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分析及防制对策研究

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分析及防制对策研究

来源:刀刀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分析及防制对策研究

作者:何远游

来源:《管理观察》2013年第20期

【摘 要】目的:了解佛山市南海区2007~2011年细菌性痢疾流行情况,为细菌性痢疾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佛山市南海区2007~2011年细菌性痢疾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佛山市南海区2007~2011年累计确诊细菌性痢疾病例787例,年发病率分别为8.05/10万、6.74/10万、3.76/10万、7.63/10万、5.99/10万;夏秋两季较多;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狮山镇、九江镇、大沥镇,3个镇(街)发病例数占全区总病例数57.82%;发病年龄集中在0~5岁人群,占总发病数的39.90%;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44:1;病例职业以散居儿童、工人、民工为主。结论:佛山市南海区的细菌性痢疾发病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其防控工作应以散居儿童、工人、民工为防治重点,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降低发病率。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 流行病学特征 防控措施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流行范围广等特点[1]。本文通过分析佛山市南海区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控菌痢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细菌性痢疾疫情资料来自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

1.2 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有关数据采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

2.1 细菌性痢疾发病概况 2007~2011年南海区累计确诊细菌性痢疾787例,无暴发疫情,年发病率分别为8.05/10万、6.74/10万、3.76/10万、7.63/10万、5.99/10万,维持在相对较低的发病水平(表1)。

表1 2007~2011年南海区细菌性痢疾病例发病情况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时间分布。2007~2011年期间,全年均有细菌性痢疾病例报告,从5月份以后,发病数呈上升趋势,6月出现第一次高峰,第二次高峰出现在8月,夏秋两季较多,呈较明显的季节性。(图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图1 2007~2011年南海区细菌性痢疾病例发病时间分布

2.2.2 地区分布。全区8个镇(街)均有病例发生,其中狮山镇发病例数最多,占总发病例数的20.46%;其次为九江镇和大沥镇,分别占总发病例数的19.06%和18.30%;发病率较低的为里水镇、西樵镇和桂城街道,分别占总发病例数的13.09%、11.18%和9.40%;发病率最低的为丹灶镇和罗村镇,分别占总发病例数的1.78%和1.02%。另外有45例病例住址不详(患者未提供详细住址),占5.71%(表2)。

表2 2007~2011年南海区细菌性痢疾发病地区分布 2.2.3 人群分布

2.2.3.1 性别分布。787例细菌性痢疾病例中,男性465例,占59.09%;女性322例,占40.91%;男女比约为1.44:1(表3)。

表3 2007~2011年南海区细菌性痢疾病例性别发病例数

男女发病率从2007~2009年呈下降趋势,2010年后发病率再次回升到一般水平(图2)。

图2 2007~2011年南海区细菌性痢疾病例性别发病率

2.2.3.2 年龄分布。发病最小年龄为1天,最大为96岁。发病人群以0~5岁人群为主,共314例,占总发病例数的39.90%,呈峰值分布;20~40岁人群发病例数为253例,占总发病例数的32.15%;5~20岁以下人群发病例数为90例,占总发病例数的11.44%;60岁以上人群发病例数为例。占总发病例数的8.13%。(图3) 图3 2007~2011年南海区细菌性痢疾病例年龄别发病数

2.2.3.3 职业分布。报告病例中,散居儿童309例,占总发病例数的39.26%;工人103例,占总发病例数的13.09%;民工66例,占总发病例数的8.39%;家务及待业人员、农民、学生分别为58、51例、43例,各占总发病例数的7.37%、6.48%、5.46%。干部职员、教师、医务人员发病例数分别仅为6例、3例、2例,三者发病例数之和仅占总发病例数的1.40%。其他职业分布较为分散。(图4)

图4 2007~2011年南海区细菌性痢疾病例各职业人群发病数 3.讨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1细菌性痢疾在人群中普遍易感。从总体发病趋势来看,南海区2007~2011年细菌性痢疾发病维持在较低水平,但2009年总的发病例数低于其他年份的发病例数,经查阅相关气象资料,这可能与当年的月平均气温相对其他年份的月平均气温偏低,且月平均降雨量少有关。 3.2 从时间分布上看,南海区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有较明显的季节性,从5月份以后,发病数呈上升趋势。7~10月份为高温、多雨时期,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引起细菌性痢疾高发,出现季节性高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菌痢月发病率与平均气温和降雨量呈正相关,与雾日呈负相关,它们的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气温越高、降雨量越多,则菌痢发病率也高[2]。可能由于高温高湿气候有利于痢疾杆菌的繁殖,食物比较容易,而高温天气人们饮用生水、吃凉拌菜的行为更为频繁,增加了感染疾病的机会。因此,在夏秋季节应加强菌痢的预防和检测工作[3]。

3.3 从地区分布上看,狮山镇、九江镇、大沥镇发病例数较多,分析这三个地区和发病例数的关系可能与以下三个因素相关:(1)地域面积:狮山为佛山南海区面积最大的一个镇,人口较多,因此感染人群相应增多;(2)饮食习惯:九江镇境内河涌纵横、鱼塘密布,农业以淡水养殖业为主,且当地人喜吃鱼生,这有利于增加感染细菌性痢疾的机会;(3)人口素质:三个地区农村人口多,村民卫生意识淡薄,直接饮用生水,增加了感染菌痢的机会。故应在高发的季节重点对这三个地区加强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措施,加大卫生宣传力度。 3.4散居儿童、工人、民工菌痢的发病率较高,结合年龄分布,5岁及以下的学龄前儿童发病率高,是因少儿未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且体内免疫系统尚未成熟,以及与喂养者及小儿吮手的不良习惯有关[4];且儿童易动,接触传染源机会较多,卫生习惯较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5]。工人、民工发病率高是由于生活条件较差,工人食堂的卫生基础设施较差,民工经常光顾街头摊点进食不洁食物。

3.5 针对南海区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点,要以散居儿童、工人、民工为防治重点,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在流行季节抓好饮水、饮食卫生监管是切断细菌性痢疾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6];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宣传活动,尤其是在某些地区加强宣传关于食用鱼生的危害,提高民众的卫生意识;建议农村和中小学校进行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和个人饮食卫生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儿童家长、学校师生、农民的卫生防病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7]。加强工人、民工食堂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大食堂的监督力度,增加食堂的检查次数;加大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力度,尤其街头摊点食品卫生问题,开展经常性卫生检查,提高食品卫生合格率,从源头防止菌痢暴发流行[8]。 参考文献:

[1] 郭泽强. 南宁市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 (19):4941-494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陈朴,邱东光,邱斌书,等. 细菌性痢疾季节性高峰与气温关系的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 2000,16(6):534

[3] 廖洪秀,张强,杜长慧,等. 主成分回归分析在细菌性痢疾与气象因素关系中的应用[J]. 现代预防医学2009,36(5):813-815

[4] 耿贯一. 流行病学. 2卷.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27-137

[5] 陈伟,刘颖,陈正利,等. 河南省2010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相关性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2):5818-5820

[6] 马如飞. 某县2004~2011年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4): 426-427

[7] 孙宏绪,张镇权. 2005~2010年北京市延庆县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J]. 首都公共卫生2012,6(6):263-265

[8] 田亚珍,孙良,万俊峰,等. 阜阳市2009~2011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J].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2,18(5):347-349

(作者单位:深圳市南山区卫生监督所;广东 深圳 51805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