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83.5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6,分数:26.00)
1.一个主机有两个IP地址,一个地址是192.168.11.25,另一个地址可能是______。
A.192.168.11.0 B.192.168.11.26 C.192.168.13.25 D.192.168.11.24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如果一个主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IP地址,说明这个主机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逻辑网络。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时刻一个合法的IP地址只能分配给一个主机,否则就会引起IP地址的冲突。IP地址192.168.11.25属于C类IP地址,所以A、B、D同属于一个逻辑网络,只有C的网络号不同,表示在不同的逻辑网络。
2.CIDR技术的作用是______。
A.把小的网络汇聚成大的超网 B.把大的网络划分成小的子网 C.解决地址资源不足的问题 D.由多个主机共享同一个网络地址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CIDR是一种将网络归并的技术,CIDR技术的作用是把小的网络汇聚成大的超网。 3.CIDR地址块192.168.10.0/20所包含的IP地址范围是192.168.0.0~192.168.15.255。与地址192.16.0.19/28同属于一个子网的主机地址是______。
A.192.16.0.17 B.192.16.0.31 C.192.16.0.15 D.192.16.0.14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CIDR地址由网络前缀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CIDR将网络前缀都相同的连续的IP地址组成“CIDR地址块”。网络前缀的长度为20位,主机号为12位,因此192.168.0.0/20地址块中的地址数为2个。其中,当主机号为全0时,取最小地址,即为192.168.0.0。当主机号全为1时,取最大地址192.168.15.255。注意,这里并不是指可分配的主机地址。
对于192.16.0.19/28,表示予网掩码为255.255.255.240。IP地址192.16.0.19与IP地址192.16.0.17所对应的前28位数相同,都是11000000 00010000 00000000 0001,所以IP地址192.16.0.17是子网192.16.0.19/28的一个主机地址。注意,主机号全0和全1的地址不使用。
4.路由表错误和软件故障都可能使得网络中的数据形成传输环路,而无限转发环路的分组,IPv4协议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______。
12
A.报文分片 B.设定生命期 C.增加校验和 D.增加选项字段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为每个IP分组设定生命周期TTL,每经过一个路由器TTL就减1,TTL为0时,路由器就不再转发该分组。因此可以避免分组在网络中无限循环下去。
5.为了解决IP地址耗尽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的一些措施,其中治本的是______。
A.划分子网
B.采用无类比编址CIDR C.采用网络地址转换NAT D.采用IPv6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最初设计的分类IP地址,由于每类地址所能连接的主机数大大超过一般单位的需求量,从而造成了IP地址的浪费。划分子网通过从网络的主机号借用若干比特作为子网号,从而对原来较大规模的网络细分成几个规模较小的网络,提高了IP地址的利用率。 CIDR是比划分子网更为灵活的一种手段,它消除了A、B、C类地址以及划分子网的概念。使用各种长度的网络前缀来代替分类地址中的网络号和子网号,将网络前缀都相同的IP地址组成“CIDR地址块”。网络前缀越短,地址块越大。因特网服务提供者再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分配合适大小的CIDR地址块,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了IPv4的地址空间。 采用网络地址转换NAT,可以使一些使用本地地址的专用网连接到因特网上,从而使得一些机构的内部主机可以使用专用地址,只需给此机构分配一个IP地址即可,并且这些专用地址是可重用的——其他机构也可使用,所以大大节省了IP地址的消耗。 尽管以上三种方法可以在一定阶段内有效缓解IP地址耗尽的危机,但无论从计算机本身发展还是因特网规模和传输速率来看,现在的IPv4地址已很不适用了,所以治本的方法还是使用128bit编址的IPv6地址。
