驾照,追究刑责;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照。酒驾营运车,吊销驾照,追究刑责;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照,重获驾照后不得驾驶营运车。调整生活需认识严重性,学习法律知识,改变生活习惯,与人沟通互动,远离酒驾,为安全负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三条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机关就近执行。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第一百三十三条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前款规定的驾驶人员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