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胫腓钩与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比较

胫腓钩与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比较

来源:刀刀网
■蹿园 与美国资料的比较【Jl_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3,1(1):47. [3]陈云华.MMPI在精神症临床诊断中的价值lJl_云南精神医学, 1997,8(1):25. 致性测试【J1.中国心理卫牛杂志,2004,18(1):42. [5]王祖承.精神病学fM】.北京:人民卫生 版社,2002:112. [61梁世钟,童辉杰.对精神症患者的MMPI测试结果的元分析 }4J史占彪,郭念峰,张建新.MMPI与MMPI一2对精神症患者的一 四川精神卫生,2006,19(3):175. (收稿日期:2010—04—06) 胫腓钩与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比较 李建国 李梅 (1平度市人民医院,山东平度266700) (2平度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山东平度266700) 【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螺钉固定与胫腓骨钩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我院2000年7月一2()09年7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38例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螺钉内固 定26例,胫腓钩内固定12例,根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外科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 Ankle—Hindfoot Scale)标准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拉力螺钉固定组取出螺钉时间为术后8周~ 12周,优1O例,良7例,可6例,差3例,其中有2例患者术后11周发现螺钉断裂,优良率为65.4%;胫腓骨钩 固定组取出胫腓骨钩时间为8周~】2周,优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1.7%.结论 下胫腓联合损伤时采 用胫腓钧固定的效果要好于螺钉固定。 【关键词】下胫腓联合损伤 胫腓钩 弹性内固定 The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ifbula hooks and screws internal fixation of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injury Li Jianguo 1,Li mei 2.).The People s Hospital of Pingdu City.Pingdu,Shandong 266700;2.Heahh Supervision of Pingdu City,Pingdu,Shandong 266700 【Abstract J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e ifbula hooks and screws internal ifxation.Methods The data nf 38 patients of tibioffbular syndesmosis injury whom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2000 and 2009 were reviewed.1 2 cases were chosen randomly from fibula hooks internal fixation group as”observed group”and 26 cases of screws intemal fixation group as”control group”.AOFAS Ankle—Hindfoot Scale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effect.Results After 6 months follow—up,the bolt unloading time after 8~12 weeks.10 cases was excellent,7 good.6 effective and 3 ineffective.There were 2 cases bolt broken after 11 weeks.the rate of excellent and good was65.4%in the Screw internal ifxation group.Fibula hook unloading time was 8-12 weeks.8 cases was excellent,3 good,1 effective and 3 ineffective. The rate of excellent and good was 9 1.7%in the fibula hook internal fixation group.Conclusion fibula hooks is more excellent than screws in the treatment of tibiofihular syndesmosis injury. 