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0年5月 第26卷5期(总第208期)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0 VOI.26 No.5 h后,形成脓肿则需3—4d。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征 和B超等检查。B超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准确性为 及变异认识不足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Berry等报 90.0%一97.8%,特异性为90.9%~95.5%,敏感性为 道,总人群急性阑尾炎的误诊率15%一30%,不必要的 80.0%~98.6%。本组1例首诊为急性肠梗阻的患者, 剖腹率在20%~25%。女性患者最易混淆的是妇产 来院就诊时发病时间均已超过3 d,经手术证实为急性 科急腹症,与询问病史尤其是月经史不详细、体检不仔 阑尾炎穿孔而导致麻痹性肠梗阻。4例右泌尿系结石、 细有关。因此,女性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必须首先排除 2例回盲部肿瘤、3例宫外孕、2例黄体破裂出血的患 妇产科急腹症。诊断性腹腔穿刺或后穹窿穿刺对盆腔 者,因晚上基层医院不能进行B超检查,血常规检查虽 出血型妇产科急腹症可提供直接诊断依据,对于急性 有提示但又被忽视。对于诊断不明确的病例,按急诊 盆腔感染,穿刺液细菌学检查也具有重要鉴别意义。 处理原则应留观或住院观察治疗,一旦有腹膜炎体征 老年患者因反应差,病程不明确,体征及症状均不典 或生命体征波动时应及时行剖腹探查术 。 型,坏疽穿孔及脓肿形成较多,体温、白细胞计数变化 [参考文献] 不明显,故也易误诊。而右侧输尿管结石、盆腔炎、回 [1]石美鑫,熊汝成,李鸿儒,等.实用外科学[M].上 盲部或升结肠肿瘤、急性肠梗阻等常表现为右下腹痛, 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710. 因症状与急性阑尾炎相似而更易误诊。因此,询问是 [2]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5版.北京: 否有血尿、大便习惯是否改变、是否便血、体重是否下 、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234. 降等情况尤为重要。 [3]祝学光.应严格掌握急腹症剖腹探查的手术指征 教训警示:必要的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腹部x线 [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7):1. 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体会 刘善芝 (重庆市丰都县中医院消化科,重都408200) [中图分类号]R24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2814(2010)05—341—01 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中医“水肿”、“关格”等范畴。 紫,脉沉涩。治当活血化浊。用血府逐瘀汤加大黄、益 阳虚则水泛,湿浊久蕴化热,热毒瘀血互结,治当温肾 母草、王不留行、泽兰等。 降浊、清热泻浊、活血化浊为法,体会如下。 同时保留灌肠,其效更优,意在通腑逐邪,降胃气, 1 温肾降浊 降低血中肌酐、尿素氮。可用灌肠方[大黄15g,熟附片 肾阳衰竭,脾不制水,肾不主水,膀胱气化不行,造 20g(另包先煎lh),丹参10g]浓煎200mL,分2次保留 成水湿浊邪壅塞内聚。表现为面色晦滞,形寒肢冷,下 灌肠,早晚各1次。 肢水肿,舌苔白腻,脉沉而细。治宜温肾降浊。用金匮 4病案举例 肾气汤加菟丝子、杜仲、巴戟天温阳补肾,大黄、虎杖降 范某,女,36岁。反复尿少,一身悉肿1年余。重 浊。 庆某医院诊为“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3个 2清热泻浊 月后,诸症略减而转入我院治疗。症见气喘身软,纳 病久不愈,不仅脾肾阳虚更甚,且湿蕴化热。表现 呆,头昏,腰痛,尿少,呕恶。查面色晦黯,目窠浮肿,腹 为面色晦暗,口有尿臭气,胸中懊依,呕恶,不能进食,尿 部胀满,舌淡胖苔白腻,脉沉迟。尿检尿蛋白(++ 少腹胀,脉细数或滑数,舌淡苔黄腻。虽表现为正气虚 +),颗粒管型(++),比重1.015。血常规检查血色素 弱,但标邪甚急,故仍以祛邪为主。治宜清利湿热,导 70g/L;红血球2.50×10 /L,肌酐446 ̄mol/L,尿素氮 腑泄浊。用甘露消毒丹加大黄、黄连、竹茹、砂仁等。 23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7mmol/L。辨证属脾肾阳 3活血化浊 虚,水湿内停。治以温补脾肾降浊。用金匮肾气汤加 慢性肾衰竭有肾小球硬化、肾组织缺血、缺氧及纤 味。熟附片(另包先熬lh),茯苓、白术、生姜各15g,菟 维组织增生等病理改变,同瘀血病机相似。表现为面 丝子、巴戟天、杜仲各18g,大黄10g,竹茹、商陆备10g。 色黎黑,时有呕恶,鼻衄,咽痛,皮肤瘙痒、青紫,舌质偏 水煎服,1日l剂。同时用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后呕 恶止,浮肿渐消,胃纳转佳。住院半年余,查血清肌酐、 [收稿日期]2010—03—18 尿素氮等正常。 ·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