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信息科技初中教案第八课

信息科技初中教案第八课

来源:刀刀网
第八课 程序设计的分支结构2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理解分支结构的含义

理解分支结构程序代码执行的基本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在第一节课的基础上,多样化展示if语句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决实际的问题,提高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教学重点:分支结构程序运行的过程 教学难点:逻辑表达式的应用 课 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分支结构的要领复习 新课引入:

例题:数字判定问题 【问题描述】 现在有一个整数,如果该整数大于10 并且小于等于20 则输出yes 否则输出no 【输入格式】 第一行:一个整数 【输出格式】 第一行:yes 或者 no 【输入样例】 12 【输出样例】 yes

思路分析: 沿用上节课课程的教学内容,有些学生可以作出如下思路的代码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a; cin>>a; if(a>10){ if(a<=20){ cout<<”yes”; } } else{ cout<<”no”; } return 0; } 代码分析:

这段代码存在一个逻辑上的错误,如果输入30,那么程序将不会输出任何值。教师的提问围绕着这个逻辑上错误展开,目的是测试学生是否真的已经理解了if语句的运转机能,并且由此引入了嵌套的if语句结构,尽量做到过度顺畅的引入新知识点。 请学生参与这个代码的修正工作,将最后正确的代码向学生展示。 代码修正: int main() { int a; cin>>a; if(a>10){ if(a<=20){ cout<<”yes”; } else{ cout<<”no”; } } else{ cout<<”no”; } return 0; } 代码改进: int main() { int a; cin>>a; if(a>10 && a<=20){ cout<<”yes”; } else{ cout<<”no”; } return 0; } 引入&&符号,引入逻辑表达式的概念

教师将逻辑表达式的功能与作用像学生展示,尤其是注意利用数轴的概念形象化地解释&&的用法

接下来使用另一个例子向学生介绍|| or 逻辑运算符 代码改进: int main() { int a; cin>>a; if(a%2==0 || a%3==0){ cout<<”yes”; } else{ cout<<”no”; } return 0; } 在总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利用逻辑表达式的变化让学生体会与思考其中的含义

学生在最后十分钟时上机练习

教学后记:学生利用头脑风暴,理清了if语句的结构,更加深入理解了if语句的嵌套作用,在学习完毕逻辑表达运算符之后,学生的编程能力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