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1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HEILONGJIANG JIAOTONG KEJ No.1,2014 (总第239期) (Sum No.239) SBS改性乳化沥青在微表处中的应用 马光磊 (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公司) 摘要:SBS改性乳化沥青广泛地应用于微表处、冷再生及超薄磨耗层等路面维修养护中,因此研究SBS改 性乳化沥青微表处的影响因素、关键技术参数是实现养护目标的重要方式。通过研究SBS改性乳化沥青的 原材料、制备工艺及微表处混合料级配等方面,确定与原材料相适应的SBS改性乳化沥青最佳配比和微表处 级配,同时研究微表处配合比设计的选取原则。 关键词:SBS;冷再生;配合比设计;乳化沥青 中图分类号:U416.217 1引 言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4)O1—0oO9—02 本实验中选用的乳化剂为JY—RIG型阳离子快裂沥青 微表处是在稀浆封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预防性养 护措施,具有经济便捷等特点。主要采用乳化沥青作为粘结料, 在施工过程中冷拌冷铺,能够决速开放交通,改善原路面的使用 乳化剂,主要技术性质如表3所示。 表3 JY—R1G型阳离子快裂沥青乳化剂技术性质 质量。目前公路养护中,微表处是一种常用方法。 采用SBS胶乳、乳化剂、SK70号基质沥青制备SBS改性 乳化沥青。由于乳化剂、水溶液pH值、油水比以及稳定剂 对SBS改性乳化沥青的技术性质有重要的影响,通过试验研 究确定各种原材料的最佳用量,同时针对微表处特点确定混 合料级配。 2 SBS改性乳化沥青制备 2.1原材料 采用有机类、无机类稳定剂复配后,能够有效地提高乳 化沥青的存储稳定性。本试验中选用有机稳定剂为聚乙烯 醇和无机稳定剂为无水氯化钙。此外采用盐酸作为酸性pH 值调节剂。 2.2制备工艺 SBS改性乳化沥青主要的原材料为SK70号基质沥青、 SBS胶乳、乳化剂、稳定剂等。SK70号沥青的技术性质详见 表1。 SBS改性乳化沥青的主要制备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将 基质沥青进行改性,后采用乳化剂对SBS改性沥青进行乳 化;另一种是将基质沥青先进行乳化,采用SBS胶乳对乳化 沥青进行改性。第一种方法适用于SBS含量低于3%的情 况,随着SBS含量的增加,会增加乳化难度,同时改性乳化沥 SBS胶乳采用岳阳石化生产的YH792型SBS改性剂, 具体指标如表2所示。 表1 SK70号沥青主要技术性质指标 青的稳定性会降低。第二种方法适用于SBS含量较高的情 况,能够降低乳化难度,同时改善改性乳化沥青的存储稳定 性,但这种方法需要制备SBS胶乳,制备工艺虽然不复杂,但 对制备条件要求较严。本试验中SBS掺加剂量不高于 3.0%,故选择第一种制备方法。 SBS改性乳化沥青主要的制备设备有胶体磨、高速剪切 机和齿轮泵型乳化机等。本试验中首先使用高速剪切机制 备SBS改性沥青,之后再使用胶体磨,加入乳化剂对改性沥 青进行乳化。 (1)制备SBS改性沥青。将基质沥青加热至180 qC,加 人适量SBS改性剂,使用高速剪切机剪切45 min,得到SBS 改性沥青。 (2)制备皂液。称取一定剂量的乳化剂和稳定剂,制备 表2 YH792型SBS主要技术性质 乳化剂水溶液,溶液温度保持在7O℃左右,采用盐酸将皂液 pH值调至1.5~2。5。 (3)制备SBS改性乳化沥青。在胶体磨中注入皂液,缓 慢地将加热至160~165 0c的SBS改性沥青一边搅拌一边倒 人胶体磨中,通过研磨制备乳化沥青。 (4)储存。制备好的SBS改性乳化沥青冷却后,过筛灌 人瓶中密封储存。 3最佳配比确定 3.1影响因素分析 SBS改性乳化沥青的影响因素很多,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收稿日期:2013—09—05 作者简介:马光磊(1986一),男,延安人,助理工程师,从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日常管理工作。 ・9・ 总第239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续表6 第1期 最佳的配比参数,其中SBS改性剂剂量、乳化剂剂量、稳定剂 剂量是最重要的三个参数。