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中学生舞蹈素质教育

论中学生舞蹈素质教育

来源:刀刀网


论中学生舞蹈素质教育

摘要 舞蹈除了能给青少年带去健美的体魄,更为重要的是对青少年学生的精神面貌有着较大的改变,舞蹈所表达的高贵情感给人心灵以洗礼。舞蹈与素质教育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关键词 中学生 青少年 舞蹈 素质教育

笔者认为,用舞蹈的方式进行素质教育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对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成为时代的主流,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素质教育更是一种必然。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及载体

1.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的内涵很丰富,素质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人。所以说,素质教育不全是蹦蹦跳跳,不全是轻松活泼,这要根据教育实施的对象展开,同时,我们在借鉴国外经验时也要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我们要明确素质教育是为整体的教育教学服务的,我们不能光强调素质教育却忽略了教育教学水平,应该说素质教育与教学或者直白地说对提高升学率并不矛盾。

2.素质教育需要载体。提到素质教育,它就需要一个载体,通过这个载体达到对中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目前这个载体主要是音乐课、美术课,而舞蹈这个载体相对来说薄弱一些,这与教育基础和教育习惯有关,所以从舞蹈作为素质教育载体的角度出发,首先,要培养中学生对舞蹈的兴趣。而中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特别注意,重视。因此,教师要去耐心引导,创造条件,让学生尽量感受舞蹈美的旋律。中学生舞蹈教育是审美的教育,一切美好的事物,会让人赏心悦目,感到愉快,能满足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在中学生舞蹈的素质教育中,能让中学生快乐起来,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这就达到了舞蹈作为素质教育一种载体的作用并利用它对中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舞蹈教育对中学生的作用

1.舞蹈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生理素质。舞蹈具有强身作用,这在科学界早有定论,具体包括强健骨骼、减低罹患骨质疏松的机会,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罹患高血压、糖尿病、大肠癌的机会,增加关节的灵活和柔软度,减少受伤的机会以及消耗热量,维持适当的体重,等等。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而有些学生的身体有陀背、歪脖子、椎体歪斜等现象,但通过舞蹈的训练可以纠正由于不良习惯造成的变形,舞蹈的快速和多样化发展,使舞蹈完全可以满足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要。

2.舞蹈可以增强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当众锻炼的机会,心理素质差,畏惧当众发言和表现自我。比如,我们经常发现有些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踊跃发言,通常大多数学生会保持沉默,不敢发言,生怕老师点到自己的名字。这些学生缺乏自信,害怕表达,而通过舞蹈训练能挖掘人体的美,这种自信会在日常的训练中一点点的积累起来。因此,进过一段时间学习舞蹈的学生,不再畏惧当众表现自己,并逐渐培养出一种表现欲望。

3.舞蹈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学生对艺术的欣赏力,热爱生活,情感真挚。舞蹈是一门需要全身心投入的艺术,这种投入是艺术一种特有的现象,它可以让你忘记一切的痛苦不安、悲痛不满和过度兴奋,它通过不断的身体训练与心灵进行融合,与大自然进行融合,与社会与亲情与朋友进行融合,它会让人更加的热爱生活,并在生活中保持一种真情实意;同时还能了解感受各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舞蹈是一种艺术,观看和亲身体验是两种不同的境界。只有参与其中,才能更好地体会舞蹈的魅力。同时,每一种舞蹈都集成了不同的文化,因此只有亲身学习,才能真正感受各种舞蹈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意境。比如,少数民族的舞蹈可以让中学生更好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

三、中学生进行舞蹈素质教育的建议

1.要选择适合中学生的教材或者说要选择适合个体的舞蹈

除了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外,在选择教材时,一定要符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1)要根据这个阶段的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来施教,在选择教材时要适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舞蹈的动作要简明、活泼、形象。在教学中把所学的舞蹈讲给学生听,帮助学生理解舞蹈的内容,促使学生跳起舞来能创造性地表达各种舞蹈形象。如舞蹈《风》,让学生知道自己在舞蹈中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你想想和感受风的形体,把自己当做风来表现,再加上教师形象的讲解,学生在跳舞蹈时会觉得很开心,感觉自己就像风一样。(2)选择名家名校编辑的舞蹈教材,这些教材都是经过实践证明,符合中学生实际情况的。(3)音乐的选择,对于中学生学习舞蹈来说,音乐也是第一课。首先,还是从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体会

音乐节奏开始。在教学中,注意选择一些形象鲜明、优美热情、节奏明快的音乐和青少年歌曲。毕竟大部分中学生可能是刚刚开始接触舞蹈。

2.准确的示范和正确教授动作

舞蹈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是用身体和节奏来表现思想感情的。因此,在教学中用生动的形象去启发学生。首先,示范动作要准确,节奏要鲜明,要有充沛的感情。如舞蹈《蛇》,老师在示范的时候就要感觉自己像一条游来游去的蛇,在中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中学生才会更投入地去表演。在具体的教学中一定要将讲清楚动作的要求、要领。不能只图快而一下子教很多,在教学生新动作时,先让学生把教过的动作做到位后再教下一个动作,如果一旦形成怪毛病,纠正起来就困难多了,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由于舞蹈艺术的美感是由舞者心理现象、文化素养集合于他们的身体动作之中体现出来的,如果教师在运用示范法和讲授法的时候,缺乏对舞蹈教材的理解和表现,或是不能够由始至终地示范美,并完成引导学生表现美的任务,那么审美过程或审美中介就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削弱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发展。

3.感情是舞蹈的灵魂

中学生往往只注意舞蹈步伐和动作而表达不出感情。感情是通过眼睛来表达的。在训练中,要启发中学生的内在感情,就要训练学生的眼睛,让学生的眼睛随着老师所指方向移动,能在空间利用假设目标而转动。舞蹈老师还必须懂得学生舞蹈的创作,才能及时反映学生的思想和情趣。学生舞蹈的动作应形象、直观,决不能追求难度。要不断地注意观察,去捕捉学生动作的造型,并进行提炼,逐步丰富学生的舞蹈语汇,设计学生舞蹈动作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自然素质,克服其不足,力求舒展、开放、动作鲜明欢快,丰满有朝气,充分把握中学生思维形象具体性、好奇性、幻想性和模仿性。发挥其长而避免其短,使他们的表演动作更有感染力。通过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的面对人生和挫折。那么,素质教育就不是一句空洞的词汇了。

总之,进行舞蹈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中学生认识自我和发现美的意识,同时在一个系统的训练过程中,锻炼中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使素质教育真正地落到实处。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是我们从事舞蹈教学的最终目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