6.下列对于IP分组的分片和重组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IP分组可以被源主机分片,并在中间路由器进行重组 B.IP分组可以被路径中的路由器分片,并在目的主机进行重组 C.IP分组可以被路径中的路由器分片,并在中间路由器上进行重组 D.IP分组可以被路径中的路由器分片,并在最后一跳的路由器上进行重组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当路由器准备将IP分组发送到网络上,而该网络又无法将整个分组一次发送时,路由器必须将该分组分片,使其长度能满足这一网络对分组长度的。IP分组可以地通过各个路径发送,而且在传输过程中仍然存在分片的可能(不同网络的MTU可能不同),因此不能由中间路由器进行重组。分片后的IP分组直至到达目的主机才可能汇集在一起,并且甚至不一定以原先的次序到达。这样,进行接收的主机都要求支持重组能力。
7.假如一台连接到网络上的计算机的网络配置为:IP地址为136.62.2.55,子网掩码为255.255.192.0,网关地址为136.62..1。这台计算机在网络中不能与其他主机进行通信。其中设置导致了问题产生的是______。
A.子网掩码 B.网关地址 C.IP地址 D.其他配置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本题中,IP地址136.62.2.55和网关地址136.62..1显然均为B类地址。其中,2的二进制表示为:00000010,的二进制表示为:01011001,因此,如果主机IP地址和网关地址属于同一子网,则子网掩码须为:255.255.128.0。但子网掩码255.255.128.0所允许的有效子网为2-2=0,显然IP地址和网关地址的两者之一必存在错误。
对于子网掩码255.255.192.0,其第3个字节192的二进制表示位:11000000,表示的含义是:所划分的网络包括2-2=2个子网,子网号为:01和10(其中,全0和全1的子网号具有特殊的含义,不能使用),因此,两个子网的主机地址范围分别为:136.62..1~136.62.127.254,136.62.128.1~136.62.191.254。可以看出,IP地址不在上述范围之内。
8.一个网络中有几个子网,其中的一个已经分配了子网号74.178.247.96/29,则下列网络前缀中不能再分配给其他子网的是______。
2
1
A.74.178.247.120/29 B.74.178.247./29 C.74.178.247.96/28 D.74.178.247.104/29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29”表明前29位是网络号,4个选项的前3个字节均相同。A中第4个字节120为01111000,前5位为01111;B中第4个字节为01000000,前5位为01000;C中第4个字节96为01100000,前4位为0110;D中第4个字节104为01101100,前5位为01101。由于已经分配的子网74.178.247.96/29的第4字节前5位为01100,这与C中第4字节的前4位重叠。因此C中的网络前缀不能再分配给其他子网。 9.主机A和主机B的IP地址分别为216.12.31.20和216.13.32.21,要想让A和B工作在同一个IP子网内,应该给它们分配的子网掩码是______。
A.255.255.255.0 B.255.255.0.0 C.255.255.255.255 D.255.0.0.0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本题实际上就是要求找一个子网掩码,使得A和B的IP地址与该子网掩码逐位相“与”之后得到相同的结果。D选项与A、B相与的结果均为216.0.0.0。
10.某单位分配了1个B类地址,计划将内部网络划分成35个子网,将来可能增加16个子网,每个子网的主机数目接近800台,则可行的掩码方案是______。
A.255.255.248.0 B.255.255.252.0 C.255.255.254.0 D.255.255.255.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未进行子网划分时,B类地址有16位作为主机位。由于共需要划分51个子网,2<51<2,那么需要从主机位划出6位作为子网号,剩下的10位主机位可容纳主机数为1022(2-2)个主机,满足题目要求。因此子网掩码为255.255.252.0。
11.某主机的IP地址为180.80.77.55,子网掩码为255.255.252.0。若该主机向其所在子网发送广播分组,则目的地址可以是______。
10
5
6
A.180.80.76.0 B.180.80.76.255 C.180.80.77.255
D.180.80.79.255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子网掩码的第3个字节为11111100,可知前22位为予网号、后10位为主机号。IP地址的第3个字节为01001101(下划线为子网号的一部分),将主机号(即后10位)全置为1,可以得到广播地址为180.80.79.255。
12.设有下面4条路由:172.18.129.0/24、172.18.130.0/24、172.18.132.0/24和172.18.133.0/24,如果进行路由聚合,能覆盖这4条路由的地址是______。