本实验中选择SBS改性剂剂量 分别为l%、2%以及3%,乳化剂剂量分别为1.6%、1.8%以 及2.0%,稳定剂剂量分别为0.05%、0.10%以及0.15%。 此外,实验过程中,油水比为50:50。 3.2试验分析 (1)不同SBS剂量。 在乳化剂剂量为2.0%,稳定剂剂量为1.0%时变化 SBS改性剂剂量进行试验,不同SBS改性剂剂量改性乳化沥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稳定剂量的增加,软化点和延度 青试验结果详见表4。 表4不同SBS剂量SBS改性乳化沥青试验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SBS剂量的增加,延度和软化点 都所有升高,这说明,SBS能够有效地改善沥青的高温变形 能力和低温抗裂性,同时考虑乳化工艺难易程度,选择SBS 剂量为3.O%。 (2)不同乳化剂剂量。 在SBS剂量为3%,稳定剂剂量为0.10%时改变乳化剂 剂量进行试验,不同乳化剂剂量SBS改性乳化沥青试验结果 详见表5。 表5不同乳化剂剂量SBS改性乳化沥青试验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乳化剂剂量的增加,蒸发残留物 的延度、软化点升高,5 d的存储稳定性升高。这是由于随着 乳化剂剂量增加,沥青微滴表面吸附的乳化剂能够进一步增 加,界面之间的张力降低,乳化沥青的性能更为稳定,因此选 择乳化剂剂量为2.0%。 (3)不同稳定剂剂量。 在SBS剂量为3%,乳化剂剂量2.0%时改变稳定剂剂 量进行试验,不同稳定剂剂量SBS改性乳化沥青试验结果详 见表6。 表6不同稳定剂剂量SBS改性乳化沥青试验结果 ・1O・ 有所升高,1 d存储稳定性相差不大,但5 d存储稳定性相差 较大。随着稳定剂的增加能够增加改性乳化沥青体系中的 交联点,使乳化沥青的性能更为稳定,从表中可以看出当稳 定剂剂量为0.1%和0.15%时,性能相差不大,兼顾经济因 素,选择稳定剂剂量为0.10%。 4确定微表处混合料级配 4.1确定级配类型 根据《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微表处在确定混合料 级配时可根据使用需求、交通量、原路面状况等确定矿料最大公 称粒径,根据最大公称粒径不同,微表处混合料可分为MS一2 和MS一3。根据实际情况,本实验选择MS一3型,最大公称粒 径为9.5 mill,所选择的集料筛分结果如表7所示。 表7级配通过百分率 % 筛孑l/Inot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合成级配 100 82.5 51.5 36.1 21.4 16.5 12.8 6.4 级配范围 100 70—90 45—70 28—50 19—34 12-25 7—18 5—15 4.2拌和试验和粘聚力试验 根据经验选择油石比为6.8%,对微表处混合料进行试 拌,确定拌和时间和效果,满足规范要求。同时称取300 g 混合料进行粘聚力试验,试验结果如表8所示。从表中可以 看出,满足规范要求。 表8微表处混合料粘聚力试验 4.3级配验证 根据确定的微表处配比进行湿轮磨耗试验和负荷车轮 粘附砂量试验,试验结果如表9所示,根据规范可知,试验结 果满足规范要求。 表9负荷车轮粘砂试验和湿轮磨耗试验结果 5结语 通过试验最终确定SBS改性乳化沥青的基本配比为, SBS剂量3%,乳化剂剂量2.0%,稳定剂剂量0.10%。微表 处级配选择MS一3型,油石比为6.5%。采用该配比的SBS 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能够满足路用性能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黄颂昌,徐剑,秦永春.改性乳化沥青与微表处技术[M].北 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李明国,梁乃兴.聚合物SBS改性沥青机理分析[J].重庆交 通学院学报,2001,(6):73—74. [3]刘风歧,汤心颐.高分子物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4] 陈玉成.JY一2型和JY一3型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的HLB值的 测定[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5,(8):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