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投资效率的界定

对投资效率的界定

来源:刀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对投资效率的界定 王成秋 (天津财经大学会计系,天津300222) 【摘 资效应 要】 投资效率这一概念是企业理财活动的根本,与投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文章从经济效率出发探讨了投 资效率的基本内涵.并分析了其特殊性,指出投资效率不等同于投资效益、投资效率不等同于投资效果、投资效率不等同于投 【关键词】投资效率;投资效果;投资效益;投资效应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68(2006)09—0038—02 众所周知,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和股利是财务决策的三 大组成部分 而对企业而言,其财务管理的根本既不是想方设法 的规定当然仍有重要意义。社会为生产小麦、牲畜等所需要的时 间越少,它所赢得的从事其它生产,物质的和精神的生产的时间 就越多。” 筹措投资活动所需的资金,也不是怎样将税后利润在留存和分 派之间进行分摊,而是将资金——不管是自有的还是借人 的——用到效率最高的投资项目上。因而,就不可避免地使用到 在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中,给效率“下的定义”是效率意味 着不存在浪费,即当“经济在不减少一种物品生产的情况下,就 不能增加另一种物品的生产时,它的运行便是有效率的”。这时 经济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缘之上。②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使用的这个概念有一个精确的、但相当 “投资效率”这一概念。那么.到底什么是投资效率?投资效率与 平时我们耳熟能详的投资效果、投资效益以及投资效应等概念 是否等同?笔者拟对此进行一些探讨,以供切磋。 一、效率的经济含义 狭窄的含义,它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帕累托(Pareto) 在本世纪初他的著作《政治经济学讲义》和《政治经济学教程》中 给出的。他的定义是:“对于某种资源的配置,如果不存在其它生 产上可行的配置.使得该经济中的所有个人至少和他们的初始 时情况一样良好.而且至少有一个人的情况比初始时严格地更 投资效率是一个特殊的经济效率范畴。因此,笔者想首先从 经济效率一般出发来探讨投资效率的基本内涵,然后,再分析投 资效率的特殊性。在经济学中,几乎没有比“效率”这一概念应用 得更广泛的概念了。自有人类就会有生存和发展问题,也就会有 经济活动,而一切经济活动无不是以“效率”为前提的。 好.那么资源配置就是最优的。”尽管帕累托使用的是“最优”这 个词.它实际上是效率的一个定义,后来“帕累托最优”己渐渐被 “帕累托有效率”代替。③帕累托的这个定义被西方经济学界广泛 使用。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十分重视对经济效率问题的研究,而马 克思本人有关经济效率问题的论述,则是我们研究和探讨经济 效率问题的基本理论依据。不言而喻,它也是本论文研究投资效 率问题的基本理论依据。经济效率问题的核心通常被理解为是 资源的节约,或者换句话说,是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的程度。而马 克思则把这一切都归结为是对“劳动时间”的节约。马克思写道: “真正的经济——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生产费用的最低 限度——和降到最低限度)。而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① 那么.如何实现对劳动时间的节约呢?与符合社会需要相联系, 马克思认为社会对劳动时间的节约主要是通过对劳动时间按照 而我国学者给经济效率下的定义是:“经济效率是指社会利 用现有资源进行生产所提供的效用满足的程度,因此也可一般 地称为资源的利用效率。它是需要的满足程度与所费资源(成 本)的对比关系。因此,需要明确的是,它不是生产多少产品的简 单的数量概念.而是一个效用概念或社会福利概念。”④当然,在 有的经济学论著中.又把经济效率概括为“配置效率、组织效率、 动态效率”。⑤ 笼统地讲,经济学就是一门研究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如何将 有限的资源在若干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上进行配置,以便最大限 度地满足人类欲望的科学。因此,无论经济学家们怎样给经济学 “适当的比例”进行合理分配和节约使用来实现的。这个过程,作 为一种规律,无论 资本主义条件下,还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都存在 马克思曾经这样写道:“如果共同生产已成为前提,时间 【收稿日期】2005—09—25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l980年版,第225页。 ②(美)萨缪尔森:《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l992年版,第45页。 ③约翰・何特右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l992年版,第868页 ④樊纲:《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l995年版,第29l页。 ⑤胡汝银:《低效率经济学——集权理论的重新思考》,上海三联书店,l992年版,第33页 【作者简介】王成秋(1 97 3~),女,山东菜州人,天津财经大学会计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3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下定义,其核心都离不开“将有限资源在几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上 进行配置” 这个主题。实际上,这也是对经济效率内涵的最传 统、最一般的概括。 三、对投资效率一些误解的辨析 尽管笔者已经给了投资效率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在实践中 人们仍然有可能会对投资效率问题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误解 因 而,笔者认为有必要澄清以下几个问题.以便避免人们可能产生 的误解。 (一)投资效率不等同于投资效益 投资效率和投资效益到底是一个概念的两种表述呢?还是 有所区别的两个概念?答案是它们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首先,投资效率与投资效益在其含义上有相同的一面 表现 在二者都关注所得与所费的对比关系。从效益一般,即纯粹生产 二、投资效率的经济含义 在以往的研究中.虽然众多学者曾经提出了效益、效果、效 应的概念,但投资效率这一概念没有被明确提出过。因而也并没 有给其一个完整的定义。笔者认为,企业的投资活动如果是有效 率的,它应该表现为一种状态,一种能够使企业价值得以实现最 大化的状态。而如果一定要给投资效率一个定义的话.则笔者认 为投资效率是指企业投资所取得的有效成果与所消耗或占用的 投入额之间的比率,也就是企业投资活动所得与所费、产出与投 力的角度研究投资效益时,投资效益等同于投资效率。马克思用 入的比例关系。当然,此处的所费和所得之间的关系并不必然是 “资本的使用效率”来描述投资与生产过程中的得失关系。他说: 一个相对数的概念.它也可以是二者之间的差额,即绝对数的概 “生产逐年扩大是由于两个原因:第一,由于投入生产的资本不 念。在笔者所给出的定义中,之所以采用“比例”的概念只是为了 断扩大,第二,由于资本使用的效率不断提高”。 、显而易见的是. 表述方便的目的。同时.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此处的所得与所费概 此处的“效率”与“效益”、与“效果”的含义是完全相同的。 念在范畴上要比经济学中的含义广泛得多。为了确切把握投资 其次,投资效率与投资效益又有不相吻合的一面。而它们不 效率这一概念,我们有必要对它的两个要素——投资所费和投 相同的一面就在于如前所述对所得与所费界定的范畴是不一致 资所得进行准确地理解和把握。 的。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效率的范畴显而易见比投资效益的范畴 (一)投资所费 要宽泛得多,不仅包括了一般意义上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还更多 投资所费主要是指投资中的消耗问题。在一般意义上.它是 地包括了风险与收益的均衡关系。同时,投资效益这一概念将更 投资运动中的两个“流”的总称。一是资金的“流”,即在投资活动 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投资所得上,而投资效率既关心所得也关心 中一定数量的资金消耗和投入;二是实物的“流”。即实物形态的 所费,更关心它们之间的对比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投资效率 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和投入。当然,在这两个“流”中。不论 这一概念集要大于投资效益这一概念集。 在哪种制度下。实物流都是基础,是前提。资金流仅仅是实物流 (二)投资效率不等同于投资效果 的外在标志而已。正如马克思所说:“因为要使货币能够转化为 在讨论投资效率与投资效果的关系之前,笔者拟先对投资 生产资本的要素。这些要素必须是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商品.即 效果与投资效益的关系进行阐述。关于投资效果和投资效益。这 使这些要素不是作为商品来买,而是按订货制造。在这里也不会 两个概念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等价的。当然也有观点认为这两 有什么差异。只有在它们存在以后。并且无论如何只有在对它们 个概念是不同的。 实际进行规模扩大的再生产以后。……才会对它们进行支付。 有学者认为,投资效益大于投资效果。即投资效果是某具体 ……这是由于再生产扩大的可能性在没有货币的情况下就已经 经济实践过程中的投入和产出之比,直接反映现实的得失对比 存在;因为货币本身不是实际再生产的要素。”⑦ 的数量关系。而投资效益是经济过程取得的投资效果及其带来 当然.还有一种投入是既没有实物形态.也没有价值形态. 的社会收益的总称。④因而,该观点认为,投资效益是包含了投资 我们没有办法对其进行准确地计量。