A.172.18.128.0/21 B.172.18.128.0/22 C.172.18.130.0/22 D.172.18.132.0/23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4条路由的前24位(3个字节)为网络前缀,前2个字节都一样,故只需要比较第3个字节即可,129=10000001,130=10000010,132=10000100,133=10000101。前5位是完全相同的,因此聚合后的网络的掩码中1的数量应该是8+8+5=21,聚合后的网络的第3个字节应该是10000000=128,因此答案为172.18.128.0/21。
13.某子网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一共给四台主机分配了IP地址,其中一台因IP地址分配不当而存在通信故障。这一台主机的IP地址是______。
A.202.3.1.33 B.202.3.1.65 C.202.3.1.44 D.202.3.1.55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在本题的条件下,某主机不能正常通信就意味着它的IP地址与其他三台不在同一个子网。子网掩码255.255.255.224(表明前27位是网络号)可以划分出2=8个子网,其中前3个子网的地址范围为202.3.1.1~30、33~62、65~94(全0或全1的不能作为主机地址)。可以看出B选项属于子网202.3.1.,而其余3项属于子网202.3.1.32。
14.位于不同子网中的主机之间相互通信,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3
A.路由器在转发IP数据报时,重新封装源硬件地址和目的硬件地址 B.路由器在转发IP数据报时,重新封装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C.路由器在转发IP数据报时,重新封装目的硬件地址和目的IP地址 D.源站点可以直接进行ARP广播得到目的站点的硬件地址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IP数据报的首部既有源IP地址,也有目的IP地址,但是在通信中路由器只根据目的IP地址进行路由选择。IP数据报在通信过程中,首部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在经过路由器时不会发生改变。由于相互通信的主机不在同一个子网内,因此不可以直接通过ARP广播得到目的站的硬件地址。硬件地址只具有本地意义,因此每当路由器将IP数据报转发到一个具体的网络中时,都需要重新封装源硬件地址和目的硬件地址。
15.根据NAT协议,下列IP地址中______不允许出现在因特网上。
A.192.172.56.23 B.172.15.34.128 C.192.168.32.17 D.172.128.45.34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NAT协议保留了3段IP地址供内部使用,这3段地址如下: A类:1个A类网段,即10.0.0.0~10.255.255.255,主机数16777216 B类:16个B类网段,即172.16.0.0~172.31.255.255,主机数1048576 C类:256个C类网段,即192.168.0.0~192.168.255.255,主机数65536 所以只有C选项是内部地址,不允许出现在因特网上。
16.假定一个NAT路由器的公网地址为205.56.79.35,并且有如下表项。
转换端口 源IP地址 2056 2057 12 2256 源端口 192.168.32.56 21 192.168.32.56 20 192.168.48.26 80 192.168.55.106 80 它收到一个源IP地址为192.168.32.56,源端口为80的分组,其动作是______。
A.转换地址,将源IP变为205.56.79.35,端口变为2056,然后发送到公网 B.添加一个新的条目,转换IP地址以及端口然后发送到公网 C.不转发,丢弃该分组 D.直接将分组转发到公网上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NAT的表项需要管理员添加,这样可以控制一个内网到的网络连接。题目中主机发送的分组在NAT表项中找不到(端口80是从源端口找,而不是转换端口),所以服务器就不转发该分组。 17.下列情况需要启动ARP请求的是______。
A.主机需要接收信息,但ARP表中没有源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B.主机需要接收信息,但ARP表中已有源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C.主机需要发送信息,但ARP表中没有目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D.主要需要发送信息,但ARP表中已有目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当源主机要向本地局域网上的某主机发送IP数据报时,先在其ARP高速缓存中查看有无目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若有,就把这个硬件地址写入MAC帧,然后通过局域网把该MAC帧发往此硬件地址。如果没有,则先通过广播ARP请求分组,在获得目的主机的ARP响应分组后,将目的主机的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映射写入ARP高速缓存。如果目的主机不在本局域网上,则将IP分组发送给本局域网上的路由器,当然先通过同样的方法获得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关系。 18.ARP协议的功能是______。
