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默写 1.《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2.《小刺猬理发》 小刺猬,去理发. 嚓嚓嚓,嚓嚓嚓, 理完头发瞧瞧他, 不是小刺猬 是个小娃娃 四.简答
1.答:1.简单而完整的故事:寓言的篇幅很短小,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寓言的故事总是很完整;2.深刻而明显的寓意:寓言的寓意总是很显豁,有时还在故事的后面明白地点出,同时,寓意总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总结。
2.答:“热闹派”童话的特点:想象大胆奇崛,节奏快速,情节多变;代表作家及作品:郑渊洁,《皮皮鲁与鲁西西》、《舒克和贝塔》;周锐,《勇敢理发店》等。
3.答:安徒生童话的艺术特点:1.深沉含蓄的主题。安徒生童话的主题,不再局限于民间童话的传统主题,带有深沉的人生感叹及对社会本质的
深刻揭示。同时,主题的表现也不是如传统童话的直白显豁,而更为含蓄内敛;2.浓郁的诗意。安徒生的作品有着浓郁的诗意,表现在人物形象,情节设计,主题意境等方面;3.天真烂漫的童趣。尽管安徒生的童话在主题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对传统童话有极大的突破,但它依然保有童话所特有天真烂漫的童趣。
4.答:民间口头文学的学习其意义主要在于:首先,学习民间口头文学,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其次,学习民间口头文学,能够增强儿童语言的表现力。
5.答:以顶真的手法串连而成的儿歌的形式,其特点是以顶真的手法串联;“意不相贯”,即上下句之间没有明确的意义联系,从而造成一种谐趣感;“中途换韵”,“随韵黏合”,即每一层次往往换一韵脚。
6.答:在我国,儿歌观念的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明代以前,认为儿歌具有预言功能,称之为“诗妖”;明代,人们认识到儿歌是出自小儿之口并具有教育功能;清代,则认为儿歌“内存至理”,“天地之妙文”;五四时期,建立了现代儿歌观念。 五.论述
1.答:从主题内容看,安徒生是表现成人眼中的世界,林格伦是表现儿童心中的儿童世界。成人总是期望通过童话来让儿童认识世界,而儿童只期望通过童话来娱乐自己。因此,安徒生的童话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而林格伦的童话教育意义淡化。从人物形象看,安徒生笔下的孩子更完美更理想化,林格伦笔下的孩子更接近真实的儿童;从审美风格看,安徒生更富有诗意,林格伦更具娱乐性。
2.答:《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无明显的教育意义,但未塑造出一个顽童形象;《木偶奇遇记》塑造了一个顽童形象,但教育意义明显;《彼得.潘》既无明显的教育意义,也塑造了一个顽童形象,但将故事置于“永无岛”中,削弱了儿童意愿与成人意愿的冲突;《长袜子皮皮》和《小飞人》既无明显的教育意义,也塑造出一个顽童形象,同时将故事置于现实世界中,强化了儿童意愿与成人意愿的冲突。
3.答: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1)儿歌与儿童诗的主要阅读对象不同。儿歌的阅读对象年龄层次较低。(2)儿歌更重视音乐性,更讲求节奏和押韵。(3)儿歌的语言质朴直白多用口语,儿童诗的语言比较注重炼字,讲求意象选择和营造意境(4)儿歌多表现亲切幽默诙谐的风格,儿童诗注重情感的流露和意境的优雅(5)儿歌与游戏的结合更为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