【Key Words】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Injury Fibula hook Flexible ifxation 下胫腓联合也称下胫腓关节,它是维持踝穴完整性、保持 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其损伤约占踝关节损伤的1%~ l1%….治疗中若解剖关系复位不当或漏诊,会引起踝关节解剖 侧8例;车祸伤10例,扭伤2例;合并单踝骨折5例,双踝骨折 3例,三踝骨折4例。术后随访6个月 12个月,平均(7.5± 0.6)个月。 关系紊乱,踝穴不稳,进而引起创伤性关节炎,给患者的日常行 走功能及生活带来不便。我院自2000年7月一2()(】9年7月共 1.2手术方法 内踝及后踝骨折采用螺钉固定,腓骨骨 折采用克氏针或钢板固定。踝关节背屈,骨折复位钳抓住腓骨 向外牵拉,如果移位超过3 mm~4 mm,即进行下胫腓关节内固 定。螺钉内固定组于踝关节上方2.5 cm处用1枚3.5mm直径 拉力螺钉固定,螺钉方向由后向前呈30。角,由下向上与踝关 节呈30。角,贯穿4层皮质钻人,螺钉可通过腓骨钢板钉孔或 收治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38例,其中采用螺钉同定26例,采 用胫腓钩同定12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螺钉内固定组26例,男16例,女l0例; 年龄21岁~73岁,平均年龄(46.5±7.6)岁;左侧8例,右侧 18例;车祸伤l5例,扭伤7例,砸伤4例;合并单踝骨折5例, 双踝骨折14例,j踝骨折7例。胫腓钩组12例,男7例,女 5例;年龄16岁~67岁,平均年龄(43.8±6.4)岁;左侧4例,右 作者简介:李建国,男,38岁,本科学历,毕业于泰山医学院,主治 医师。E—mail:Lijianguol 991@1 26.com 基层医学论坛2010年第14卷10月上旬刊 垫圈。胫腓钩组在趾长伸肌后缘分离至胫骨,将下胫腓关节复 位,胫腓钩预弯,于下胫腓韧带平面放置胫腓钩(LINK公司生 产),勾住腓骨、踝关节中立位,拉紧后在胫骨上钻孑L,螺钉固 定。术后第2天开始踝关节非负重功能锻炼,8周~12周取出 内固定。 1.3统计学方法采用 检验,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 ■蹿留 意义。 2结果 腓前韧带为外旋施加的牵引增大,故易引起撕裂。 3.3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诊断患者有踝关节外旋或外翻 通过对患者进行6个月~12个月,平均(7.5±0.6)个月的 受伤史,患肢 现肿胀、疼痛等临床表现,下胫腓联合处压痛, 随访,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 (Ankle—fhndfoot Scak)系统的踝关节功能评估标准,2组疗效 比较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踝关节在外旋或外翻应力下疼痛加剧,常见于旋前外旋型和旋 前外展型损伤。x线片表现为B型骨折且外踝斜形骨折高于踝 关节水平或c型骨折,踩关节正位片上胫腓骨重叠小于6 mm 或胫腓间隙大于6 mm即可认为下胫腓分离。在没有骨折的情 况下,如果踝关节内侧间隙增宽(>5 mm),则说明踝穴增宽,提 示三角韧带损伤并下胫腓联合损伤。Rose等【]认为踝关节内侧 问隙增宽是判断下胫腓联合分离最可靠的X线表现,但是南于 主观因素、拍摄体位不标准、x线球管放大倍数不同而使下胫 腓分离的判断出现偏差,且下胫腓联合损伤后,可以无移位或 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3讨论 已自动复位,所以单纯下胫腓联合损伤更易漏诊 。有医生建议 使用CT或MRI等手段进行诊断,但因价格昂贵临床实际很少 进行此项检查,本组仅2例做CT和三维重建。因此术中应力试 验就显得非常重要。 3.1 下胫腓联合的解剖结构及功能特点 下胫腓联合, 又称下胫腓关节,由胫骨下端的腓骨切迹和腓骨下端的内侧面 组成,两者靠下胫腓联合韧带复合体连接。下胫腓联合韧带连 接胫腓骨的远端,由下胫腓前韧带、下胫腓后韧带、骨间韧带和 胫腓横韧带四组韧带和骨问膜组成,其中骨问韧带和下胫腓 3_4下胫腓钩同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优缺点 目 前,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方法主要是带线锚钉固定I引、下胫腓 钩固定、螺钉同定、骨栓同定。