这就是投资者所承担的风 效果的。但问题在于既然承认投资效果是投入与产出之比.那么 险。而本文所给出的投资效率概念与以往的投资效益、投资效果 这个比带来的社会收益如何理解?而对社会收益的理解在于它 以及投资效应等概念的最本质区别就在于考虑了投资活动中这 到底是经济方面的利益还是精神方面的收获?如果是前者.它应 一特殊的资源。 该已经包括在投资效果之中,不需单独列示。而如果是后者即使 (二)投资所得 是投资效益也不应将其囊括在内。 投资所得主要是指投资活动所取得的有用成果。从表现形 而有的学者却又认为投资效果大于投资效益。“效果”着重 式上看,此处的有用成果可以是形成的建设成果。如建设活动结 反映人们活动的有效程度,“效益”则在有效的基础上反映人们 束后所形成的具有各种功能的固定资产、新增生产能力等:也可 活动的有利程度,属于经济利益的范围。比如医疗效果、视觉效 以是产出的最终成果.如产品产量、利润、增加值等。但笔者在投 果就远远超出了“效益”的范围。所以.在评价投资活动时.应首 资效率概念中所探讨的投资所得既不是产品产量。也不是会计 先考察其投资效果。但问题在于现实生活中却偏偏有效果不能 利润,而应该是投资活动在未来引起的现金流量的折现值。同 包含效益的实例。例如,电视台的公益广告,应当具有社会 时,更为重要的是,也是本论文要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这里的 效益。这里的“社会效益”既有利于社会文化的繁荣,也有利于 产出也包括投资者在投资活动后的心理的满足程度。即所获取 民族素质的提高。而这些用效果概念是不能包括在内的。 的效用程度。因而,将投资所得定义为是投资活动所产生的功能 因而,笔者既不赞成效益大于效果的说法,也不赞成效果大 和财富可能更合适一些。 于效益的说法。这两个概念其实是完全等价的。之所以在多数情 况下,常常采用投资效益这一概念来表述,仅仅(下转第50页) ①L・罗宾斯(L_Robins):《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麦克米兰公司,1946年英文版,第16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人民出版社,第552页。 ③《马克思全集》第26卷第2册,第598页。 ④《第三次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㈠《经济效益统计分册》。 3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平的60%~8O%三是西部地区文化教育发展落后,农民的文化 别是可以借鉴和利用东部发达地区和国际上的先进实用的农业 技术和成功经验,发挥后发优势.以较低的成本走出一条跨越式 发展的道路。要采取更积极的措施鼓励各类科研机构、农村合作 组织和民间科研机构直接参加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在技术 产品的选择上,不要盲目贪大求洋,一味追求“高精尖”技术.而 应根据西部农业的实际情况和农民技术及文化素质偏低的现 素质、技术素质不高.市场意识不强。四是生态环境脆弱,保护与 开发存在矛盾一西部地区是我国几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区,也是沙 尘暴的主要策源地,黄土高原是入黄泥沙的重点来源区,在这样 一些生态环境的高敏感区域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考虑环 境的制约,不能依靠牺牲环境谋求发展,否则将造成无法挽回的 严重后果。基于埘西部地区特殊的区情的分析,我们认为在西部 地区解决三农问题要有独特的思路和对策。 (一)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西部地区的许多城市是资源型城市和重化工业城市.长期 以来对农村的联系和辐射作用不强,二元结构极其明显。首先, 城市要鼓励和发展为农业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企业.尤 其要通过优惠,引导和培育以西部名、优、稀、特农产品为原 料的精深加T、仓储保鲜和运销服务企业,大幅度提高资源综合 状,主要以“傻瓜化”和实用技术为主 (四)加强教育投入.开发人力资源 西部地区三农问题较全国其它地区突出.除了自然资源条 件方面的差异以外,最主要的就是农村人I1:的技术素质和文化 素质落后,人力资源开发不足。这不仅影响了农业技术在生产中 的普及、推广和应用,制约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而且制 约着农民从农外获取收入的机会与途径,更加制约着农村剩余 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因此.国家要加大对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的投入力度,强化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以及外出务工人 员的技能培训.增强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加大对农村 基础教育的财政支持.改变农村义务教育成了农民义务的现状. 这对减轻农民负担,提高人I:1素质.把人I:1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 利用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业产业升级,更多地吸纳农业转 移的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其次,要有计划地推进中小城 市和小城镇的建设.