A.根据IP地址查询MAC地址 B.根据MAC地址查询IP地址 C.根据域名查询IP地址 D.根据IP地址查询域名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在实际网络的数据链路层上传送数据时,最终必须使用硬件地址,ARP协议是将网络层的IP地址解析为数据链路层的MAC地址。
19.ARP协议的工作过程中,ARP请求是广播发送,ARP响应是______发送。
A.单播 B.组播 C.广播 D.点播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由于不知道目标设备在哪里,所以ARP请求必须使用广播方式。但是ARP请求包中包含有发送方的MAc地址,因此应答时就应该使用单播方式了。
20.主机发送IP数据报给主机B,图中经过了5个路由器,请问在此过程中总共使用了______次ARP协议。
A.5 B.6 C.10 D.11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主机先使用ARP来查询本网络路由器的地址,然后每个路由器使用ARP来寻找下一跳路由的地址,总共使用了4次ARP从主机A网络的路由器到达主机B网络的路由器。然后,主机B网络的路由器使用ARP找到主机B,所以总共使用1+4+1=6次ARP协议。 21.可以动态为主机配置IP地址的协议是______。
A.ARP B.RARP C.DHCP D.NAT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DHCP提供了一种机制,使得使用DHCP自动获得IP的配置信息而无需手工干预。 22.下列关于ICMP报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A.ICMP报文封装在链路层帧中发送 B.ICMP报文用于报告IP数据报发送错误 C.ICMP报文封装在IP数据报中发送 D.ICMP报文本身出错将不再处理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ICMP属于IP层协议,ICMP报文作为IP层数据报的数据,加上IP数据报的首部,组成IP数据报发送出去。
23.以下关于ICMP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IP协议缺乏差错控制机制
B.IP协议缺乏主机和网络管理查询机制 C.ICMP报文分为差错报告和查询两类
D.作为IP协议的补充,ICMP报文将直接封装在以太帧中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ICMP是一个网络层协议,但是它的报文仍然要封装在IP分组中发送。
24.若路由器R因为拥塞丢弃IP分组,则此时R可向发出该IP分组的源主机发送的ICMP报文类型是______。
A.路由重定向 B.目的不可达 C.源点抑制 D.超时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ICMP差错报告报文有5种:终点不可达、源点抑制、时间超过、参数问题、改变路由(重定向),其中源点抑制是当路由器或主机由于拥塞而丢弃数据报时,就向源点发送源点抑制报文,使源点知道应当把数据报的发送速率放慢。
25.以下关于ICMP差错报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对于已经携带ICMP差错报文的分组,不再产生ICMP差错报文 B.对于已经分片的分组,只对第一个分片产生ICMP差错报文 C.PING使用了ICMP差错报文
D.对于组播的分组,不产生ICMP差错报文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PING使用了ICMP的询问报文中的回送请求和回答报文。 26.在TCP/IP体系结构中,直接为ICMP提供服务协议的是______。
A.PPP B.IP C.UDP D.TCP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ICMP报文作为数据字段封装在IP分组中,因此,IP协议直接为ICMP提供服务。UDP和TCP都是传输层协议,为应用层提供服务。PPP协议是链路层协议,为网络层提供服务。
二、{{B}}综合应用题{{/B}}(总题数:7,分数:57.50)
现有一公司需要创建内部网络,该公司包括工程技术部、市场部、财务部和办公室4个部门,每个部门约有20~30台计算机。试问:(分数:5.00)
(1).若要将几个部门从网络上进行分开。如果分配该公司使用的地址为一个C类地址,网络地址为192.168.161.0,如何划分网络?可以将几个部门分开?(分数:2.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可以采用划分子网的方法对该公司的网络进行划分。由于该公司包括4个部门,共需要划分为4个子网。) 解析:
