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标准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标准

来源:刀刀网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单元操作及设备》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学 制 执笔人 化工单元操作及设备 专业课程 三年 连锦花,潘欣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 学 时 拟定单位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 系(部)意见: 学院审核意见: 年 月 日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化工单元操作及设备》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进行岗位能力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其主要内容是以化工生产中的物理加工过程为背景,依据操作原理的共性,分成若干单元操作过程,学习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基本计算、典型设备及生产中的操作控制方法。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在实际生产中具备很高的应用价值,为进行化工单元操作的学习提供技能训练,为岗位需求提供职业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提供保障,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

《化工单元操作及设备》要求综合运用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制图等基础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工程问题,在培养化工技术人才中担负着由理及工、由基础到专业的过渡,在培养学生运用工程观点分析、解决化工生产实际问题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应

用化工技术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以不同单元操作为主线,将典型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基本计算、设备结构、工艺操作和工艺评价合理整合,结合职业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体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理念。本课程着重于奠定学生的化工基本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化工职业素养和基本操作技能,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采用了综合化、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每个模块均采用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思路,力求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降低理论重心,突出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本课程的内容组织形式上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每个模块实施时,先提出学习目标,再进行任务分析,使学生在开始就知道学习的任务和要求,引起学生的注意,利于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自主学习、自我实践。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化工生产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能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各典型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②掌握基本计算,典型设备的结构、作用以及在生产中的工艺操作和操作指标等方法。

③重视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

2、能力目标

①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

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②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一体化学习过程,深入了解理论

和实践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通过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

用技术知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工程实践问题。

3、素质目标

①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素质。

②具有组织和协调能力。

③具有团队精神和与他人交流沟通能力。 ④具有诚实守信、敬业精神。 ⑤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⑥具有查找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⑦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课程内容标准

(一)课程内容总述

课程内容以典型单元操作为主线,进行模块划分,每一模块包含化工单元操作及设备的简介、技术应用、操作依据、设备构造、操作方法、常见故障分析处理等内容,从而培养学生在职业技术岗位的技能和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已学过的基础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化工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学习内容设计 1、理论教学标准

序教学内容 知识内容与要求 (必备的知识) 流体的基本概念和计算,1 模块一 流体输送 伯努利方程的应用和意义,离心泵的原理、特点和主要性能参数。 传热的基本方法和传热系技能内容与要求 (应具备的技能) 掌握流体计算及流速和流量的测定。了解化工生产中常用的流体输送设备的结构, 掌握其工作原理、安装高度计算和选用。 掌握对流传热系数的计 号 (工作任务或教学单元或模块) 参考学时 2 模块二 传热 数的计算,换热器的结构、算,掌握换热器的设计选分类、选用和设计。 非均相物系分离的目的和方法,分离设备的结构和原理。 蒸发的基本概念和单效蒸发的原理 掌握蒸发的基本概念、蒸发流程和单效蒸发的原理 干燥的基本概念,原理,干燥过程的计算和干燥器的选型。 精馏的原理、流程、精馏的简单计算和回流比的影响及选择。 了解干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干燥过程的计算和干燥器的选型。 熟悉精馏的理论基础,掌握精馏的原理和流程,了解精馏塔的设计过程。 型。 了解非均相物系的性质、分离目的及分离方法。 3 模块三 非均相物系分离 4 模块四 蒸发 5 模块五 干燥 6 模块六 精馏 7 模块七 吸收 了解吸收的流程和原理,吸收的原理、传质机理 掌握吸收速率方程、吸收塔高度的计算。

2、实训、实习标准

序号 实训项目 实训目的 学习工艺流程及相关设备 实训内容、任务 职业能力(实训技能要求) 参考学时 1 传热 正常开车、停车,工艺参数的传热单元操作的原理、流调节、控制,工艺流程的认识 程和操作 流体输送单元操作的原理、流程和操作 正常开车、停车,工艺参数的调节、控制,工艺流程的认识 30 2 学习工艺流体输送 流程及相关设备 精馏 学习工艺流程及相关设备 学习工艺流程及相关设备 学习工艺流程及相关设备 30 3 正常开车、停车,工艺参数的精馏单元操作的原理、流调节、控制,工艺流程的认识 程和操作 吸收-解吸单元操作的原理、流程和操作 正常开车、停车,工艺参数的调节、控制,工艺流程的认识 30 4 吸收-解吸 固体流化床干燥 30 5 干燥单元操作的原理、流正常开车、停车,工艺参数的程和操作 调节、控制,工艺流程的认识 管路的选材、组装、运行和拆除操作 常压釜式反应的过程和设备操作 CO中低温变换的过程和设备操作 阀门的拆装,管线的拆装、试压、运行操作 掌握操作的原理、流程及设备、步骤 掌握操作的原理、流程及设备、步骤 30 6 学习管线管路拆装 的组装、拆除 学习反应釜式反应 过程和设备 CO中低温变换 学习反应过程和设备 30 7 30 8 30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教学过程中实验项目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进行教学,理论部分教师结合企业的管理规范与需求组织教学,可采用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介绍本专业领域新设备、新技术的发展趋势,贴近生产实际。

(3)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项目训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每个项目的实施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形成职业习惯,努力培养创新能力。

(二)考核评价建议

考核评价分为理论考核和实操考核两部分。

其中理论考核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核内容主要为课堂所讲授的理论知识,满分为100分,卷面成绩占70%,平时表现占30%;

实操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满分为100分,平时操作占70%,最终实操考试成绩占30%。

(三)教材编写与选用建议

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思想及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选用合适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教材。

2.根据高职教学特点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本课程标准,开发院本教材。教材开

发的建议为:

(1)组织开发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以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开发教材的主编和主审,须是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订的骨干教师;

(3)教材结构和内容须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讲究“实在”、“实效”,编排时要符合高职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4)教材编写应充分体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特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内容的选择力求明确,可操作性强,便于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

(5)教材语言平实、图文并茂,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注重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的介绍,适度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进一步拓展知识能力的内容和空间。

(四)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类教学资源,选用符合教学要求的录像、多媒体课件、电影、资料文献、企业生产现场参观等资源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针对教学的需要和难点,对理论性强,较为抽象的内容;技术性强,学校能力滞后的内容;尚未开发但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相关教学资源,组织力量,开发相应的影像资料、多媒体课件、PPT文本资料等辅助教学资源。发挥我院联合优势,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