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案[55] 课文12 促织
一、重点词句梳理
1.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①昂其直( “直”同“值”,价值、价钱 ) ②而翁归( “而”同“尔”,你、你的 ) ③手裁举( “裁”同“才”,刚刚 )
④翼日进宰( “翼”同“翌”,翌日、次日 ) 2.解释加点多义词语的含义。 (1)发
①探石发穴( 打开 ) .
②无毫发爽( 头发,比喻极小的数量 ) .③见其发矢十中( 发射 ) .④秦发兵击之( 派遣 ) .⑤野芳发而幽香( 开放 ) .⑥而大声发于水上( 发生,发出 ) .(2)造
①径造庐访成( 至,到 ) .②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制定 ) .③复造候风地动仪( 制造,制作 ) .④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 建造 ) .
⑤顾自肇造,变乱纷乘( 形成,建立 ) .⑥满清末造( 期,时代 ) .3.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①成不敢敛户口 ..古义:百姓 今义:户籍 ②操童子业 ..
古义:童生,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 今义:男孩子,泛指儿童
4.指出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①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名词作状语,用笼子 ) .②旬余,杖至百( 名词作动词,用杖打 ) .
③试使斗而才( 名词作动词,有才能。这里指勇猛善斗 ) .④成述其异( 形容词作名词,非凡本领 ) .⑤而心目耳力俱穷( 形容词作动词,用尽 ) .
⑥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 形容词作动词,穷,变穷/富,变富 ) ..⑦昂其直/而高其直( 使动用法,使……高 ) ..⑧辄倾数家之产( 使动用法,使……倾尽 ) .
⑨成然之/成以其小,劣之/益奇之( 意动用法,认为……对/认为……低劣/认...为……奇特 )
5.判断句式类型并指出标志词。
①焚拜如前人( 状语后置句 标志词:如 )
②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定语后置句 标志词:者 ) ③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被动句 标志词:为 )
④旬余,杖至百[ 被动句 无标志词(“杖”意为“被用杖打”) ] 二、文化常识识记
6.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蒲松龄,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
B.《聊斋志异》是中国18世纪成书的一部文言小说集,共400多篇。“聊斋”是蒲松龄的斋名。
C.《聊斋志异》内容极为丰富,故事主要来自民间传说,也有根据前人传奇或现实生活进行创作的。
D.童子,即童生,明清的科举制度中未能考取生员(秀才)的年轻读书人,被称为童生。
【解析】 指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被称为童生或儒童。但需要注明的是,童生并不完全等同于未考上秀才的学子。根据明朝史
载,只有通过了县试、府试两场考核的学子才能被称作童生,成为童生方有资格参加院试,其中成绩佼佼者才能成为秀才。
7.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促织:又名蟋蟀、蛐蛐。传说古代妇女一听到蟋蟀的叫声,便知离冬天不远了,于是抓紧时间纺织,这便是“促织”一名之由来。
B.里正: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的一种基层官职,明代改名里长,主要负责掌管户口和纳税。
C.东曦:通常指初升的太阳。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太阳神的名字叫祝融,驾着六条无角的龙拉的车子在天空中驰骋。
D.兰若:即阿兰若,佛教名词,原意是森林。引申为躲避人间热闹之地,也泛指一般的佛寺。
【解析】 太阳神的名字叫羲和、东君,祝融是火神的名字。