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中证明劳动关系的凭证包括工资支付凭证、社保缴纳记录、发放的身份证明、招聘记录、考勤记录和证人证言等。用人单位需提供(一)、(三)、(四)项凭证,承担举证责任。
法律分析
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发生纠纷之后,一般都是通过劳动仲裁来进行处理。那么在仲裁进行中,需要证明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这点我们应该怎么进行证明呢?
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的规定办理即可。
拓展延伸
劳动仲裁程序中的关键步骤和要点
劳动仲裁程序中的关键步骤和要点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劳动仲裁的程序通常分为申请、受理、调解、开庭、裁决等环节。申请人需要向劳动仲裁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劳动仲裁机构会对申请进行受理,并通知被申请方。在调解阶段,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劳动争议。如果调解不成功,将进行开庭审理,双方可以陈述自己的意见和提供证据。最后,劳动仲裁机构将根据法律规定和证据裁决争议的处理结果。在劳动仲裁程序中,申请人需要注意提供充分的证据和材料,以支持自己的主张。同时,双方应积极参与调解和开庭过程,并尊重劳动仲裁机构的裁决结果。劳动仲裁程序的关键步骤和要点对于申请人和被申请方来说都至关重要,它们确保了公正、公平的劳动争议解决过程。
结语
在劳动仲裁中,证明劳动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可参考工资支付凭证、缴纳社会保险费记录、发放的身份证明等凭证来证明劳动关系。此外,劳动者填写的招聘登记表、考勤记录以及其他劳动者的证言也可作为证据。劳动仲裁程序中的关键步骤包括申请、受理、调解、开庭和裁决等,申请人应提供充分的证据和材料支持自己的主张。双方应积极参与调解和开庭过程,并尊重劳动仲裁机构的裁决结果。这些关键步骤和要点确保了公正、公平的劳动争议解决过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 第六条 【举证责任】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二条 工会会同用人单位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教育职工以国家主人翁态度对待劳动,爱护国家和单位的财产;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进行业余文化技术学习和职工培训,参加职业教育和文化体育活动,推进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和劳动保护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第六十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