(2).确定各部门的网络地址和子网掩码,并写出分配给每个部门网络中的主机IP地址范围。(分数:2.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已知网络地址192.168.161.0是一个C类地址,所需子网数为4个,每个子网的主机数为20~30。由于子网号和主机号不允许是全0或全1,因此,子网号的比特数为3,即最多有2-2=6个可分配的子网,主机号的比特数为5,即每个子网最多有2-2=30个可分配的IP地址。
四个部门子网子网掩码均为255.255.255.224,各部门网络地址与部门主机IP地址范围可分配如下:
5
3
部 门 部门网络地址 主机IP地址范围
工程技术部 192.168.161.32 192.168.161.33~192.168.161.62 市场部 192.168.161. 192.168.161.65~192.168.161.94 财务部 192.168.161.96 192.168.161.97~192 168.161.126 办公室 192.168.161.128 192.168.161.129~192.168.161.158
) 解析:
考虑某路由器具有下表所示的路由表项。
{{B}}表 路由表{{/B}} 网络前缀 下一跳 131.128.56.0124 A 131.128.55.32/28 B 131.128.55.32/30 C 131.128.0.0/16 D (分数:10.00)
(1).假设路由器收到两个分组:分组A的目的地址为131.128.55.33,分组B的目的地址为131.128.55.38。请确定路由器为这两个分组选择的下一跳,并解释说明。(分数:2.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在使用CIDR时,可能会导致有多个匹配结果,应当从当前匹配结果中选择具有最长网络前缀的路由。下面来一一分析分组A与表中这四项的匹配性:
①131.128.56.0/24与31.128.55.33不匹配,因为前24位不相同。
②131.128.55.32/28与131.128.55.33的前24位匹配,只需看后面4位是否匹配,32转换为二进制0010 0000,33转换为二进制0010 0001,匹配,且匹配了28位。
③131.128.55.32/30与131.128.55.33的前24位匹配,只需要看后面6位是否匹配,32转换为二进制0010 0000,33转换为二进制0010 0001,匹配,且匹配了30位。 ④131.128.0.0/16与131.128.55.33匹配,且匹配了16位。
综上,对于分组A,第2、3、4项都能与之匹配,但根据最长网络前缀匹配原则,应该选择网络前缀为131.128.55.32/30的表项进行转发,下一跳路由器为C。
同理,对于分组B,路由表中第2和4项都能与之匹配,但是根据最长网络前缀匹配原则,应该选择第2个路由表项转发,下一跳路由器为B。) 解析:
(2).在上面的路由表中增加一条路由表项,该路由表项使以131.128.55.33为目的地址的IP分组选择“A”作为下一跳,而不影响其他目的地址的IP分组的转发。(分数:2.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要想该路由表项使以131.128.55.33为目的地址的IP分组选择“A”作为下一跳,而不影响其他目的地址的IP分组转发,只需构造1条网络前缀和该地址匹配32位的项即可。增加的表项为:网络前缀131.128.55.33/32;下一跳A。) 解析:
(3).在上面的路由表中增加一条路由表项,使所有目的地址与该路由表中任何路由表项都不匹配的IP分组被转发到下一跳“E”。(分数:2.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增加1条默认路由:网络前缀0.0.0.0/0;下一跳E。) 解析:
(4).将131.128.56.0/24划分为4个规模尽可能大的等长子网,给出子网掩码及每个子网的可分配地址范围。(分数:2.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要划分成4个规模尽可能大的子网,则需要从主机位中划出2位作为子网位(2=4,CIDR广泛使用之后允许子网位可以全0和全1)。子网掩码均为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000000,即255.255.255.192。而地址范围中不能包含主机位为全0或者全1的地址。
2
子 网 子网掩码 地址范围
131.128.56.0/26 255.255.255.192 131.128.56.1~131.128.56.62 131.128.56./26 255.255.255.192 131.128.56.65~131.128.56.126 131.128.56.128/26 255.255.255.192 131.128.56.129~131.128.56.190 131.128.56.192/26 255.255.255.192 131.128.56.193~131.128.56.254
) 解析:
下表是使用无类别域间路由选择(CIDR)的路由选择表,地址字段是用16进制表示的,试指出具有下列目标地址的IP分组将被投递到哪一个下一站地?
