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卷 2014年第2期 黑龙江医学 Vo1.38.No.2 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Feb.2014 209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效果观察 黄和凤,张冬红,孔令军 (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西吉安343000)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设计并制作职业暴露问卷调查 表,对现存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确立并落实改进措施。结果 实行品管圈活动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平均发生次数由0.296次/ 人/年下降到0.038;L/A./年,下降率为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率,增强了医务人员预防职业暴露的意识。 品管圈活动有效地降低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 关键词:品管圈;职业暴露;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5775.2014.02.056 学科分类代码:330.81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为感染性、放射性、化学性和其他职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做好自身保护,品管圈活动小组成 员定时或不定时进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1.2.3统计方法:采用 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业暴露四类…。为使医务人员有效减少和避免职业暴露,笔者 对2011—01—2012一Ol间本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进 行了回顾性调查,并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职业暴露的质量管理 中,同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1 问卷调查回收率和应答率 品管圈活动前发出问卷270份,收回270份,应答5400 项,回收率和应答率均为100%;品管圈活动后发出问卷260 份,收回260份,应答5200项,回收率和应答率也均为100%。 2.2品管圈活动前后职业暴露发生次数 调查本院医务人员共270人,其中医生50人,护士180 人,医技人员30人,保洁工10人。 1.2方法 活动前和活动后职业暴露平均发生次数分别为0.296次/ 人/年和0.038次/ 年,下降率为87.2%,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见表1。 1.2.1调查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回顾性调查2011—0l 一2012—01间职业暴露发生情况与2012—05—2013—05间实 施品管圈活动后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 1.2.2品管圈活动:(1)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由护理部、院感 管理科、医务科主任及各临床科室护士长组成品管圈活动小 组。(2)制定制度: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监测制度、分级防护管理 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职业暴露损害的紧急 处理预案等。(3)培训:对全院医务人员分级分层进行相关知 识和制度的培训、考核。(4)做好自我防护:要求所有医务人员 2.3 品管圈活动前后医疗安全操作知晓率 活动前后医疗安全操作平均知晓率分别为34.2%和 88.1%,“=18.6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4品管圈活动前后发生职业暴露后正确处理率 活动前后发生职业暴露后正确处理率分别为36.8%和 96.0%,u=12.6I,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1 品管圈活动前后各类人员职业暴露平均发生次数及下降率 表2 品管圈活动前后医疗安全操作知晓率 第38卷 210 2014年第2期 黑龙江医学 V0l_38.No.2 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Feb.2014 我院手卫生依从性差根本原因分析与整改效果 卢进红 (广西北流市妇幼保健院,广西玉林537400) 摘要:文章分析了我院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并针对其进行整改,从而提高了手卫生的依从性,降低了医院感染率。 关键词:手卫生;医院感染;依从性;防护 doi:10.3969/j.issn.1004—5775.2014.02.057 学科分类代码:330.81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1.2研究方法 手卫生的概念是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很多,而通过手卫生导致医院感染已成为 当今医学界突出的被循证医学验证的公共卫生问题…。有报 道称医务工作者手传播病菌所致的感染占医院感染发生率约 30%_2j。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本原因分析法是 一种回溯性的不良事件分析工具,该方法将分析重点放在整个 系统及改善方面,而非仅限于对个人执行上的检讨 j。经过分 析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是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不够重视,以 及长期形成的观念难以较快转变、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手卫 生设施配套不全、手卫生指征及方法了解不够、考虑科室成本 手卫生引起医院感染会增加病人的痛苦、住院时间、 医疗及护理费用,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如何减少住院患 者发生院内感染,成为当前医疗卫生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本 文通过对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发现手卫生依从性 问题、本院无手卫生与医院感染发生的循证依据等因素。 2分析 差的原因,探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有效措施,以起到减少医院 感染的目的。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鱼骨图”工具从人员、制度、方法、设备、环境因素等 分析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相关因素,最终确定主要因 素,即对手卫生重视不够、手卫生设施配套不全、培训考核不到 选择我院儿科、新生儿室、妇产科、产房、手术室及门诊6 个科室从事医疗、护理工作的医务人员作为督查分析对象。包 括医师24人(主治医师10人.住院医师14人),护士36人(主 管护师4人,护师12人。护士20人)。 位、监督力度不够等。见图1。 医院感染科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制定手卫生依从 性调查表,从2012年1月起,开始由院感科每月检查手卫生的 依从性情况。从图2可见,手卫生依从性率从2012年1月的 表3 品管圈活动前后发生职业暴露后正确处理率 3讨论 3.2品管圈活动的效果评价 我院是三级甲等精神病防治专科医院,由于精神病患者的 针对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经过品管圈活动后, 医务人员预防职业暴露的意识普遍提高,安全医疗操作知晓率 和发生职业暴露后正确处理率明显提高,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 下降。 参考文献: 特殊性,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除了有着与综合医院相同的职业暴 露的危险,还要承受着精神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带给他们的职 业伤害 。 3.1精神病防治专科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分析 精神病患者可产生各种行为障碍,如捡食脏物、到处流浪 等,特别是女性患者在病理状态影响下的性防卫能力减弱,已 在国内外精神病司法鉴定中屡有报道,这些现象事实上已构成 了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风险 。而医务人员在采血、穿刺、 拔针、加药、处理医疗废物等环节中经常由于精神病患者不合 作而发生。有些精神病患者行为紊乱,如伤人毁物、兴 奋躁动、强行外走、不肯吃药等,需医务人员制止或将患者保护 约束,这时医务人员常常被患者损伤或咬伤。 [1]张宗久.中国医院评审实务[M].北京:人民军医出 版社,2013:174. [2]曾丽萍,官莹玉,毛勤玲.精神科护士在自我防护中存 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1):215. [3]文丽萍,张光毅.精神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 [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8,23(1):36. (编辑:李馨毕然) (收稿日期:201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