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7年9月 护理学报 September,2007 第14卷第9期 Journal of Nursing(China) V01.14 No.9 73 在1 min内完成,采用三明治法可延长组织粘合剂 补充血容量,使用扩容药及止血药抗休克,采用三腔 固化时间,使完成操作时间可延至1~2 min。这要 二囊管压迫止血,终因周围循环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求团体精密合作,与医生步调一致,默契配合。推针 2.3治疗完毕及时清洗消毒内镜及检查器械组 后观察局部无出血,用管鞘轻轻点触穿刺点感觉静 织粘合剂易致镜面模糊,本组5例进镜至胃底后视野 脉变硬即已起效。注射下一条靶静脉前必须用碘油 不清,用0.01%冰去甲肾上腺素冲洗使视野清晰。粘 冲注射针保证注射针管道完整通畅。本组出现3例 合剂可堵塞内镜活检孔、气/水孔,操作不当可致内 注射针堵塞情况立即更换注射针预充碘油。 镜漏水。本组治疗后检测内镜发现1次内镜钳制管 2.2术中护理观察实施全程病情观察和生命体 道漏水情况,原因可能是注射针针头刺破钳制管道 征监测是此类急危重患者内镜治疗的重要手段,通 而致漏水,护理配合时注意注射开始前与注射完毕 过唤醒、压眶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方式了解患者意 时必须把注射针针头退至管鞘内。内镜漏水应立即 识状态。操作中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 送维修站检修,避免造成重大损失。 内积血和分泌物。15例患者均实施了重症监护设 【参考文献】 备,动态观察血压、呼吸、心率、心电图、外周血氧饱 【1】王艳梅,程留芳.内镜下组织胶治疗胃静脉曲张及其进展 和度、中心静脉压。有2例患者治疗中血氧饱和度从 【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4,16(6):282—284. 96%下降至63%,出现口唇发绀、烦躁、三凹征等缺 『21 Soehendra N,Nan V C,Grimm H,et a1.Endoscopic Oblite— 氧表现,立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加大氧流量为4~6 ration of Large Esophagogastric Varices with Bucrylate【J】. Endoscopy,1986,18:25. L/arin后恢复正常。1例患者术中血压急剧下降至7/ 【3】冀 明,王沧海,于中麟,等.国产组织粘合剂注射加套扎治 4 kPa(50/30 mmHg),意识由清楚变淡漠,呼吸状态 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6,23(5): 改变,血氧饱和度下降至38%,原因是出血口未完全 361-362. [4]令狐恩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诊 止血。立即停止操作,协助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 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o05,25(3):2o0—202. 侧,下肢抬高15。,及时以吸引器清除口腔内分泌 【5】李楠,刘金华,吴凯,等.异丙酚静脉麻醉消化内镜检查 物,加大氧流量至6 Umin,保持输液输血通畅,尽快 体会【J】.临床消化病杂志,2o06,18(1):57—58. 【本文编辑:方玉桂江霞】 始 ※ +始※守 ●始守※◇ ̄’守※ 夺守始 ※◇守始● 守 ※专守◇ 守 夺◇◇ ※ 糖 【短篇报道】 大观霉素注射方法改进的效果观察 吴燕冰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000) 【关键词】大观霉素;肌内注射;针梗堵塞 大观霉素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临床上常用于淋病奈瑟 摇动药瓶,药物很快就全部溶解,用原来的注射器吸取药液, 菌的感染,但因为其溶液为混悬液,肌内注射时容易堵塞针 排空注射器内空气后,更换7号针头,旋紧针头,将针尖浸没 梗,经常要重复注射几次才能完成,给患者带来痛苦。因此如 于苯甲醇里再吸取剩余的苯甲醇0.4 ml,再排气后进行深部 何预防针梗堵塞是护理人员关注的问题。笔者对50例应用大 肌内注射。 观霉素的患者改变注射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3结果 1 对象 50例患者肌内注射时都没有发生针梗堵塞,没有重复注射。 2o05年3月一20o6年12月,在我科接受大观霉素治疗 4讨论 患者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20—50岁,所有患者都肌 以往是在药瓶内注入稀释液后立即拔出针头,这样瓶内压 内注射大观霉素4 g,分别于左右两侧臀部深部注射2 g,连 力增高,药物易形成团状而影响其溶解速度。改进方法可使药 续注射3 d。全部患者没有药物过敏史。 瓶内形成负压,药物在负压条件下,加快了溶解速度,且全部溶 2方法 解;排气后再吸人苯甲醇,使针梗局部药液浓度降低,因此能有 用带8号针头的注射器吸取大观霉素附带的稀释液 效防止针梗内药液凝结问题,可避免针梗处药液发生堵塞。用8 0.9%苯甲醇2I8 ml从药瓶内壁旋转注入稀释2 g大观霉素, 号针头吸药,防止吸药过程中针梗堵塞;注射时改用7号针头, 随即把瓶内空气全部抽出,使瓶内形成负压,拔出针头,轻轻 可避免针头反复穿刺而变钝,减少患者注射时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