网络/掩码长度 下一站地 C4.50.0.0/12 A C4.5E.10.0/20 B C4.60.0.0/1 2 C C4.68.0.0/14 D 80.0.0.0/1 40.0.0.0/2 00.0.0.0/2 (分数:12.50)
(1).C4.5E.13.87(分数:2.50)
E F 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网络号C4.5E.10.0/20(下一站地是B)的第3字节可以用二进制表示成0001 0000。目标地址C4.5E.13.87的第3字节可以用二进制表示成0101 0011,显然取20位掩码与网络号C4.5E.10.0/20相匹配,所以具有该目标地址的IP分组将被投递到下一站地B。) 解析:
(2).C4.5E.22.09(分数:2.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网络号C4.50.0.0/12(下一站地是A)的第2字节可以用二进制表示成0101 0000。目标地址C4.5E.22.09的第2字节可以用二进制表示成0101 1110,显然取12位掩码与网络号C4.50.0.0/12相匹配,所以具有该目的地址的IP分组将被投递到下站地A。) 解析:
(3).C3.41.80.02(分数:2.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网络号80.0.0.0/1(下一站地是E)的第1字节可以用二进制表示成1000 0000。目标地址C3.41.80.02的第1字节可以用二进制表示成1100 0011,显然取1位掩码与网络号80.0.0.0/1相匹配,所以具有该目标地址的IP分组将被投递到下站地E。) 解析:
(4).5E.43.91.12(分数:2.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网络号40.0.0.0/2(下一站地是F)的第1字节可以用二进制表示成0100 0000。目标地址5E.43.91.12的第1字节可以用二进制表示成0101 1110,显然取2位掩码与网络号40.0.0.0/2相匹配,所以具有该目标地址的IP分组将被投递到下一站地F。) 解析:
(5).一个自治系统有5个局域网,如下图所示,LAN2至LAN5上的主机数分别为:91、150、3和15,该自治系统分配到的IP地址块为30.138.118/23,试给出每一个局域网的地址块(包括前缀)。 2.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分配网络前缀应先分配地址数较多的前缀。已知该自治系统分配到的IP地址块为30.138.118/23(注意:①一个路由器端口也需要占用一个IP地址;②子网划分的答案不唯一)。 LAN3:主机数150,由于(2-2)<150+1<(2-2),所以主机号为8bit,网络前缀为24。取第24位为0,分配地址块30.138.118.0/24。
LAN2:主机数91,由于(2-2)<91+1<(2-2),所以主机号为7bit,网络前缀为25。取第24,25位10,分配地址块30.138.119.0/25。
LAN5:主机数为15,由于(2-2)<15+1<(2-2),所以主机号为5bit,网络前缀27。取第24,25,26,27位为1110,分配的地址块为30.138.119.192/27。
LAN1:共有3个路由器,再加上一个网关地址,至少需要4个IP地址。由于(2-2)<3+1<(2-2)所以主机号为3bit,网络前缀29。取第24,25,26,27,28,29位为111101,分配的地址块为30.138.119.232/29。 LAN4:主机数为3,由于(2-2)<3+1<(2-2),所以主机号为3bit,网络前缀29。取第24,25,26,27,28,29位为111110,分配的地址块为30.138.119.240/29。) 解析:
2
3
2
3
4
5
6
7
7
8
(分数:某个网络地址块192.168.75.0中有5台主机A、B、C、D和E,主机A的IP地址为192.168.75.18,主机B的IP地址为192.168.75.146,主机C的IP地址为
192.168.75.158,主机D的IP地址为192.168.75.161,主机E的IP地址为192.168.75.173,共同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40。请回答:(分数:7.50)
(1).5台主机A、B、C、D、E分属几个网段?哪些主机位于同一网段?主机D的网络地址为多少?(分数:2.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共同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0,表示前28位为网络号,同一网段内的IP地址具有相同的网络号。主机A的网络号为192.168.75.16;主机B的网络号为192.168.75.144;主机C的网络号为192.168.75.144;主机D的网络号为192.168.75.160;主机E的网络号为192.168.75.160。故5台主机A、B、C、D、E分属3个网段,主机B和C在一个网段,主机D和E在一个网段,A主机在一个网段。主机D的网络号为192.168.75.160。) 解析:
(2).若要加入第6台主机F,使它能与主机A属于同一网段,其IP地址范围是多少?(分数:2.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主机F与主机A同在一个网段,所以主机F所在的网段为192.168.75.16,第4个字节16的二进制表示为0001 0000,最后边的4位为主机位,去掉全0和全1。则其IP地址范围为192.168.75.17~192.168.75.30,并且不能为192.168.75.18。) 解析:
(3).若在网络中另加入一台主机,其IP地址设为192.168.75.1,它的广播地址是多少?哪些主机能够收到?(分数:2.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由于1的二进制为1010 0100,将最右边的4位全置为1,即1010 1111,则广播地址为192.168.75.175。主机D和主机E可以收到。) 解析:
某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路由器R1通过接口E1、E2分别连接局域网1、局域网2,通过接口L0连接路由器R2,并通过路由器R2连接域名服务器与互联网。R1的L0接口的IP地址是202.118.2.1;R2的L0接口的IP地址是202.118.2.2,L1接口的IP地址是130.11.120.1,E0接口的IP地址是202.118.3.1;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是202.118.3.2。 R1和R2的路由表结构为:
目的网络IP地址 子网掩码 下一跳IP地址 接口 (分数:7.50)
(1).将IP地址空间202.118.1.0/24划分为两个子网,分别分配给局域网1、局域网2,每个局域网需分配的IP地址数不少于120个。请给出子网划分结果,说明理由或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分数:2.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CIDR中的子网号可以全0或全1,但主机号不能全0或全1。
因此若将IP地址空间202.118.1.0/24划分为2个子网,且每个局域网需分配的IP地址个数不少于120个,子网号至少要占用一位。
由2-2<120<2-2可知,主机号至少要占用7位。
由于源IP地址空间的网络前缀为24位,因此主机号位数+子网号位数=8。 综上可得主机号位数为7,子网号位数为1。
因此子网的划分结果为子网1:202.118.1.0/25,子网2:202.118.1.128/25。
地址分配方案:子网1分配给局域网1,子网2分配给局域网2;或子网1分配给局域网2,子网2分配给局域网1。) 解析:
6
7
(2).请给出R1的路由表,使其明确包括到局域网1的路由、局域网2的路由、域名服务器的主机路由和互联网的路由。(分数:2.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由于局域网1和局域网2分别与路由器R1的E1、E2接口直接相连,因此在R1的路由表中,目的网络为局域网1的转发路径是直接通过接口E1转发的,目的网络为局域网2的转发路径是直接通过接口E1转发的。由于局域网1、2的网络前缀均为25位,因此它们的子网掩码均为255.255.255.128。 R1专门为域名服务器设定了一个特定的路由表项,因此该路由表项中的子网掩码应为255.255.255.255(只有和全1的子网掩码相与才能完全保证和目的IP地址一样,从而选择该特定路由)。对应的下一跳转发地址是202.118.2.2,转发接口是L0。
R1到互联网的路由实质上相当于一个默认路由(即当某一目的网络IP地址与路由表中其他任何一项都不匹配时,则匹配该默认路表项),默认路由一般写作0/0,即目的地址为0.0.0.0,子网掩码为0.0.0.0。对应的下一跳转发地址是202.118.2.2,转发接口是L0。 综上可得到路由器R1的路由表为:
(若子网1分配给局域网1,子网2分配给局域网2)
目的网络IP地址 子网掩码 下一跳IP地址 接口
202.118.1.0 255.255.255.128 — E1 202.118.1.128 255.255.255.128 — E2 202.118.3.2 255.255.255.255 202.118.2.2 L0 0.0.0.0 0.0.0.0 202.118.2.2 L0
(若子网1分配给局域网2,子网2分配给局域网1)
目的网络IP地址 子网掩码 下一跳IP地址 接口 202.118.1.128 255.255.255.128 — E1 202.118.1.0 255.255.255.128 — E2 202.118.3.2 255.255.255.255 202.118.2.2 L0 0.0.0.0 0.0.0.0 202.118.2.2 L0
) 解析:
(3).请采用路由聚合技术,给出R2到局域网1和局域网2的路由。(分数:2.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局域网1和局域网2的地址可以聚合为202.118.1.0/24,而对于路由器。R2来说,通往局域网1和局域网2的转发路径都是从L0接口转发,因此采用路由聚合技术后,路由器R2到局域网1和局域网2的路由为:
目的网络IP地址 子网掩码 下一跳IP地址 接口 202.118.1.0 255.255.255.0 202.11.8.2.1 L0
) 解析:
一个IPv4分组到达一个结点时,其首部信息(以十六进制表示)为:0x45 00 00 54 00 03 58 50 20 06 FF F0 7C 4E 03 02 B4 0E 0F 02。请回答:(分数:7.50)
(1).分组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各是什么(点分十进制表示法)?(分数:2.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IPv4的首部格式如下,然后根据首部格式来解析首部各个字段的含义。 [*] 由上图可知,源IP地址为IP首部的第13、14、15、16字节,即7C 4E 03 02,转换为点分十进制表示可得源IP地址为124.78.3.2。目的IP地址为IP首部的第17、18、19、20字节,即B4 0E 0F 02,转换为点分十进制表示可得目的IP地址为180.14.15.2。) 解析:
(2).该分组数据部分的长度是多少?(分数:2.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分组总长度是IP首部的第3、4字节,即00 54,转换为十进制得该分组总长度为84,单位为字节。而首度是IP首部的第5~8位,值为5,单位为4字节,故首度为4字节×5=20字节。数据部分长度=总长度-首度=84-20=字节。) 解析:
(3).该分组是否已经分片?如果有分片,则偏移量是多少?(分数:2.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该分组首部的片偏移字段为第7、8字节(除开第7字节的前3位),不等于0,而是二进制值11000 0101 0000,即十进制6224,单位是8字节。 另外,分组的标志字段为第7字节的前3位,即010,中间位DF=1表示不可分片,最后位MF=0表示后面没有分片。IP规范规定,所有主机和网关至少能支持576字节的分组长度。在576字节的数据报中,512个字节用于存放数据,个字节用作分组头。由于本报片的数据部分的长度只有字节,所以不会再次被分割。) 解析:
主机A的IP地址为218.207.61.211,MAC地址为00:1d:72:98:1d:fc。A收到一个帧,该帧的前个字节的十六进制形式和ASCII形式如下图所示。 IP分组首部如下图所示。问:
(分数:7.50)
(1).主机A所在网络的网关路由器的相应端口的MAC地址是多少?(分数:2.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MAC地址只具有本地意义(ARP协议也只能工作在同一局域网中)。该帧为A收到的帧,故目的MAC地址为A的MAC地址,源MAC地址为网关路由器端口的MAC地址(若为A发出的帧,则目的MAC地址为默认网关的MAC地址)。首先找到目的MAC:地址00:1d:72:98:1d:fc的位置(在下图中位置1标出),根据以太网帧的结构,目的MAC地址后面紧邻的是源MAC地址,因此源MAC地址为00:00:5e:00:01:01。 [*]) 解析:
(2).该IP分组所携带的数据量为多少字节?(分数:2.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要求得IP分组所携带的数据量,需要知道首度和总长度。218.207.61.211表示成十六进制是da.cf.3d.d3,并且作为分组中的目的IP地址。在图中确定目的IP地址的位置(位置2),在根据IP首部的结构,分别从目的IP的位置向前数14和16个字节,即可找到总长度和首度字段的位置。但是首度字段所在的字节值为0x45,首度字段只有4个位,前4位是版本号。因此首部字段的值为5,单位为4字节,所以首度20字节。总长度字段值为0x0190,十进制为400字节。因此分组携带的数据长度为380字节。) 解析:
(3).如果该分组需要被路由器转发到一条MTU为380字节的链路上,那么路由器将做何种操作?(分数:2.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由于整个IP分组的长度是400字节,大于输出链路MTU(380字节)。这个时候需要考虑分片,但是,是否能够分片还得看IP首部中的标志位。IP首部中的标志字段占3位,从前到后依次为保留位、DF位、MF位。根据IP首部结构找到标志字段所在的直接,其值为0x40,二进制表示为01000000,那么DF=1,不能对该IP分组进行分片。那么路由器应进行的操作是丢弃该分组,并用ICMP差错报文向源主机报告。) 解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