形成合理的城市梯度。改变过去大城市一枝 独秀,中小城市发育不良,广大农村衰落凋敝的境况。发挥城市 对农村、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 立起城乡平等、和谐 调的发展关系。 (二)推进具有西部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优势,实现农村小康具有长远意义。 (五)生态转移支付制度是化解西部地区三农问题的必要措 施 农业产业化是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大趋势对农业发展的 必然要求.西部地区更应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 和优惠.瞄准市场需求,参与市场竞争,多形式、多途径地实 现农产品增值,培育区域性支柱产业。西部地区在牧业、林果、薯 西部农区兼具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不但要提供农产品.还 要提供保护江河水源、控制水土流失、防治沙尘暴等“生态服务 产品”。但是生态服务产品的提供者并不是其全部价值的受益 者,存在着“外部经济效果”。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生态转移支付 制度,促使生态位势较低的发达地区支付享受绿色生态的酬金, 从而使西部地区的生态保育的成本得到合理的补偿。实现西部 类、烟草、糖料、棉花、中草药、花卉、杂粮等特色农产品优势明 显,应尽快使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产品优势。尤其要发挥 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充裕,光能资源丰富,气候类型多样,生物资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促进西部三农问题的早日解决。 【参考文献】 f11李从国.“三农”:思危再思危【ll_嘹望,2003,(32). f21温铁军.“三农问题”世纪反思【lll科学决策,2001,(1). 源多样化明显.环境污染少等区位特征和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 (三)提高西部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与应用水平.激发“后发 优势” 『31 S・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1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一2004[M1北京:中国统 计出版社.2004. 据有关资料.发达国家科技在农业增长中所占的贡献率约 为60%~8()%.我国只有40%左右,西部地区就更低了。ISl加快西 部农业的发展.除了增加农业要素投入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加快 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与推广。特 f51王金存.新世纪头10年世界经济走势展望【ll_宏观经济研究,20()1, (6). (责任编辑:× 校对:T) (上接第39页)是因为这几年的实际生活中,人们又已经习惯投 那么在企业的投资活动的评价过程中,其实很少会用到这 一资效益罢了 那么既然投资效果等同于投资效益,而投资效率是 包含了投资效益,因而,投资效率这一概念集也应该包括了投资 效果。 概念。即使偶尔用到,也是将其理解为投资效果或者是投资效 【参考文献】 益的概念。 (三)投资效率不等同于投资效应 “效应”是自然科学中的术语,通常是指物理或化学作用所 产生的结果..因而,投资效应一词一般用来表明由于投资而引起 的各种作用和结果。 在宏观经济学中.对这一概念的运用有一种特殊的偏好。例 如,投资可以增加对投资品的需求,经济学中将其称之为投资的 需求效应:投资可以引起国民收入的倍增,经济学中将其称为投 资的乘数效应,等等..从宏观经济学对这一概念的运用可以看 出.投资效应的含义中不包括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因而.投资效 应和投资效牢是完令小同的两个概念 5()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美】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3】约翰・何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fM1北京:经济科学出版 社.1992 【4】胡汝银.低效率经济学——集权理论的重新思考[MI.上海:上海 三联书店.1992. 【5】樊纲.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6】L・罗宾斯(L_Robins).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lM】麦克米兰公司, 1946. f责任编辑:X校对: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