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皮质骨 前、后韧带较重要,腓骨在胫骨腓切迹中的正确位置依赖于它 们的三点同定作用,骨性结构与韧带结构一起共同参与维持踝 关节的稳定。 螺钉横向固定,-采用这种固定方法可以获得最直接的拉力作 用,同定效果确切。但因为下胫腓关节为微动关节,螺钉固定会 影响踝穴对距骨运动的顺应性调节,下肢负重时,腓骨在下胫 下胫腓联合是一种微动关节,可随踝关节运动而 现相应 运动,运动模式是旋转和平移的复合运动,发生于X、Y、Z轴三 腓联合处的上下位移活动会导致螺钉断裂。我们采用下胫腓钩 同定治疗12例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患者,疗效优于螺钉固定组。 其优点为:①手术中不损伤下胫腓关节;②固定后,下胫腓关节 仍有一定的活动度,符合下胫腓关节的生物力学,减少踝关节 个方向,这使踝穴既保持紧固,又有一定的弹性和适应性,使踝 关节保持稳定。下胫腓联合还有传递和调节腓骨负重的作用, 10%~17%的体重通过下胫腓联合传导至腓骨t21,并通过腓骨和 胫骨的相对运动和位置关系调节腓骨的负重比例,维持踝关节 背伸受限;③固定可靠,且避免了螺钉断裂的风险。本组病例采 用下胫腓钩同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12例,优良率达91.67%. 的力学稳定。下胫腓联合损伤可破坏负重传递和调节机制,造 成踝关节负重特点的改变。 康两期等161应用胫腓钩同定下胫腓联合分离13例,优良率为 100%.其缺点是操作较螺钉复杂,且价格较高。术中需注意根据 3.2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机制使距骨在踝穴中外旋的暴 腓骨直径对胫腓钩进行预弯,以达到良好匹配;助手应将下胫 腓联合扣紧,踝关节不能过度背伸,防止韧带松弛;术中注意勿 损伤胫前血管;需要修复下胫腓韧带。 参考文献 力是造成下胫腓损伤的最常见原因,当足向外向后旋转时,应 力首先作用于下胫腓前韧带,如有下胫腓分离,首先断裂,在 50%情况下伴有前结节的撕脱骨折。如骨问韧带保持完整,两 骨间距离为4 mm;如骨问韧带断裂,但下胫腓后韧带良好,两 [1]范磊,黄野,袁同洲.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治新进展IJ1.中国骨与关 节损伤杂志,2008,23(1 1):963—964. [21 Beumer A,Valstar ER,Garling EH,el a1.Kinematics of the distal 骨间的距离可增大至5 mm.由于腓骨外倾,其前缘外旋,故两骨 间的距离由前向后逐渐缩小,如继续撕裂,则将有下胫腓后韧 带或胫骨后结节的骨折。此外,外展暴力和过度背屈同样可以 造成下胫腓联合韧带的损伤。外展位损伤时,应力首先作用于 足内侧,可造成三角韧带破裂和内踝横形骨折,连续外力作用 导致下胫腓前韧带和下胫腓后韧带撕裂或其骨附着点撕脱,同 时在踝穴或踝穴平面以上发生腓骨骨折。足过度背屈时,距骨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radiost ereometry in 1 1 normal ankles[J].Acta Orthop Seand,2003,74(3):337—343. [31 Rose JD,Flanigan KP,Mlodzienski A.Tibiofibular diastasis without ankle fracture:a review and report【订two cases[J1.J Foot Ankle Surg. 2002,41(1):44. 的宽大部分挤入踝穴,胫骨内旋、距骨外旋并推挤外踝,使其向 外、后旋转,下胫腓前韧带被拉紧,外力继续存在时,则发生下 r41宋子卫,刘传太,林舟丹.无踝部骨折的下胫腓分离的诊治进展Ⅱ].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8):608 【5]马海涛,朱勇,陈亿民,等.带线锚钉同定治疗单纯下胫腓联合分 离lJ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9):766—767. [6]康两期,练克俭,丁真奇,等胫腓钩内固定治疗下胫腓关节分离lJI.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18(12):829—830. 胫腓前韧带本身撕裂,同时伴有不同程度骨间韧带撕裂以致下 胫腓联合不同程度的分离。在引起下胫腓分离的机制中,虽然 外旋与外翻均可单独或共同引起,但以外旋暴力为重要,此时 后结节作为杠杆的支点,由外踝宽度作为杠杆短臂加大,下胫 (收稿日期:2010—03—18) 基层医学论坛2010年第l4卷l0月上旬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